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刘淑玲 编  页数:290  

前言

  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育是永远朝气蓬勃的事业,教师是永远充满时代活力的职业。而作为未来人民教师的师范生,是与明天对话的人,他们承担着光荣的历史使命与神圣职责。如何对师范类学校特别是针对师范生做好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以期更好地为国家培养师德高尚、业务精湛、高素质的未来教师,是我一直以来思索的问题。随着与同仁们研究、探讨与交流的不断深入,我逐渐明晰了编写此书的宗旨与方向。  首先,师范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随着大学生就业市场化和师范生就业政策改革的不断深入,师范生的就业问题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师范生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其就业政策也逐步由统包统分向以市场为导向的自主择业迈进。2000年全国高校实现并轨招生,师范生也实行缴费上学,师资培养由完全的国家投资转变为政府和学生个人共同承担教育成本,师范生就业政策逐步与非师范生就业政策并轨,国家不再对师范生的就业实行行业保护与流向控制,而是真正实现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尤其是随着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的建立、教师职业资格制度的实施、教育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师范生就业市场化取向的改革更加坚定。  师范生就业政策改革是把双刃剑。市场化就业一方面给师范生的就业带来选择的自由,另一方面也给师范生带来巨大的就业压力。一是就业方向多元化带来的选择压力。因为师范生也可以选择非师范方向就业,众多的选择使很多学生迷失,往往以待遇、社会地位等外在因素作为判断标准,或者能找到什么工作算什么,盲目择业,难以作出适合自己的职业定位和职业决策。二是师资来源多元化带来的竞争压力。我国从2001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逐步开始实行教师资格认证制度,面向社会吸纳师资;同时,鼓励综合性高等院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工作,使得师资来源多样化。中学教师的学缘结构转向师范院校和综合性大学共同培养,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和社会人员通过教师资格认证进入教育系统,使得师范生的就业市场竞争空前激烈。三是用人单位要求高带来的成长压力。随着教育系统就业竞争的日益加剧,为了维护就业公平,逢招必考,教育局和中学通常要通过笔试、面试、试讲等多个环节确定合适的教师人选。一些比较好的中学通常要在全国范围内选拔优秀毕业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师范生要在众多的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实非易事。

内容概要

  《师范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由帅范大学就业指导资深专家和一线老师共同撰写,是面向所有师范生推出的一本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教材。全书共分为四篇:第一篇启蒙篇,主要阐述师范生的发展历程,以引导学生逐步认识自我和职业,引发学生对最为关注的就业问题的思考;第二篇规划篇,以生涯规划理论为基础,结合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律,向学生详细介绍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和步骤,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环境和职业要求,立足师范生就业力的培养,为他们的大学生活规划提出建议;第三篇就业篇,重点讲述就业政策、求职技巧以及自身权益的维护和心理调试;第四篇发展篇,帮助师范生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职业转变,并对师范生创业的可能性进行探讨。《师范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可供师范类院校作为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材使用,亦可供其他有志于从事教育事业的非师范类大学生学习和参考。

作者简介

  刘淑玲,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学生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研究员,北京市高教学会毕业生就业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副会长,《成功就业》杂志编委会委员,《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编委会委员,北京市教委就业工作专家组成员。   从事就业指导工作多年,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荣获全国及北京市就业工作先进工作者称号,参与编撰多部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方面的著作,在《中国教育报》《北京教育(高教版)》等发表若干篇有关就业指导方面的文章,在就业指导与就业服务的理论建设、实践总结等方面有深入研究。

书籍目录

第一篇 启蒙篇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师范生最关注的职业、就业问题第二节 师范生就业基本形势第三节 师范生生涯发展的基本路径第四节 师范生学业、就业、职业和事业的内涵解析第二章 公费师范生概论第一节 师范生培养的发展历程第二节 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基本定位第三节 公费师范生的教育培养第二篇 规划篇第三章 师范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第一节 生涯探索之理论基础第二节 生涯探索之自我认知第三节 生涯探索之职业认知第四节 师范生的生涯发展第五节 师范生的生涯设计第四章 师范生就业能力的养成与大学规划第一节 师范生的就业能力第二节 师范生就业力的培养第三节 师范生的大学规划第三篇 就业篇第五章 师范生就业政策与求职应聘第一节 师范生就业之变迁第二节 师范生就业信息的搜集第三节 求职材料准备及求职礼仪第四节 笔试与面试第六章 师范生求职的心理调适及权益保障第一节 师范生求职的心理调适第二节 师范生就业权益与法律保障第四篇 发展篇第七章 师范生职业适应和发展第一节 从师范生到教师第二节 教师的职业素养第三节 教师的职业发展第四节 教师发展的挑战与机遇第八章 师范生创业第一节 创业基础第二节 师范生创业参考文献附录附录一 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附录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附录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附录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章节摘录

  第二节 师范生就业基本形势  一、全国就业市场供求矛盾显著。就业难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社会问题  20世纪80年代,计划经济时期的大学生就业依照国家计划,毕业时按照国家经济建设需求直接到指定的工作岗位工作,大学生资源是紧缺的。进人90年代,市场经济时代到来,大学生就业开始了“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由于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大幅度增加,大学毕业生几乎都能找到优质的工作,大学生就业迎来了自己的春天。进入21世纪,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上升。据统计,2001年大学毕业生数量为115万,2002年为145万,2003年为212万,2004年为280万,2005年为338万,2006年为413万,2007年为495万,2008年为559万,2009年为611万,高校毕业生人数飙升。此外,中国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三峰叠加”的严峻局面。以2009年为例,全国需要安排就业的人数达2400万,一增一失是这2400万就业人群的主要来源,一增指的是1300万全国城镇新增劳动力,包括大学毕业生和进城务工农民,一失即800万下岗失业人员,此外的300万人来源于其他。与此同时,我国平稳的GDP增长速度给社会带来的年新增就业岗位稳定在1000万个左右。虽然大学生群体学历层次高,专业素质强,相对具备竞争优势,能够向下挤占部分低素质劳动力人群的就业岗位份额,但就业市场仍然远远不能满足数量如此之大的毕业生大军的需求。此外,我国就业市场还面临着“四大一突出”基本国情,即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和劳动力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劳动力资源数量大、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规模大、困难群体大,结构性矛盾突出。综上所述,在现代化进程中,受就业中的总体性矛盾、结构性矛盾、素质性矛盾以及经济增速放慢等因素的影响,就业难将是长期性的重大社会问题,这构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前提。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师范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