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管理思想史

出版时间:2010-3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吴照云 主编  页数:252  字数:300000  

内容概要

根据对中国管理思想发展脉络的认识,拟分上、中、下三册编写中国管理思想史。     本书即为上册,共分七章。第一章为中国管理思想产生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第二至第七章依次阐述道家、儒家、法家、兵家、墨家和其他管理思想流派。为方便读者阅读,我们准确引述前人的思想,并尽可能使之表述得通俗易懂。     本书主要作为管理学专业本科生教材,也可作经济管理类研究生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之用,同时也可资管理理论工作者和管理实践者参考。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中国管理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中国管理思想产生的经济背景    一、生产力的发展    二、经济制度的变迁  第二节  中国管理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    一、初期的宗法制    二、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节  中国管理思想产生的文化背景    一、哲学思想的演变    二、科学技术的发展    三、文学艺术的成就    四、百家争鸣的局面  背景知识:《周易》第二章  道家管理思想  第一节  道家管理思想概述    一、道家管理思想形成    二、道家代表人物    三、道家管理思想内容与特点  第二节  老子的管理思想    一、尊道贵德,无为而治    二、道法自然,有无相生    三、天人合一,欲望适度  第三节  庄子的管理思想    一、道通为一    二、物无贵贱    三、法天贵真    四、天道无为,人道有为  案例:萧规曹随第三章  儒家管理思想  第一节  儒家管理思想概述    一、儒家管理思想的起源    二、儒家主要代表人物    三、儒家管理思想的特点  第二节  孔子的管理思想    一、以和为贵    二、修己安人    三、言传身教    四、循于“礼”本乎“义”    五、管理艺术  第三节  孟子的管理思想    一、以民为本    二、人性本善    三、实施仁政    四、义利统一    五、执经达权  第四节  荀子的管理思想    一、性恶论    二、隆礼重法    三、平政爱民    四、任贤使能    五、明分使群  第五节  西汉儒家管理思想    一、贾谊的管理思想    二、董仲舒的管理思想  案例:《沈氏农书》中的经营之道第四章  法家管理思想  第一节  法家管理思想概述    一、法家管理思想的起源    二、法家主要代表人物    三、法家管理思想的特点  第二节  管子的管理思想    一、趋利避害    二、以人为本    三、法德并举    四、赏罚有度  第三节  商鞅的管理思想    一、以法为本    二、以刑去刑    三、无宿治  第四节  慎子的管理思想    一、立公去私    二、得助成势  第五节  韩非子的管理思想    一、抱法处势    二、以术治吏    三、刑德并用  案例:商鞅变法第五章  兵家管理思想  第一节  兵家管理思想概述    一、兵家管理思想的起源    二、兵家主要代表人物    三、兵家管理思想的特点  第二节  孙子的管理思想    一、将有五德,将有五危    二、修道保法,爱兵如子    三、五事七计,杂于利害    四、主动权变,立于不败  第三节  吴起的管理思想    一、以人为本,先戒先知    二、内修文德,外治武备    三、审敌虚实,因形用权  第四节  司马穰苴的管理思想    一、吊民伐罪,以仁为本    二、军国分治,法德融合    三、轻重得当,养力用气  第五节  姜太公的管理思想    一、六守十过,六伤七害    二、为将之道,股肱羽翼    三、不战而胜,文伐有道  第六节  尉缭的管理思想    一、为将之道,在十二陵    二、严刑峻法,保甲连坐    三、严格训练,激励士气  案例:春秋晋楚城濮之战第六章  墨家管理思想  第一节  墨家管理思想概述    一、墨家管理思想的起源    二、墨家主要代表人物    三、墨家管理思想的特点  第二节  墨家政治管理思想    一、行天之义    二、大取    三、尚同    四、尚贤    五、节用、节葬、非乐、非命  第三节  墨家人才管理思想    一、亲士    二、选贤任能  第四节  墨家经济管理思想    一、交相利    二、发令兴事,用财不费    三、非乐、非攻  案例:断指与断腕第七章  其他管理思想  第一节  纵橫家管理思想    一、纵横家管理思想概述    二、鬼谷子的管理思想  第二节  商家管理思想    一、商家管理思想概述    二、范蠡的管理思想    三、白圭的管理思想  第三节  轻重家管理思想    一、轻重家管理思想概述    二、轻重家管理思想的主要内容  案例:张仪巧计欺楚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中国儒家管理思想作为一个独立的体系正式形成,是孔子完成的。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其先人是宋国贵族,其父做过鲁国的小官。孔子幼年丧父,家境贫穷,“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孔子小时候生活艰难,所以会干一些粗活,曾在祭祀、喜庆和丧葬的时候司礼仪,还做过管理仓库账目的“委吏”和看管牛羊的“乘田”。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前501-前496年,他曾在鲁国先后担任过中都任、司空、司寇等官职,即主管过行政、工程和司法。后率弟子们周游卫、宋、陈、蔡、齐:楚等国。晚年致力于文化教育,总结上古至战国这段时期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管理经验、思想、观念、行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哲学思想和伦理观念,建立了儒家学派。 孔子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删修《春秋》,而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根据孔子生前议论汇编而成的《论语》,则是孔子思想的集中反映。《论语》宣传“仁”即“爱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论点,即所谓的“忠恕”之道。又以孝悌为仁之本,以为“仁”的执行要以“礼”为规范。他说“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由于孔子特别主张用“礼”和“义”这些儒家的道德规范来协调统治者内部,以及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因此孔子的管理思想同他的伦理思想交织在一起,是一种主张按照伦理原则进行管理的思想。 孔子作为代表统治阶级的管理思想家,“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完全以三代文化传统的代表者、捍卫者自居,以“天下有道”者的面貌出现于当时,毫不隐讳自己的使命是复兴周礼。孔子从22岁开始“设教闾里”,直到73岁病逝为止,办私学达50余年,即使在为官的几年里和周游各国的颠沛中也从未中断过。孔子对中国传统管理文化的巨大影响,是和他辛勤的管理实践和教育活动分不开的。在奴隶制处于崩溃的前夜,他第一个从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了奴隶制社会的管理经验,第一个系统地整理和总结了中国的传统管理文化,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去传播这种管理文化,由此奠定了孔子在中国管理思想史上的地位。 (二)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孟子幼年丧父,由其母抚养成人。孟母为让他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曾三次迁居,后世传为美谈。孟子所处的时代,冶铁技术不断进步,铁制农具广泛应用,农业生产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手工业和商业进一步得到发展,城市蓬勃兴起和繁荣。同时,诸侯国之间攻伐兼并,争夺工商业城市的战争更加激烈。这时候,封建领主的公田制在激烈动荡的社会变革中蜕变为封建地主的家族私有土地制度,周室不能继续成为“共主”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当时七雄并峙,都想争取成为统一全中国的最高统治者。孟子受业于子思门人,倡导仁义,主张以王道统一中国,他自负地宣称:“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孟子•公孙丑》)他继承孔子的道统,自称“乃所愿,则学孔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史记•孟子苟卿列传》)。孟子创立性善说,把孔子的礼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使儒家思想具备更加周密、完整的理论形态。孟子将孔子“仁”的管理观念发展成“仁政”学说。 孟子除了一度担任过齐宣王的客卿外,主要的活动是传授儒家学说,游说诸侯,历游齐、宋、滕、魏等国,“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可见其气度宏大,影响深远。晚年退而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作《孟子》七篇留世,是研究孟子思想的基本依据。南宋思想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统称为“四书”。孟子对传播和发扬儒学有很大功劳,唐代学者肯定他为儒家道统的嫡传,到宋、元时期孟子被封为邹国公,配享孔庙。元文宗时更尊他为“亚圣”,成为儒家中孔子以下的第一人。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管理思想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