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学与学术史

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徐有富  页数:407  
Tag标签:无  

前言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古典文献对中国文化传承的贡献是全方位的。它不仅以一种相对集中而凝固的方式保存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而且通过传抄、印刷、编辑、整理、诵读、研究等传播方式,对中国社会各阶层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从而参预了对中国人的心理情感和思想文化内涵的塑造,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在文献传承的过程中,不仅各个学科领域和各种不同类型的具体文献的传承,参预了对中国文化之民族特色的塑造,并影响了中国人对自身心理情感与思想文化的民族认同;而且,作为文献著录和书籍传承的重要支撑的目录学,也一贯致力于整合林林总总的固有文献与已有知识,使之系统化与合理化,与此同时,其自身还构成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体系与学术框架。有鉴于此,几年前,当南京大学文学院(当时的南京大学中文系)正式实施国家“985工程”“汉语言文学与民族认同”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的研究计划时,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和古典文献研究所的同人们集思广益,提出以“文献传承与民族文化认同研究”为名设立子课题,并很快通过了专家组的立项论证。现在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套“文献传承与文化认同研究丛书”,就是这一子课题的研究成果。  显然。在设计这个子课题时,我们主要着眼于其理论框架的建构与宏观思路的拓展,力图从大处着眼,以开拓我们的思维。但是,在这项研究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到,只有针对具体的对象和确定的问题展开学术研究,运用多年的学术积累,发挥自身的学术优势,才能真正推动这一领域的学术进展,不管这些进展是理论方法的创新,还是文献史料的丰富,或是对具体问题研讨的深入。因此,我们决定从专题研究人手,对各项历史文献展开整理、解读和阐释,不避小题,以避免不切实际的蹈空议论。也可以说,我们的宗旨就是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

内容概要

  章学诚在《校雠通义·自叙》里说:“刘向父子部次条别,将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非深明于道术精微,群言得失之故者,不足与此。”范文澜对刘向父子编撰的《七略》给予了很高评价,指出:“它不只是目录学、校勘学的开端,更重要的还在于它是一部极可珍贵的古代文化史。西汉有《史记》、《七略》两大著作,在史学上是辉煌的成就。”余嘉锡也说:“目录者学术之史也。综其体例,大要有三:一日篇目,所以考一书之源流;二日叙录,所以考一人之源流;三日小序,所以考一家之源流。三者亦相为出入,要之皆辨章学术也。”  看来目录学的任务与价值之一在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已经成了人们的共识,不过语焉不详,《目录学与学术史》的主要任务就在于说明目录学与学术史之间的密切关系,具体分析书目是怎样进行“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并且论证书目具有学术史价值。

书籍目录

导言第一章 《汉书·艺文志》一 关于六艺略1.何谓六艺2.孔子将六艺变成了六经3.为何称六艺略而不称六经略?4.六艺略为何置于《汉志》首位?5.为何将《易》类置于六艺略之首?6.汉武帝特别重视《春秋》公羊学7.史学处于附庸地位8.汉代经学重家法.9.《孝经》为何置于六艺略?10.汉代强调通经致用二 关于诸子略1.诸子学乃私家之学2.儒家为显学3.黄老之学在西汉盛行一时4.法家不可废5.诸子之学日趋衰微6.小说家不受重视三 关于诗赋略1.诗赋创作相当繁荣2.西汉已出现总集与别集3.乐府民歌也值得重视四 关于兵书略1.当时军事著作很盛行五 关于数术略1.数术类著作颇受重视2.数术类著作充满迷信成分六 关于方技略1.方技水平不高七 关于目录学1.《别录》与《七略》——中国目录学的奠基之作2.《汉书·艺文志》——第一部史志目录第二章 《七录》一 关于经典录1.六艺已经典化二 关于记传录1.该时期史学获得了蓬勃发展2.私家撰国史蔚然成风3.编年体史书也受到了重视4.礼书撰修成绩突出5.重视对少数民族历史的记载6.杂传特别盛行7.谱谍备受关注8.目录学发展迅速三 关于子兵录1.兵书并入诸子乃大势所趋2.先秦诸子著作不断亡佚四 关于文集录1.文体增加了,文的概念也变化了2.《楚辞》为何单独列为一类?3.别集大量涌现4.总集也获得了发展五 关于术伎录1.术伎依然受到重视2.医学有了明显的进步六 关于佛法录1.佛经盛极一时2.佛经目录……第三章 《隋书·经籍志》第四章 《新唐书·艺文志》第五章 《宋史·艺文志》等第六章 《元史艺文志》第七章 《千顷堂书目第八章 《四库全书总目》第九章 《书目答问》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目录学与学术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