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毯

出版时间:2010-2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少数民族毯项目组 民族出版社 (2010-02出版)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少数民族毯项目组 编  页数:194  

前言

2008年6月,国家民委经济发展司委托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承担国家民委“中国少数民族特需商品传统生产工艺和技术保护工程——第二期工程(少数民族毯)”项目。这一工程的目的是对中国各少数民族特殊需要用品的生产发展及其凝聚的文化遗产传承进行保护,防范工艺技术流失、防范产品质量下降、保护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的文化特质存续过程的完整性,适应少数民族特需商品产业的发展要求。“少数民族毯”项目作为保护工程的第二期工程,按照文字、图像、影音的不同类别,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对少数民族毯传统生产工艺和技术进行了展示和保存。项目采取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结合产品的生产历史、文化特质,完整地反映了少数民族毯生产传统工艺与技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在国家民委经济发展司的大力支持和具体安排下,项目办公室于2008年8月一2009年2月,分别派出了五个组次赶赴新疆、青海、西藏、宁夏、内蒙古、贵州、云南七个省(自治区)进行了实地调研,各调研组根据研究计划的安排圆满地完成了预期任务。他们分别对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藏族、回族、蒙古族、布依族、独龙族和东巴族的传统织毯工艺进行了全流程拍摄,并获得了丰富的文字和影像材料。除了派出调研组进行调研外,项目办公室在2009年2月-5月还指派相关组员前往山东、河南、江苏、甘肃、广西等省(自治区)进行了补充调研。通过紧张有序的实地调研,项目组对少数民族毯的历史源流、传统生产工艺、发展现状和问题等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回京后,项目组整理调研记录,收集资料,集中讨论,分工写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初稿。又在多次听取专家评审意见的基础上,数易其稿。

内容概要

  这一工程的目的是对中国各少数民族特殊需要用品的生产发展及其凝聚的文化遗产传承进行保护,防范工艺技术流失、防范产品质量下降、保护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的文化特质存续过程的完整性,适应少数民族特需商品产业的发展要求。“少数民族毯”项目作为保护工程的第二期工程,按照文字、图像、影音的不同类别,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对少数民族毯传统生产工艺和技术进行了展示和保存。

书籍目录

序/李晓西第一部分 少数民族毯发展简史/1一、根源——先秦时期/3二、萌芽——秦汉时期/6三、发展——唐宋时期/12四、繁荣——元明清时期/13第二部分 少数民族毯生产工艺/19一、少数民族毯的一般生产工艺/41(一)前期准备工序/22(二)编织成型工序/42(三)后期美化工序/49二、新疆毯的图案和工艺特色/55(一)新疆毯的图案特色/55(二)新疆毯的工艺特色/68三、哈萨克族花毡的品种、图案和工艺特色/70(一)哈萨克族花毡的品种特色/70(二)哈萨克族花毡的图案特色/75(三)哈萨克族花毡的工艺特色/78四、藏毯的图案和工艺特点/78 (一)藏毯的图案特色/83(二)藏毯的工艺特色/83五、宁夏毯的图案和工艺特色/93(一)宁夏毯的图案特色/93(二)宁夏毯的配色特点/95(三)宁夏毯的原料特色/96六、蒙古毯的图案和品种特色/97(一)蒙古毯的图案特色/97(二)蒙古毯的品种特色——蒙古挂毯/99七、西南少数民族毯的图案特色/101(一)布依毯的图案特色/101(二)版纳毯的图案特色/104(三)东巴毯的图案特色/109(四)独龙毯的图案和工艺特色/111第三部分 少数民族毯文化/117一、少数民族毯的文化内涵/119二、少数民族毯的起源传说/120三、少数民族毯在文献典籍中的记载/122四、少数民族毯与宗教/123五、少数民族毯与婚俗/127(一)新疆毯与维吾尔族婚俗/127(二)哈萨克族花毡与婚俗/128六、少数民族毯与丝绸之路/132七、少数民族毯的品牌/137(一)藏毯的品牌/137(二)布衣毯的品牌/139(三)东巴毯的品牌/140八、藏谈的规制/142九、马托阿訇与宁夏毯/143十、近代蒙古毯衰败历史——以大有恒地毯的沉浮为例/146十一、布依毯的文化内涵/147十二、东巴毯的文化内涵/149十三、独龙毯的文化内涵/151第四部分 少数民族毯行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和建议/153一、少数民族毯行业的发展现状/155(一)新疆毯行业发展现状/155(二)藏毯行业发展现状/156(三)宁夏毯行业发展现状/162(四)蒙古毯行业发展现状/164(五)布依毯行业发展现状/171(六)版纳毯行业发展现状/174二、少数民族毯行业的发展困境/175(一)外部困境/175(二)内部困境/181三、少数民族毯行业的发展建议/185中国少数民族特需商品传统生产工艺和技术保护工程第二期工程“少数民族毯”专家组综合评审意见/193

章节摘录

插图:元明时期,藏毯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青藏高原逐渐形成了两个生产中心:一个是西藏的汪丹区(今白朗县)逐渐形成了藏毯生产中心。当时织毯艺人以“8”字扣的栽绒毯替代了“U”型扣的藏被,其毛束的密度和牢固度大大增强,并且可以织出多种色彩的几何形图案,人们称这种美丽的藏毯为汪丹仲丝(地毯在藏语中通称“仲丝”)。汪丹仲丝的外观特点是毯面厚重(厚约40毫米以上),四周有长长的毛穗。今天,我们仍可在当时兴建的哲蚌寺、色拉寺、扎什伦布寺等众多寺院中,看到旧时的汪丹仲丝。元朝以后,内蒙古及周边地区的织毯业快速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蒙古毯。蒙古人的生活习惯使生产和使用毯子成为他们基本生活的一部分,所以蒙古毯主要供给蒙古人自己生活所用,无论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凡铺设、屏障、庐帐、蒙古包内的装饰均用毯子。蒙古毯主要原料来自蒙古土种羊毛,其特点是弹性强、光泽性好。蒙古手工毯编织技艺也受到宁夏、新疆的影响。据史书记载,新疆织毯匠人马托阿訇于清朝康熙年间被邀请到宁夏传授织毯技艺,他的邢、唐二位徒弟艺成之后,又应邀到神木、榆林、包头等地传授织毯技艺,后来织毯技术传到归绥(今呼和浩特)。蒙古毯生产主要集中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最初发展是在包头,因此蒙古毯常被称为“包头毯”。清朝年间,包头地毯房有三合和,其后有天厚成、双吉庆、吉庆功、谦益成、同义昌、祥记等20余户。明清时期,封建统治者也很重视织毯业的发展。明朝孝宗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孝宗皇帝下令改造龙毯、素毯100多张,工部尚书以原料来源极其不易建议暂停,但孝宗皇帝依然坚持,其喜好程度可见一斑。清朝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在由工部所辖,制造库内的帘子、门神二库中专门设毯匠2名,以后又增至9名。在北京彰义门报国寺里专设讲习所,以便培训织毯工匠,还邀请甘肃的工匠在此传艺,这里成为北京、天津地毯的策源地。清末,清政府农工商部还下令各地设立工艺局,在河北、甘肃、热河、山西、山东以及东北诸省都设立了织毯工厂。此后内地编织的毯子,成为当时对外贸易中的一项重要商品。

编辑推荐

《少数民族毯》是中国少数民族特需商品传统生产工艺和技术保护工程。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少数民族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