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新注

出版时间:1977-01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研究部  页数:130  字数:82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以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年影印《宋本十一家注孙子》为底本进行注释。由与其他版本以及文物出版社1976年版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法》有重要出入之处,则在有关的注释中加以注明,供读者参考。   本书注释办法:每篇篇题之下,均有简明内容内容提要;根据原文意思分段标点;难懂的字、词、句分别加以注释,并尽可能注明根据;每段均有译文,称为“大意”;每篇之后有“简评”,对各篇内容有重点进进行简要评述。原文一般采用简化汉字,个别容易产生歧义的字,仍保留繁体。 对《孙子兵法》中历来有不同理解的某些重要词句,采取几说并存的办法,但“大意”中则主要根据编者的理解作了语释。 为了有助于读者理解《孙子兵法》的军事理想,在注释中选用了若干有关的中国古代战例。

书籍目录

略谈《孙子》说明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开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附录一 孙子传附录二 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法》释文

章节摘录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一军事名言,不仅揭示了战争指导者对彼己情况的了解与战争胜负之间的关系,而且也指明了在了解彼己情况的基础上,找出双方行动的规律,并按照这些规律去确定自己的作战行动,以战胜敌人。这就把“知”与“战”,把“胜可知”与“胜可为”结合了起来,把认识和运用规律结合了起来。这是孙武对我国军事思想的一大贡献。    孙武揭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一普遍军事规律时,还对“知”与“战”的关系作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如他把了解敌情提到“三军之所恃而动”的重要地位,用专篇论述了使用间谍掌握敌国情况的问题;提出了许多作战行动中侦察判断敌情的原则和方法,以及在各种敌情、地形条件下军队行动的原则等。在知己方面,提出了“上下同欲”、“识众寡之用”、“以虞待不虞”、“知吾卒之可以击”与“不可以击”等等。他要求将帅考虑问题要“杂于利害”,见利思害,居害见利,力求全面;同时,要“因利而制权”,把握有利战机,正确确定自己的行动方针。    孙武运用“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一普遍军事规律,在了解当时各诸侯国情况的基础上,从战争经验中总结出了若干有价值的作战指导原则,如“先胜而后求战”,“示形”、“动敌”,“我专而敌分”,“避实而击虚”,“因敌而制胜”,等等。    “先胜而后求战”,就是在了解彼己强弱胜负之情的基础上,有充分的应敌准备,“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有把握取胜而后求战。反对那种既不作周密考虑和准备而又盲目轻敌的“先战而后求胜”的错误做法。这一思想,是稳妥而积极的。    “示形”、“动敌”,就是用“示形”的方法,用“诡道”诱骗和调动敌人;同时,注意不为敌人所调动,即所谓“致人而不致于人”,使作战的自由权稳操于自己手中,迫敌处处陷入被动,以便“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这一原则,是有其重要价值的。    “我专而敌分”,就是作战中要造成“以镒称铢”、“以破投卵”的兵力优势,使“我专为一,敌分为十”,从而达到“以十攻其一”、“以众击寡”的目的。孙武这个“我专而敌分”的原则,为历来军事家所赞赏,曾给予很高评价。    “避实而击虚”,就是从了解、分析敌我情况中,找出敌人的虚实所在,避开敌人力量坚实之处,打击其虚弱之点,“避其锐气,击其惰归”,以达到“攻而必取”的目的。    “因敌而制胜”,就是要求随时随地了解变化不定的敌我双方情况,并针对当面的敌情,灵活地变换自己的战法,所谓“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这一原则,反映了孙武主张战争指导上的灵活性,反对一成不变的机械观点。这种思想,在《孙子》中体现得比较充分,例如:它强调要根据不同敌人的不同情况而采取不同的对策,如“利而诱之,乱而取之”之类;根据敌我兵力对比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战法,如“十则围之,五则攻之……”等等;另外还要求根据不同的地形条件,采取不同的行动方针,这在《行军篇》、《地形篇》、《九地篇》中都有较详细的论述;在《九变篇》中所提到的“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则包含着更大的灵活性,要求将帅要懂得临机处置的重要。总之,孙武认为,战争中情况是千变万化的,必须在作战指导上做到“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动而不迷,举而不穷”,充分发挥将帅的指导能力,灵活机动地战胜敌人。    三、反映了较丰富的朴素唯物论和原始辩证法思想    《孙子》之所以能够提出若干较精辟的军事理论原则,是有其深刻的思想原因的。从《孙子》十三篇中不难看出,孙武在论述兵法的过程中,反映出不少朴素唯物论和原始辩证法思想。如他在分析研究战争、判断战争胜负可能性时,能够从一些客观条件人手,并较充分地估计到了战争对客观条件的依赖关系。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他对于“道”和“天”的解释是朴素唯物论的。《孙子》中的“道”,不是虚无不可捉摸的超时空的东西,而是指的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是“令民与上同意”等客观实际。《孙子》中的“天”,不是什么神物,而是“阴阳、寒暑、时制”等自然现象。他还认为,“先知者,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这充分表明,孙武对于了解敌情,既不信鬼神和“天命”,也不用历史事件去类比和推论,而是从真正了解敌情的人取得。这种朴素唯物论的思想,同当时社会上所流行的“畏天命”、“敬鬼神”等唯心论的说教,是针锋相对的。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辩证法的宇宙观,不论在中国,在欧洲,在古代就产生了。但是古代的辩证法带着自发的朴素的性质,根据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还不可能有完备的理论,因而不能完全解释宇宙。”(《矛盾论》)孙武在探讨战争规律的过程中,也表现了这种朴素辩证法思想的特点。他直观地看到了关于敌我、攻守、胜败、虚实、奇正等一系列对立现象,并要求人们在战争活动中要注意对立着的两个方面的情况。如了解情况时要“知彼知己”,考虑问题时要“杂于利害”,军争时要估计到“利”与“危”,等等。对于“治乱”、“勇怯”、“强弱”、“劳逸”、“饥饱”等等矛盾着的现象,孙武朴素地认识到它们是可以变化的,如“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逸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等等。在认识自然现象时,他看到了天地、日月、江河、四季的不断运动,并用自然现象的变化无穷来比喻用兵方法的灵活多样。这种思维方法,也具有辩证法的因素。当然,孙武对事物发展变化规律的认识是粗浅的,甚至认为只是周而复始,不断重复,因而没有脱出“循环论”的窠臼。    《孙子》一书所论述的军事问题及其反映的哲学思想,虽然达到了当时所能达到的高度,但由于它是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时代的产物,所反映的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军事思想,这就不能不带有剥削阶级的烙印,受到阶级和时代的局限。对此,我们必须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加以批判。    孙武所代表的新兴地主阶级,毕竟仍是剥削阶级,与广大劳动群众之间存在着阶级对立和根本的利害冲突。这种阶级矛盾也必然在军队内部关系和作战指导思想中反映出来。从《孙子》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士卒被迫出征打仗,将帅们因害怕士卒逃亡,主张深入到敌国“重地”去作战;为了驱使士卒拼命作战,玩弄种种剥削阶级的手段,主张“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登高而去其梯”等等;将帅们不敢将真情告诉士卒,于是采用愚兵政策,如“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犯之以利,勿告以害”等等,以此来达到其指挥士卒“若驱群羊”的目的。所有这些,都是剥削阶级阶级本性的反映。P4-7

编辑推荐

作战篇、谋攻篇、开篇、势篇、虚实篇、军争篇、九变篇、行军篇……《孙子兵法新注》(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研究部孙子注释小组)以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1年影印《宋本十一家注孙子》为底本进行注释。由与其他版本以及文物出版社1976年版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法》有重要出入之处,则在有关的注释中加以注明,供读者参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孙子兵法新注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8条)

 
 

  •   作为中国人,很早就听说了孙子兵法,一直是只闻其声不见其形.这本书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书很好,可是後面的注释有点意识形态了,老是用马克思主义来注释,貌似马克思主义是万能的,把孙子给解释的面目全非。书中的翻译因为是中华书局版本,翻译的都比较精确。书的纸质还不错,有点类似宣纸,触摸起来很有手感。第一次在当当购书,感觉还不错,没有受骗的感觉。如果有一本孙子兵法的注释书,它把古今中外的战争通过精心挑选在与孙子兵法中所讲方法对照着读,这样就会有趣的多,而且大家对书中理解的也会更透彻!期盼着.而且我认为孙子真是很厉害,能够系统的提出作战原则,而且是有头有尾,中心明确,孙子很多思想都是很有价值的,超越时代的。而且不只是适用于战争,对于其它的领域它也是有指导意义。比方商业,做人处事,如果我们可以学习到的话,必将受益匪浅!
  •   纸张还不错,但是不是我想要那个版本。原文都是分段的,有翻译,但是后面的讲解,分析的太浅显了。我之前有一本,可是借同学看,他弄丢了,那一本也是中国军事科学院编著,比此版本的好,对原文分析的很透彻。
  •   现在读到行军篇了,很好!翻译质量很好!虽然纸质有些差
  •   买了很久,没有评价,现在来评评。 很好的一本兵书,至今没看完,因为读到了很多,所以要慢慢读。
  •   虽然有点意识形态,但是还是比较清晰的还原了著者的原意。
  •   出版的地方决定了此书的价值……注解详实,严谨,规范……
  •   1、值得常看常思。
    2、简练精致。
    3、不是繁体的,注释简略,收藏意义不高
  •   这本书从内容上将是很经典的,但这版的印刷、纸张质量都不是很好。相比我之前买的基本,差很远
  •   书是不错,只是内容简单了一些,如果详细些就更好了
  •   老师推荐的,还不错,有点时代的特点
  •   太基础了。没有案例。质量挺好。
  •   后面有总结,有评论!虽然带有所谓的阶段评议,但总的来说评论有点水平!
  •   纸板有一点差,解释有一点官方化,内容还全
  •   在许许多多的孙子兵法的书籍中,我以军人身份郑重推荐,此为最好、最佳、最值,性价比最高之版本。注释、译文、评析是简约、精当和独到的。由于当时的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研究部集中一批卓越的人才,他们吸取了古今中外的战争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下了非常大的功夫注译评,因此,该书之质量,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不易超越的。从军事战略和兵法的角度看,新注之年代正是冷战对抗和政治风云变幻之时期,新注非但不削弱注译之价值,反而提高了该书之价值。如照以上某人所说,时代如何如何,那古人的十一家注岂不成了千年垃圾?对待历史,正确的态度是读一读杜甫的诗: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希望多拿出一点自己的创造,少一点对前人的指责。
  •   现在,《孙子兵法》注解可谓是汗牛充栋,但是最简练、最经典的注解是这本《孙子兵法新注》。说它经典不是说它有多少创新性,恰恰相反,经典在于它追求的是公认、共识。另一个特点是它是特定时代的产物,这个时代不可复制,20世纪的70年代,追求个人的名利是为人所不耻的行为,集体的合作是真正的合作,本书就是集体合作公关的产物。试问,近期未来还能有这样的合作吗?“滚滚红尘”,极其浮躁的今天,还能数十人、数十年功吗?因此,这本书堪称绝响。当然,仅看这本《孙子兵法新注》还不足以让你精通《孙子》,还要读杨丙安、张文穆、郭化若、朱军、陶汉章、吴九龙、吴如嵩、李零、黄朴民等人的《孙子》研究,以上学者都是《孙子》专家,有的终其一生研究《孙子》。读《孙子》书慎听《孙子》专家的推荐,因为他们多是认为只有自己握有真理,学问还是自己的好。
  •   此书出版于77年,05年再版不作变动,具有强烈的时代烙印,其中的解说意识形态色彩浓厚,“反动”、“阶级”、“唯心”之类的字眼屡屡皆是,读者不可不察。
  •   我觉得应该提醒各位书书友的是:本书是1977年版重印的。我觉得最大的看点是用毛泽东思想坚定不移的对孙子一分为二的解读,里面多处引用了太祖语录,肯定了孙武的军事理论,也批判了孙武的时代、阶级局限性和英雄史观。现在读起来,呵呵呵,我只能说,还是蛮幽默的,很好地体现了注者的时代阶级**性和革命英雄史观。另外,本书简体横排,本人感觉对注释不甚满意,个人感觉不是最好版本。仅供参考。
  •   内容也不怎么样。看封面的“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或者“中华书局”四个字,是简体还是繁体,是横排还是竖排,里面的内容与之对应。这套丛书都是这样。
  •   经典之中的经典,简约而不简单,适合每日诵读
  •   本来就是怀着研究研究的心情去买的 还没怎么看呢 比想象要薄一些 不过文言文总是这么精简 还是很期待的
  •   军人解读孙子兵法是最值得看的,本书就是。以前看过电子版,很喜欢就买了。
  •   很好的小册子。没事可以翻看。很好的斗争哲学教科书。
  •   书还是很不错的,包装也满意
  •   希望多一些这样的好书
  •   简单的注解,就像中学的古文批注一样,很好。很多东西需要自己去理解,花俏的解读反而不好。
  •   我是查过版本之后才买的这个 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战争理论研究部 编的,简洁、使用 还有也些非常不错的点评价格也是真心的便宜啊 才几块钱
  •   原文经典,注解详尽。文笔流畅,结构清晰。理论高深,言简意赅。非常喜欢此书下列词句:计篇全篇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日夜不处,倍道兼行。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   最开始买了中华书局的《周易》,也是就喜欢上了这个系列,后来在亚马逊上买了同系列的《老子》,现在这本《孙子》是买别的书顺便买的,还不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