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

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江俊文 主编  页数:199  字数:300000  

前言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和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大学生就业逐步进入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时代,人才市场也日趋完善,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并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大学生一方面获得了选择职业的自主权,另一方面又迎来了就业创业的激烈竞争。这种崭新的就业模式,既给大学生们提供了自由翱翔的空间,又对大学生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对作为人才摇篮的高等学校提出了新的课题——不仅要培养好人才,而且要根据社会职业发展需要,开展好大学生职业指导教育。  在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只是在他们临近毕业才摆上日程。实践证明,这对人才培养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大学生缺乏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正确的求职择业观念和灵活的就业技巧方法。  2007年,国务院在《关于切实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7]26号文件)中,明确要求“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并提出了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强调了“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这一解决就业难题的新思路,提出了令人鼓舞的创业观,即在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的同时,“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随后,教育部办公厅也印发了有关《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高厅[2007]7号),进一步明确了加强就业指导类课程教学的要求。  职业指导课是以生计教育为核心,融生计教育、相关知识能力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为一体的素质教育课程,本书是高校职业指导课程的重要工具。  本书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课程体系构建与重点难点内容研究”(课题号:DEA050067)和四川省教育厅课题“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探索”的研究成果,同时还列选四川省2007年度精品教材建设项目。

内容概要

本书是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也是全国教育科学“
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课程体系构建与重点难点内容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职业问题、就业与创业的准备问题和技巧方法问题,是大学生求职择业过程中必须解决好的三大问题。本书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及其成人、成才和成功的一般规律,对上述问题作了有益探索;根据大学生成长、成人的需要,介绍了社会职业与就业创业基本知识、职业理想与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规划等内容;根据大学生成才需要和职业岗位需求,介绍了就业与创业的知识准备、能力准备、职业道德与职业心理素质准备等内容;根据大学生成功就业与创业的需要,介绍了职业信息的收集与利用、就业方法与技巧、自主创业的方法与技巧、职业适应与转换等内容。
本书适用于培养应用性、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高专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职业指导、就业指导类课程。

书籍目录

绪论
第一节 就业与创业基本知识
第二节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形势
第三节 就业与创业指导概述

第一章 职业理想与职业选择
第一节 职业理想
第二节 职业选择与择业决策
第三节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第二章 职业生涯规划
第一节 职业生涯规划基本知识
第二节 职业生涯规划初步
第三节 职业生涯规划的实施与调整

第三章 就业与创业知识准备
第一节 社会职业对大学生知识结构的要求
第二节 大学生就业常识准备
第三节 大学生自主创业常识准备

第四章 就业与创业能力准备
第一节 社会职业对大学生能力素质的要求
第二节 就业相关能力准备
第三节 自主创业相关能力准备

第五章 职业道德与职业心理素质
第一节 职业道德素质
第二节 职业心理素质准备
第三节 择业创业心理问题及其调适

第六章 职业信息的收集与利用
第一节 职业信息的重要性
第二节 职业信息的收集
第三节 职业信息的分析处理

第七章 就业方法与技巧
第一节 求职
第二节 应聘
第三节 签约
第四节 报到

第八章 自主创业的方法与技巧
第一节 创业目标的选择与确定
第二节 创业策划
第三节 创业计划的实施

第九章 职业适应与转换
第一节 职业适应
第二节 职业转换
第三节 职业素质的不断提升

附录一 课程教学建议
附录二 就业与创业“经验谈”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三)就业见习制度  为帮助回到原籍、尚未就业的毕业生提升就业能力,促进供需见面,尽快实现就业,原人事部、教育部、财政部等部委于2006年2月发布了《关于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的通知》,从而确立了就业见习制度。其主要内容是:  (1)积极做好见习单位和见习基地建设工作。企事业单位确定为见习单位的要挂牌。见习基地挂牌期限为3年。  (2)有计划地组织当地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  (3)认真做好见习期间的各项管理工作。见习期限一般为6个月,最长不超过1年。在见习期间被见习单位正式录(聘)用的,在该单位的见习期可以作为工龄计算。要为见习生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要定期了解见习单位的有关情况,加强与见习高校毕业生的沟通,协调解决见习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见习活动结束后,要指导见习单位对高校毕业生进行考核鉴定,出具见习证明,作为用人单位招聘和选用见习高校毕业生的依据之一。  (4)切实解决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见习的基本生活补助,由见习单位和地方财政部门对见习生提供基本生活补助。  (5)不断改进和完善毕业生见习期间的各项服务工作。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中介服务机构要为见习高校毕业生免费提供人事代理等服务。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加强对参加见习高校毕业生的失业登记管理和就业服务工作。各级人事、劳动保障和教育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及时了解见习毕业生的求职需求和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适时组织公益性的规模适度的供需见面会、双向选择活动,帮助见习生顺利实现就业。见习期满仍没有落实就业单位的高校毕业生,由政府所属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和毕业生就业服务机构继续进行就业指导和推荐就业。  (6)充分发挥就业见习的作用,积极引进所需的毕业生。各地可以根据本地区人才引进工作的需要,吸纳非本地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改善本地人才队伍结构。  (7)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工作的领导。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