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纪念册

出版时间:2012-11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陈小滢,高艳华  页数:368  
Tag标签:无  

前言

我、纪念册、乐山    陈小滢    上世纪三十年代,我出生在美丽的珞珈山所在地——武汉大学,长在艰苦的抗战岁月。    我的父亲陈源(字通伯,笔名陈西滢),当时是武大文学院院长。母亲凌叔华是一位作家,时为公认的才女。她与苏雪林、袁昌英当年在武大被称为“珞珈三女杰”。母亲写作、翻译、办刊物,忙得不亦乐乎,过着充实的生活,几乎很少过问我的情况,以致我这个独生女的童年,没有享受公主一样的生活,似乎就是一个“野孩子”。没有印象母亲为我洗洗小脏手,而至今腰部一块大大的伤疤竟然是我还在襁褓中时落下的。那是粗心的母亲或者保姆。把一根别针别在了我身边的被子上,针尖随着我的抽泣不停地扎我的肉。据母亲后来跟我说,疼得我哭了四个小时、哭哑了嗓子以后。她才发现,到医院就医时腰部已经是血淋淋一片。她当时在忙于什么?是画画儿?写作?这只有母亲自己知道了。我童年的快乐,就是和小伙伴在草丛中打滚,疯跑,你追我赶。我像男孩子一样皮实,所以我的小伙伴时常称呼我“铁姐、铁哥、铁弟”的。这一点,大家从这本书中的留言中可以了解到。    可是母亲给了我不寻常的母爱,这就是她为我在1940年建立起来的第一本纪念册,值得我一生收藏。后来在此基础上我继续做,以后竟发展到三册。    抗日战争开始不久,日寇逼近武汉,父亲便随武大先期迁往四川乐山,母亲带着我随后乘船赴川与父亲汇合。可是到了乐山不久,因我外祖母在北平去世,母亲又带我从抗战大后方的四川去了已被日军占领的北平。我们在北平史家胡同母亲的旧宅住了没多久,就搬去了海淀燕京大学南门外的羊圈胡同。在那儿我上了燕大附小,结交了不少小朋友。两年后的1941年秋天。母亲决定带我回四川。那时正是“珍珠港事件”前夕,我们离开北京,到上海,经香港转到广州湾,乘的是香港沦陷前的最后一班船。到了广州湾之后,听说香港已经沦陷,所以又赶快逃难,乘了小火轮,挤上破旧的汽车,再转乘小火车,经广西柳州、桂林、金城江,再到贵阳、重庆,最后回到乐山时,已经是1942年的春天了,这中间竟用了大半年的时间!我的第一本纪念册就一直陪着我跑了那么多地方!    在这不久,父亲和一批教授被政府派去美国,向美国人民宣讲中国的抗日战争,以争取国际援助。因为父亲走得仓促,没能在我这本纪念册上题字。随后,母亲和我搬到武大教职员宿舍,是在一座小山上,母亲在宿舍前一棵大树边上盖了一小栋楼,这是她的一个小画室。我在这里上的中学。当时许多孩子都做了自己的纪念册,我也做了一本,这样我就拥有了第二本纪念册。母亲还很有兴致地在我的小纪念册上画了一幅乐山风景。那时大概是我母亲相当快乐的日子,我请了我的干妈袁昌英、干爹杨端六、干姐杨静远、干弟杨宏远以及苏雪林教授都在我的纪念册上题了字。我当然也请了许多小朋友和他们的家长题了字。    第三本纪念册是朱光潜伯伯送给我的,大概他看到我那两本纪念册已经显旧,所以送了我一本很漂亮的,还有硬壳,这让我爱不释手。他在首页上写了“皆大欢喜”四个字,并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抗战胜利之后,母亲让我先搭一辆大卡车去重庆找我二叔,我就带了三本珍贵的纪念册和一些书信等上路。当时我把这些认为是最贵重的东西都放在大衣里层的夹缝中,加上自己大概有一百多斤重,但我一样也没丢下,特别是这三本纪念册,因我倍加珍爱,竟毫发无损。1946年,母亲到了重庆,找到军用飞机带我飞到上海又转北京,在北京停留了几个月,又去上海等船去英国和父亲团聚。在上海等船的时候,母亲去看她一些文学朋友,又替我请他们在纪念册上题了字。其中有徐志摩的遗孀陆小曼、靳以先生,以及鲁迅的夫人许广平先生、著名作家赵清阁等。    1946年9月我们上船先去美国,再转英国,与l 944年到英国主持“中英文化协会”工作的父亲团聚。碰巧的是冯玉祥、李德全、叶浅予夫妇、司徒慧敏等都在船上,于是我就请这些人在纪念册上题了字。到了美国之后,要乘火车从旧金山一直去纽约,中间还在美国中部的十四姨和姨夫(即本书中陈克恢、凌淑浩夫妇)家住了几天,他们也在我的纪念册上题了字。    1946年11月,我们到了英国。开始一切不习惯,也不会说英语,父母第二天就送我进了英国的住宿学校,然后因工作需要他们去了法国。三本纪念册一直带在我身边,但是那里没有人懂中文,所以一直就没有拿出来。    以后,这三本纪念册随我跑了中国许多地方,包括台湾、香港地区,以后又随我去过英国、美国、西班牙、法国。虽说是“浪迹天涯”,但是纪念册始终没有离开过我的身边,这几本纪念册可以说是我人生的动力和心情的驿站,是我在与祖国长久隔离时的心灵依托。那里有祖国的温暖,有童年的故事,有前辈的希望,还有对建设新中国的憧憬。随着岁月的流逝以及阅历的增加。我现在更加珍惜这些纪念册,很多美好的语言常常在温暖着我的心。因为这里收藏的不仅仅是友谊,更是历史的见证。    从194 6年一别祖国,竟是近三十年的光景。但是,无论岁月怎样冲刷,我的赤子之心始终没有改变。多年以后“文革”期间的197 2年,我利用做中英文化交流的机会,回到阔别了多年的祖国,当我经深圳罗湖走过边界的时候,看到祖国的五星红旗,我竟然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大哭了一场!那是一个游子多年来第一次回“家”呀,岂不让人百感交集!    而后我多次回到祖国,我找到了小时候的朋友、同学,把纪念册拿给他们看,他们也是惊喜万分。大家都没有想到过了六十多年,这小本子还在。他们影印了纪念册,寄给更多的人看,使我联系到的人越来越多。这次聚会后不久的2006年,百花文艺出版社编  辑高艳华女士来到我家,她看到了这几本纪念册,也觉珍贵无比。虽然她于我应该算是晚辈,但我们的交流没有代沟。她甚感兴趣地翻阅我的留言本,向我询问着有关纪念册的历史问题。因为当天晚上她要返回天津,有许多问题未能谈透,但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再以后她向我提出建议,希望将纪念册出版,我自然答应。    但是,将它变成一本书谈何容易,因为许多墨迹由于年代的久远。已经如同记忆一样变得很模糊了,再由于我当时的年少,对许多题字的前辈无法清晰地叙说他们当时的情况。但是在以后的一年多的时间里,高艳华动员了我在国内的同学好友和她在编  辑工作中结识的名家后代,共同参与本书的编  著,才使得此书首版得以顺利出版。我由衷地感谢艳华,感谢书中同我一起忆旧的朋友和当年为我题字题画的名家及其后代。    “这本书收藏的不仅是友谊,更是历史,是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人民心中精神火花的浓缩。”高艳华的这些话极富哲理,在纪念册题字的这些知识分子,从心底里发出的友谊与勉励的呼唤,已经不只属于我陈小滢个人,更是留给祖国的、人民的、历史的纪念。应该是我们民族的共同财富。所以我把它从私人精神世界中拿出来奉献给读者,让读者与我共同拥有,共同分享,也算是了却我的一个心愿吧!    2008年年初,.艳华以《散落的珍珠》为题将本书编  选而成。我和我的小伙伴大为惊喜。遗憾的是印刷质量欠佳。即便如此,书也很快售罄。我很盼望有机会修订,没想到能得到商务印书馆的支持。这个推动者刘雁,她就是艳华的好友,我还记得5年前她作为艳华的知己和支持者,在百忙之中与艳华一同来我在北京的居所,耐心听我的回忆,帮助我做一些事情。在本书出版之际,我衷心感谢他们的鼎力合作和一贯的努力,感谢商务印书馆责编  刘嘉程先生的辛勤工作。    这是一本由乐山诞生的纪念册产生的一本书,所以本书文字和墨迹中有不少相关的说法。乐山,又名嘉定。武汉大学就坐落在珞珈山,所以还有一种提法是珞嘉,大概是武大校友的杂志上,因为他们在乐山(也称嘉定)读过书,又在珞珈山读过书,因此也有珞嘉之说。    我的先生秦乃瑞,一个英国的共产党员,汉学家,爱丁堡大学中文系教授。我和他的几十年婚姻中,他对我对于祖国的眷念与情感非常理解,多年来陪伴我不断回到祖国。有一次我的小小的纪念册因为我时常翻阅又粗心大意而暂时丢失,我要来北京时,突然找不到,急得要死!后来还是老秦耐心为我找到的。在《散落的珍珠》出版后,老秦逐字阅读,非常欣赏。其中的很多人物他都熟悉,如萧乾、王世襄和赵元任夫妇等。他也总想陪同我踏上珞珈山和乐山,陪我重温珞嘉岁月,但是他于去年10月享年86岁高龄去世。今天我要告诉他,最近我在儿子秦思源、儿媳梁伟陪同下去了武大,思源也接过了中英友谊的接力棒,继续我们的事业。这本由商务印书馆修订出版的《乐山纪念册》,我想也是对他最好的怀念吧。    陈小滢2012年年初于北京

内容概要

三本这是一本独具特色的图文书,它的内容源自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位小姑娘宝贵的纪念册,正是这三本纪念册,陪伴她度过了那抗日峰火中的少女岁月。
这位小姑娘,就是民国著名学者、作家陈西滢和著名女作家凌叔华夫妇的小女儿陈小滢。而纪念册中的赠言和寄语,大多来自她父母的朋友同事,其中不乏一代文化精英,另一部分则来自她的同龄人。
七十多年过去了,斯人已逝,留言者的后代一睹先人遗墨,更添思念之情;而当年的少男少女们也已步入耄耋之年,重温当年岁月,正英气勃发。
本书的编辑成册也堪称奇缘:寻访知情人,采编新文字,搜集旧图片,联络起几代情谊。编选者如此费心,是希望读者能从中感受那个时代的脉搏,体验文化名流和普通民众在抗战大背景下的心境。

作者简介

  陈小滢,民国著名学者、作家陈西滢和著名女作家凌叔华夫妇的小女儿。

书籍目录

我、纪念册、乐山 陈小滢
第一编 乐山,小滢和小滢的家
陈小滢和我以及当年的小伙伴们吴令华
《让庐日记》中记录的小滢杨静远
小滢同学抗战时期的两封家书郭玉瑛
怀念吾师陈源(西滢)先生袁望雷
第二编 乐山少年的旅途——名家赠言精选
吴稚晖(敬恒)留言
【亲历】 有关吴老先生的回忆
【旁观】 我所了解的吴先生(节选)罗家伦
【附】 吴稚晖与国民参政会罗久芳
商衍鎏留言
【亲历】 最后一位科举探花
【旁观】 我的父亲商衍鎏商承祚
冯玉祥、李德全夫妇留言
【亲历】 关于冯伯伯与李姨的回忆
【旁观】 怀念我的父亲母亲冯理达
杨端六、袁昌英夫妇留言
【亲历】 我的干爸干妈
【旁观】 我的父亲杨端六杨静远
我的母亲袁昌英杨静远
赵元任、赵杨步伟夫妇留言
【亲历】 有关赵伯伯与赵伯母的回忆
【旁观】 我的父亲赵元任赵新那
父母亲的婚姻赵新那
【附】 关于冠夫姓梁文蔷
丁西林留言
【亲历】 有关丁西林伯伯的回忆
冯友兰留言
【旁观】 六十年前的题字冯钟璞
苏雪林留言
【亲历】 我熟悉的苏雪林教授
【旁观】 儿时眼中的苏雪林吴令华
我记忆中的苏先生杨静远
送雪林告别杏坛谢冰莹
朱光潜留言
【亲历】 回忆朱光潜先生
【旁观】 我所知道的萧先生皮公亮
朱光潜先生的英诗课杨静远
丰子恺留言
【旁观】 父亲的乐山行丰一吟
丰子恺先生的一幅画吴令华
方令孺留言
【旁观】 “清溪涓流” 章洁思
陈克恢、凌淑浩夫妇留言
【亲历】 我的姨和姨夫
【旁观】 关于凌家两姐妹的名字萨沙(张林杰译)
追忆似水年华萨沙(李宁宁译)
景宋(许广平)、陆小曼、赵清阁留言
【亲历】 前辈的希望
【旁观】 女作家们的祝愿吴令华
端木梦锡留画
【旁观】 端木梦锡与他的画永存皮公亮
方心安留言
【亲历】 说说方家
【旁观】 我所了解的方伯伯吴令华
沉樱留言
【旁观】 关于我的母亲梁思薇
美丽的樱花章洁思
叶浅予、戴爱莲留言
【亲历】 走出乐山的孩子
【旁观J 我和戴妈妈的母女之情叶明明
抗战时期看戴爱莲演出梁文蔷
我的一点看法舒济
靳以留言
【亲历】 我的一点记忆
【旁观】 一个甲子前的心语章洁思
萧乾留言
【亲历】 永远的小(萧)伯伯
缪朗山留言
【亲历】 复杂心绪与童诉
【旁观】 回忆爸爸缪朗山缪铁夷
我所知道的相关往事皮公亮
王世襄留言
【亲历】 有关王世襄先生的记忆
我在乐山的一段回忆王世襄
【旁观】 话说王世襄张中行
玩物不丧志启功
王世襄其人黄苗子
张充和留言
【亲历】 有关张先生的印象
【旁观】 缘分梁文蔷
第三编 乐山少年的成长——同辈留言精选
李林(熙芝)留言
【亲历】 有关李伯伯和小林姐的回忆
【旁观】 我所了解的李林马胜云
查全性留言
【亲历】 查家记忆
【旁观】 查全性院士——倡导恢复高考的功臣龚向前
皮公亮留言
【隶历】 皮大哥是我的好朋友
【旁观】 我和陈小滢是世交皮公亮
余桢留言
【旁观】 难忘当年余桢
刘保熙留言
【旁观】 从珞珈山到乐山刘保熙
日本轰炸乐山的记忆 刘保熙
缅甸青年留言
【亲历】 正义的力量
第四编 乐山回首,武大记忆
珞珈三女杰皮公亮
乐山惨炸身历记苏雪林
乐山时期的武大外文系王陆
武大乐山时见闻章心绰
情系乐山吴令华
附录
小滢纪念册中的部分留言者杨静远
小滢纪念册首页记录
散落的珍珠
编后记 高艳华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陈小滢和我以及当年的小伙伴们 在现在还能联系上的朋友中,我和小滢也许算得上同班同学中时间最长的伙伴之一。从珞珈山的武大附小,乐山的乐嘉小学、乐嘉中学,武大附中初中、高中,直到1946年,她去英国与父亲陈源团圆,我则因父亲吴其昌早逝而回到上海,这十多年,我们分开又聚合,恰巧都是同班。1979年,她的丈夫、汉学家秦乃瑞来北大任教。一次在杨宪益先生家中,她与我叔叔吴世昌通电话打听我,暌别三十多年后,我们才又联系上。我连忙将此信息告诉老同学刘保熙,保熙又传给了小滢的干姐姐杨静远,我们一同去友谊宾馆看望她们,还在保熙家包饺子。可是不知怎么搞的,我们又断了联系。1990年,我从报上见到她母亲凌叔华去世的消息,正值我母亲也病情危急,没顾上和她联系,如此又经过十几年,直到最近三四年才得年年相聚。 说到两家的上一辈,小滢的父母陈源、凌叔华和我父吴其昌、叔吴世昌相识交往于故都北京,那是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事情,其媒介大概是我父亲的老师梁启超先生及其子媳梁思成、林徽因,以及父亲的表兄徐志摩等。当“九一八”事变后,我父时为清华大学专任讲师,为逼蒋抗日绝食被解聘,继因陈源之荐任武大历史系教授。两人遂成为同事。凌叔华曾应我父转达徐志摩父亲的请求,为徐志摩题了一块诗碑“冷月照诗魂”,还曾为我叔叔吴世昌的第一本文集《散文甲稿》设计了封面,寄到北平。我父则应凌叔华之请,为她主编 的《武汉日报·现代文艺》写了他唯一的一篇词学论文《读词》。 前两年,小滢从伦敦给我打电话,说发现我当年给她纪念册的题词。我早已忘记写过些什么了。后来她回国把纪念册带来给我看。面对那幼稚的字迹和言词,不禁脸红,比起同龄伙伴写的至理名言、豪言壮语和妙笔巧绘,我真是太孩子气了,不过那倒的确是我的真实思想。别人提起珞珈山,都会说到山上的十八栋,我至今想起珞珈山,眼前就浮现我家门前那一片如茵的大草坪,可坐可卧可打滚儿。回忆和小滢的交往,净是些吵吵好好的小女儿情事。中学时她和郭玉瑛、杨衍枝好得不得了,我的朋友是刘蒲青、江龄高、吴梦兰。两拨人时而一起玩,时而翻脸,谁也不让谁。 小滢爱出花点子。小学四年级时,我画了一只鹰,受到老师称赞,叫我把背景再修改一下留做成绩。小滢非要我把背景涂成黑色,以致面目全非,我很懊丧。小滢安慰我说:“你画的是我,我是‘勇鹰’,在夜里翱翔。”我生气地说:“我画的是我自己,我是‘山鹰’,在山顶上飞!”两人莫名其妙地吵了起来,我哭了,那幅画也没再交给老师。她做每一件事,总要鼓动大家跟她一起干,一次她要我们女生每人以一种水果起个新名字,于是有叫“樱桃”的,有叫“葡萄”的,她自己宣称她喜欢两种水果:梅子和苹果。所以叫“梅苹”。过几天,她又来了新主意:让大家用天象气候起名,什么云霞雨露之类。 那时候小滢有点男孩子气,什么危险玩什么。有一次她玩着玩着把头发搅在绳索里出不来,急得哇哇大叫,最后是别人帮她剪了头发才得解救。我至今搞不懂,她怎么会使玉瑛、衍枝两位文静秀气的姑娘着迷,跟着她搞起了桃园三结义,刘备、关公俯首小张飞。她还不过瘾,又和男生李永直、方克强拜把兄弟,整天铁哥铁弟的疯个不停,引得克强老实巴交的弟弟克定也跟在后面,成了她的铁杆朋友。小滢很黏人,初二时她从北平回乐山,班上的同学里只有和我比较熟,她一下课就叫住我和她玩,缠得我一点自由时间都没有,以致我的好朋友叶德闲哭着找我,问是不是不和她好了。小滢曾对我说:她家中没伴,父母亲忙,不大管她,她总想有人和她玩,还得听她的。我问她和玉瑛、衍枝的关系,她说,她们听我的,你不听我的啊。想想也是,所以我们好了吵,吵了好。

后记

小滢有文艺天赋,特能出老师的洋相。我们曾有一个英语老师发音带浓厚的四川音,念beautiful如同“冰铁壶(读如‘扶’)”,走路摇摇摆摆。一次上课,老师迟到,小滢便在教室前学他一摇一晃地走路,嘴里念着“冰铁扶”“冰铁扶”。从此,“冰铁壶”就成了这个老师的绰号。后来她又把班上的事编  了个剧本,在同学中传看。剧本中写了“冰铁壶”,还写了一个胖子,说他一走路“肚子慢慢向前移动”,这个形容使我十分佩服,自叹弗如。还有一位国文老师,一肚子学问就是讲不出来,一次讲一篇文    2006年春见到陈小滢女士时,她正和先生回国做短期探亲。在交谈中我不经意地发现一本被岁月冲刷得纸张已经泛黄的纪念册,随手翻阅,发现许多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名家题词赫然纸上,我立刻被感染。年轻的时候,我也曾积累过许多名言,这些都成了我前行的动力。潜移默化地指导着我的言行,使我在人生路上,心灵总保有一块圣洁的土地。但那些都是我手抄的,小滢纪念册的留言却都是名家亲笔题写,是可以让当代人触摸到的沉甸甸的历史。由于我还要赶回天津,无法仔细阅读,于是便央求小滢借给我看。小滢答应后不免一再叮嘱我“千万别丢了……千万……”我答应在她离开北京前一定用挂号信寄还给她。    我按照约定时间将纪念册挂号邮寄回了北京。在邮寄前我特意将其扫描后刻了光盘。可这个小本本不知何故多日没有送达,让当时正准备回伦敦的小滢急坏了,不断地打来电话催问。她说这个小本本从没有离开过她,六十年来始终带在身边……这令我焦急万分。我后悔自己没有专程赴京送还。我劝小滢别着急,但自己精神几近崩溃。我虽然还可以用我扫描下来的光盘做一个复制件,但是于事无补,以致我找了法官,咨询与邮局打官司追查纪念册下落事宜。好在事情的结局有惊无险:在小滢离京前的几分钟,这个宝贝邮件送到了她在北京的寓所,小滢终于未带着遗憾和疑惑离开中国。因为赶飞机时间紧迫,飞机上又不能开手机,她到伦敦后第一件事就是立刻给我来电话,希望我原谅她的焦虑,这时我的心里才如同一块石头落了地。纪念册的命运让我们如此牵肠挂肚,足以说明她的珍贵。    这一切并非是故弄玄虚,在小滢留言册上面题字的人中,有民国元老,有著名科学家,有著名文学家、画家、翻译家……哪一个名字说出来都如雷贯耳,令人高山仰止。半个世纪以前的留言者少数还健在,而更多的人已经离开了我们。这些美好的留言,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浓缩,这本纪念册收藏的不仅是小滢的记忆,更是浓缩了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人民心中的精神火花。它不仅是属于陈小滢自己的,也是我们整个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正因为如此,将此纪念册编  辑成书就成为我一个挥之不去的情结。    我不断为出版该书想办法,求知音。一天晚间,我与年轻的副总编  刘雁(现在商务印书馆任职)交谈,将我扫描下来的经典留言传给她看,她认为这的确是件值得做的事。在她的支持下,我后来又从小滢那里找来另外两本有她很多同辈题字的纪念册。经过反复思考,初步确定书的形式为留言墨迹与释文配以作者介绍、小滢回忆(亲历)、亲情解读(旁观)、名家后人群言堂等多个栏目。我把自己的想法和我结识的很多名家后代商量,大家都愿意积极参与,我兴冲冲地告以小滢,她当即表示赞赏并无代价地给予支持,更坚定了我做好本书的信心。    以后的日子里,我似乎又恢复了青春活力,我承担了不少口述整理的工作。无论日常的编  辑工作多么紧张,我每天都要挤出时间,多数是在夜晚,静下心来仔细翻阅纪念册做笔记,打长途电话和名家后代交流。炎热的夏季,为了避免纪念册小纸张被风刮走,我都要关紧窗户工作。远在英国的小滢经常在清晨与傍晚来电子邮件,及时回答我的问题,我那时的编  辑写作、采访、整理真是废寝忘食,仍觉得时间不够。我深感精神食粮在一定意义上是绝对可以发挥神奇的效果的。经过半年多的努力,书终于完成,睡梦中为本书取了一个小滢满意的书名《散落的珍珠》。    时光如水,日月如梭,一晃已经过去了将近五年,我还要把后来的事情在这里继续啰嗦,我的心血在最后的关键点上,由于我本身身兼编  写编  选和责编  的几个身份,同时出版编  辑其他的书,因此精力严重不足,不仅仅校对仓促质量较差。更主要的是印刷失败。我怀着内疚的心情把刚出版的书寄给参与者。按计划,样书在2008年大年初二就可以邮递到为我这本书冲洗照片、提供资料、过目修改文字的冯玉祥将军的长女冯理达教授那里,当天我拿起电话等待她对书的评价时,我的心似乎要跳出来。但是手机没有人接听。直至大年初八上班的第一天,我接到治丧委员会秘书的电话,原来就在大年初二晚上教授去世了。我真不敢相信。几个月前身体健康的冯理达教授嘱咐我注意身体,耳聪目明的她(她当年82岁读书看报不用花镜,而我从41岁就戴上了)告诉我,站在松树下看着松树,休息几分钟缓解花眼,是节约型社会护眼的最好方法。她怎么就突然离开了呢?那些天我想起她就泪流满面。今天我在回顾这些的时候仍然忍不住热泪盈眶。很快,  《新闻出版报》发表了我的文章《冯理达女士——一颗逝去的珍珠》。我把她的稿酬,通过海军总医院郭女士转给她的亲人,我想一生把300万都献给了国家和慈善事业的冯理达将军,九泉之下会收到我们的一点心意。    本书编  辑过程对于我来说是一次编  辑创新的尝试,这是否受读者欢迎,我心里没有底。就像一位厨师做完饭后,要等待食客们给以评价一样,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着读者的裁决。但即便这样一本校对印刷效果不佳的书,仍有四五十家报刊媒体刊载消息和发表书评,颇令我意外。我编  书的兴奋被《文汇读书周报》资深编  辑徐坚忠先生知晓,他为我保留了一版多的版面,专门谈这本书的出版前后。    参与这本书编  写的作者及其亲人反馈好评如潮。除本书顾问外,武汉的离休干部郭玉瑛、栾保杰夫妇给我写来热情洋溢肯定该书价值的信:同时,北京语言学院现代文学研究者阎纯德和《文汇读书周报》的编  辑来短信一致说是一本好书。北京8 1岁的翻译家文洁若认为该书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开拓了一段很值得回味的历史,值得推荐。她连夜写书评,在北京寒冷的雪中清晨从木樨地乘公交车到珠市口把评论送到《中华读书报》社:老舍先生的女儿舒济来电告诉我,她将书从头到尾读了一遍,非常感动,这些不是青年们追求的文艺明星,而是人民心中的正义之星。李四光生前的秘书马胜云先生哽咽着打来电话赞扬我为读者、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做了一件大好事。  《人民日报》记者陈杰认为这本书保存文化记忆,功德无量。湖北有一位武大老校友谢光清在病床上阅读后来信写道:“这确是一本奇特的图文书,使我回忆起半个多世纪以前的诸多往事,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下来。这本书,不仅是陈小滢的个人回忆录,更是数十位名家后代的集体创作,我很赞赏高艳华女士不辞辛劳将它们编  选成册公诸于世。它们已不再是散落的珍珠,而变成了一串光彩照人的珍珠项链了。”    五四运动学生领袖罗家伦的女儿,中国近代史教授罗久芳来信祝贺我“编  写了一本独一无二的书”。    南开大学文学院常务院长李瑞山同志给我来信说:“我从1996年一直给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上一门必修课——现代中国文学史料学,您和作者编  的这本书及其代表的抢救史料、编  纂史料的方向,正是这门课题中应有之义!许多史料,往往因为无人问津或者没人做你们这样扎实的编  纂工作,慢慢也就任其湮灭了。”著名收藏家94岁的王世襄先生更是在看到书后在《文汇报》上撰文写了回忆,这篇文字已收入本书中。    至于为我提供资料,不断为我加油的铁弟(陈小滢,我时常称她为铁弟)更是欣喜,她不断地感谢艳华兄(她也玩笑地称我为兄)把她的希望变成现实。她买了很多书仍然不够用。还将本书交给了筹建中的凌叔华故居纪念馆。其实我知道,没有她对我的支持我也走不到今天,还有那位始终支持她的秦乃瑞先生,这位曾任英国大学中文系主任的中国通,几年来步履蹒跚地陪同小滢多次来北京,他的热情与厚道,他对我和小滢的理解和支持不仅仅用他地道的汉语表达,更用他那欧洲人黄色的眼睛善良的目光表达了。如今他已经离开我们一年,可是他几次来华对我的支持我永远难忘。    每读到一封来信与书评,都让我激动好长一段时间,最令我感到欣慰的是文学大师梁实秋的幼女梁文蔷的来信,全文如下:    你的这本书的确是非常独特,这不仅是你的精神与体力劳动的结晶,也是因为你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在看到一个机会时,就锲而不舍地去追求。从这本书中,我也才知道和理解你这一年的辛苦,要是我找这么多人做事,早就累趴下了。你历经千辛万苦,最后达到了目的,编  辑的职业做到你这个地步可算登峰造极了。我大姐收到了你寄给她的“珍珠”,她很喜欢,给我来了这封信。我觉得她的“书评”很别致,所以在得到她的同意后。转给你看。    以下是我大姐的来信:    现在是夜里两点半了,我睡不着,起来看艳华编  选的那本《散落的珍珠》。其中第九十、一百五十七、一百七十六页三处是小妹(指梁文蔷)的文字,还有艳华的一个小注及编  后记。因视力太差,开亮灯看了一个小时才粗粗看完。这书很不错,因为所用资料都是“野生”的,所以好看。这和吃东西一样,放养的柴鸡比农场笼养的好吃:山中的野参比人工种植的人参贵得多且有疗效:雨后木头上自然生长的蘑菇比人工培养的香得多。书也一样。现在快四点了,仍无睡意,干脆给小妹写信吧。    但是我终究知道我的第一版留下太多的遗憾,我很渴望这本书可以有机会做修订版,还是我的好友刘雁满足了我的要求,在她调任商务印书馆后就把这本书列入编  辑计划之中。几年来我编  辑的书也或多或少都与百年商务有着联系,这令我又一次感动了。商务印书馆选派了编  辑刘嘉程,嘉程阅读书后来信说:“书确是选题策划的典范,用心之深,编  辑之功,令人感佩。”他耗费很多心血,精心组织,使这本书更趋完美。经过他不懈的努力,本书不仅仅珍珠明亮,更在乐山历史大背景下放出那个时代的光彩。感谢本书顾问皮公亮、吴令华、杨静远,感谢武大档案馆、校友会、武大北京校友会王国才,感谢王作琴大姐,感谢刘宜庆、张映勤、罗文华、陈德生、吕洁、韩晓东、吕文浩、郭凤玲,感谢接受我采访的每一位名家后代……。感谢朋友们的支持帮助与厚爱。    我相信,文化传承的使命不会因为退休而稍有懈怠,更不会中止。    高艳华    2012年春于天津

媒体关注与评论

文洁若(著名翻译家):该书是一部别开生面的回忆录.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开拓了一段很值得回味的历史。    梁文茜(粱实秋女儿):这书很不错洇为所用资料都是“野生”的,所以好看。    阎纯德(现代文学研究专家):这部奇书以“小滢纪念册”为中心而牵衍出的历史记忆,使我们可以逆行干时光隧道,倾心倾情地阅读中国近百年或喜或悲的历史风光。

编辑推荐

《乐山纪念册(1939-1946)》记录少女眼中的抗战烽火和大后方生活,留存武汉大学避难乐山的珍贵回忆。三本珍贵的纪念册,已伴随作者六十多年的岁月;众多民国文化名流的题辞和故事,展现抗战烽火下中国人的不屈与希冀;(吴稚晖,丰子恺,赵元任,杨步伟,冯玉祥,李德全,冯友兰,朱光潜,杨端六,袁昌英,苏雪林,沉樱,靳以,萧乾,叶浅予,等等)描述西迁乐山的武汉大学学生、教授与家属不屈不挠坚持学业的故事。

名人推荐

该书是一部别开生面的回忆录,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开拓了一段很值得回味的历史。——文洁若(著名翻译家)这书很不错,因为所用资料都是“野生”的,所以好看。——梁文茜(梁实秋女儿)这部奇书以“小滢纪念册”为中心而迁延出的历史记忆,使我们可以逆行于时光隧道,倾心倾情地阅读中国近百年或喜或悲的历史风光。——阎纯德(现代文学研究专家)书编得很好,不俗;资料丰富,独一无二。——罗久芳(罗家伦女儿)这个纪念册可不是现在功利性收藏的题字、题画,也不是现在流行的请歌星、明星的签名,而是在历史中自然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舒济(老舍女儿)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乐山纪念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描述西迁乐山的武汉大学学生、教授与家属不屈不挠坚持学业的故事。
  •   因为在乐山待过几年,所以很愿意读读。只可惜武汉大学当初在乐山的遗迹没有留下什么了。不像安谷镇、李庄还留下或恢复了一些可以回忆和看的东西。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