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遍青山人未老

出版时间:2006-7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作者:石川  页数:250  

内容概要

  中国电影事业家。曾用名徐诚炜。生于浙江鄞县。高中毕业后当店员。  1937年去延安陕北公学学习。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到武汉参加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三厅抗敌演剧宣传队九队任队长。1949年起从影,历任长江电影制片厂厂长,海燕电影制片厂副厂长,上海电影制片厂厂长等职。在负责各制片厂领导工作期间,任制片人的影片有《林则徐》、《老兵新传》、《李双双》、《枯木逢春》、《红楼梦》、《白求恩大夫》、《从奴隶到将军》、《天云山传奇》、《巴山夜雨》、《喜盈门》、《牧马人》、《小街》、《城南旧事》、《高山下的花环》等200多部。  2005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电影走过了艰苦卓绝而又辉煌灿烂的路程,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电影艺术家。他们勇于开拓,勇于创新,克服各种困难,拍摄了众多的享誉世界的经典之作,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业绩。“中国电影家传记丛书”以20余位电影家为对象,追寻他们的艺术足迹,描绘他们的多彩人生,展现他们的宽阔胸怀……本书是系列之一,为徐桑楚的口述自传,通过对于他流金岁月的回顾、生活历程的展示,描述他的人生阅历,记录他为中国电影发展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书籍目录

出版前言序第一章  家在浙东鄞江桥鄞江溪北的徐家辛劳持家的母亲我的兄弟姐妹们第二章  迈出人生第一步辗转求学上海滩难忘“澄衷”岁月加入反帝爱国洪流告别学生生涯“八·一三”抗战抉择第三章  从武汉到延安奔赴武汉参加救亡一路风尘投奔延安我的母校陕北公学聆听革命家的教诲告别革命圣地第四章加入抗敌演剧队抗敌演剧队的诞生演剧队的初期活动星夜二进长沙大火后的抢险赈灾第五章  桂林行营歌与血初识广西八桂城九队成长的摇篮九队的两次危机三十六计走为上徒步劳军八百里第六章  辗转历险四战区陈诚面谕赴桂南历险劫后宾阳县昆仑关下的裂变战后重建访南宁低谷辗转粤湘桂第七章  南粤挺进黔桂线跋涉南粤十一县迎接队庆三周年戏剧演出的高潮黔桂铁路兄弟情第八章  滇桂道上出国门受命配属远征军边塞小城楚雄关洱海边的争论转战国门之外“惨胜”阴霾满春城第九章  黎明前的较量广州苦斗黄珍吾香江泪别演剧队重返故乡回上海复兴岛上迎解放第十章  艰难中的起步长江电影制片厂电影界公私合营从挫折中崛起第十一章  探索自己的道路生产管理正规化创作题材多样化第十二章  曲折中的高潮反右运动的冲击大跃进中的苦撑疾风浊浪反右倾阴雨连绵结硕果第十三章  阴晴不定又一春新侨会议话调整跟总理的四次会面无常的政治气候电影创作新气象山雨欲来风满楼第十四章  沉沦后的新生“文革”幽暗的深渊噩梦醒来是清晨另打锣鼓重开张第十五章  攀上又一座高峰筹拍国庆献礼片千方百计保生产春暖花开迎盛世《庐山恋》的故事第十六章  追求完美的艺术三代导演同竞技名著改编的背后《牧马人》的风波站好最后一班岗第十七章  家庭和晚年生活筹拍《三国演义》两次美满的婚姻走出国门看世界演员剧团和电视剧部附录:徐桑楚年表后记

章节摘录

书摘现在想想,我对自己的第一份工作还是比较满意的,除了能让我自食其力而外,更重要的是我有大量的时间可以名正言顺地看些书了。一介书生,进了一家书局还能做什么?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我趁着工作上的便利,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名著,当然也有不少的进步书刊,甚至一些秘密的马列读本。回忆起来,那大概是我书看得最多、最集中的一段岁月。    在这些书刊当中,我印象比较深的有俄国著名作家肖洛霍夫的长篇巨著《静静的顿河》。说来也巧,我刚工作不久,光明书局就准备出版这部小说第二部的中译本,分配由我来担任校对工作,这使我非常仔细,一字不漏地把这部鸿篇巨制通读了几遍。小说很长,以中农葛利高里·麦列霍夫一家的遭遇为轴心,对生活在顿河边上的哥萨克人20世纪初期的生活历史变故作了全景式的描写。书中那缜密的结构,丰富的生活场景,复杂的矛盾冲突,以及对男主人公葛利高里生动深刻的性格刻画,都给予了我巨大的审美震撼,使我首次感受到俄罗斯文学艺术的博大和深邃。    另一本让我无法忘记的名著是法国作家巴比塞的《斯大林传》。这部书被人们称为“从一个人看见一个世界”,对斯大林的个人成长,以及苏共高层的许多内幕都做了相当深入精辟的描写。我也就是通过这本书,最早了解到苏维埃、列宁、共产主义这些以后与之相伴终生的革命词汇的。此外,我还阅读了许多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过去上中学的时候,我们的英文课文中曾选录了他的《威尼斯商人》,这是我接触的第一部莎剧。记得我们国文课老师在教授这篇课文时,还把班上的同学,按照角色分成几组,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朗读剧中的对白,让我们感到十分有趣。到光明书局后,我又陆续看了包括其他书局出版的《哈姆雷特》、《奥赛罗》、《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麦克白斯》等莎士比亚代表作品。沙翁剧作给我的印象首先是激情充沛,有一种高山大川般的辽阔和雄浑。那些涌动于人物内心的巨大的人格冲突,那些有着排山倒海般磅礴气势的台词,以及那些沉郁悲怆的人物命运,冲撞着我的心扉,涤荡着我的心灵,使我长久迷失在人物、情节、性格、冲突等等戏剧元素交织成的,幽深而广袤的艺术丛林当中……    中国作家当中我最熟悉的是鲁迅、茅盾、巴金、曹禺等人的小说和戏剧。这些内容风格各异的作品对我文学艺术修养的提高也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记得有一本书叫做《海上述林》,当时好像刚刚出版不久。这是一本瞿秋白的译文集,里面辑录了他翻译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普列汉诺夫、拉法格、高尔基等革命导师、理论家和作家的文章。这大概是我最早看到的革命理论书籍。但当时我并不清楚这本书的背景,许多年以后才逐渐了解到,原来它是鲁迅先生在1935年瞿秋白牺牲以后,忍受着悲愤和病痛的折磨,在虹口山阴路自己的寓所里搜集整理编纂而成的一本瞿秋白遗作文集,最早于1936年春、秋两季分上下卷先后出版。编辑这本书时,鲁迅正受到国民党和租界当局的迫害,因此这本书出版时署名用的是“诸夏怀霜社校印”。遗憾的是,当这本书最终得以出版问世的时候,鲁迅先生已经辞世快一年了。    说到这里,便不由得想起来我去参加鲁迅先生出殡大典这件事。1935年10月鲁迅先生因病去世,这在当时那些热爱鲁迅,迷恋他的作品,又不满现实,向往光明的爱国青年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鲁迅先生遗体出殡这一天,我也赶去加入了由群众自发组成的,浩浩荡荡的有几十万人之众的送葬队伍。这天天气阴沉,路边法国梧桐的树叶已经开始在寒意初现的秋风中零星飘落。人们神色凝重,在道路的两旁久久翘首等待。一些文学社团和青年团体打出的大幅标语,字里行间既是为了追悼逝者鲁迅,又隐含对国民党当局的示威和反抗。    一路上,人流缓缓前行,秩序井然。马路两边人行道上站满了巡捕和警察,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森严,我跟随着送葬的队伍,步履沉重地从胶州路万国殡仪馆,一直走到安葬鲁迅的虹桥公墓,路途很远,很长,但几乎所有的人都步行不辍,并且人流在不断地汇集,队伍在不断地壮大。    大约到中午时分,各路队伍陆续到达公墓。这里早已人头攒动,人们从四面聚集到一起,参加鲁迅先生治丧委员会在这里组织的安葬仪式。这个仪式简朴而隆重,由几位社会名流对各界群众发表了演讲。我记得仪式是由宋庆龄女士主持的,最先讲话的是著名人士章乃器先生。他的演讲极具煽动性和感召力。他呼吁人们团结起来,学习鲁迅的斗争精神,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蚕食和入侵,并率领大家振臂高呼“抗战必胜”的口号。仪式结束前,受人崇敬和爱戴的宋庆龄女士也发表了演讲,她的讲话,语气沉着、平静,更具有女革命家不动声色的气质。她一上来就向大家提问,我们应当学习怎样的鲁迅精神?有人回答说鲁迅精神就体现在他自己写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诗句上面,但她又进一步追问,鲁迅的“千夫”具体所指对象是什么,而“孺子”又是指的什么人?她要求青年首先懂得鲁迅先生的爱憎,从而理解先生一生所追求的伟大抱负。她那上海口音浓郁的演讲,语言平实而朴素,内容却锐利而透彻,就像一把灼热的烙铁,把鲁迅精神的要义,深刻而清晰地烙进了我的脑海,在我心灵中萦绕回荡,法格、高尔基等革命导师、理论家和作家的文章。这大概是我最早看到的革命理论书籍。但当时我并不清楚这本书的背景,许多年以后才逐渐了解到,原来它是鲁迅先生在1935年瞿秋白牺牲以后,忍受着悲愤和病痛的折磨,在虹口山阴路自己的寓所里搜集整理编纂而成的一本瞿秋白遗作文集,最早于1936年春、秋两季分上下卷先后出版。编辑这本书时,鲁迅正受到国民党和租界当局的迫害,因此这本书出版时署名用的是“诸夏怀霜社校印”。遗憾的是,当这本书最终得以出版问世的时候,鲁迅先生已经辞世快一年了。    说到这里,便不由得想起来我去参加鲁迅先生出殡大典这件事。1935年10月鲁迅先生因病去世,这在当时那些热爱鲁迅,迷恋他的作品,又不满现实,向往光明的爱国青年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鲁迅先生遗体出殡这一天,我也赶去加入了由群众自发组成的,浩浩荡荡的有几十万人之众的送葬队伍。这天天气阴沉,路边法国梧桐的树叶已经开始在寒意初现的秋风中零星飘落。人们神色凝重,在道路的两旁久久翘首等待。一些文学社团和青年团体打出的大幅标语,字里行间既是为了追悼逝者鲁迅,又隐含对国民党当局的示威和反抗。    一路上,人流缓缓前行,秩序井然。马路两边人行道上站满了巡捕和警察,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森严,我跟随着送葬的队伍,步履沉重地从胶州路万国殡仪馆,一直走到安葬鲁迅的虹桥公墓,路途很远,很长,但几乎所有的人都步行不辍,并且人流在不断地汇集,队伍在不断地壮大。    大约到中午时分,各路队伍陆续到达公墓。这里早已人头攒动,人们从四面聚集到一起,参加鲁迅先生治丧委员会在这里组织的安葬仪式。这个仪式简朴而隆重,由几位社会名流对各界群众发表了演讲。我记得仪式是由宋庆龄女士主持的,最先讲话的是著名人士章乃器先生。他的演讲极具煽动性和感召力。他呼吁人们团结起来,学习鲁迅的斗争精神,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蚕食和入侵,并率领大家振臂高呼“抗战必胜”的口号。仪式结束前,受人崇敬和爱戴的宋庆龄女士也发表了演讲,她的讲话,语气沉着、平静,更具有女革命家不动声色的气质。她一上来就向大家提问,我们应当学习怎样的鲁迅精神?有人回答说鲁迅精神就体现在他自己写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诗句上面,但她又进一步追问,鲁迅的“千夫”具体所指对象是什么,而“孺子”又是指的什么人?她要求青年首先懂得鲁迅先生的爱憎,从而理解先生一生所追求的伟大抱负。她那上海口音浓郁的演讲,语言平实而朴素,内容却锐利而透彻,就像一把灼热的烙铁,把鲁迅精神的要义,深刻而清晰地烙进了我的脑海,在我心灵中萦绕回荡,挥之不去。    P21-22

编辑推荐

2005年是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电影走过了艰苦卓绝而又辉煌灿烂的路程,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电影艺术家。他们勇于开拓,勇于创新,克服各种困难,拍摄了众多的享誉世界的经典之作,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业绩。“中国电影家传记丛书”以20余位电影家为对象,追寻他们的艺术足迹,描绘他们的多彩人生,展现他们的宽阔胸怀……本书是系列之一,为徐桑楚的口述自传,通过对于他流金岁月的回顾、生活历程的展示,描述他的人生阅历,记录他为中国电影发展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踏遍青山人未老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天云山传奇》这类电影曾经是中国电影,甚至是中国政治氛围的风向标。我们不应该忘记那些当初决定拍摄这类电影的决策者的勇气、智慧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   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老一辈革命者的历程和精神,受益匪浅。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