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政治经济学教程

出版时间:2012-8  出版社:丁堡骏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08出版)  作者:丁堡骏 编  页数:270  

内容概要

  《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高等学校财经类核心课程教材:现代政治经济学教程》按照马克思《资本论》的逻辑,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基本原理。在总结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成就的基础上,《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高等学校财经类核心课程教材:现代政治经济学教程》澄清了许多被国内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者误解或错解的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范畴和基本原理,实现了理论创新。在教育观念上,《国家级精品课程教材·高等学校财经类核心课程教材:现代政治经济学教程》力图改变经济学教育中长期存在的单纯向学生灌输固定不变的、有定论的概念、范畴和原理的陈旧教学观念,代之以开放的、批判性的、力图在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上下工夫的新观念。

书籍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现代政治经济学的由来与演变 第二节 现代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 现代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四节 现代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和性质 第五节 学习和研究现代政治经济学的意义 第六节 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关于经济学性质、对象和方法的理论批判 附录:国内学者关于西方经济思想史分期的认识 第一章 商品和货币 第一节 商品的二因素 第二节 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 第三节 价值形式的发展 第四节 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及其秘密 第五节 货币的职能 第六节 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价值理论和货币理论批判 第二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第二节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三节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第四节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工资 第五节 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生产理论批判 第三章 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 第一节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第二节 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第三节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和相对人口过剩 第四节 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和历史趋势 第五节 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资本积累理论批判 第四章 资本的流通过程 第一节 产业资本的循环与周转 第二节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基本理论问题 第三节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实现过程与实现条件 第四节 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批判 第五章 利润率平均化和价值转形 第一节 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 第二节 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 第三节 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的规律 第四节 对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批判马克思转形理论的反批判 第六章 剩余价值的进一步分割 第一节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第二节 借贷利息和银行利润 第三节 资本主义地租 第四节 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分配理论批判 第七章 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第一节 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第二节 信用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的作用 第三节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 第四节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特点 第五节 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经济危机理论批判 第八章 垄断资本主义 第一节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第二节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及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 第三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第四节 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垄断理论批判 第九章 国际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与经济全球化 第一节 国际价值与国际生产价格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资本主义发展趋势 第四节 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批判 参考文献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1.否定了劳动者的生产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 在现代资产阶级主流经济学家视域里,“经济人”被看做是对人性的最好描述。在他们看来,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充满了自由、平等和博爱,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理性追求利益最大化,最终必然达到全社会福利最大化。资本所有者可以自由选择劳动者;同样,劳动者也可以自由选择资本所有者。①所以,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人与人之间是平等、自由的契约关系。然而,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他们的生产过程特别是生产函数理论,就会发现另外的一番图景:真正能够自由选择的只有资本所有者,而劳动者则仅仅被视为同资本一样的、服务于厂商最大化目标的生产要素。把劳动者仅仅看成是一种生产要素,就使劳动者的劳动变成了一个个人的孤立行为,从而丧失了生产的主体地位。然而,人总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的经济行为并不完全由个人的意志支配,他必然受同他们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制约。与此同时,由于强调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因而现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生产理论就仅仅停留在物与物的关系上,不能摆脱物的外观的迷惑。即使是把劳动者作为人来分析,在这种要素化情境下,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也仅仅是“劳动者的努力与痛苦”②字样。因而,它在事实上忽视了现实生产中真实的、具体的主体——劳动者。虽然在研究“财富的生产和分配”问题时,一些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如李斯特、穆勒、西斯蒙第等人也看到了人的重要意义,但从总体上看,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重视财富甚于人本身。马克思在分析李嘉图的理论时说:“李嘉图在他的书(地租)中说:各国只是生产的工场;人是消费和生产的机器;人的生命就是资本;经济规律盲目地支配着世界。在李嘉图看来,人是微不足道的,而产品则是一切。”③这种见物不见人的理论是不可能真正关注现实的生产主体并发现人与人之间的真正关系的。事实上,作为生产主体的人总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下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作为历史起点的“现实的个人”。他作为有生命的个人存在,总是同特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化自然环境)相关联,总是处于社会交往中,并同社会历史生活结合在一起。然而,以斯密和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们,把孤立的个人理解为生产的主体和物质生产的起点,也就是他们经济学体系的逻辑起点,从而推导出生产总是从孤立的个人开始再慢慢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的结论。真实的情况是,在社会中处于社会生产关系整体联系中进行生产的个人才是真正的出发点。“我们越往前追溯历史,个人,从而也是进行生产的个人,就越表现为不独立,从属于一个较大的整体……”①所以,马克思说:“产生这种孤立个人的观点的时代,正是具有迄今为止最发达的社会关系(从这种观点看来是一般关系)的时代。”②令人遗憾的是,这种逻辑上的缺陷不但没有在现代西方经济学家那里得到矫正,反而在后续的理论研究中不断得以强化。特别是自萨伊以来,直接把劳动者同资本、土地一样看做是服务于厂商最大化目标的生产要素,完全忽略了劳动者作为历史的、现实的人的主观能动性。事实上,劳动者绝不仅仅是生产要素,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构成能动的生产主体。劳动过程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物质生产过程的客观实在性的统一。劳动不仅创造了人本身,而且创造着人类自身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社会条件。劳动者作为生产活动的主体,他们的活动是精神能力和躯体能力的有机统一。他们总是有目的性、计划性,即主观能动性。就像马克思阐述的那样:“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编辑推荐

在教育观念上,《高等学校财经类核心课程教材:现代政治经济学教程》力图改变经济学教育中长期存在的单纯向学生灌输固定不变的、有定论的概念、范畴和原理的陈旧教学观念,代之以开放的、批判性的、力图在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上下工夫的新观念。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现代政治经济学教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书不错,发货很快,非常满意。
  •   多个角度的思维。学习它是第一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