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批评学导论

出版时间:2004-12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作者:沈义贞  页数:29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影视批评学作为一门学科应该包含哪些内容,不同的人自有不同的理解。但影视批评应该始终围绕影视创作实践(既源于又服务于影视创作)来展开,这一点在当前的影视批评领域似乎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正因如此,本书当然也涉及并参照了诸多不同的知识谱系,但在具体的论述中则是始终突出了影视批评的美学性,其目的在于使影视批评真正能与影视创作处于一种对话状态,从而能够更近距离地参与到影视创作实践之中,并与影视创作共同构成一种共生、互动的话语系统。限于篇幅,对影视批评中的某些话题,本书仅仅提出了一些初步的看法,并没有进一步展开,是为“导论”。    在本书的写作与出版过程中,中国文联副主席仲呈祥先生、中国文联书记处书记廖奔先生、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研究所贾磊磊先生、中国电影出版社社长何志云先生、总编李梦学先生以及本书的责任编辑刘仰宁女士,都曾给予作者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因写作的时间紧以及作者的学识所限,本书难负,有不当之处,恳请方家指正。

作者简介

沈义贞,1964年生。1998年获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在南京师大读本科期间发表小说、文学评论,1985年毕业留校以来,已在《文学评论》、《电影艺术》、《中国电视》等刊物上发表有关影视文学、现当代文学学术论文近40篇,计30余万字,出版专著《中国当代散文艺术演变史》1部,另与他人合作编著有《世界电影名篇探胜》、《中国现代文学基础》、《新编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江苏文化导论》等16部。

书籍目录

《随园影视论丛》总序序引言:“影视批评学”学科的建立  一、影视批评作为一门学科  二、学科的现状  三、对“影视批评学”学科的批评与设想第一章 批评的标准  一、文艺批评标准的一般性  二、电影的特性  三、影视批评标准的特殊性之一:艺术还是商品?  四、影视批评标准的其他特殊性第二章 批评的外在角度  一、导演/作者  二、改编  三、类型  四、思潮第三章 批评的内在角度  一、题材 二、主题 三、人物 四、艺术传达 第四章 批评的模式  一、模式的选择  二、社会批评模式  三、社会批评模式的补充第五章 电视批评  一、节目/栏目批评  二、电视剧批评附录 “梦幻中的抽象的中国”——关于《卧虎藏龙》的美学思考 再现情感的深度——电视访谈节目《情感超市》评析 评《甘地传》、《秋天奏鸣曲》、《上流社会》、《眩晕》、《雁南飞》 先声夺人与历史底蕴——质疑电视剧《三国演义》的开头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影视批评学导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条)

 
 

  •   对影视批评还是很有见地的进行评论
    真的不错
  •   看了获益匪浅,影视批评学科应该早点建立。
  •   很值得一看的,尤其想考取电影批评的同学们,你们加油啊
  •   学习电影很重要的书,对学习很有帮助
  •   上次在京东买书,都没有包装的,纸质很薄,都不能写字。气死我了!昨天在当当买了两本书,今天中午就到了!书很好!喜欢
  •   书页很好,是正版。。
  •   蛮理论的,如果对影视批评有兴趣的话,值得一看
  •   书是理论啊 全理论啊~~
  •   对影视批评学的理解,还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