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二十八调理论体系研究

出版时间:2006-5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赵为民  页数:16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唐代二十八调理论体系是中国古代音乐史上的一个重大疑难问题。  《唐代二十八调理论体系研究》通过对魏晋至隋唐时期文化背景的分析,指出隋初宫廷音乐理论家苏祗婆所述龟兹乐调来源于古代印度乐调理论,至唐代成为二十八调体系构建的基础。  关于唐代二十八调理论的框架结构,本书通过大量事实分析,如唐宋文献中均使用七宫四调概念系统,唐代乐曲移调在七宫而不在四调之间进行,《辽史·乐志》中的“四旦”误“旦”为“声”,以及宫、商、羽、角四声(调式)各七运(调高)的主音均由燕乐音阶的七声所构成等方面的论证,力图支持前人关于唐代二十八调为七宫四调的论点。  关于唐代二十八调理论的四调关系及其音阶体系,本书提出一个全新思路:   羽调来源于古代印度的萨音阶,其音程结构在唐代称为俗乐(燕乐)徵调式,在二十八调体系中作为雅乐音阶羽调式的载体;宫调由羽调派生而来,与羽调同用雅乐音阶,是中国传统雅乐理论重宫观念的产物。二十八调中雅乐音阶体系的宫调和羽调以下徵调结构兼容有清乐音阶体系。  商调来源于古代印度的玛音阶,其音程结构在唐代称为俗乐(燕乐)宫调式,纳入二十八调理论的雅乐概念系统名为“商”调而实为燕乐音阶宫调式;角调由商调派生而来,实质上是燕乐音阶羽调式。  唐代二十八调理论中的四调实质上是由雅乐与燕乐两种音阶体系构成的双宫双羽结构。

作者简介

  赵为民,河南尉氏人,1956年生,中国古代音乐史学博士。现任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土生导师、院长,河南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乐史学会理事。  出版著作有《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参编)等五部;发表论文有《〈淮南子〉音乐美学思想初探》、《试论蜀地音乐对宋初教坊乐之影响》、《简论宋代音乐的主要特征及其历史地位》、《龟兹乐调理论探析》、《唐代二十八调中的四调为双宫双羽结构》等二十余篇;主持科研课题有全国艺术科学“九五”规划课题《宋代音乐史料数据库建设》等五项。

书籍目录

绪言一 解题二 选题意义三 研究方法四 研究成果综述第一章 二十八调体系形成的文化背景第一节 佛教的迅速传播及其对中原文化的影响第二节 风行中原的胡乐第三节 龟兹乐及其与印度音乐的关系 本章小结第二章 二十八调体系形成的理论基础第一节 三声乖应:龟兹音阶结构与雅乐音阶结构之矛盾第二节 七调五旦:龟兹乐调体系的基本框架第三节 八音之乐:古代印度音阶中“a”音的移植本章小结第三章 二十八调为七宫四调结构第一节 《乐府杂录》中的“七运”应指七宫第二节 乐曲移调实践与七宫体系 第三节 《辽史·乐志》“四旦二十八调”为七宫四调 第四节 七宫框架的由来本章小结第四章 四声结构是燕乐与雅乐两种音阶体系整合的结果第一节 商、羽是四声结构的基础第二节 “商角”与“宫羽”分别属于燕乐与雅乐两种音阶体系本章小结第五章 双宫双羽结构的由来及其兼容性第一节 双宫双羽结构的由来第二节 双宫双羽结构的兼容性本章小结第六章 有关律高的两个问题第一节 俗调名中的律名与其律位相差二律的症结所在第二节 夹钟为宫是指七宫结构之宫本章小结结语后记主要参考文献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唐代二十八调理论体系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