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史

出版时间:2011-4  出版社:中国电影  作者:饶曙光  页数:40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笔者越来越相信,要真正做成一件事,是需要某种特殊的机缘的。因为自己是少数民族(土家族)的缘故,自从进入电影界后一直关注和追踪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创作。2007年,因为申请到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史》项目(项目批准号:07BC21),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研究和写作才真正提到了议事日程。众所周知, “十七年”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曾经在整个中国电影中占据特殊的地位并且曾经产生了后世难以企及的影响。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少数民族题材电影风光不再,事实上在很大程度上被“边缘化”了,有关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材料及其影像的收集都相当困难,不时陷入“难以为继”的情形。其间,因为赶时间做国家广电总局社科项目《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史》的缘故,《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史》的研究和写作一度陷入了没有进展的尴尬境地。按照国家社科基金的时间规定,《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史》项目应该在2009年完成,但最终延迟到2010年才完成。客观原因固然有,但最主要的还是主观原因。因为如果能够“一日三省吾身”的话,是完全可以按时完成的。不懈怠、不放弃、不抛弃的精神,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任何条件下都是应当提倡和鼓励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史》的最终完成,是团队精神合作的结果,也是团队智慧和心血的结晶。全书整个框架和结构集体讨论形成,各章具体分工如下:导论:饶曙光;第一章:饶曙光、陈清洋;第二章至第四章:王广飞、饶曙光;第五章:饶曙光、彭静宜;第六章至第七章:饶曙光、陈清洋;第八章:周夏;第九章:赵小青;第十章:饶曙光。 特别感谢原中国电影出版社总编辑、我的老朋友李梦学先生,他为《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史》申请到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出版基金,使得《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史》的迅速出版成为可能。感谢中国电影出版社的类成云女士,为《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史》的出版作了大量细致、烦琐的编辑工作。感谢中国电影资料馆多媒体馆的同志们,为《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史》的出版提供了大量的剧照。篇幅有限,需要感谢的人太多,就不能一一列举了。 但愿《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史》的出版,能够为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创作和繁荣,起到一点助推作用!

作者简介

饶曙光,土家族。中国电影资料馆副馆长、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1985年开始从事电影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史、当代中国电影电视、影视与大众文化等。在全国各大报刊上发表了300多篇文章,共200多万字。《迷失在意识形态的判断中——从电影(芳香之旅)说开去》获得中国文联2006年度优秀学术论文奖。《国有影视企业与中国主流大片》在第十六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电影论坛上获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关于电影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点思考》获2008年“广电总局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征文活动”一等奖。出版了多部译著和专著,主要有:《中国文学理论》、《新时期电影文化思潮》、《中国喜剧电影史》、《中国电影市场发展史》、《新中国60年电影形态研究》,主编有《中国电影分析》等。承担并完成过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及国家广电总局部级社科项目。现承担国家广电总局重大课题《中外合拍片与中国电影全球化战略》。

书籍目录

导言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之前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少数民族电影创作(1949-1955)第三章 “双百方针”与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1956-1959)第四章 曲折中发展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1960-1966)第五章 新时期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1977-1990)第六章 转折时期的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创作(1990-2000)第七章 新世纪少数民族电影创作(2000-2010)第八章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女性形象分析第九章 电视电影中的少数民族题材创作第十章 少数民族电影发展战略和策略附录:中国少数民族题材影片目录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护羊羔和破案的措施。最后哈思木因被揭露而逃跑时,她便奋不顾身的策马追踪,这里充分表现她临危不惧、英勇不屈的英雄气概。影片正是将阿依古丽放在重重矛盾中来着力刻画她的英雄性格,使她具有了党的指导员和公社母亲的双重身份,带领大家奔向社会主义的前方。阿依古丽“对待集体事业和丈夫阿斯哈勒是有着高度的原则性的”。对待丈夫的阻挠,她坚定地说道:“人不能像狼一样只为自己!”她追回阿斯哈勒盗卖公草的赃款,使得夫妻二人的矛盾进一步激化。阿依古丽虽然很爱自己的丈夫,但她对丈夫的个人主义思想和自私的行为从不姑息妥协。当阿斯哈勒对自己的错误思想执迷不悟时,她采取了寸步不让、坚持斗争的严肃态度,这使她受到了广大牧民群众的欢迎和爱戴,同时也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当阿斯哈勒在党委沙书记和支书乌买尔的批评教育下,在阿依古丽耐心的帮助教导下开始转变时,阿依古丽又从生活上关心他,在暴风雪袭来之前,为他送来毡毯和他爱吃的酥油炸果子。这些细节,充分表明了阿依古丽对待爱情的郑重态度和对待集体事业的高尚情操。影片在摄影上强调电影化的特点,片中的草原雪山、群马奔腾等场面,色调绚丽明朗,镜头自如流畅,赋予民族特色,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全剧的哈萨克族演员在导演的指引下,表演真实自然,充满了少数民族乡野味道,增加了影片的生活气息和民族特色,假如不是因为时代要求而硬加上的阶级斗争主线造成的全片风格的不和谐,影片可能取得更大影响,成为后世谈论的经典作品。影片女主角“阿依古丽”美好的形象,多年来一直萦绕在广大观众的深深的记忆当中,并且成为了20世纪60年代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中的一个经典形象。“这个女性形象在影片中具有了党员、领导/妻子的双重身份,似乎可以看做是少数民族题材影片中关于女性形象叙事策略的一个成功改变:她的党员和干部身份标志着党和国家政权已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了稳固完备的基层组织和政府机构,而无需再由以汉族为主体的党和国家政权形象以外来者的身份来填充影片叙事中的权威位置——这部影片中已基本没有汉族的党的领导干部形象,发生在影片中的剧作冲突是在民族自治前提下的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中的共同矛盾:革命与反动、进步与落后的斗争。而她的敢于反抗旧式夫权的妻子形象,则无疑与当时的妇女解放、‘妇女能顶半边天’的社会主义文化语境相联系。阿依古丽成为十七年电影中具有党员的觉悟、领导的才干的少数民族新型妇女的经典表象。”

编辑推荐

《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史》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从外观到内容和服务都很好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