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之来路

出版时间:2005-9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日)广田律子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记述了傩文化的起源、发展与传播,并通过在中国各地的调查报告介绍对这些带有所谓鬼的形象的鬼神的祭祀、信仰、及在文娱表演时出场的形态,寻找日中之鬼神比较研究的线索。她指出,傩祭的中国的鬼(即作为傩祭对象的戴假面的鬼神扮演者以及戴假面的傩戏角色的表演者)不仅单纯表示死者和祖先,并且按其性格而化分为作祟之鬼及作为鬼神为民祓除灾难之鬼。后者作为神被祭祀时,为赋与他们能够战胜灾害的形象而将其风貌表现得狰狞恐怖。

作者简介

广田律子(Hirota Ritsuko)1957年生于日本千叶县。早稻田大学教育系毕业。庆应义塾大学文学硕士。曾在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留学。现任神奈川大学教授、神奈川大学常民文化研究所成员。      著作有《中国少数民族的假面剧》(木耳社,合著)、《“鬼”之来路》(玉川大学出版社)、《中国汉民族的假面剧》(木耳著)、《亚洲的假面具》(大修馆书店)等。

书籍目录

鬼的魅力(代序)第一章  “鬼”之来路——日本与中国的连接点  除灾与招福  “鬼”之来路  佛都与方相氏·方相氏的变化  栴檀乾闼婆与方相氏  道教、佛教与基础信仰  观音菩萨与驱鬼  修正会与宫中的傩祭仪礼  傩祭的日本风格  日本的善鬼·中国的善鬼  祭祀中的谷物  春驹  关于韩国的假面剧第二章  来访的众神  大鬼登场的傩祭  将军神登场的傩祭  预祝与稻作预祝仪礼  祖先神登场的耕作预祝仪礼第三章  众神的本来面目  老态面具  丑我有面具  雷公面具  将帅面具  钟馗面具·判官面具  鬼神面具  傩神像  成套面具第四章  神与人的交流  众人的愿望与傩祭  傩神的生日  村落的生活  主办傩祭活动的人和组织  司祭与傩戏艺人组织  少数民族的概况  ……第五章  祭祀活动的神秘仪式附录:中国傩祭剧分布示意图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鬼”之来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中国的文化转型是默默无闻的,然而这默默无闻的转变又是这么迅速,任意两代人身上的影子已经完全不同,我们的故老文化何去何从,二十年前无人问,二十年后可有人惜?
       覆没时终覆没,莫在今日叹前生,萌芽、发展、繁盛、衰落、消亡,这是任何一类文化、一种文明都要经过的路程。对于这些正在覆灭或者即将覆灭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的态度应该是记述而不是不顾一切地强留,正如傩祭送穷中的底蕴:笑送往事焚前尘,还迎明日一种新。
       花开堪折直须折,我们可以将这些东西记载下来,供后世研读;到花落时,不要为落红太过感伤,因为我们已经为他们留下了影子。
  •      昨晚终于看完最后一页,一翻扉页,竟然是05年年底买的书。
        本书的最大价值应体现在对民间信仰习俗的收集整理和保存上。作者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对江西、贵州等地傩戏程式、唱词等所做的田野调查,表明当时傩戏还是一种活着的生动民间文化,虽因为民间而显得有些粗陋,却有足以打动人心的力量。
         20年过去了,当地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可能早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很怀疑这些傩戏班是不是还存在;即使还在,会不会已沦为一种表演的工具,而不再是当地普通民众的生活本身。这种变化,是近几十年来,华夏大地上最让人痛心的变化之一。土地还是那片土地,但再也不是鲁迅、沈从文、费孝通等等笔下的虽落后却温馨可爱的“乡土”了。
         “乡土中国”的遗失,在眼前的社会经济环境下,显然是不可扭转的趋势——这会给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代带来什么?同一和差异,在人类发展史上从来就是一对悖论:最佳的状态显然应该是所有文化都得到尊重,都有自己合适的位置,既有核心美德的一致,又有文化差异的多样与互补,所谓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但在目前所谓全球化的大趋势下,追求"进步"的弱势国家对现代化的趋同,往往是以牺牲自身本有的却不能带来实际效益的“差异文化”为代价的,虽然这种牺牲未必能带来所希望获得的“进步”和“利益”。
        事实上,几乎所有中国城市和乡村,都在因为变得千篇一律而失去吸引人的力量。大多数曾经被这些土地上的人们所珍视和遵循的传统与信仰遭到了抛弃,其中也包括建构其上的种种美德和秩序。曾经因为落后而纯朴可爱,目前剩下的,却只有落后,沾染了现代化、全球化的恶习,却没能掌握其精神内核、享有其带来的便利。
        很难想象,失去了文化的根,我们还能留住什么?在没有本土文化的土地上成长的小孩,他们的童年,会不会残缺?他们一生的梦境,又怎能找到一个可以安放的港湾?这种损失,其实也是属于全人类的:人人肯德基,处处基督堂,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没趣的世界?——虽然这可能是一些西方文化护拥者、全球化拥护者所希望看到的。
        以我的故乡——川北的一个小城为例。在我小时候(80年代初),每天傍晚,可以看到很多老人在街头手持一根特制的挂着叮当作响饰物的简陋竹棍围着圆圈又唱又跳。她们嘴里的唱词、手脚的动作,我也耳熏目染了一些。但直到很多年后,在这种朴素健康的娱乐活动已经彻底消失的时候,我才知道那种简陋的舞步是大有出处的:“扭啊扭连扭啊……莲花里个落,个海棠花……”这种舞步和唱词叫莲萧,竹棍上叮当作响的简陋的可乐、啤酒瓶盖子,大约就跟这个“萧”有关,而唱词里还出现了“莲花落”。莲花落和莲萧一样,是宋以来在中国民间长期流传的跟佛教以及民间信仰有很深渊源的民众文娱形式,想来在乡土时代的川北,这两种带有浓厚乡土特色以及民间信仰色彩的活动是有大范围流传的。在我们当地的土话中,有一些俗语跟“端公”有关,作为傩戏的主角之一,端公应该曾经在川北民间长期有着自己的舞台,《鬼之来路》的附记中记载,川北的所有市县,曾经都是傩戏流传的区域。只可惜,从小生活在城市的我无缘得见傩戏,也不知道到了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随着乡村中懂得傩戏老人的逐渐逝去,以及大量年轻人远离乡土向往城市,这种底蕴深厚的乡土民俗是否还有存留,在下一个十年、或者百年,是不是真的只能通过阅读才能知道曾经存在过这样万众参与的民俗形式。
        因为个人兴趣,我曾经专程前往国内几大著名的年画之乡寻找传统木版年画。令人扼腕的是,年画,这种最能代表乡土社会普通民众向往与诉求的民间文化,在它们的故乡,几乎都已彻底沦为当地发展旅游经济的资源。当地的普通民众很少会为了信仰和祈福而去购买和张贴年画,已经存在了上千年的中国木版年画已经失去了自身存在的根基,从灶台、木门上供奉的神祇演变为博物馆里色彩艳丽的陈列,其前途可谓暗淡难堪。
        不过,在河北武强,经过艰难的探寻,我终于找到仍然还在印刷售往民间木版年画的人家。为节约成本——真正买回去一年一换张贴的民众是不会出大价钱购买年画的——这些年画印在非常拙劣、吸水性极差的纸张上,用的是颜色莫名的染料,内容五花八门,各路神祇蔚然成趣。有意思的是,在一幅全神图中,千神一面,但我竟然发现了无生老母四个字,可见,解放后掘地三尺的清扫反动会道门运动,也未能把这位万能的女神从普通百姓的心目中彻底扫走。当然,也有可能,张贴年画的人们原本就不在乎可能给自己带来吉祥和幸福的各路神祇姓甚名谁。在交谈中,女主人告诉我,这些年画以每张2、3毛的价格销往河北各地农村,生意还不错,每年能净赚2、3000元。这个发现让我有些欣喜,也许,乡土中国还没有彻底死去,仍然一息尚存,在这些发黄简陋的神马中,乡土中国还在艰难地闪耀着已渐渐暗淡的光彩。
      
  •   是纸马……
  •   那种老太太那的棍子是不是霸王鞭?
  •   LZ不在家。专有名词还是需要学习一下。文章观点还是有些过于文人笔调的浪漫化。
  •   谢谢,长知识啰,偶真不是文人……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