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宗族和祠堂

出版时间:2013-5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冯尔康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从殷周到现代,宗族经历了五个阶段的变化:先秦典型宗族制,秦唐间世族、士族宗族制,宋元间大官僚宗族制,明清绅衿富人宗族制,近现代宗族变异时代。宗族制变化的特点是逐渐削弱、民众化,政治功能减弱、社会功能转强。在本书中,作者对宗族发展变化的前四个阶段进一步说明,并论述了祠堂的祭祖、教化,族人的经济、政治生活,宗族的谱牒编纂。

作者简介

冯尔康,南开大学历史学教授,博导,已退休。1934年出生于江苏仪征, 1955年就读于南开大学历史学系,1959年毕业,留校在古代史教研室任助教,旋为中国古代史·明清史研究生,毕业后仍在教研室任教职,历经“文革”, 而后晋升讲师、副教授,1985年为教授。一度为台湾暨南大学客座教授。2002年退休。曾兼任中国社会史学会会长、中国谱牒学会副会长。主要研究领域:社会史、明清史。

书籍目录

第一章概述:从现在说起第二章宗族的结构与演变一、先秦宗子制和典型宗法制宗族形态二、两汉至隋唐世族、土族宗族制时代三、宋元官僚宗族制时代四、明清绅衿宗族制时代五、两汉至明清宗族制的特点:宗法成分减弱与逐步民间化第三章宗族的祠堂祭祖一、祖先崇拜的观念及其表达方式的祭祀二、大宗法制破坏后的祭祖观念三、祭祀群祖祠堂的出现与流行四、祠堂祭礼第四章宗族教化活动与族人社会生活一、宗约对族人思想行为的规范二、族人的婚配与婚姻圈三、联宗及种种拟制血亲四、宗族与其他神灵崇拜第五章族人间互助互济的经济生活一、义庄及其典范二、同居共爨的家族生活第六章家族政治下的族人生活一、民间的忠孝观念和朝廷的孝治政策二、五服制和宗亲法下的族人生活三、宗族的社区生活与地方政权第七章家族的谱牒编纂一、先秦官修谱牒的萌生二、两汉私家谱书的出现三、魏晋南北朝官修谱牒的黄金时代四、隋唐官修谱牒的转型过渡时期五、宋元时期私修谱牒体例的定型六、明清私修族谱的发展七、谱牒修纂史小结八、谱牒学术资料价值与民众历史第八章结语参考书目后记

编辑推荐

有的外国学者把中国人称做历史的民族。可是就是这么一门、渊源悠久、根柢深厚的学问,在近若千年竟遭遇到种种的障碍和曲折,“史学危机”之说在高校里和社会上却很流行。历史学怎样适应社会的要求,怎样摆脫困境而重新振兴,成了有识之士共同关注的问题。冯尔康编著的《中国古代的宗族和祠堂》从叙述当代中国和海外华人社会的宗亲活动开始,分析了宗族社会形态变化。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古代的宗族和祠堂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