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空间解析

出版时间:2008-7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毛白滔 著  页数:219  
Tag标签:无  

前言

  什么是空间?什么是建筑?什么是建筑空间美?怎样感知空间?不论你是使用者、鉴赏者还是设计者,只要面对建筑,就会思考这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答案多种多样,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于是便有了各种风格、各种流派的建筑。  人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室外,都不能脱离空间,空间是建筑组织、建造、围合而成的,是人类为自己创造的生存环境。建筑与空间可以说是母子关系,也可以说是血肉相连、形影难分的整体。

内容概要

  人的生活与建筑空间息息相关,建筑是艺术品,是科技的结晶,也是文化现象。社会存在是多元化的,建筑也是多元化的。本教材从最基本的建筑理论入手,启发读者怎样感知空间,如何把握空间和运用审美要素,怎样认识建筑空间与文化的关系以及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介绍了符号学与建筑视觉符号的特征、建筑作为审美信息传播方式、各种至筑审美思潮的审美特征以及审美变异的根源。

作者简介

  毛白滔,1982年毕业于江苏无锡轻工业大学《江南大学》造型美术专业,现为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全国有成就的资深室内建筑师。  从事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与教学数十年,多次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多次主持国内外大型专业学术活动,并在各类专业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建筑空间一、建筑空间的概念二、建筑空间的类型(一)居住建筑空间(二)公共建筑空间(三)园林建筑空司第二章 建筑审美原理、审美特征、审美规律一、建筑审美原理二、建筑的审美特征(一)实用性和审美性(二)表现性和形式美(三)民族性和时代性三、建筑形式审美规律(一)对比与调和(二)主导与从属(三)重复与交替(四)节奏与韵律(五)比例与尺度(六)平衡与层次第三章 建筑空间与审美心理及情感体验一、建筑审美的心理要素(一)审美感知——感觉与知觉(二)审美想象——联想与想象(三)审美情感——情感与理解二、建筑审美的心理过程(一)审美直觉(二)审美体验(三)审美升华(四)顿悟(五)共鸣三、建筑审美的情感体验(一)建筑空间的实质——情感空间(二)情感空间的体验过程(三)情感空间的表达第四章 建筑审美要素之一——造型及空间布局、材质及肌理一、建筑造型(一)造型的准则(二)造型的基本规律(三)单体建筑造型(四)群体建筑造型二、空间布局(一)空间的属性(二)空问的艺术处理手法三、材质与肌理(一)材质(二)肌理第五章 建筑审美要素之二——色彩一、色彩与造型的关系(一)色彩与材质效应(二)色彩的建筑面积效应二、色彩对建筑环境的再创造(一)色彩对空间层次关系的再创造(二)色彩对空间比例关系的再创造(三)色彩对材质的表现与再创造三、环境色彩的配置结构(一)色彩同类色相的配置(二)对比色相的配置(三)邻近色相的配置(四)有彩色系和无彩色系的配置四、建筑色彩的图底关系及诱目性(一)色彩的对比同化(二)色彩的诱目性五、色彩对人的影响(一)色彩的生理感知(二)色彩的心理感知第六章 建筑审美要素之三——光影一、建筑空间的光影造型(一)光影塑造空间的知觉深度(二)光影创造虚空间(三)光影强化空间时间的动势(四)光影界定空间的轮廓(五)光影产生导向的作用(六)光影形成视觉的中心(七)光影形成的空间序列(八)光影驾驭人们的情绪(九)光影揭示空间材质特性二、光影与建筑形象构建(一)光影塑造体量、刻画细部(二)光影与建筑造型的结合三、光影创造空间意境(一)崇高、神秘的意境(二)幽深冥想的意境(三)欢快明朗意境(四)自然清新的意境第七章 建筑空间与文化属性一、建筑与文化(一)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建筑的灵魂(二)文化影响建筑,建筑影响文化二、建筑的民族性、地域性和时代性(一)建筑的民族性和地域性(二)建筑的时代性三、东西方文化差异与建筑差异(一)含蓄性与开放性(二)整体性和个体性(三)感性与理性第八章 建筑的视觉符号及传播一、建筑具有符号性(一)建筑具有符号系统的一般特征(二)建筑还具有语言学的许多特征二、建筑视觉符号的特性(一)物质性、稳定性(二)抽象性、多义性(三)双重性(四)整体性三、建筑视觉符号的分类及其意义(一)指示性和图形性符号(二)象征性和隐喻性符号四、建筑审美的传播方式(一)建筑信息的特点(二)建筑审美信息的传播过程(三)建筑的视觉符号体验五、建筑符号对阅读及创作的意义()译码的重要性(二)符号之间关系的重要性(三)文脉的重要性(四)多元化、时代性的重要性(五)双向趋同的重要性第九章 当代建筑的审美思潮一、现代建筑审美思潮的演绎二、后现代、新现代时期建筑审美特征(一)含混性、杂乱性、多义性(二)偶然性、随意性、个性化(三)叛逆性、戏谑性(四)残破性、怪异性三、当代建筑审美变异的社会根源(一)经济上的原因(二)社会历史的原因(三)哲学上的原因四、带给我们的思考与启迪第十章 建筑空、司作品例析一、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二、萨伏伊别墅三、流水别墅四、莲皮杜艺术中心五、普莱斯住宅六、古根海姆博物馆七、伦敦瑞士再保险总部八、西雅图公共图书馆九、苏州博物馆新馆(一)空问布局(二)符号运用(三)光影趣味(四)色彩表情第十一章 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要求二、学生作品建筑空间的时间关系体验——解读建筑空间动态视觉的感悟与探索——艺术中心概念设计有机形态的寻找与思索——体验空间设计流体砾石——现代艺术中心设计理性与抽象的浪漫——风格住宅设计人性关怀的互动空间——居住社区建筑景观设计参考文献书中图片来源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建筑空间  一、建筑空间的概念  建筑空司是由建筑各个界面围合成的领域,是从自然空间中分割出来的,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与自然空间相比,建筑空间具有人为性和功能性,它是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演变和发展的。穴居时代的人类在自然环境中寻找安身之所,那时建筑空间的功能主要集中在内部。早期的建筑空间为了适应简单的功能要求,所具有的空间形式也是极其简单的,例如希腊的神庙,多呈单~的矩形平面空间,随着功能要求的日益复杂化,空间形式也相应的复杂起来,但这种变化基本上是属于量的增长。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水平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空间的功能要求越来越复杂,建筑的空间形式也因此发生了更为复杂的变化,特别是到了近代,建筑空间的需求形式更是变化无常,于是出现了有一些待定功能的大型的建筑空间,实际上就是一个不加分隔的大空间,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似乎有违新建筑运动的初衷,又回到了古代单一空间的概念中去。

编辑推荐

  《建筑空间解析》可供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建筑专业使用,也可供高校公共艺术课建筑鉴赏及建筑艺术爱好者使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建筑空间解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