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第三辑

出版时间:2011-11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王兆鹏 尚永亮 主编,於可训 陈国恩 副主编  页数:35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第3辑)》是教育部“211工程”重点项目《中国文学传播与接受研究》前期成果的结集。大约包括文学传播与接受理论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传播与接受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传播与接受研究;中外文学相互传播与接受研究等四大版块。《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第3辑)》是武汉大学中国文学传播与接受研究中心承担的“211”工程重点项目的成果。全书将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世界文学和文艺学这个学科自然地融合贯穿起来,精选了优秀的论文,为推进中国文学传播与接受的研究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书籍目录

曹建国:从汉人骚赋看汉代的屈原接受
葛刚岩:文化传播模式的史学性思考——以佛教东传中原为例
李建中、陈永辉:大学讲坛与龙学传播
尚永亮:元遗山与白乐天的诗学关联及其接受背景
尚永亮:论王若虚对白居易的接受及其得失
陈水云:唐宋词籍在明末清初的探访、收藏和传播
谭新红:宋词的艺术媒介传播——以题画、题扇和题屏词为中心
王兆鹏:宋代的“互联网——从题壁诗词看宋代题壁传播的特点
王星:试论石刻传播的基本方式与特点——以宋代石刻为中心
郁玉英:宋词经典第一名篇《念奴娇·赤壁怀古》
经典化探析
程芸:《临川四梦》与元杂剧的文体因缘
汪超:论明人文学传播的策略——以明词传播为中心
黄俊杰:25年来古代文学传播研究的历程
孙霞、陈国恩:1928年至1934年文学论争与俄苏文学
文论传播中的期刊
李松:文学叙史观念与文学经典变迁——以建国后十七年”中国文学史“的写作为中心
纪海龙、方长安:五六十年代美英学者眼中的
“十七年”文学运动
方长安、纪海龙:冷战期间美英关于毛泽东文艺思想
和诗词的言说
赵小琪:当代台湾小说在祖国大陆的批评性
传播与接受形态
赵小琪:当代台港澳小说在祖国大陆的传播与
接受三维发展论
於可训:对现当代文学研究中“过度诠释”
现象的反思
冯黎明:文化研究:从西方到中国

章节摘录

  刘勰的诗性思维铸成《文心雕龙》的诗性言说方式,《讲演录》对《文心雕龙》的讲述,注重从“怎么说”(即言说方式或批评文体的角度)重新阐释刘勰的文学思想。所谓“批评文体”,包括批评家在文学批评过程中所选择的体裁、所展现的体貌以及所采用的思维方式和话语方式等等。《讲演录》第二讲专论刘勰的思维方式,将其概括为整体性思维、溯源性思维和折衷性思维。思维方式和话语方式是紧密相连的,因此《讲演录》在接下来的第三讲又阐说了《文心雕龙》的话语方式。《讲演录》认可刘永济所提出的“刘勰《文心》即刘勰文学作品”的观点,认为《文心雕龙》的话语方式是诗性的或文学性的,具体表现为刘勰营构字词句篇时既讲究骈俪对偶、比兴隐秀,又讲究声律节奏,讲究宫商徵羽。  作为课堂讲课实录,《讲演录》提供了一种新的解读经典的方式:既考镜源流、辨析义理,又赏析俪辞、品藻佳构;既有关于刘勰其人其书的叙事,又有关于《文心》新义的妙评。刘勰喟叹阅读之快感是“春台之熙众人,乐饵之止过客”,《讲演录》力图给它的读者也带去这种欣乐。如序言和第一讲对刘勰人生、人格和思想的绘声绘色的描述,又如第六讲在评述《文心雕龙》接受理论谈及著者本人读《围城》的感受、观《无间道》的兴叹等等。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文学传播与接受论丛第三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内容充实,逻辑性强,很不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