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化佛教参访录

出版时间:2005-9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白化文  页数:282  字数:248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汉族潜移默化消化外来事物的能力,实在巨大。同时也证明了,外来事物,只有扎根分蘖,土生土长,适应当地气候,才会焕发出新的生命。

作者简介

白化文  1930年8月27日生,北京人。1990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现任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教授。兼任北京中华书局《文史知识》杂志编委。兰州大学《敦煌学辑刊》编委,中国俗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语言文学委员会副秘书长。担任《敦煌学大辞典》编委。1955年7

书籍目录

面向大众的佛教科普著作新版前言佛光的折射  佛教浅说  佛教流传及其汉化释尊的生涯  释迦牟尼  八相成道与八大圣地佛教在中国  四大法难  人间佛教佛像  相好  印相  汉化佛像特色佛寺  殿堂  山门与天王殿  大雄宝殿罗汉  阿罗汉果位  四大罗汉与十六罗汉  十八罗汉  五百罗汉与济公菩萨  菩萨总说  观世音菩萨  文殊、普贤和地藏菩萨  其他菩萨护法诸神  汉化的诸天  天龙八部  十大明王  三头六臂大藏经与经藏塔与经幢僧人行事与佛事佛教法器法服与常服随身具

章节摘录

  佛教流传及其汉化  佛教在发展中,由于对教义和戒律的认识分歧,产生了许多教派。大致  地说,较原始的佛教教派,被称为小乘佛教,以自利修罗汉果为最终目的;  1世纪左右兴起的大乘佛教,则以利他修菩萨行成佛为最终目的。小乘只承  认释迦牟尼一人是佛,大乘则认为大干世界有无数佛。7世纪以后,大乘佛  教中一部分派别与婆罗门教混合,形成密教。小乘、大乘、密教,斯为南亚  次大陆佛教流行中形成的三大派系。  佛教在许多国家与地区又形成各具民族特色的教派。一般地说,在我国  汉族地区形成并传入日本、朝鲜等国的,称为北传佛教,又称汉化佛教,以  大乘为主。其经典属汉文系统。在我国蒙藏地区形成的,称为藏传佛教,是  佛教(包含大量密教成分)和当地宗教如“本教”等的混合。其经典以藏文为  主。传入今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和我国西南地区的,称为  南传佛教,以小乘为主,其经典属巴利文系统。  佛教传入中土,大约通过三个途径。一个途径是通过中亚西域,经丝绸  之路传入中原。这是一条最主要的道路,东来传法和西行求法的高僧常走的  就是这一条路,因此在以往的佛教史研究中,被认为是惟一的道路,那当然  是不准确的。另一个途径是通过西南方边远地区传入。关于这条路,一直到  20世纪70年代后期才有若干研究成果发表。学者们在研究了佛教在古代四川  地区活动的情况和出土的汉代佛教遗物以后,对于佛教从川滇路线和古身毒  道及青衣道等处传入,已有比较明确的认识。以上两条都是陆路。再一条是  海路,从广州直到扬州和现在江苏、山东一带沿海地区,随着航海客商的往  来传入。这是一条登陆口岸较多的海路,过去研究的也比较少。后来,江苏  省连云港市孔望山早期佛教造像被重新发现,才引起学术界的极大兴趣,它  提示人们注意佛教早期从海路传来的 可能性。  佛教大约在东汉时期已在中原和江南一带流行了。汉代的人很重视神仙  方术,佛教初传,大约也被看作某种神仙方术。为了争取在中国扎根传播,  佛教徒开始用汉文翻译佛典,并且尽可能地把它和中国传统的伦理和宗教观  念相结合。可以说,佛教从传入中国开始,就朝着汉化的方向前进了。  南北朝时期,佛教的般若学一派同清谈玄学相结合,受到门阀世族中高  级知识分子的欢迎。在南北朝的中晚期,许多朝代的统治者都利用佛教来作  为巩固统治的工具,强调佛教“逆来顺受”、“追求来世”等思想,以麻醉  百姓。例如,南朝的梁武帝把佛教当作“坐致太平”的手段,大力扶持寺院  的发展,多次亲自到寺院舍身。北朝则在开凿石窟、修建寺院等方面花费了  大量的人力、财力。这一阶段佛经的翻译,从西晋竺法护以来得到很大发展  ,经过后秦的鸠摩罗什,已经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它的标志是:所进行的是  认真的、句对句的、追求“信”和“达”的翻译,也就是注意翻译的学术性  和真实性,而不像早期翻译那样采用概述犬义的方法。到了南朝陈代的真谛  ,大小乘的佛经已经基本翻译得差不多了,这是佛经翻译的第一个高潮时期  。在此期间名僧辈出,道安、慧远、僧肇、道生等人都是佛教徒中的学者,  他们在发展中国佛教本身的理论方面做出了贡献。随着佛教理论的学术化和  汉化,僧人间对理论的解释不一致,于是产生了汉化佛教中若干宗派的雏形  。由于佛教的壮大和信徒的增多,统治者和高级知识分子对佛教更加重视,  逐渐导致了儒、释、道三家争夺思想阵地的长时间大辩论。这三者又在长期  的争论、斗争中互相渗透,使佛教接受了更多的汉族本来的思想,更加汉化  。  隋唐时期,最高统治集团采取三教并用的方针,佛教进入鼎盛时期,寺  院经济得到高度发展,译经的规模和水平空前绝后。特点之一是,出现了许  多西行求法的高僧,如玄奘、义净等人。他们归国后,以兼通梵汉两种文字  的身份主持译场,改变了过去依靠西域高僧为译主的局面。他们既知彼,又  知己,学术水平甚高,是汉族本民族的优秀翻译家。因此译文的质量自然超  出前代,当时称为“新译”。另一个特点是由国家组织庞大的译场,提供优  厚的工作条件,在此基础上编定出国定本的大藏经。这个时期,佛教的理论  由依附汉文的译经,演变为独立的解释和演绎,因而建立起多种独立的体系  ,而适应中国情况的礼仪法规也基本完成,于是便形成天台宗、律宗、净土  宗、禅宗、密宗等汉化佛教中的大小宗派,并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越南。  至今日本和韩国的各宗派佛教徒,仍把本宗派的中国创始寺院称为祖庭,参  拜不绝。  从隋唐到宋代,佛教一方面向着世俗化进展,更加深人民间,四大著名  菩萨巩固了五台、峨眉、普陀、九华四大名山道场,就是佛教信仰普及化、  世俗化和进一步汉化的明显标志。另一方面,经过汉化的佛教思想也明显地  在知识分子的头脑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并主要通过知识分子影响到哲学、  道德、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  宋代以后,一些主要的佛教宗派的基本观点与儒家互相交融,本身也更  加汉化。寺院和寺院中的塑像、画像也逐步形成定制,汉化佛教至此基本成  熟和定型化,已经把原始佛教的一切改变得面目全非。如果释迦牟尼复活,  到中国来旅游,必然莫名惊诧,不认识这是自己创立的那个宗教了。  总之,汉化佛教是汉化很深的佛教,它经过近两千年与中国传统文化冲  突与融合的长期过程,渗入全社会各个角落,形成自己独特系统,有自己特  点。这些特点有机地溶合在汉化佛寺的建筑,造型艺术、图籍、仪礼轨制等  具体的事物与行事之中。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汉化佛教参访录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8条)

 
 

  •   白化文先生的《汉化佛教参访录》是两本著作的合集,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汉传佛教的基本知识介绍给大家居功至伟。认真阅读本书,读者一定会受益匪浅。
  •   对于信仰是我们需要的,对于我们的信仰,中国人大多数还是趋于佛教的,而对于普通人,我觉得这部《汉化佛教参访录》非常不错,值得推荐
  •   这本书不是寡淡的中国佛教史,而是佛教在中国传播过程中与哪些中国传统和观念碰撞,进而变化、适应,最终生存传播的过程。中华书局出品的专著,无可挑剔。
  •   白化文先生介绍汉传佛教深入浅出,好。
  •   介绍汉传佛教,佛事法器菩萨等,有不少图,文字顺达。
  •   佛教常识通俗读物
  •   非常不错的书,实在是物美价廉。
  •   关键是便宜啊,老师推荐的
  •   白老师功力不凡,值得读!
  •   很好!正版!值得好好学习!
  •   简介全面,言简意赅,面面俱到。
  •   浅显易懂的入门级作品。
  •   一段传奇,一场流离。
  •   南无阿弥陀佛!
  •   书很好,喜欢!!!!!!!!!!!!!!!
  •   书的内部设计不太好
  •   内容和北京出版社“大家小书”中《汉化佛教与佛寺》的差不多。
  •   白化文先生的书作为入门相当不错,就是出版社排版没排好,图片太小太模糊了……
  •   此书对于中国佛教文化做了初级描述
    可看。
  •   中华书局出版的,值得信赖
  •   有助于了解佛教的相关知识
  •   不错,了解了很多佛教的基础知识推荐
  •   刚收到,还没来得及看。相信大学者的著作一定是值得看的。
  •   佛寺佛寺的大概样式,原先只是普通布道的场所,如何演化出石窟文化,以及从最初的适用于百姓居住的屋子,后来逐渐演化成专业布道的场所,有殿堂,有讲堂,有禅房等等等等。以及不同的屋子功能与所供佛像的不同。
  •   叙述清晰,不愧大家。图文并茂,读来轻松。
  •   本书通过通俗的语言,将佛教复杂艰深的理论与概念组成一个系统,让普通人能够有所了解。有基本的知识,也有深入钻研者希望得到的门径。不错的佛教知识普及本。
  •   资料详尽,可以当普及读物
  •   白化文的<汉化佛教与佛寺>早就读过,觉得深入浅出,非常喜欢,这本书应该是<汉化佛教与佛寺>的扩充整理本,买它是打算重新拜读兼做收藏的,可惜浅褐色的图片实在是模糊,让人有种雾里看花的感觉,很不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