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豪斯

出版时间:2001-12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英] 弗兰克·惠特福德  页数:220  译者:林鹤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国内专门介绍这一现代艺术运动的第一部专著,见解深刻,阐释全面,文笔幽默,展现了20世纪初现代艺术发端时期波澜壮阔,充满激情、叛逆精神的历史画面。  

书籍目录

前言1、目标与雄心2、艺术、工艺、建筑与学院3、艺术教育改革4、奠基人5、问题重重6、第一批教员7、学生们8、成果9、生力军10、基础课:色彩与图形11、分道扬镳12、走向新的统一:莫霍利-纳吉与艾尔伯斯13、公共形象14、德绍15、青年大师16、新任校长17、苦涩的结局18、评价文献参考书目引文出处名称索引

媒体关注与评论

  欧洲最激进的艺术和建筑中心之一  现代主义建筑是指二十世纪中叶,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导地位的一种建筑思想。这种建筑的代表人物主张:建筑师要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大胆创造适应于工业化社会的条件、要求的崭新建筑。因此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和激进主义的色彩,又称为现代派建筑。    现代主义建筑思潮产生于 十九世纪后期,成熟于二十世纪20年代,在50~60年代风行全世界。从60年代起有人认为现代主义建筑已经过时,有人认为现代主义建筑基本原则仍然正确,但需修正补充。70年代以来,有的文献在提到现代主义建筑时,还冠以“20年代”或“正统”字样。    1919年,德国建筑师格罗皮乌斯担任包豪斯校长。在他的主持 下,包豪斯在20年代,成为欧洲最激进的艺术和建筑中心之一,推动了建筑革新运动。德国建筑师密斯·范德罗也在20年代初发表了一系列文章,阐述新观点,用示意图展示未来建筑的风貌。    20年代中期,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密斯·范德罗等人设计和建造了一些具有新风格的建筑。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格罗皮乌斯的包豪斯校舍 、勒·柯布西耶的萨伏伊别墅、巴黎瑞士学生宿舍和他的日内瓦国际联盟大厦设计方案、密斯·范德罗的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等。在这三位建筑师的影响下,在20年代后期,欧洲—些年轻的建筑师 ,如芬兰建筑师阿尔托也设计出一些优秀的新型建筑。    与学院派建筑师不同,格罗皮乌斯等人对大量建造的普通居民需要的住房相当关心,有的人还对此作了科学研究。    1927年,在密斯·范德罗主持下,在德国斯图加特市举办了住宅展览会,对于住宅建筑研究工作和新建筑风格的形成都产生很大影响。1928年,来自12个国家的42名革新派建筑师代表在瑞士集会,成立国际现代建筑协会,“现代主义建筑”一名也四处传播。    从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密斯·范德罗等人的言论和实际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们提倡的“现代主义建筑”是要强调建筑要随时代而发展,现代建筑应同工业化社会相适应;强调建筑师要研究和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和经济问题;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在建筑设计中发挥新材料、新结构的特性;主张坚决摆脱过时的建筑样式的束缚,放手创造新的建筑风格;主张发展新的建筑美学,创造建筑新风格。   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提倡新的建筑美学原则。其中包括表现手法和建造手段的统一;建筑形体和内部功能的配合;建筑形象的逻辑性;灵活均衡的非对称构图;简洁的处理手法和纯净的体型;在建筑艺术中吸取视觉艺术的新成果。    对这些建筑观点,有人称为“功能主义”,有人称为“理性主义”,不过更多的人则称为“现代主义”。   在20世纪20~30年代,持有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建筑师设计出来的建筑作品,有一些相近的形式特征,如平屋顶,不对称的布局,光洁的白墙面,简单的檐部处理,大小不一的玻璃窗,很少用或完全不用装饰线脚等等。这样的建筑形象一时间在许多国家出现,于是有人给它起了一个名称叫“国际式”建筑,当然,这样的称呼是就其某些表面形式而言的。   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在20世纪30年代从西欧向世界其他地区迅速传播。由于德国法西斯政权敌视新的建筑观点,格罗皮乌斯和密斯·范德罗先后被迫迁居美国;包豪斯学校被查封。但包豪斯的教学内容和设计思想却对世界各国的建筑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先是在实用为主的建筑类型如工厂厂房、中小学校校舍、医院建筑、图书馆建筑以及大量建造的住宅建筑中得到推行;到了50年代,在纪念性和国家性的建筑中也得到实现,如联合国总部大厦和巴西议会大厦。现代主义思潮到 了二十世纪中叶,在世界建筑潮流中占据主导地位。  包豪斯体系 (Bauhaus)  1919年,一战刚刚结束,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在德国魏玛建立魏玛建筑学校(Das Staatlich Bauhaus Weimar)这是由原来一所工艺学校和一所艺术学校合并而成的培养新型设计人才的学校,简称包豪斯。  学校设有纺织、陶瓷、金工、玻璃、雕塑、印刷等科。学生入学后先学半年初步课程;然后边学理论课,边在车间中学习手工艺;三年以后,考试合格的学生取得“匠师”资格,其中一部分人可以再进入研究部学习建筑。所以包豪斯主要是一所工艺美术学校。    包豪斯的主要特点:  一、设计中强调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陈规;  二、将手工业同机器生产结合起来;  三、强调各门艺术之间的交流融合;  四、学生既有动手能力又有理论素养;  五、将学校教育同社会生产挂上钩。    包豪斯艺术方向和艺术风格:在格罗皮乌斯的主持下,一些最激进的流派的青年画家和雕刻家到包豪斯担任教师,其中有康定斯基(Kassily Kandinsky)、保尔·克利(Paul Klee)、费林格(Lyonel Ferninger),莫何里纳吉(Lazslo Moholynagy)等人。包豪斯成了二十世纪欧洲最激进的艺术流派的据点之一。在抽象艺术的影响下,包豪斯的教师和学生在设计实用美术品和建筑时,摒弃附加的装饰,注意发挥结构本身的形式美,讲求材料自身的质地和色彩的搭配效果,发展了灵活多样的非对称构图手法。  实际的工艺训练、灵活的构图能力、同工业生产的联系,这三者的结合在包豪斯产生了一种新的工艺美术风格和建筑风格,其主要特点是:注重满足实用要求;发挥新材料和新结构的技术性能和美学性能;造型简洁,构图灵活多样。    包豪斯作品实例:布劳耶(Marcel Breuer)的家具设计、包豪斯校舍。    包豪斯教育体系的典型院校:芬兰依利尔·沙里宁主持的克尔安勃洛克学院(Cranbrock);格罗皮乌斯主持的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密斯主持的伊利诺理工学院    鲍豪斯学院发展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1.魏玛鲍豪斯学院(Staatliche Bauhaus,1919-1925):1923年举办了鲍豪斯艺术展。  2.德骚鲍豪斯学院:鲍豪斯最为风行的阶段,可根据领导人物分为三个时期。  A.Gropius时期.  B.Hannes Meyer时期.  C.Mies Vandor Rohe时期.  3.柏林鲍豪斯学院:  4.美国鲍豪斯学院:鲍豪斯逃避纳粹压迫,寻求新的发展。由实用美术家、画家、摄影家,莫何里纳吉(Lazslo Moholynagy)领导,在芝加哥建立了“新鲍豪斯”(The New Bauhaus),1939至1944年学院更名为“芝加哥设计学院”(School of Design in Chicago),1944年后,正式命名为“设计学院”(Institute of Design),罗夫.雷普森曾担任该校的建筑系主任。

编辑推荐

  包豪斯是20世纪20-30年代在德国建立的一个现代艺术教育学校,由于其锐意探索、大胆革新、而对现代主义艺术风格的形成产生了关键性的影响,从而以“包豪斯”风格闻名于世。包豪斯,已成为现代主义发展和现代艺术教育之路上的里程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包豪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