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维汉传

出版时间:2012-9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贾宏图  页数:314  字数:340000  

前言

二十世纪是中华民族千载难逢的伟大时代。千百万先烈前贤用鲜血和生命争得了百年剧变,民族复兴。推翻了帝制,肇始了共和,击败了外侮,建立了新中国,独立于世界,赢得了尊严,不再受辱。改革开放,经济腾飞,科教兴国,生产力大发展,告别了饥寒,实现了小康。工业化雷鸣电掣,现代化指日可待。巨潮洪流,不容阻抑。    忆百年前之清末,从慈禧太后到满朝文武开始感到科学技术的重要,办“洋务”,派留学,改教育。但时机瞬逝,被辛亥革命推翻。五四运动,民情激昂,吁求“德、赛”升堂,民主治国,科教兴邦。接踵而来的是18年内战,8年抗日和3年解放。恃科学救国的青年学子,负笈留学或寒窗苦读,多数未遇机会,辜负了碧血丹心。    1928年6月9日,蔡元培主持建立了第一个国立科研机构——中央研究院,设理化实业、地质考察、社会科学和观象台四个研究所,标志国家建制科研机构的开始。20年后,1948年3月26日遴选出81位院士(理工53,人文28),几乎都是20世纪初留学海外卓有成就的科学家。    中国科技事业的大发展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1949年11月1日成立了中国科学院,郭沫若任院长。1950—1960年有2500多名留学海外的科学家、工程师回到祖国,成为大规模发展科技事业的第一批领导骨干。国家按计划向苏联、东欧各国派遣1.8万各类科技人员留学,全都按期回国,成为建立科研和现代工业的骨干力量。高等学校从解放初期200所,增加到600多所,年招生增至28万人。到21世纪初,大学2263所,年招生600多万,科技人力总资源量超过5000万,大本以上学历科技人才1600万,已接近最发达国家水平。    新中国60年来,从一穷二白成长为科技大国。年产钢铁从1949年的15万吨增加到2011年的粗钢6.8亿吨,钢材8.8亿吨,几乎是8个最发达国家(G8)总年产量的二倍。50年代钢铁超英赶美的梦想终于成真。水泥年产20亿吨,超过全世界其他国家总产量。中国已是粮、棉、肉、水产、蛋、化肥等第一生产大国,保障了13亿人口的食品安全。制造业、土木、水利、电力、交通、运输、电子通讯、超级计算机等领域正迅速逼近世界前沿。两弹一星、高峡平湖、南水北调、高公高铁、航空航天等伟大工程的成功实施,无可争议地表明了中国科技事业的进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全国工作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速实现工业化是当务之急。大规模社会性基础建设,大科学工程、国防工程等是工业化社会的命脉,是数十年上百年才能完成的任务。中科院张光斗、王大珩、师昌绪、张维、侯祥麟、罗沛霖等院士认为,为了顺利完成中华民族这项历史性任务必须提高工程科学的地位,加速培养更多的工程科技人才。中国科学院原设的技术科学部已不能满足工程科学发展的时代需要。他们于1992年致书党中央国务院,建议建立“中国工程科学技术院”。选举那些在工程科学中做出重大的、创造性成就和贡献,热爱祖国,学风正派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为院士,授予终身荣誉,赋予科研和建设任务,指导学科发展,培养人才,对国家重大工程科学问题提出咨询建议。中央接受了院士们的建议,于1993年决定建立中国工程院,聘请30名中科院院士和遴选的66名院士共96名为工程院首批院士。于1994年6月3日召开了成立大会,选举朱光亚院士为首任院长。中国工程院成立后,全体院士紧密团结全国工程科技界共同奋斗,在各条战线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做出了新的贡献。    中国的现代科技事业比欧美晚了200年。20世纪有了巨大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为完成祖国工业化、现代化建设,任重路远,还需要有数代人的持续奋斗才能实现。况且,世界在进步,科学无止境,社会无终态。欲把中国建设成科技强国,屹立于世界,必须接续培养造就数代以千万计的优秀科学家和工程师,服膺接力,担当使命,开拓创新,更L立新功。    中国工程院决定组织出版《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系列丛书,以记录他们对祖国和社会的丰功伟绩,传承他们治学为人的高尚品德,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他们是科技战线的功臣,民族振兴的脊梁。我们相信,这套传记的出版,能为史书增添新章,成为史乘中宝贵的科学财富,俾后人传承前贤筚路蓝缕的创业勇气、魄力和为国家人民舍身奋斗的奉献精神。这就是中国前进的路。

内容概要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于维汉传》主要内容包括:百姓说,他是拯救苍生的“精诚大医”、军人指挥的“卫生”之战、面对死亡,他曾束手无策、亚冬眠和洋地黄、董凤兰和李淑珍、过年、有这样一支队伍、贾大房子静悄悄、繁荣,繁荣、光荣村的丰碑、专家说,他是功勋卓著的“首席科学家”、师生们说,他是堪为人生楷模的“大师”、妻儿说,他是合格的丈夫和父亲、祖国说,他是在大时代的烽火中练就的大写的人等。

作者简介

贾宏图,黑龙江省人。黑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黑龙江省艾史馆馆员。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作协第五、六、七届委员会委员,中华新闻工作者协会第六、七届常务理事。曾任中国鲁迅文学奖第二、三、四届报告文学评委。出版各种文学作晶集十余种,四百多万字。所著报告文学《大洋的此岸和彼岸》(合作)、《她在丛中笑》、《大森林的回声》获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奖,报告文学《解冻》获“当代文学奖”和“改革开放30年优秀报告文学奖”。长篇报告文学《我们的故事》获第四届“徐迟优秀报告文学奖”。曾多次获东北及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文学大奖及报刊征文奖。

书籍目录

引言 他是谁——思念像大雪一样纷飞
第一章 百姓说,他是拯救苍生的“精诚大医”
出发——在最严寒的日子
军人指挥的“卫生”之战
面对死亡,他曾束手无策
亚冬眠和洋地黄
董凤兰和李淑珍
过年
有这样一支队伍
贾大房子静悄悄
繁荣,繁荣
光荣村的丰碑
第二章 专家说,他是功勋卓著的“首席科学家
从一而终
从头开始
“豆腐教授”及“豆腐西施”们的岁月
修厕所和“弥合裂痕”之说
“众说纷纭”和“天下归一”
楚雄会战
“于旋风”之谜
心在远方人在路上
最后的忠告
第三章 师生们说,他是堪为人生楷模的“大师
立德树人
长大后我也成了你
仰望星空
上所施,下所效也
艰难时世
掌声响起来
绿叶对根的情意
永不熄灭的烛光
第四章 妻儿说,他是合格的丈夫和父亲
我的家我的天堂
门前的大树作证
两情久长朝朝暮暮(上)
两情久长朝朝暮暮(下)
怜子如何不丈夫
父女情深
理解父亲
如梦令
第五章 祖国说,他是在大时代的烽火中练就的大写的人
向南还是向北
党是孺子,我是牛
梁漱溟说,于医生甚好
炼狱与重生
时代与机遇
院士轶事
尾声他还在我们身边
参考书目
中国克山病流行与防治
于维汉年谱
于维汉部分论著、获奖成果目录
鸣谢
作者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寒风呼啸,仿佛要把大地上的所有生灵卷走。 暴雪狂飞,仿佛要把田野里稀稀落落的村庄全都埋葬。 一辆白色的救护车,急速地冲出哈尔滨的市区,向北奔驰,穿过灰蒙蒙的呼兰县,又拐向西北。车过处卷起滚滚雪雾,路上留下深深痕迹。 路在何方,前面一片苍茫。 一位穿着皮大衣的年轻人,眉头紧锁,神情焦虑。他凝望窗外无边无际的大雪,不禁浑身发冷。 记得五年前的春天,他从海滨城市大连来到这个浪漫的城市时,曾因为错过了下雪的季节而遗憾。后来他深深地爱上这北方漫天飞舞的大雪,雪把这个欧风弥漫的城市装扮成童话的世界,雪铺满他工作的校园和医院的小道,那上面印下他青春的脚印;雪也让他的孩子变成了冬天里不怕冷的天使。 如雪的白是他职业的颜色,圣洁而芬芳,那是他和同仁们救死扶伤的纯真心灵。他爱白色的雪,正如他爱他神圣的职业。 可今天,那窗外比城市里更白净的雪更晶莹的雪变得刺眼了,变得冷酷了,甚至让他感受到了一种迎面扑来的恐怖。因为一个“幽灵”、一股“瘟疫”、一群“妖孽”,正在荒原深外的村落里横行肆虐,严寒就是这些“魔鬼”的衣钵,而那遍地的大雪成了无数受害者的裹尸布。 这种白色的神秘的“瘟疫”就是“克山病”,它正在中国最严寒的黑龙江省的最严寒农村爆发! 于是接受黑龙江省政府的命令,一支由本省最高的医学圣殿哈尔滨医科大学组成的医疗队,正奔赴病区,去抢救正在死亡线挣扎的饥寒交迫奄奄一息的农民。这支医疗队的队长就是他,身材高大、英气勃发的哈尔滨医大附属医院的内科主任、副教授于维汉。 这是1953年的冬季的一天,那一年于维汉31岁。浓重的胡须掩饰了他的年龄,而爽朗热情又让他活力四射。此刻,他神情凝重,面容严峻。 他没有想到,就是这一次特殊的任务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从此他的命运和这片黑土地上人民的生活,和在风雪中与病魔抗争的农民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了。 那时他心里有个信念,因为他从小就会背林则徐的一句话:“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为了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多少先贤慷慨赴死,何况我们面对的是一种病难! 他和死敌“克山病”的斗争,整整五十年,整整半个世纪,从来没有停止过,也从来没有动摇过,一直到他2004年一病不起。他可以告慰他从少年时代就崇拜的科学家居里夫人了。她说过:“我们应该不虚度一生,应该能够说:‘我已经做了我能做的事。… 57年后的今天,也是一个风雪迷蒙的日子,清晨,我们也从哈尔滨出发,去追寻于先生的足迹,找寻那被遗忘的故事。同行的有于维汉院士的最后一任秘书、中国地方病防治中心克山病研究所的副研究员张立君,于先生的二儿子、哈医大外语教研室的副教授于秉柯(小鸥),为我们开车的郑枝英师傅曾给于先生开过车。后来的事实证明,这个特殊的团队是我此次采访成功的保证。 我们出发的那一天,哈尔滨的最高气温是零下20度,最低气温达到零下30度。北部市县的最低温度已经超过零下40度了。电视新闻中,哈尔滨到牡丹江和到佳木斯方向的高速公路,因大雪被关闭的消息,更让我们胆战心惊。 郑师傅说,北部线没问题,虽然雪也很大,但路还能走。我穿上了知青时代的毛皮大衣和厚重的防滑鞋,坐在封闭很好的丰田吉普车里,还是不觉得温暖。我紧裹着大衣,准备迎接风寒。一路上,张老师、郑师傅和小鸥关于于先生的故事,让我不断地热血沸腾,冷也在不觉中消逝了。 小鸥说,过去路况不好,雪大路滑,父亲每年冬天都下乡,还往全国各地的病区跑。母亲和我们最担心他在路上的安全。这么多年他遭遇车祸十多次,每一次都大难不死,如在西藏遇到过泥石流,车差一点被埋了;内蒙还翻一次车,他的头被缝了十多针;在哈尔滨市里,车也被撞过,头也缝了十多针。最险的是那次从富裕到齐齐哈尔的路上的车祸,如不是关振中叔叔急中生智奋力抢救,他真的完了。那次车祸造成了他胸椎骨压缩性骨折、肋骨骨折、锁骨骨折的重伤,被送进齐齐哈尔的医院。从第二天开始,他就自己进行腰部伸展运动,开始每天能做二十次,痛得他大汗淋漓。三周以后,用担架抬着他回到哈尔滨。他锻炼逐渐增加伸展运动的次数,最后一天可做一千五百次,到第五十六天,他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马上参加学校工作,还能在松花江游泳了。后来医大骨伤外科给学生讲课,都用我父亲的例子说明骨折病人进行积极运动的必要,他创造了奇迹,硬是把被压缩的胸椎骨拉起来了。当时我妈妈从哈尔滨赶到齐齐哈尔医院照顾父亲,每天接待排着队来看望他的老乡。

后记

索菲亚教堂悠长辽远的钟声在这个北方名城的夜空回荡,回荡。    此刻,一颗巨星从浩瀚的银河中猝然陨落,在黑白交替的天际划过一道银光。    这时,一位老人在亲人的低泣声中悄然地走了,永远地走了。”    这就是这篇长文的开头。万事开头难,有了开头,基本就可以顺水推舟,    当我走进梁思成先生设计的神庙式的大屋顶的大楼,当我倾听人们对一个刚刚去世的老人深情的怀念时,我就把他锁定为我树碑立传的对象。因为在场所有人的泪水,滋润了我干枯的灵魂。    当我趟着过膝的大雪走进德都县贾大房子那寂静的小村,当我倾听克山病区的老人讲述一位教授如何在他们垂危的时刻,给他们送来希望的时候,我知道我开始了一次艰难的跋涉。因为于维汉巡诊走过的村落数以千计,遍布全国各地,但是我心向往之,因为这是和一个非凡人物对话的机会。    采访从去年最严寒的季节开始,到今年春暖大地的时候结束。我到了北安、德都、克山、富裕等克山病的老病区;然后我又走进哈医大的校园;接着又去了大连、北京和沈阳;最后又回到了哈尔滨。这时残雪消融、柳枝摇曳、桃李露芽。    和一位学富五斗又经历丰厚的科学家对话,对于一个不懂科学ABc的人,自然是十分艰难的。我从读书开始,寻找走进他的世界的通道。这个方法很笨,但由于我的虔诚和勤奋,上帝还是为我打开了一扇看清另一个世界的大门。这时,我才听懂了有关这位“精诚大医”的故事,我才理解了那场有数以万计医生和科学家参加的拯救苍生的“国家行动”。    采访一位已经去世的老人三十年、四十年、五十年甚至六十年前的故事,自然十分困难。但我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在采访笔记上写下这样的话:感人的故事和细节,都潜伏在历史和生活的深处,就看你能不能走进并耐心地倾听。    当了几十年的记者和作家,第一次被一个人的丰富故事和感人细节折磨得食不甘寝不安。我一时找不到释放这个故事的出口。多少次从黑夜到黎明的辗转反侧,时钟像鼓点敲击着我的神经。那一夜,朦胧中,我仿佛听到了索菲亚教堂的钟声,我立刻翻身下床,在一块纸片上写下这样的话:    “当!当!当!在我的身旁——两箱子写满于维汉故事的资料,还有记录居里夫人、野口英世一泻千里了。我尽量写得简短,以便更多的人读到。还是写了二十多万字。    我避开了城市的喧嚣,躲进大山里的一座森林环抱的房子。这时,大师就先生、钱学森将军、伍连德博士、钟南山院士等大师故事的书籍。    正是春耕的季节,在我的二分园田地上种下玉米、豆角和向日葵的种子,又栽完茄子、辣椒和西红柿的秧苗后,便开始了我的写作。这正如陶渊明诗云:“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农作和写作是性质最接近的两种劳动了。春种,秋收;几分耕耘,几分收获。我胜任愉快。    我以为我在写历史——    一位科学家的成长历史与一种疾病的爆发和消亡的历史,一种疾病的爆发与消亡的历史和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历史。    我们的主人公于维汉院士从1953年投身到克山病的防治和研究,到他2004年病倒,正好半个世纪。在这不长也不短的时间里,于维汉和他的同事们让一种曾威胁一亿多人口生命的克山病消逝了。这个历史时期也正是中国人民从贫穷走向富裕和安康的时期。克山病这种被于维汉称为“穷病”的消亡,是带有象征意义的。这是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创造的一种奇迹,是一种“瘟疫”被消灭的奇迹,也是积贫积弱的中国人民走向富裕和健康的奇迹。这是以一批科学家献完青春献终身为代价的。    我常想,如果现在克山病像“非典”(sARs)那样严重,那么于维汉可能会更被人们看重。但我也想,一个科学家的人生经历对后人的启迪,有时可能比他的科研成果更为宝贵。在克山病病区的人们充分享受幸福和安康的时候,再回顾于维汉那一代人走过如此艰难的防病和科研的道路,也许会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一个为国为民献身科学的大家,对我们的人民和国家是多么的重要!    我们的时代还需要更多于维汉这样的大家。    我文章的题目是“追寻于维汉”,我追寻的不仅是一个于维汉,而是一代……

编辑推荐

《中国工程院院士传记:于维汉传》以记录他们对祖国和社会的丰功伟绩,传承他们治学为人的高尚品德,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他们是科技战线的功臣,民族振兴的脊梁。我们相信,这套传记的出版,能为史书增添新章,成为史乘中宝贵的科学财富,俾后人传承前贤筚路蓝缕的创业勇气、魄力和为国家人民舍身奋斗的奉献精神。这就是中国前进的路。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于维汉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买来送好朋友的男朋友的爸爸,反响不错,给个好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