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尔克孜族社会历史调查

出版时间:2009-5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作者:《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 编  页数:132  字数:250000  

内容概要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是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五,内容包括了20世纪50年代中央访问团收集的资料,全国人大民委、中央民委等组织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以及民族识别等工作所搜集到的资料,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各省、自治区陆续分别出版,全套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共有84种145本。这些资料集中记录了我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的基本情况,是民族研究和民族工作中的重要参考资料,受到了各方面的欢迎和好评。    《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问世以来,民族自治地方社会和文化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各方面情况有了不少变化,为了进一步发挥这些历史调查资料的作用,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国家民委决定修订、再版《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并将其列为国家民委重点科研项目。    本次修订再版,在尊重史实,基本保持原貌,统一体例、版式的总原则下,主要是订正错误,并以修订注释的形式增补新的人口数据和地方行政隶属的变化情况。另外,原书中统计数据存在的问题较多,但因无资料可查核,部分只能保持原貌,仅供参考。《崩龙族社会历史调查》、《新疆牧区社会历史调查》不再单独出版。新增《吉林省朝鲜族社会历史调查》、、《土家族社会历史调查》、《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藏族纳西族社会历史调查》、《广东海南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汇编》4本。修订本合计为86种147本。

书籍目录

柯尔克孜族历史概述乌恰县柯尔克孜族调查报告 一、自然环境 二、族名和族源 三、封建军阀与国民党在柯尔克孜族地区的反动统治 四、解放前乌恰柯尔克孜族人民的革命斗争 五、解放前乌恰柯尔克孜族地区的社会性质 六、乌恰县柯尔克孜族人民的解放和区域自治的实现 七、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胜利 八、生活习俗乌恰县二区阶级关系调查报告 一、解放前乌恰二区的阶级关系 二、解放以后阶级关系的变化乌恰县二区畜牧业生产调查报告阿合奇县柯尔克孜族历史调查报告 一、地理位置和人口 二、民族来源的部分传说 三、阿古柏的反动统治 四、十月革命胜利后白俄军的入侵 五、封建军阀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活动对柯尔克孜族地区的影响阿克陶县一区卡息勒克乡专题调查报告阿图什县七区哈拉峻习俗、服饰补充调查报告 一、地理环境 二、民族来源 三、生活习俗与宗教信仰 四、宗教信仰 五、服饰特克斯县柯克狄拉克柯尔克孜族调查报告 一、自然环境概述 二、历史来源 三、解放前的政治、经济、民族关系 四、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五、解放了的柯克狄拉克柯尔克孜族 六、党团的建设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额敏县五区七乡柯尔克孜族调查报告  一、地区概述  二、当地柯尔克孜族的历史来源  三、解放前的经济生活和政治地位  四、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情况  五、解放以后的变化黑龙江省富裕县柯尔克孜族调查报告  一、历史沿革  二、经济  三、物质生活  四、文化生活柯尔克孜族民间文学艺术概况调查报告  一、诗歌  二、民间音乐解放后柯尔克孜族民间文学艺术的发展柯尔克孜族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专题调查报告 一、家庭和婚姻 二、衣、食、住 三、社会习俗 四、宗教信仰后记修订后记

章节摘录

  柯尔克孜族历史概述  柯尔克孜族是祖国大家庭成员之一。据1982年统计,总人数为114 000人,80%分布在新疆南部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乌恰、阿合奇、阿克陶四县,其余分散在天山南北的阿克苏、温宿、拜城、乌什、莎车、英吉沙、塔什库尔干、特克斯、昭苏、额敏等县;黑龙江富裕县五家子屯也有少部分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族是我国的古老民族,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前,他们的活动就和汉族历史一起记载在我国史籍上,从未间断。据《史记》和《汉书》。记载,两汉时,他们称为“鬲昆”、“坚昆”,其地理方位在:丁令(民族名,分布于今贝加尔湖一带)之西,乌孙(民族名,分布于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之东,乌揭(民族名,分布于今阿勒泰地区)以北,大约相当于今天叶尼塞河上游地区。当时,他们属于匈奴管辖。史载在汉朝征服匈奴时,丁令、乌孙、乌揭等联合起来,配合汉朝,从北方、西方向匈奴进攻,最后终于迫使匈奴向中亚西迁,羁属匈奴各部皆瓦解,鬲昆也摆脱了他们的统治。匈奴的西迁,开始影响到古柯尔克孜人的分布,部分柯尔克孜人也迁移到中亚天山一带。《三国志?魏志》记载,在匈奴之北有“隔昆”,而在康居(国名,今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西北又有“坚昆”,他们应是古柯尔克孜人的不同部落。  北魏至隋,柯尔克孜称为“纥骨氏”、“契骨”。据《北周书》及《北史》载,契骨居住在阿辅水与剑水一带。阿辅水即今叶尼塞河支流阿巴坎河,剑水即今叶尼塞河上游。史籍也记载,在此期间,今我国新疆天山北部已有柯尔克孜人。《隋书?铁勒传》曰:“伊吾(今哈密地区)以西、焉耆(今焉耆地区)以北,傍白山(今天山)则有契弊……乌灌、纥骨(即柯尔克孜)……”6世纪中叶,突厥兴起后,他们受突厥统治。由于突厥统治很残酷,“契骨之徒,切齿磨牙”,常常联合周围受役属部落打击突厥,削弱了突厥的力量,有助于唐朝对北部的统一。  唐代,柯尔克孜称为黠戛斯,《新唐书》记载,其境内“有水日剑河,偶艇以度,水悉东北流”。剑河即今叶尼塞河。后人在叶尼塞河流域曾发现一些古叶尼塞碑文,经研究确定,是6—10世纪古柯尔克孜人所使用的突厥文字,说明这里是古柯尔克孜人的活动场所。它和汉文史籍记载完全吻合。黠戛斯当时的疆域范围“东至骨利干(今安加拉河一带),南至吐蕃(即唐代西北民族之一,今藏族先民,强大时曾到达天山一带),西南至葛逻禄(今中亚楚河、搭拉斯河至新疆阿克苏一带)”,拥众数10万,胜兵8万。这说明7~9世纪,叶尼塞河上游的柯尔克孜人力量非常强盛,当时,他们在政治上甚活跃,和唐朝建立了密切的关系。黠戛斯和唐朝互相遣使,往来不绝。公元648年(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黠戛斯首领俟利发失钵屈阿栈亲自到唐朝,唐太宗很高兴,隆重设宴招待,“俟利发酒酣,奏愿得持笏,帝以其地为坚昆府,拜俟利发左屯卫大将军,即为都督,隶燕然都护。”  在唐朝征服突厥诸部的过程中,黠戛斯常出兵帮助唐朝。在上述招待俟利发的宴会上,唐太宗谓群臣日:“往渭桥斩三突厥,自谓功多,今俟利发在席,更觉过之。”718年(开元六年),唐朝派军队征伐东突厥时,坚昆都督府武卫大将军骨笃禄毗伽可汗亲率部众参加了这一战斗,唐玄宗在诏书中嘉奖黠戛斯等部作战勇敢说:“弧矢之利,所向无前。”  744年(天宝三年),回纥部(今维吾尔族祖先)建立了回纥汗国,占领了黠戛斯地区,使叶尼塞河上游地区暂时中断了和中原的联系。840年(唐文宗开成五年),黠戛斯联合回鹘汗国内一部分势力,摧毁了回鹘汗国,建立了黠戛斯汗国。在焚毁回鹘牙帐和悉收其宝时,曾遣使送回唐朝嫁给回鹘可汗的太和公主,但在途中被回鹘残部乌介可汗劫走。黠戛斯在攻灭回鹘汗国以后,曾占领安西(今新疆库车地区)、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达怛(蒙古时称塔塔尔),并恢复了与唐朝的联系和友好往来。  唐朝对与黠戛斯恢复关系很重视,特命大臣将黠戛斯朝贡之事绘图和撰文,“以示后世”,称为“王会图”,由宰相李德裕亲自作序。“至大中元年(847年),卒诏鸿胪卿李业持节册封黠戛斯为英武诚明可汗。”890年(唐昭宗大顺元年),黠戛斯又出兵帮助唐朝平定沙陀李克用叛乱。总之,无数史实证明,黠戛斯和唐朝一直保持着密切的政治和军事联系,这种联系又促进了黠戛斯和中原各族频繁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10-12世纪辽、宋时期,柯尔克孜族称为辖戛斯。《辽史》记载,辽朝在叶尼塞河上游地区设立“辖戛斯国王府”,隶属于上京道。《宋史》记载,当时西州回鹘政权的辖部内有“黠戛司”,他们的分布地是与天山北伊塞克湖相毗连的乌什、阿克苏一带,这与9世纪黠戛斯人曾占领安西、北庭的活动有渊源关系。据10世纪波斯文地理著作《世界疆域志》记载,在葛逻禄地区有名叫“宾除勒”之地(在我国今新疆乌什县境内),当时为柯尔克孜人统治。另一处又说,喀什噶尔的北部有柯尔克孜人。这证明当时在乌什和喀什噶尔的北方有柯尔克孜族。  公元1124年(保大四年)辽灭亡,其宗室耶律大石西逃至叶尼塞河上游柯尔克孜族地区,大肆抢劫,遭到了柯尔克孜人的反抗,被赶出境外。1128年,耶律大石在中亚两河流域建立西辽后,派兵攻打柯尔克孜,以报仇雪耻。在这个时期,又有一批柯尔克孜人被迁至天山地区。  元代,柯尔克孜人在我国史籍上称为“乞儿吉思”或“吉利吉思”。据《元史》记载,“吉利吉思者,初以汉地女四十人,与乌斯之男结婚,取此义以名其地。南去大都万有余里。……及元朝析其民为九千户。其境长一千四百里,广半之,谦河经其中,西北流。又西南有水日阿浦,东北有水日玉须,皆巨浸也,会于谦,而注于(昴)可刺河,北人于海。”此段记载中,关于柯尔克孜起源于“四十姑娘”的传说,迄今在民间流传甚广,是否来自汉地的姑娘和乌斯男之结合,传说不一定可靠,但从记载中可以看出,柯尔克孜族在其发展过程中,融合有其他民族的成分。也可证明,当时吉利吉思的活动中心仍在谦河,即今叶尼塞河流域,具体方位是阿浦水与玉须之问。阿浦水即今阿巴坎河,玉须水即今乌鲁克木河,分布范围北至叶尼塞河与安长拉河的交汇处,南至唐努乌梁海地区。元朝在叶尼塞河曾设有万户府,1270年(元世祖至元七年),又设吉利吉思等五部断事官,治所为益兰州,即今唐努乌梁海地区厄格列斯河下游处的顿帖列克古城,五部的经济中心谦州亦在该地区,即今乌鲁克木河南鄂依玛克处的元代古城。《元史》还记载,1293年(至元三十年),元朝曾将一部分吉利吉思人迁至今东北松花江建肇州城(今东北肇源地区)。1295年(元贞元年),元朝又将缙山(今北京延庆县)所居乞儿乞思等迁至山尔,并给以田地和耕牛,使之从事农业生产。  蒙、元时期,由于叶尼塞河上游包括谦州、益兰在内的吉尔吉思和斡亦刺等部地区,地处交通要冲,在军事、政治上十分重要,是元朝防御西北叛王的根据地,因而元朝十分重视对这一地区的发展,在经济上采取各种措施,来改变叶尼塞河上游的落后面貌。为了解决当地民族对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的需要,元朝从中原地区和西域,把农民和手工业工人迁到谦州等地区,制造陶器,进行冶炼,制造舟楫和渔具,并设有工匠局管理组织生产,发展手工业,解决当地生活和生产上的需要。早在成吉思汗西征时,就开始进行上述工作。据《长春真人西游记》说:“俭俭州(即谦州)出良铁,多青鼠,亦收糜麦,汉匠千百人居之,织绫罗锦绮。”《元史》也记载:“谦州有工匠数局,盖国初所徙汉人也。”1269年(至元六年),元朝曾救济“欠州人匠贫乏者米五千五百九十九石”。1286年(至元二十三年),又赐欠州诸局工匠钞五万六千一百三十九锭一十二两。这些都证明当时在叶尼塞河上游手工业工人的数量是很大的。在发展农业生产方面,元朝也采取了很多措施。成吉思汗曾派维吾尔人钦戛伊到乞尔吉思地区,帮助当地民族发展农业,修建仓库。元朝利用谦州等地“地沃衍宜稼,夏种秋成,不烦耘籽”的有利自然条件,大量鼓励军屯和民屯,耕牛、工具、衣服等都由元朝发给。刘好礼到任后,在叶尼塞河上游积极建“库廪”、“粮仓”、开采盐矿,并派南人(按:南宋汉人)前来协助发展水利灌溉事业等。1291年(至元二十八年),元朝决定开辟由斡亦刺惕至吉尔吉思驿道,“令中书省官定拟于乞里吉思以至外刺(即斡亦刺)之地,起立六站。数内乞里吉思、帖烈固秃、憨啥纳思、外刺四处各设1站,兀儿速设2站,各置骟马30匹,牝马10匹,羊50只,令该价钱与之,中书省钦遵移文通政院、兵部施行”。由外刺至吉利吉思的驿道,是元朝连接蒙古和西伯利亚至北冰洋的重要通道和补给站,对发展叶尼塞河上游的工农业生产和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重要意义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柯尔克孜族社会历史调查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