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9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秘书处 编  页数:87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立足国情,放眼世界;跟踪前沿,寻找差异;吸收借鉴,促进繁荣。2008年起,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发起倡议,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组织编写本报告。报告由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一流专家学者执笔,并邀清了部分海外知名学者参与编写。本书为第二部年度报告。    报告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系统介绍了2009年度国外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现状、重大事件、学术成果、理论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情况,以及学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国内外学术差异比较等,并为读者推荐了大量的参考文献目录。    本报告为读者全面了解国外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概况,明晰我国学术发展在国际学术中的地位和作用,探索本学科发展方向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第二章  哲学第三章  经济学第四章  管理学第五章  法学第六章  政治学第七章  社会学第八章  人类学与民族学第九章  历史学第十章  文学第十一章  艺术学第十二章  新闻传播学第十三章  语言学第十四章  教育学第十五章  心理学第十六章  图书馆学、情报学第十七章  国际问题研究第十八章  交叉学科第十九章  方法沦研究

章节摘录

  30多篇科学哲学研究的文章,它们基本反映了科学哲学研究在过去一年中取得的主要进展。下面仅从一般科学哲学和特殊科学哲学两个大的方面做一些介绍。  (1)一些传统的一般科学哲学论题的继续和延伸。  20世纪最著名的科学哲学著作之一是波普尔(Karl Popper)的《科学发现的逻辑》。从标题来看,波普尔是为发现的逻辑辩护的,可其真实意趣却恰恰相反。沙阿(Mehul Shah)在《波普尔进化认识论中的发现的逻辑》①一文中,仔细分析了波普尔的“科学发现的逻辑”的基本内涵,指出对于波普尔来讲,科学发现的逻辑结构完全是一种未加批判的教条,或是未加辩护也不可能得到辩护的偶然产生的猜测,所以他拒绝科学发现的逻辑。当波普尔在述及“科学发现的逻辑”时,“发现”仅仅意味着在严格的反驳中幸存下来的一些东西,于是科学研究的过程类似于自然选择的过程:波普尔承认任何类型的发现的逻辑都可以在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发现,假设的产生过程即“猜想”与假设的评价过程即“反驳”与自然选择是可类比的,但是,由于他也承认科学研究是由所谓“真”的理想所引导的,发现的逻辑——认识的进化或日概念的进化,也区别于生物的进化。对认识论进化的赞同,和对它与生物进化间差别的认同,这种态度,将引导人们深入思考生物进化是怎样与科学发现的逻辑相关的,特别是理解关于“真”的理想是怎么适用于假设生成的过程的。  拉夫托普洛斯(Athanasios Raftopoulos)在“感觉系统与实在论”②一文中,则辟出了一条捍卫实在论的蹊径。众所周知,结构主义表明,观察是渗透理论的,它反对实在论那种通过感觉将个人与客体直接相联系的观点,由此削弱了实在论。为了捍卫实在论,作者一方面需要说明感觉不需要任何中介性的概念框架可以将我们与外部世界直接相连,这种直接联系的结果是经验的非概念性内容的存在;另一方面还要加以证明的是,来自外部环境中的部分的非概念性内容正确地描绘出了不依赖客体的思想(精神)的特征。为此,拉夫托普洛斯在文中首先指出,从非概念性内容出发分析实在论问题是一种恰当的研究角度。传统的对实在论问题的分析是从信念为真这样的角度出发,认为实在论与个人信念是否为真和对此是否可证明的问题相关。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国外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9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