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表现

出版时间:2009-7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作者:张歌明  页数:130  
Tag标签:无  

前言

“世界上的知识并不是固定在那里等待被发现的,而是通过我们的反思行为得以不断扩展和生成。”毫无疑问,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准确地表明了教育传播和知识获取的特点与过程,特别值得教育者关注。我们今天拥有和面对的大量文化财富都是前人留下的珍贵遗产,如果只满足于对现有知识的转达与传递,就降低了教师的作用,也减弱了教育的职能和学校的影响力。学校不同于一般的单位,其最大的特点应该是它具有创造思想的能力,而新观念的产生则有赖于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完善的运行体制。美国教育学教授、课程理论专家多尔认为:课程的目标不应预先确定,课程内容不应该是绝对客观和稳定的知识体系,课程也不应该只注重灌输和阐释,所有课程的参与者都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课程也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的发展过程。很明显,多尔先生强调在课程中知识学习的发展性,这意味着课程本身也是在不断发展着的,学生和老师之间有互动性,他们具有同等的地位,互相启发和互相刺激,共同完成对于课程内容的理解、认识和演绎。如果在教学中只强调对知识的记忆、模仿和重复练习,则必然导致新思想的枯竭,从本质上束缚了学生的创造力。今天,许多学校和老师都认识到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重要性,而整个实施的过程中每一个课程的形式和内容对于最终的结果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们尝试着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地修正先前的预想,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发布新的课题,这样做的效果十分明显,因为老师与学生一直都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双方的积极性,尽管课程的走向也许会与以往的经验有些偏离,但是,那些出乎意料的欣喜却着实令人难以忘怀。我们想,这就是新理念的优点,一切都要去不断地发现和不断地整理,一切又都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之中。

内容概要

今天,许多学校和老师都认识到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重要性,而整个实施的过程中每一个课程的形式和内容对于最终的结果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我们尝试着在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地修正先前的预想。并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发布新的课题,这样做的效果十分明显,因为老师与学生一直都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双方的积极性,尽管课程的走向也许会与以往的经验宥些偏离,但是。那些出乎意料的欣喜却着实令人难以忘怀。

书籍目录

序第一章 理念和思想 第一节 中国人不善于表现吗?   第二节 一味“写实”谁之过?   第三节 过程不是目的 第四节 把理念贯彻在教学环节 中第二章 观看的选择 第一节 细节 决定一切 第二节 用眼看还是用心看 第三节 艺术为人 第四节 痕迹的复杂性 课题一 “是什么打动了你”第三章 画就是表现 第一节 千万别复制 第二节 寻找隐藏的结构 第三节 不依赖情节  第四节 把感觉画到位 课题二 “春、夏、秋、冬”第四章 情绪可以触摸 第一节 凡·高的功绩 第二节 材料也是语言 第三节 平面上的立体 第四节 把画面延伸到三个维度中 课题三 “自然的生命”第五章 不仅仅是形式 第一节 表现的力度 第二节 谁在起作用 第三节 无意中的刻意 第四节 多义的选择 课题四 “形象和意义” 课题五 “珍藏的记忆”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章 理念和思想第一节 巾国人不善表现吗?事实上,长久以来“表现”的观念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无论是在绘画艺术或者是在设计艺术的教学之中,“真实”和“客观”地描绘眼前的对象,一直是我们努力恪守的原则和积极倡导的方向。且不说我们是否能够做到“真实”和“客观”,呈现在眼前的东西并不一定就真实,而隐藏在背后的东西也不一定就不客观,问题还在于:艺术的真实是否就能等同干生活的真实?艺术家眼里的客观是否就应该等同于物质世界表面的客观?中国人的为人处世有着始终不变的原则,传统教育一再告诫我们要收敛,更要谦虚、含蓄和不张扬,中庸和不炫耀一直是被我们公认的美德。众目睽睽的轰轰烈烈固然令人羡慕,但深藏不露的一鸣惊人似乎更能够使人折服,这也许是艺术背后的东西,它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想法,控制着我们手里的画笔……其实,在中国的传统艺术中从来都不缺乏“表现”的精神。比如,中国的绘画善于用线,但又不是纯粹描画轮廓的线,它所强调的意趣和韵味绝对不是一种“写实”。

后记

据我所知,“视觉表现”在日本是作为一个专业方向出现的。本世纪初,一些知名的设计学院将课程和专业设置作了调整。平面设计的传统项目被统合成三个基本方向:广告设计、编辑设计和视觉表现。在视觉表现中又包括插图、摄影和影像多媒体等内容。这就意味着从这个方向毕业的学生将主要完成手绘、摄录等具体的设计实施和组织工作,是更偏重于操作类型的人才。通常,他们要有较好的造型基本功,同时也要具备以多种手段表现设计主题的能力。这种分类明显对应着各类设计公司的实际工作,广告方向以广告的策划和创意为主,编辑设计以书籍、刊物和各种类型的宣传手册的创意编辑和出版为主,而视觉表现则侧重于视觉图形、图像、插图等具体画面形象的创想表达和绘制实施。分类的着眼点在于设计师工作的状态和性质,并不是按照设计项目和公司的种类来分的。它的优点是专业化和更加人尽其能,应该更符合日本设计行业的工作和运行情况。这种分类是否能够适应中国的情况还有待研究,但无论怎样,都为我们提供了参考与启示。从已往的专业设计项目中将视觉表现分离出来,说明了表现的普遍意义,不管设计的内容是什么,最后都要以明确和生动的视觉形式表达出来。对于今天的设计师来说可以选择的媒介物多种多样,因此,是否能够理解它们的特性和掌控它们的功用,也就成为学习期间所要研究和解决的主要课题。更加专业化的人才将有利于设计目标的实现,从而提高设计表现的水平。在装潢系开设“视觉表现”课始于20世纪90年代,首先由留学日本回国的张火炎老师担纲教学,目的十分明确,就是希望在表现方式上拓宽学生的思路,通过研究各种材料的形态和试验各类材质的感觉提高艺术表现力,为高年级的设计学习积累丰富的经验,打下坚实的基础。随着课程的进行,对于设计概念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近年来视觉表现课更强调意图和观念的确立,在课题的设置和实施的过程中都要求以想法为中心去寻找和挖掘相应的表现形式,注重思想和意识的先发先行,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形式表现的盲目性,更加符合设计工作的特殊性。目前,除了日本之外,许多欧美国家也都设有类似的课程,只是名称和叫法有些不同,如“视觉语言”“材料表现”等,国内的部分院校,如中央美院设有“材料实验”课,尽管课题有些变化,训练的宗旨和目标却基本一致。

编辑推荐

《视觉表现》:高等教育“十一五”全国规划教材,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基础系列教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视觉表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书的内容有点老,买来做课件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