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寄生虫学

出版时间:2009-2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汪世平 主编  页数:336  

前言

根据教育部对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编写的要求,为满足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出版社主管部门的支持下,我们组织编写本教材。本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系列教材之一。根据本科教学大纲的要求,本教材在吸收、继承和发扬本专业教材传统特色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既遵循“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本原则,又兼顾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新颖性、适用性的基本要求。同时,加强基础与临床的联系,以利于学生开阔视野、拓宽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的精神。本教材适用于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法医学、检验、药学等本科专业和长学制(7年制与8年制)学生使用。各校可根据医学本科专业、学制以及课时数的不同,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取舍。全书包括总论、医学原虫、医学蠕虫、医学节肢动物和寄生虫病的诊断技术与治疗药物以及附录等内容。采用传统的寄生虫学知识结构体系进行编排,按寄生虫的生物学分类或结构的复杂程度编写教学内容,以满足实际教学工作的需要。总论阐述了医学寄生虫学有关的基本概念、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寄生虫病感染的特点及其流行规律与防治原则;各论包括常见人体寄生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实验诊断、流行与防治等内容。教材内容较全、引用资料较新、实用性较强,既可作为医学院校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教科书,又可作为临床医师及卫生防疫等医务工作人员的参考用书。为了满足双语教学的需要,书中图表采用中英文标注,图文并茂,每章后均有英文小结;书末附有详细的专业词汇中英文对照,有利于长学制和双语教学的参考。为了增加教材的实用性,各章后还列有思考题,并在附录中列出了寄生虫学常用的国内外网站和杂志期刊、专业参考书目,有利于学生深入学习、开展科研探索和学术交流。

内容概要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医学寄生虫学》由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博士生导师汪世平教授主编,来自全国27所高校(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第二军医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新疆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的30余位专家、教授共同编写而成。    全书共分5篇18章,包括总论、医学原虫、医学蠕虫、医学节肢动物和寄生虫病的诊断技术与治疗药物等内容。教材依据高等医药院校5年制、7年制和8年制培养计划,结合我国国情,重点阐述了我国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寄生虫和重要病媒节肢动物,对国外重要的虫种或具有潜在危害的罕见寄生虫也作了介绍,涉及人体寄生虫与媒节肢动物100余种,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寄生虫病常用实验诊断技术与治疗药物。为了配合双语教学的要求,本书主要名词概念和重要虫种的生活史采用中、英文表达,中英文标注图表183幅,另附彩图3幅(内含原虫形态图照52张、蠕虫卵照片17张)。    本书是“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本科系列教材之一,适合于高等医学院校5年制、7年制和8年制学生使用,供临床、基础、预防、护理、法医、检验、口腔、药学等专业使用,也可作为临床医务工作者、疾病控制与卫生防疫人员以及研究生的参考书。

书籍目录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寄生虫对人类的危害  第二章 寄生虫生物学    第一节 寄生现象      一、互利共生      二、偏利共生      三、寄生生活    第二节 寄生虫与宿主的类别      一、寄生虫的类型      二、宿主的类型    第三节 寄生虫的生活史      一、直接发育型      二、间接发育型      三、寄生虫对寄生生活的适应性变化    第四节 寄生虫的营养与代谢      一、寄生虫的营养      二、寄生虫的代谢    第五节 寄生虫的分类  第三章 寄生虫和宿主的相互关系    第一节 寄生虫对宿主的作用      一、夺取营养,影响吸收      二、机械性损伤      三、毒素作用      四、免疫病理    第二节 宿主对寄生虫的影响    第三节 宿主与寄生虫相互作用的转归    第四节 寄生虫感染免疫的特点      一、免疫类型      二、寄生虫抗原      三、免疫应答      四、免疫逃避      五、免疫致病  第四章 寄生虫病的防治    第一节 寄生虫病的特点及临床表现      一、寄生虫病的特点      二、临床表现    第二节 寄生虫病流行的基本条件和特点      一、发生流行的基本条件      二、流行的影响因素      三、流行特点    第三节 寄生虫病的流行现状和防治对策      一、流行现状      二、防治对策第二篇 医学原虫  第五章 概论  第六章 叶足虫    第一节 溶组织内阿米巴    第二节 其他人体非致病性阿米巴      一、迪斯帕内阿米巴      二、结肠内阿米巴      三、哈氏内阿米巴      四、微小内蜒阿米巴      五、布氏嗜碘阿米巴      六、齿龈内阿米巴    第三节 致病性自生生活阿米巴      一、福氏耐格里阿米巴      二、棘阿米巴  第七章 鞭毛虫    第一节 阴道毛滴虫    第二节 蓝氏贾第鞭毛虫    第三节 利什曼原虫      一、杜氏利什曼原虫      二、热带利什曼原虫      三、巴西利什曼原虫      四、墨西哥利什曼原虫    第四节 锥虫      一、布氏锥虫      二、克氏锥虫    第五节 其他鞭毛虫      一、人毛滴虫      二、口腔毛滴虫      三、脆弱双核阿米巴  第八章 孢子虫    第一节 疟原虫    第二节 刚地弓形虫    第三节 隐孢子虫    第四节 肺孢子虫    第五节 其他孢子虫      一、肉孢子虫      二、等孢球虫      三、微孢子虫  第九章 纤毛虫第三篇 医学蠕虫  第十章 吸虫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华支睾吸虫    第三节 并殖吸虫      一、卫氏并殖吸虫      二、斯氏狸殖吸虫    第四节 日本裂体吸虫      附:尾蚴性皮炎    第五节 布氏姜片吸虫    第六节 肝片吸虫  第十一章 绦虫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链状带绦虫    第三节 肥胖带绦虫      附:亚洲带绦虫    第四节 细粒棘球绦虫    第五节 多房棘球绦虫    第六节 曼氏迭宫绦虫    第七节 其他绦虫      一、微小膜壳绦虫      二、缩小膜壳绦虫      三、阔节裂头绦虫      四、犬复孔绦虫  第十二章 线虫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似蚓蛔线虫    第三节 毛首鞭形线虫    第四节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    第五节 蠕形住肠线虫    第六节 粪类圆线虫    第七节 丝虫      一、班氏吴策线虫和马来布鲁线虫      二、旋盘尾丝虫      三、罗阿丝虫    第八节 旋毛形线虫    第九节 结膜吸吮线虫    第十节 广州管圆线虫    第十一节 东方毛圆线虫    第十二节 棘颚口线虫    第十三节 美丽筒线虫    第十四节 异尖线虫    第十五节 其他线虫  第十三章 猪巨吻棘头虫第四篇 医学节 肢动物  第十四章 概论    第一节 主要医学节肢动物类群    第二节 医学节肢动物与疾病      一、节肢动物与医学的关系      二、医学节肢动物对人体的危害方式      三、与节肢动物有关的疾病      四、媒介节肢动物判断    第三节 医学节肢动物生态与防制      一、医学节肢动物生态      二、医学节肢动物防制  第十五章 昆虫纲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蚊    第三节 蝇    第四节 白蛉    第五节 蚤    第六节 虱    第七节 蜚蠊    第八节 其他昆虫      一、蠓      二、蚋      三、虻      四、松毛虫      五、隐翅虫      六、臭虫  第十六章 蛛形纲    第一节 蜱    第二节 恙螨    第三节 革螨    第四节 疥螨    第五节 蠕形螨    第六节 其他螨类      一、尘螨      二、粉螨与蒲螨第五篇 寄生虫病的诊断技术与治疗药物  第十七章 寄生虫感染的实验诊断技术    第一节 病原学诊断方法      一、粪便检查      二、血液检查      三、其他排泄物、分泌物和体液检查      四、活组织检查      五、寄生虫体外培养和动物接种    第二节 免疫学诊断方法      一、皮内试验(IDT)      二、环卵沉淀试验(COPT)      三、间接血凝试验(IHA)      四、胶乳凝集试验(LA)      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六、酶免疫转移印迹试验(EITB)      七、放射免疫电泳(RIA)      八、免疫荧光法(IF)      九、其他免疫标记技术    第三节 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      一、PCR技术      二、DNA探针技术      三、基因芯片技术  第十八章 常用抗寄生虫物    第一节 抗寄生虫药物的种类与选择      一、常用的抗寄生虫药物      二、抗寄生虫药物的选择    第二节 抗寄生虫新药——青蒿素及其衍生物    第三节 寄生虫病的化学治疗      一、原虫病的化学治疗      二、蠕虫病的化学治疗附录一 医学寄生虫常用网站  一、寄生虫图片资源  二、寄生虫学中文学习网站  三、寄生虫学相关杂志  四、寄生虫学数据库  五、专业研究网站  六、综合性网站  七、寄生虫学学会附录二 主要参考书目  一、医学教材类  二、专著、教学参考书类附录三 英、中名词对照彩图

章节摘录

插图:第二章 寄生虫生物学第一节 寄生现象在自然界,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的现象非常普遍。这种现象是生物在长期演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称为共生(symbiosis)。从营养、居住和利害关系看,生物种间的共同生活方式一般可分为互利共生(mutual-ism)、偏利共生(commensalism)和寄生(parasitism)三种类型。一、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互相依赖,都能受益称之为互利共生。互利共生通常是专性的,因为共生的任何一方大多都不能独立生存。例如白蚁和它肠道中的鞭毛虫,白蚁不能分泌纤维素酶,所以不能消化纤维素,而生活在白蚁消化道内的鞭毛虫能合成纤维素酶,并能利用白蚁食入的木质作为营养来源,白蚁以鞭毛虫排泄的发酵产物作为营养,二者互利共生。二、偏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从共同生活中获利,另一方不受益亦不受害,双方的关系仅是空间或生态上的关系,这种关系称偏利共生或称共栖。有些生物习惯上被认为是寄生虫,实际上是偏利共生的原虫,例如在人结肠内寄生的结肠内阿米巴,以肠内细菌为食,但不侵入肠黏膜,对宿主既无利也无害。又例如生活在人口腔中的齿龈内阿米巴,在口腔中以细菌、食物颗粒和死亡的上皮细胞为食,因此齿龈内阿米巴既不损害宿主的口腔组织,又不被宿主伤害。

编辑推荐

《医学寄生虫学》包括总论、医学原虫、医学蠕虫、医学节肢动物和寄生虫病的诊断技术与治疗药物以及附录等内容。采用传统的寄生虫学知识结构体系进行编排,按寄生虫的生物学分类或结构的复杂程度编写教学内容,以满足实际教学工作的需要。书中图表采用中英文标注,图文并茂,每章后均有英文小结;书末附有详细的专业词汇中英文对照,各章后还列有思考题,并在附录中列出了寄生虫学常用的国内外网站和杂志期刊、专业参考书目,有利于学生深入学习、开展科研探索和学术交流。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医学寄生虫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8条)

 
 

  •   不错内容是学校老师主编的
  •   书本不错,是我们要求买的那本教材,不过还没有读。。。
  •   学校的教科书,编排清楚,很好,推荐。
  •   很好的书,很有用~~
  •   书不错 等了好久才有货啊
  •   下学期才学
  •   看完了,有些讲的过详细,有些又不足。但是寄生虫这门课不来就用不到这么多的。觉得性价比一般。
  •   这是一本专业书,是必须买的
  •   教材~就是打折有点少
  •   不错,正版书,简单易懂。
  •   为什么我的书后面没有彩图,用了两三次突然对应目录才发现没有彩图。我有点质疑这个书的正版性了。没有彩图我很不开心。麻烦以后发货前都看一下好么?
  •   质量错,没有任何问题,就是发货慢了点
  •   是黑白的,不过挺好的,纸质有点不满意
  •   这真的是一本很好的书。
  •   正版,一切很好。没有问题
  •   不错,凑字数凑字数凑字数
  •   跟学校买的差不多。。。内容还可以
  •   不错 送得挺快的~~质量有保证~~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