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学泡茶

出版时间:2010-01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何厚余  页数:17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用心学泡茶》从最基本的一道茶的冲泡和品鉴入手,教读者掌握一道茶的冲泡技巧和品鉴知识,并具体分析作为一位茶人是如何达到提升自身冲泡与品鉴能力的。书中着重描述了茶人在冲泡一道道茶时的内心思维活动,对于“有动手能力,愿意自己通过具体冲泡实践来求证”的茶文化爱好者有较为具体的指导作用,而最后几节关于紫砂壶和铁观音、普洱茶的选购以及相关知识,实用性比较强。

书籍目录

导言一 初识“最佳出茶点”二 投茶、洗茶与第一次冲泡三 品鉴第一泡茶汤四 第二次冲泡与第三次冲泡五 突破技术平台期困扰六 茶道的内在修习七 冲泡过程中的主观介入八 茶性变化曲线的形成九 茶韵的品鉴十 开启直接感知力 体验最佳出茶点十一 紫砂壶的选购与运用十二 铁观音的选购与冲泡十三 普洱生茶的选购与冲泡十四 普洱熟茶的选购与冲泡十五 陈年普洱茶的选购与冲泡

章节摘录

插图:十五 陈年普洱茶的选购与冲泡时至今日,陈年普洱茶虽经商业炒作,价格不菲,但其以独特的韵感、气感在茶界独领风骚,并非事出无因。质量上乘的陈年普洱茶,只需恰当冲泡,就足以带给人们足够的震撼。只可惜这样的普洱茶基本已在市场上销声匿迹(都被陈茶爱好者们收藏起来了),我们比较有机会接触到的,或者说还可以用不至于贵得离谱的价格买到的,大多是中期茶(陈期在十到二十年之间),或是选料上乘、做工上乘的新茶(陈期在两三年之间)。因此我们在这里谈的陈年普洱茶,就按广义的分法,把中期茶也纳入其中一起探讨吧。选择陈年普洱茶是一件让人颇为头痛的事情,成本高,风险大,操作难度也大。陈年普洱茶的价格与陈化年期直接挂钩,买陈茶,买的就是时间与空间,因此如果我们无法把握对陈年普洱茶的陈期(时间)与存放条件(空间),在购买时吃亏的可能性就很大。可以先通过“望、闻、问、切”了解一款陈茶的基本信息。“望”是指观察茶品外观:看包装,看包装纸的陈化状况,看茶叶的色泽与光泽,基本上对一款陈茶可得出初步印象。“闻”是指通过嗅觉感受茶品的存放情况:如果存放得好,闻起来是不会有杂味、异味、仓味、怪味的,有的只是茶叶本身的香气。“问”是指通过与茶商的耐心沟通来了解茶品的身世来历,在这个过程中求证一些有疑问的地方,同时感受茶商是否地道。“切”是指通过手与茶品的直接接触,感受茶品的存放状态,从茶品的松紧度可以感受制作时的压力大小,在年期上是否与手感松紧度相符,如果有机会掰茶叶就更好,在掰茶的过程中我们就能取得更真切的手感记忆,没有受过潮的茶品,掰起来总是松松脆脆的,手感上比较舒服。接下来需要试茶。任何情况之下,通过自己冲泡品鉴从而对茶品形成判断,是最理想的。陈年茶一般价值不菲,因此试茶这一步,在购买过程中变得尤其重要。通常情况下商家对每一种茶品都会备有样版,不管茶品价格如何,先试再买也算是行规。有一类商家,他们对一般客户的购买诚意有怀疑,不会轻易让客人坐下试茶。遇上这种情况,要耐心跟商家沟通:请老板拿出试茶的样版,表示自己购买的诚意,但试茶是买茶的前提;理解茶品的珍贵,主动提出按克购买试茶之茶叶,以便完成试茶这一过程。商家面对确有购买诚意的客户,一般也会表示自己的诚意的。如果无论如何都不让试茶,那建议还是不买为好!通过实际冲泡,可以更好地判断一款茶品大致处在什么陈化阶段。但要单单通过品鉴确定茶的陈化年期,那也是不太现实的。除非是亲自购买当年产的新茶,自己存放,那个年期就百分之百没问题。因此在购买具有相当年期的普洱茶时,所有信息(茶商提供的和自己收集的)都只能拿来做参考,实际上要追溯真实年期,意义也不是太大,差别一到两年,只要还处在相同的陈化周期内,茶味总体差异也不会很大,因之价格上也不会有太大差别。在选购时,看好了就大胆出手,没把握就不要出手,这样可保不出大错,当然出点小错也属正常。

编辑推荐

《用心学泡茶》:每一个我们可以接触到的环节,都要用心体会。学一种茶,就把它学懂学透;锻炼一种能力,就持续练习到运用自如为止。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用心学泡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3条)

 
 

  •   没能彩图,还看似细心实则无用的那些泡茶步骤的照片。那样的收太好写,几张图片占据一页,又养眼又出彩。其实,每一个喜欢茶的人,对于泡茶的基本知识都会尽快在一两个月内熟识,但并不是你知道泡茶的基本程序和相关知识就可以泡出一手好茶来,每一款茶,每一天,甚至每一泡都不会有相同的茶香出现。泡茶到最后,是养心境,人茶合一才有好茶喝。何厚余先生的大名有兴趣的就百度去吧,这是一位老茶骨若干年的心得,至少他追求的茶境也正是我努力的方向。不求茶式百般出挑,但求每味均能入心。
  •   细腻的文字,很容易被吸引。想泡好一杯茶不那么简单,茶余饭后的时间读一读,既放松心情,又学会泡茶。
  •   很好的书,爱茶人的好书,只有用心,才能泡出好茶
  •   静下心,泡上一壶好茶,受益匪浅
  •   能受教的东西很少,对于泡茶学不到什么实用的东西,有可能这个价钱也就这样,书的质量也比较差!
  •   一本关于茶的好书,在茶事中和作者共鸣,在细细体会处精进自己的茶事修养。简单的茶事隐露这至尚的人生哲理!
  •   看了挺有感触!对泡茶有新的认识
  •   作者似一位专业人士,但一看才知道是业余爱好者,感动!书写得太好了!而且价格很低,可当专业书籍用。
  •   浓缩了作者自身心得的一本好书,仔细阅读、反复研读,真的收益匪浅,唯一遗憾的是,书中的图片效果一般(有非正版的嫌疑!),不过不影响获取书中的知识
  •   物流很快,老板人好,下次还会来
  •   刚开始看,是一本很有心得的书
  •   介绍的很专业
  •   内容浅,小失望了!
  •   虽然越往后看 越觉表述有些不清繁冗 不过确实能开悟不少 很值得学习!不错!
  •   早先在一家书店里看到了此书,觉得很不错,平实,但有些新意。一些见解还是很独到的,于是买了一本仔细拜读。
  •   书中对一些基本的道理,做了详细的讲解,如茶的曲线变化,最佳出茶点等等。。。

    但似乎无法突破书上得来终觉浅,这不是作者能力问题,而是谁也无法在没有实际冲泡、品茗时能把茶讲得明了,读者只能自己多加实践,这书还是不错的指导书.
  •   这不是那种东拼西凑抄来的书,而是以茶人的实践道出冲泡技艺的要点,能使爱茶之人受益。那些以表演茶艺为目的的人,则不必看这书了。
  •   人品见茶品,这是本书给我们的启示
  •   用心看,用心学泡茶
  •   在当当上买了茶的入门书,看了茶的仔细介绍,现在需要看这个来学习泡制了。
    刚刚好用
  •   简明的写出了泡茶的心得,茶道和禅都是相通的。看完很有收获。
  •   虽然有人认为作者是工科出身,但是书的风格我还比较接受,是我想要的内容。
  •   真是不错,值得一读,心仪的书终于买到了!
  •   看了开头部分,很通俗,适合大众
  •   拿到书时,迫不及待地阅读,可是,令人失望,太理论化了,附图也不是彩图,看不出区别,不能提起阅读欲望,对初学者来说不合适。
  •   感觉作者像理科出身,本来喝茶这么闲情逸致的事情,用非常理性严谨的态度分析了一通,不过好在在技术层面对学习泡茶还是有好处的,看读者的需要吧
  •   一本关于研习“茶道”的好书!自己已经看过不下2遍了,可惜同道中人太少太少,也许是我平素工作太忙、社交圈子太窄吧。好茶呢,自己买过不少、别人送的也多,自己动手冲泡、品鉴得也n多次了,但感觉离“以心入茶、以茶入道”还是差得太远太远!作者如果在书中留下联系电话与方式、推荐一些好的购茶商家或品牌,以及好的茶楼就更好了。
  •   作者认为泡好茶的本质就是寻找到“最佳出茶点”,并由此展开了一系列的分析。作者企图从科学的角度去分析泡茶,这点和以往介绍泡茶书籍玄而又玄的“理论”相比,感觉更加实在和可把握。作者同时强调经验的积累和转化成知识并以此改进泡茶的技术,而不仅仅是凭着感觉去泡茶。但是量化的分析和数据还不够充分,茶中一些化学元素的参与作用的描述也不足,但是也足够给人以启迪从新的角度和方式去思考如何把茶泡的好喝。
  •   喜欢喝茶,买了一堆茶书何厚余的这一本,是习茶最有指导意义的一本,没有之一;在这里竟然遭到冷遇,呵呵~~哼哼~~喜欢喝茶,想在茶艺上有所进益的茶人、爱茶人,应该人手一册嗯,应该人手两册,看一本,备一本。。。。。。。。。。。。。五星。。。。。
  •   177页的书,从内容而言,完全可以缩减成77页、甚至更少。因为从始至终就是在说出茶点,而且篇章之间,大篇幅地重复。这样一本书真的让人吐血啊!!!上当的很!!!
  •   可看一半废话一半,可以看看
  •   这本书买的那个上当啊,一看就是旧的,书皮上都是黑的,唉!后悔买它啊
  •   很喜欢。理性探索,艺术体味。值得收藏一本。
  •   这是我在卓越最不满意的一次购物,书一眼就能看出来是旧的!书皮褶皱,书边有破损!我从2004年一直在卓越上购书,这次真的让人很失望!
  •   挺好的学到很多知识 喜欢
  •   对初学者来说不是特别实用
  •   学习学习,试着找到那个最佳出茶点
  •   这是我学茶以来,让自己受益最多的书籍。它让我突破学茶期间的迷雾,也领会到其它老师不愿讲授的玄机背后的道理。透过理性分析,可以了解到茶性、水性、泡法的关系。好希望自己有一天自己可以用心把散乱、分裂的细节静心整理发,心手相连专注泡茶,把每一道茶汤的泡出最佳的滋味,也期待自己的心性通过这样的练习得到不断的修正。也期待自己可以像书中的建议去全方面、多元化的分析和思考一... 阅读更多
  •   喝茶十余年,妄为茶人,至今也仅能掌握好几种茶的“最佳出茶点”,何况茶种繁多,节令不同,水质各异,那个“最佳出茶点”就更是奥妙无穷了。读这本书很受启发。但这本书不适合初涉茶者学习。
  •   实在不值得买。当初是看了评价才决定买的。内容空洞。比不上茶经万分之一。如果非给一颗星的话,这颗星是给装帧设计的。
  •   看了学一学
  •   很不错的书,很实惠
  •   非常棒的书!好看,实用,推荐!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