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名师课徒画稿 高冠华

出版时间:2008-12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作者:高冠华  页数:77  

前言

  中国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而深厚的文化传统,它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主体,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和美学思想。在长期的实践中,经过一代又一代画家的努力探索和刻苦实践,使中国画形成了鲜明的民族风格和与之相适应的造型特点以及传承方式,它是中华民族整体的思想观念、审美理想、精神气质、人文品格的形象反映,其独特的造型特点及表现手法,是中华民族思维方式和塑形状物手段在造型艺术中的体现,而这又体现在其独特的画艺画法的传授与学习上。  与西方绘画从对着实物写生,重视观察、描绘物象的形体结构和色彩变化入手,来学习绘画技能不同,中国画的技法传授与学习主要依靠老师的言传身教,重视老师经验及画法、风格的传授,而不是从学画甫始即对物观察、写生。也就是说,中国画主要是通过老师按照学画的步骤和过程,随手绘出所教内容的图稿,并书写出技法步骤和笔法墨法要求,学生按照老师的课徒画稿要求,对之临摹学习,以求掌握基本技法,获得学习上的进步,并由此开始获取笔墨传统和绘画美学思想。因此,老师所绘的课徒画稿对于初学绘画者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初学阶段是打基础的时候,此时如果能得到一位画艺高超、授徒有方的画家精心编绘的课徒画稿,并在其悉心指导下,对之临摹学习,不但能很快掌握基本的绘画技法,而且也会为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以说一套优秀的课徒画稿对学画者来说是通向成功的津梁。  有鉴于此,在中国绘画史上,画家们非常重视画谱的编绘。早在南宋,画家宋伯仁就编绘有《梅花喜神谱》,将梅花的种种形态情貌一一绘出,以便于人们欣赏和临习。在元代,画家吴镇给他儿子编绘了一部专门画竹的技法图谱《竹谱》,他在书中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画竹方法和经验以及创作理论,是一部难得的课徒画稿。到了明代,画谱的编绘更是层出不穷,著名者如《十竹斋画谱》、(《顾氏画谱》、《历代名公画谱》等等,由于木版雕刻印刷技术的进步,使画谱得到广泛流传。清代是画谱编绘的重要时期,此时出现了各种画科种类的画谱,其中不乏在画史上影响巨大者,如《芥子园画传》,该书系统地介绍了中国画各科目的传统流派、基本技法、历代名家的风格面貌及其图式,并各配以相应的例图,全书图文并茂,技法讲解浅显易懂,名词术语解释深入浅出,极便于初学者学习,对中国画的普及起了极大的作用,直至今天仍然是学习中国画的最佳入门画谱之一,而广受欢迎。

内容概要

  中国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而深厚的文化传统,它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主体,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和美学思想。在长期的实践中,经过一代又一代画家的努力探索和刻苦实践,使中国画形成了鲜明的民族风格和与之相适应的造型特点以及传承方式,它是中华民族整体的思想观念、审美理想、精神气质、人文品格的形象反映,其独特的造型特点及表现手法,是中华民族思维方式和塑形状物手段在造型艺术中的体现,而这又体现在其独特的画艺画法的传授与学习上。

作者简介

  高冠华先生(1914—1999),江苏南通人。1940年国立艺专国画系第一届毕业,留校任教。解放后分别在天津大学、北京艺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任教,先后达五十年之久,担任写意花鸟教授。是潘天寿先生入室弟子,能诗、书、画融为一体。尽管追随潘老30春秋,但力主:“师迹不如师意,师意莫若窥其神韵,探其精英,方可登峰造极。”故其所作:“上撷宋元诸家之长,下究青藤、八大、缶老之奥。”兼习西法,加强造型,认定:“画须始于形似,终于神似,似而不似,不似而似,方为上品。”因此,他的画,不论一花一鸟,一草一木,都赋予绚丽色彩、新异的构图。对疏密聚散、穿插交错要求严格,而且节奏感特别强烈,画寓诗情,神态栩栩,既有传统,又有新意,既有潘老的风骨,又有自家面目。还朴返拙,深化意境,可谓别具一格、独树一帜,给人们以美的享受。深得国内外人士之称赏。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画名师课徒画稿 高冠华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