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录选集

出版时间:2003-12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巴金  页数:44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随想录选集》收文九十八篇,依内容和话题,分为五辑:辑一为“文革”批判、反思类;辑二为现实触怀、社会感言类;辑三为忆旧谈往、追念故人亲友类;辑四为文学自述和文坛感怀类;辑五为国际文化交注类。另附录序言、后记等九篇,以见作者当年写作时的时世背景和民态用意。如此以同类、同题聚合原则,冀收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之效,希望便于读者观照比对。

作者简介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兴,汉族。代表作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散文集《随想录》。现代文学家,翻译家,出版家,“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中国现代文坛的巨匠。  1927年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说《灭亡》,1929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阳》《新生》《砂丁》《萌芽》和著名的《激流三部曲》1931年在《时报》上连载著名的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其中《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

书籍目录

说真话丙论说真话三论讲真话说真话之四未来(说真话之五)军真话探索再谈探索探索之三探索之四灌输和宣传(探索之五)解剖自己我的噩梦纪念“毒草病”“遵命文学”“长官意志”“豪言壮语”“深刻的教育”“紧箍咒”“样板戏”人道主义“牛棚”十年一梦二十年前绝不会忘记“文革”博物馆知识分子再说知识分子“创作自由”再说“创作自由”要不要制订“文艺法”?“鹰的歌”“再认识托尔斯泰”?“人言可畏”发烧思路小人、大人、长官官气衙内可怕的现实主义小骗子三谈骗子大镜子买卖婚姻幸福愿化泥土……

章节摘录

怀念鲁迅先生也许上海滩没有哪个人经受过那么多磨难、孤寂与苦衷;而现代中国更没有哪个人遭受过那么多曲解、亵渎、诽滂与围剿。政府要通缉他,同仁在嘲讽他,战友狂轰滥炸他,甚至枪口对准了他。鲁迅是这座大都市挺立在暗夜风雨中的一棵精神之树。今天,一千个读者心目中就有一千个鲁迅。而评说他的人,未必是认真读过他的。凭照中学语文课的印象或者随便翻翻就来评判鲁迅的是与不是,当然容易立异和出新,而鲁迅却是“旧”的。轻薄鲁迅和神话鲁迅都是简化鲁迅,而鲁迅却是丰富的。这里,且让我们追寻他的行迹和心迹,走进他、倾听他、怀念他……尽管先生希望自己能尽早被后人忘记,但我们却不能做到。因为,忘记鲁迅,就忘记了我们民族的精神;因为,不了解鲁迅,就不能真正了解中国。怀念萧珊今天是萧珊逝世的六周年纪念日。六年前的光景还非常鲜明地出现在我的眼前。那一天我从火葬场回到家中,一切都是乱糟糟的,过了两三天我渐渐地安静下来了,一个人坐在书桌前,想写一篇纪念她的文章。在五十年前我就有了这样一种习惯:有感情无处倾吐时我经常求助于纸笔。可是一九七二年八月里那几天,我每天坐三四个小时望着面前摊开的稿纸,却写不出一句话。我痛苦地想,难道给关了几年的 “牛棚”,真的就变成“牛”了?头上仿佛压了一块大石头,思想好像冻结了一样。我索性放下笔,什么也不写了。   六年过去了。林彪、“四人帮”及其爪牙们的确把我搞得很“狼狈”,但我还是活下来了,而且偏偏活得比较健康,脑子也并不糊涂,有时还可以写一两篇文章。最近我经常去火葬场,参加老朋友们的骨灰安放仪式。在大厅里,我想起许多事情。同样地奏着哀乐,我的思想却从挤满了人的大厅转到只有二、三十个人的中厅里去了,我们正在用哭声向萧珊的遗体告别。我记起了《家》里面觉新说过的一句话: “好像珏死了,也是一个不祥的鬼。”四十七年前我写这句话的时候,怎么想得到我是在写自己!我没有流眼泪,可是我觉得有无数锋利的指甲在搔我的心。我站在死者遗体旁边,望着那张惨白色的脸,那两片咽下千言万语的嘴唇,我咬紧牙齿,在心里唤着死者的名字。我想,我比她大十三岁,为什么不让我先死?我想,这是多不公平!她究竟犯了什么罪?她也给关进“牛棚”,挂上“牛鬼蛇神”的小纸牌,还扫过马路。究竟为什么?理由很简单,她是我的妻子。她患了病,得不到治疗,也因为她是我的妻子。想尽办法一直到逝世前三个星期,靠开后门她才住进医院。但是癌细胞已经扩散,肠癌变成了肝癌。   她不想死,她要活,她愿意改造思想,她愿意看到社会主义建成。这个愿望总不能说是痴心妄想吧。她本来可以活下去,倘使她不是“黑老K”的“臭婆娘”。一句话,是我连累了她,是我害了她。   在我靠边的几年中间,我所受到的精神折磨她也同样受到。但是我并未挨过打,她却挨了“北京来的红卫兵”的铜头皮带,留在她左眼上的黑圈好几天后才褪尽。她挨打只是为了保护我,她看见那些年轻人深夜闯进来,害怕他们把我揪走,便溜出大门,到对面派出所去,请民警同志出来干预。   那里只有一个人值班,不敢管。当着民警的面,她被他们用铜头皮带狠狠抽了一下,给押了回来,同我一起关在马桶间里。   她不仅分担了我的痛苦,还给了我不少的安慰和鼓励。在“四害”横行的时候,我在原单位(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   给人当作“罪人”和“贼民”看待,日子十分难过,有时到晚上九、十点钟才能回家。我进了门看到她的面容,满脑子的乌云都消散了。我有什么委屈、牢骚,都可以向她尽情倾吐。有一个时期我和她每晚临睡前要服两粒眠尔通才能够闭眼,可是天刚刚发白就都醒了。我唤她,她也唤我。我诉苦般地说:“日子难过啊!” 她也用同样的声音回答:“日子难过啊!”但是她马上加一句:“要坚持下去。” 或者再加一句:   “坚持就是胜利。”我说“日子难过”,因为在那一段时间里,我每天在“牛棚”里面劳动、学习、写交代、写检查、写思想汇报。任何人都可以责骂我、教训我、指挥我。从外地到“作协分会”来串联的人可以随意点名叫我出去“示众”,还要自报罪行。上下班不限时间,由管理“牛棚”的“监督组”随意决定。任何人都可以闯进我家里来,高兴拿什么就拿走什么。这个时候大规模的群众性批斗和电视批斗大会还没有开始,但已经越来越逼近了。   她说“日子难过”,因为她给两次揪到机关,靠边劳动,后来也常常参加陪斗。在淮海中路“大批判专栏”上张贴着批判我的罪行的大字报,我一家人的名字都给写出来“示众”,不用说“臭婆娘”的大名占着显著的地位。这些文字像虫子一样咬痛她的心。她让上海戏剧学院“狂妄派”学生突然袭击、揪到“作协分会”去的时候,在我家大门上还贴了一张揭露她的所谓罪行的大字报。幸好当天夜里我儿子把它撕毁。否则这一张大字报就会要了她的命!   人们的白眼,人们的冷嘲热骂蚕蚀着她的身心。我看出来她的健康逐渐遭到损害。表面上的平静是虚假的。内心的痛苦像一锅煮沸的水,她怎么能遮盖住!怎样能使它平静!她不断地给我安慰,对我表示信任,替我感到不平。然而她看到我的问题一天天地变得严重,上面对我的压力一天天地增加,她又非常担心。有时同我一起上班或者下班,走进巨鹿路口,快到“作协分会”,或者走进南湖路口,快到我们家,她总是抬不起头。我理解她,同情她,也非常担心她经受不起沉重的打击。我记得有一天到了平常下班的时间,我们没有受到留难,回到家里她比较高兴,到厨房去烧菜。我翻看当天的报纸,在第三版上看到当时做了“作协分会”的“头头” 的两个工人作家写的文章《彻底揭露巴金的反革命真面》。真是当头一棒!我看了两三行,连忙把报纸藏起来,我害怕让她看见。她端着烧好的菜出来,脸上还带笑容,吃饭时她有说有笑。饭后她要看报,我企图把她的注意力引到别处。但是没有用,她找到了报纸。她的笑容一下子完全消失。   这一夜她再没有讲话,早早地进了房间。我后来发现她躺在床上小声哭着。一个安静的夜晚给破坏了。今天回想当时的情景,她那张满是泪痕的脸还在我的眼前。我多么愿意让她的泪痕消失,笑容在她憔悴的脸上重现,即使减少我几年的生命来换取我们家庭生活中一个宁静的夜晚,我也心甘情愿!

媒体关注与评论

用真话敲打麻木不仁巴金晚年最为重要的作品《随想录》,在1978年12月开始动笔,历时八年完成了150篇。合订结集的《随想录》出版后,在思想界和读书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被誉为是一部“讲真话的书”,巴金先生也因此被誉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陈丹晨说:“巴金一生追求个人道德、人格的完善,做人要正义、互助、自我牺牲。因此,他的文学作品中有这些烙印。”以李辉的理解,是因为有了《随想录》,巴金才完成了他的人生追求,一个丰富而独特的人格才最后以这种方式得以定型,并且与他早年希望成为思想家、社会活动家而做出的那些未能实现的努力,有意无意之间形成一个完美的连接。“巴金不是完人,也不是英雄,但他是一个真诚的人。他的伟大就在于真诚。”

编辑推荐

《巴金随想录选集》从1904年到2003年,穿越整个二十世纪的巴金,作为一个世纪的见证和经历者,其经历代表了中国知识分子在二十世纪的人生际遇,其文字、其人生与社会变迁息息相通。读解巴金,无异将是读解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一个缩影,他代表了一种文化价值,更是一种精神。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随想录选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2条)

 
 

  •   巴金随想录选集,还没有来得及看,看了以后再评评吧
  •   很早之前断断续续看过随想录,曾带给我的震撼还历历在目,买来收藏
  •   巴金老先生生前留给我们用血书写的遗言,就是讲真话说实话。他豪不掩盖自己的错误,把内心世界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这是何等的平凡,又伟大!反观那些自命不凡的现代宗教佬,何等的渺小;牠们是人渣!
  •   这是精选的,还没看完,巴金的文字不会让我失望
  •   巴金的作品,三联版本的质量非常好,一直很喜欢三联的书,特别喜欢的三联出版巴金的书
  •   一直很喜欢巴金,这本书也没有让我失望
  •   尊敬巴金
  •   这本书记录了巴金老先生的生平想法,给了我很多启迪,我觉得很有收获。。
  •   讲真话,最有良心
  •   一本很值得收藏的书,讲了人不能被恶势力打倒,要有尊严,要敢于讲真话。同时向我们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阴暗和人们的无知
  •   很想看的一本书。中国人缺的就是这种独立思考的东西。有些话说得很有深度,并且容易理解。是巴老生活阅历提炼出来的,让人着迷。
  •   我对当当网的服务质量已经无语了,邮过来8本书,有四本左下角都有严重的损坏,这本书就是其中一本。你们能不能好好给我装一下书啊。能不能有点职业道德啊。
  •   总体还不错,就是封面不太好看,包装时书有点弄折了
  •   图书质量很好。文学泰斗的作品不容小觑~
  •   自己看了后感觉很好,思想很深刻,希望你们喜欢
  •   很有价值的一本书,作者的这部作品是我最喜欢的
  •   上海三联的书,出版有几年了,但书还很不错。
  •   书很好啊,想买全集的可是好多没货哦!
  •   很值得读的书,物美价廉,值得推荐给高中生阅读
  •   学生集体购的书。如今的高中生阅读太少了,所以鼓励学生阅读,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   书的印刷很好,值得一买
  •   呵呵,内容不错,挺好的
  •   这本书的纸质很好呢,内容更是不用说了。很好啊。
  •   这本书还是很有意思的,适合一个人慢慢静静的看
  •   顶起来顶起来顶起来顶起来
  •   在书店粗略读过,这次为了详细阅读,大家的作品,爱不释手。
  •   读读历史,尤其是经典作品。
  •   不错的好书 值得购买a
  •   教授推荐哦,还木有看。。
  •   了解了一段历史。
  •   很好,很感人,就该做个“善良些,纯洁些,对别人有用些的人”
  •   我也想试试写点
  •   了解大师必读!
  •   比想象的要快,对这本书很期待
  •   好用的枕头
  •   很喜欢这本书 买的很值
    很适合自己读
  •   小弟说书不错
  •   帮同学买的!个人很少看巴金的作品
  •   435页有个大洞,总体看还不错
  •   暑假的时候一口气读完了四川人民出版社的巴金选集,当时被青年时期的巴金那一腔热血所感动。”我有我的信仰“这句话在巴金中青年时期的作品里面经常出现。我想那些作品才是巴金之所以成为巴金的存在。然而,自从四十年代以来,第四病室,寒夜等一些作品的整体质量已经逐渐赶不上当年的气势恢宏了~建国以后的作品,不消说,在巴金后来的随想录里面基本都是被否定的。进入八十年代,年迈的巴金进入自己反省阶段。诚然,在人格“讲真话”上巴金确实是中国知识分子永远的榜样,但是从文学创作上面讲,有待商榷
  •   书本好脏,旧旧的,不过喜欢巴金
  •   巴老还是顾及到了一些人和事,而编辑门也没有加以注释。这对后来的读者来说,妨碍了对文章的全面、深入理解。
  •   正在读,不错,现在社会需要讲真话,办实事。
  •   读此书为了了解一段历史。看到的是对十年浩劫的反思。当时改革刚刚破冰,经济建设一日千里的情况之下,思想路线仍旧在痛苦的挣扎之中,说什么话(谁的话),怎么说都是很需要斟酌斟酌。老人说“真话”,既是反思,也是呼喊。平凡的笔触,锋利的自我解剖,使我看到一位老人,在他眼中,世人是可怜的。
  •   不愧是当代名著,很好的一本书
  •   书的内容很好,但感觉印刷及纸张质量一般
  •   一本伤感的书,还没看完。书的内容离现在有些遥远,但却是那一代人亲身经历的。
  •   书还好,无破损,质量还行
  •   书有点旧的感觉,不过值这个价。
  •   想买季老的书,结果搞错了。还好,书还行
  •   大师晚年的肺腑之言,十分真挚但稍显啰嗦。诉诸笔端仍摆脱不了岁月累积的梦魇,我为大师的放不下而掩卷一叹。
  •   还没看,要好好看看,应该很好的
  •   适合无聊时候读
  •   每一位文人都应该忏悔。
  •   内容没看,帮同学买的,不过我翻了一下,觉得纸质不是很好,字体有点大了,还有点旧旧的。还有,唉这是选集啊,应该买全集的说
  •   很好 只是快递把我的书弄折了
  •   书是新的,但版本较旧。
  •   纸质不好 切边也不齐
  •   整体感觉不错,就是页面不够整齐,有多处凸出来。。。质量不错
  •   巴金自1978年底在香港《大公报》开辟《随想录》专栏,从1978年12月1日写下第一篇《谈〈望乡〉》到1986年8月20日写完最后一篇即第一百五十篇《怀念胡风》(陆续以每三十篇编为一集,共出五集,依次为《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和《无题集》),其间历时八年。写完这部全长四十二万字的散文巨著,对于年届八旬的巴金来说,不仅意味着工作的艰辛,它还更是一次老人对自己心灵的无情拷问,是一次伴随着内心巨大冲突而逐渐深入的痛定思痛的自我忏悔。巴金写《随想录》的出发点非常明确,就是要对“文化大革命”作出个人的反省,正如他在后来所写的《随想录》合订本新记中说的:“拿起笔来,尽管我接触各种题目,议论各样事情,我的思想却始终在一个圈子里打转,那就是所谓十年浩劫的‘文革’。……住了十载‘牛棚’,我就有责任揭穿那一场惊心动魄的大骗局,不让子孙后代再遭灾受难。”他在《随想录》中真实地记录了“文革”给他和他的家人及朋友带来的身心摧残(如那儿篇非常感人的著名篇章《怀念萧珊》、《怀念老舍同志》等),揭示出“文革”的恶性威力和影响并未随着它的结束而消失(如《“毒草病”》等),他以噩梦中与鬼怪搏斗的场景不断向自己加以警醒,或者反复呼吁“建立一个‘文革’博物馆”(《“文革”博物馆》),来为世人留下这一民族灾难的见证。事实上整整一部《随想录》也正可以看作是巴金用纸和笔建立的一座个人的“文革”博物馆.《随想录》的独特与深入之处,是其中对“文革”的反省从一开始就与巴金向内心追问的“忏悔意识”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像很多“文革”的受害者那样,简单地把一切责任都推给了“四人帮”,因而认为粉碎“四人帮”就解决了所有问题。巴金的反省包容了对历史和未来的更大的忧虑。这一反省在《随想录》中并不是一下子就完成了的,而是经历了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最初是在《一颗桃核的喜剧》中,巴金这样责问自己:“我常常这样想:我们不能单怪林彪,单怪‘四人帮’,我们也得责备自己!我们自己‘吃’那一套封建货色,林彪和‘四人帮’贩卖它们才会生意兴隆。不然,怎么随便一纸‘勒令’就能使人家破人亡呢?”接着,他又说起了令他一生都为之困扰的一件事,这就是他小时候在父亲的衙门里看到犯人挨了打还要向知县老爷谢恩的情景,这个儿时印象最早曾出现在他的第一部小说《灭亡》中,此时它再次浮现出来,成为贯穿《随想录》全书的总体意象。在以下篇章里,巴金不断反省自己的“文革”经历与奴隶意识的联系,他发现在“文革”初期他也曾像奴隶似的心甘情愿地低头认罪,主动改造思想,而在《十年一梦》中,他痛苦地喊出了这样的自谴:“奴隶,过去我总以为自己同这个字眼毫不相干,可是我明明做了十年的奴隶!……我就是‘奴在心者’,而且是死心塌地的精神奴隶。这个发现使我十分难过!我的心在挣扎,我感觉到奴隶哲学像铁链似地紧紧捆住我全身,我不是我自己。”由这一痛苦的自白使《随想录》中的反省进一步深化下去,巴金以巨大的勇气来重新认识自己所走过的人生道路,于是在《怀念非英兄》中又有了一次这样的自我发现:“只有在反胡风和反右运动中,我写过这类不负责任的表态文章,说是划清界限,难道不就是‘下井投石’?”接下来的《怀念胡风》是他最后的也是最动感情的一篇随想,文中他详细剖析了自己在反胡风运动中为了明哲保身而不惜任意上纲写表态文章时的痛苦心情,此时的忏悔之情给他造成的内心伤痛已经无以排解,而使他感到恶心、耻辱。很显然,巴金在这里所忏悔的,已不仅是奴隶意识。所谓奴隶意识还是以相信自己有罪为前提,把自救的希望寄托于救世主,本质上是一种愚昧的表现。但巴金对他在50年代的一些行为的反思,则是挖掘到一个更深的思想层次上了:即在无约束的权威秩序统治下,他是为了保全自己而被迫牺牲正义和朋友,这就在事实上为无约束的权威秩序作了帮凶,而在这行为的背后,他原是明白是非的,所以他的良心也要为此而受到煎熬,结果就在愈加绝望的生存环境和身心交困的巨大痛苦中,他最终一点点地丧失了清醒的意志,放弃了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独立思想的自觉和能力,也根本违背了自己曾经奉为生命的自由精神和人文理想;这也正是他何以会在文革中变成精神奴隶的心理基础。这不禁令人想到巴金在《“激流”三部曲》中塑造的“觉新性格”:一种在环境的压力下主动放弃个性和自我意识的不断妥协的性格。这原本是巴金站在“五四”崇尚独立人格和自由精神的立场上加以鞭挞的内容,他曾经是一个以“五四”精神为人生探索起点的现代知识分子,但经过了一场浩劫之后,才发现在自己身上也有着可怕的“觉新性格”,这是令他真正痛心疾首的事情。由此从《随想录》第七篇《“遵命文学”》中对自己在1965年参与批判柯灵的剧本《不夜城》的反省,到最后关于反胡风运动的仟侮,巴金艰难地完成了漫长的由浅及深的自我发现与清算。它的意义应该不仅在于巴金个人的反思,因为他所揭示的自己的心路历程,十分典型地反映出了现代中国知识分子一般所经历过的文化心态。特别是在50年代以后,整整一代知识分子悲剧的成因中,无疑是包含着他们逐步地在环境压力之下放弃了对权威秩序的批判和对“五四”精神传统的捍卫,这一放弃行为及随之而来的不断妥协。屈服于强势压力,最终在一代人的精神世界里打上了“觉新性格”的可耻的烙印。当巴金以割裂伤口的勇气揭示出这一切潜隐在个人和民族灾难之下的深在内容时,他其实也完成了对自己和对整个知识分子群体背叛“五四”精神的批判。而《随想录》真正给人以力量和鼓舞的所在,便是它由作为知识分子的忏悔而重新提出了知识分子应该坚守的良知和责任,重新倡导了对“五四”精神的回归。比如巴金起初通过谈论创作自由的问题,反反复复地证明独立思想对于作家的重要性(如《“遵命文学”》、《“长官意志”》、《文学的作用》、《要不要制订“文艺法”》等篇),在后来几篇以“探索”为题的随想中,则明确地提出没有“独立思考”、“探索精神”的人跟机器人一样没有真正的生命力,而只有坚持“独立思考”的人才有资格享受自己的人生,通过表明对当时“伤痕文学”的支持态度,他还多次直接提到了作家的社会责任问题,对新一代作家的批判精神给以褒扬。从《随想录》的写作过程中,也可以看出巴金的“五四”现实战斗精神的逐步觉醒,他引用了赵丹的遗言:“对我,已经没什么可怕的了”。(《“没什么可怕的了”》)这种重新被点燃的勇气使他对各种现实社会问题保持着警醒和批判的态度,对存留在当代社会形态中的封建意识则加以毫不留情的揭露,尽管在心理上经过了义无反顾和心有余悸的交替消长,但最终他战胜了几十年不幸遭遇留在他心头的恐惧,在最后的几篇随想,如《官气》、《“文革”博物馆》、《二十年前》、《老化》、《怀念胡风》中,火山爆发式的社会激情又重新从他的笔端喷射出来,老人真正敞开了心胸,义无反顾,大声疾呼,以尖锐的社会性抨击完成了“五四”人格的再塑造。可以说,这部“遗嘱”一般沉重深刻的“忏悔录”,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找回了久已失落的社会良知,也以个人流血的灵魂诉说确立了知识分子的当代精神传统,这就是自觉继承“五四”新文化传统,自觉地成为现实社会的清醒的批判者,用现代文化来战胜社会上各种丑恶、落后和黑暗的事物。
  •   不是因为输的内容,只是因为书的裁边。挺期待这本书的
  •   新书弄得跟旧的似的 真伤了 几个角都不好 再不在当当上买书了 懒得退了
  •   很好,我推荐给学生的
  •   三联书店的随想录选集 印刷很精美 纸张也非常不错 一如三联的口碑 给打5分另外一定要说下快递,今天青岛是大风大雪 我家还住在六楼 快递员还冒雪给送上楼 真心感谢一下!
  •   女儿课文阅读书籍,她说好。
  •   一直蛮想看这本随想录的,买到了 话说,评论真的很晚啊 很不错的一本书,作为学生初步了解看这本没错
  •   书不错,让孩子学习用,值得读。
  •   过多地沉溺于感情的表达,以致有言而无物之嫌,议论太多反得不到共鸣,但部分地方能感受到作者的真情实意和诚挚之情
  •   如题,就是为了收藏用的,其他几本已经买了,再把这个加上,算是凑齐了。
  •   书本的纸张很好,超级不满意的是它除了装订那一边是平整的之外,其它三面都像齿轮一样参差不齐。还打算拿来送人的,这样怎么送呢?
  •   很好 还不错。挺好的。、、、
  •   帮别人购买的,表示我也不知道怎么样
  •   可能因为没有塑封,所以书的封面有点磨损,封面纸张稍显薄,书里的纸张也有点差强人意。但买书重要的是内容,《随想录》道出了作者的隐哀、反思,是一部值得推荐的好书。
  •   装帧一般,内容可以,随便看看吧
  •   这本书说是讲真话的一本书,看看巴金是怎么写的。
  •   老爸特意交代想看的书
  •   东西不错啊,
  •   买给朋友的,应该还不错
  •     巴金这本书是我上高中时读过的。今天忽然想拿出来评,是因为上现代文学史课时老师讲了一些他对巴金的看法。
      今天上课我做课堂读书报告,讲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我说《激流》的主题是鞭挞封建制度以及鼓舞青年人冲破封建家庭的牢笼,追求自由与个性的解放。我说巴金终其一生都是在为反封建而斗争。
      没想到讲完后老师问我,在《激流》中高家最好的是哪一房?我没犹豫说是长房。老师说长房是不是兄友弟恭父慈子孝啊?我说是啊。然后老师又问,那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在巴金批判的旧家庭中会有这样一个长房,有这样慈爱的母亲,这样温暖的兄弟情谊?难道这是新思想的结果么,是新文化教他们这么去做的么?不等我回答,老师便发表了他关于“封建”的长篇大论。   
      首先,巴金自己坚决地反封建,但其实他自己某种程度上也是“封建”的受益者。像巴金兄弟之间的那般友爱和睦在现在已经很少见了。这当然不是新思想的产物,它是旧制度下伦理礼义道德教化的结果。因此反封建并不能过于绝对。   
      第二,巴金自身也并没有根除自己的封建思想。他101岁去世,直至去世前还身任作协主席,他自己没有要求退位,而那些吹捧巴金,赞扬巴金的“反封建”的人们也没有要他退位,他不就是制度的既得利益者么?而这种不退位的思想不也是封建余孽么?   
      
      接着老师讲到巴金的《随想录》,对巴金的反复强调“说真话”,“把心掏给读者”表示怀疑。巴金怀念萧珊的那篇文章夸张成分很多,巴金与萧珊的感情并非他自己在文章中写的那般相爱,而萧珊的死属于正常的疾病死亡,在1972年,文革前期的暴力活动基本已平息,而此时萧珊与友人的一些信件也表明她的心态很乐观,她并非自杀,也不是被迫害致死,但巴金的煽情叙述中却充满了对文革的控诉。这篇文章如果放在文革期间写,一定不会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这样,而在文革之中写的和在文革之后写的都是巴金的“真话”。巴金反复强调“说真话”,这本身就是在强制读者接受他的观点,这样的真话是带着目的性的。  如此等等。   
      
      下课后我一直在想老师讲的这些和传统文学史观迥异的话。然而思来想去,却还是并不能认同。   
      就说封建家族的长辈慈祥、兄弟和睦吧,这绝不是旧家庭的普遍现象。巴金笔下的高家,有周氏的慈爱、有觉新的善良,可是也有高老太爷的专制、克定夫妇对女儿的摧残以及觉群兄弟的不肖。觉新兄弟三人之间深厚的感情固然不是新思想的产物,但也绝不是旧礼教教化的益处。固然儒家思想中的“仁”是值得肯定赞颂的,但是传承几千年之后形成的根深蒂固的家族尊卑秩序观念早已远离了当初的纯真质朴。而高家长房之孝悌情结更多的是缘于血浓于水的亲情。就像现在,我们孝顺父母,是因为我们爱我们的父母而父母也爱我们,哪怕没有人教我们这样我们也会这样去做。如果说这样的孝悌也是封建礼教所结出的果实的话,那么是否尊师重道也是“封建”,尊老爱幼也是“封建”,谦恭礼貌也是“封建”,以至于人与人之间的互帮互助,这些都是“封建”?那么,这样的“封建”,恐怕没有人会反对吧?至于老师所说的当下为了金钱而不顾亲情的比比皆是的现象,这怎能说是因为反了“封建”的结果呢?这种现象古来有之,旧家庭闹分家争房产的事儿肯定不比现在少吧?   
      
      至于巴金讲的真话是否真的是真话,就算不是,我认为也情有可原。曾经章诒和的《往事并不如烟》出版后,受到的争议很大。因为这本书感情太强烈太偏激,并且大多数事件的经历者都已过世,死无对证,读者不知道这些是不是作者的有意歪曲。但是我想说,章诒和的偏激是可以理解的,她在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年华(20岁到30岁)被无端抛入监狱,亲眼看着所有的美好一一破灭,受尽折辱出狱后,一切已然物是人非,一个有着这样惨痛经历的人,你指望她说什么好话么?你能指望她客观全面地去分析整个历史事件么?历史亏欠她的太多了,难道还不许她发一发牢骚么?同样的道理,巴金的话,哪怕存在夸张的成分,亦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他也在文革中受过诽谤、侮辱和打骂,他有他的愤怒和不平,需要发泄,需要控诉。他是典型的知识分子,他要挽回他失去的尊严和良心(这两件对于知识分子最为宝贵的东西),他就算说的过分了些,这能有什么错呢?   
      
      我们需要理解巴金,更需要懂得他的良苦用心。《随想录》的价值,并不在于对往事的抱怨,也不在于那些或真或假的说辞,而在于巴金在生命的最后时光里敢于直面过去剖白自己的勇气,在那个人人都想忘掉伤疤的年代,他却去揭开伤疤,让人们看见流血的伤口,希望人们永远记住疼痛,只有这样,才不会挨第二道、第三道伤疤。   
      不管巴金自己有没有做到真正的反封建,真正的直面自己的心灵和过去的错误,他都把这样的意识传达给了读者,是他让我们明白,我们需要反思。
  •     巴金在《随想录》里一针见血指出,为什么在那个时代,每个人都能从人变成鬼,变成兽,为了自己的生存而出卖良知和良心。
      
      巴金想告诉每个人,文革不仅仅是四个人的错,它是每个人内心魔鬼的释放,是我们这个民族劣根性的展示,他想告诉每个人,假如我们不彻底清算文革中的人性卑劣之处,我们将永远不会消除诞生新文革的土壤。
      
      时间过了45年,巴金先生担心的问题恐怕快有了答案。
      
      现在我们似乎一直在担心社会是否会左转,会发动新的文革?
      
      在我看来,文革的本质是一部分权力精英发动群众运动去反对另一部分权力精英,而底层的民众因为拥有机会践踏过去所不能践踏权力的机会而兴奋不已,换句话说,他们是被利用了,无论动机多么高尚,无论理想多么伟大。
      
      我想只要我们还是一个威权社会,只要还是一个愚民时代,那么知识分子迟早还是要向权力屈服,而且借助群众的力量。
      
      巴金的反思很真诚,也很罗嗦,但是他的反思深度太浅,也许他不愿意深谈,也许他也有自己思维局限性,他始终没有意识到,我们要避免的是不能再产生这样让无数知识分子耻辱屈服的体制,而不是去鼓励每个人在这种体制恶化到为所欲为时,让每一个知识分子或者有良知的人死得有尊严。
      
      我们要让这个社会每个人能有尊严地活着,也学会有尊严地活着。
      
      我的一位朋友今天电话给我说:
      
      他对这个国家很失望,他说,这个国家的大部分人民始终是,只要我还能活得比你好,我就不说话。
      
      说真话,始终是我们最难的事情。
      
      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呢?
      
      将来的将来的将来,我们看不见未来么?
      
      
  •     
      巴金老人的著作在我的阅读接受史中占据着较早和较重要的地位。而这本三联版《随想录选集》是我在巴金老人去世后不久从“艺林书店”的书架上拿回来的,间月余,将三联版《巴金译文选集》与之并置。二十世纪末的太谷中学教学楼地下室男生寝室的某张床铺上,我在教科书之外最早接触了巴金先生的原著《家·春·秋》,那是封面残破甚至由于传阅的频率高的缘故已经显得有些肮脏的一堆纸。(若巴老泉下有知,请恕某之不敬。)阴晦潮冷的地下室走廊里弥漫着的尿臊气,宛在鼻前。模糊的记忆中,阅读巴金的那个礼拜,自己正在病中,只身躺在门口的上铺,门缝里灌进来的穿堂风曾让我在某个周二的晚上经受极其痛苦的小腿痉挛(家乡方言称之为“转腿肚”)。相比之下,阅读巴金让我经受了更痛苦的“转腿肚”。小说中的阴晦沉闷便是鲁迅笔下的“铁屋子”,“老中国的儿女们” 沉睡其间,间或从遥远的黑暗里发出的呐喊被死寂般的黑暗吞噬,于是“铁屋子”里根本就没有什么寒暑交替、四季变化,除了黑暗只有黑暗,那是死亡的颜色和信号。高家的那帮“老中国的儿女们”,“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而死亡的方式是高家儿女们以及他们的妻小、丫鬟无法选择的,他们的命运被隐性的力量牵制着、纠结着,他们的归宿在无名的坟茔,那些土馒头上也不会出现《药》里的花圈,甚至连乌鸦的哀号与振翅也绝无可能,而土馒头的下边埋葬的冤魂野鬼,哪一个不是从“人肉的筵席”上打扫下来的残羹剩炙。在身体最虚弱、神情最恍惚的病重时分,我只觉得自己所处的地下室就是一间暗无天日的铁屋子,我所躺的上铺就是一堆土馒头,而小腿已经被转成麻花了。
      虽然陀翁的《地下室手记》我并未通读,但不管是何版本的世界文学史之俄国文学史章节会遗漏它呢?太谷中学地下室的宿舍窗户毗邻教师办公室所在的教学楼裙房,一条走廊横亘其间。透过走廊的一线光亮,来来往往的有匆忙上课或者下课的各科教师,有打形意拳的班主任,有为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上演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的高年纪学长,每天傍晚总能听到“就义吧就义吧”的呼号,遂生壮怀激烈之情,而我也曾端着一大盘实验器具跟随在带着黑框眼睛的年老的女化学老师身后穿越沉陷在裙房与地下室之间的悠长走廊。至今想来,我怀疑学校当局将高一新生安置于地下,乃是出于思想教育的目的,或者属于教育策略吧。(不过在太谷中学五十校庆之后,新建的学生宿舍楼早已能够满足扩容的生源了,因为原本被挪用为学生宿舍的、曾被孔祥熙送给蒋介石的一处五进院落也早已拆除殆尽,而居此院之中的带围廊的小花园及改建为多媒体礼堂的私家戏楼应该还在。)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可是,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或者“爱情三部曲”又何尝不是混杂着天堂和地狱呢?(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诗人但丁的《神曲》算是我在大学图书馆中独立找到并对我影响深远的“世界文学名著”吧。)
      话说回来,巴老的《家书》和沈从文的《家书》都是文学史和精神史上难得的珍品。《家书》的阅读早于《随想录》,由此出发,我更容易辨析出巴老那辈老文化人的精神史。他们都曾或生存或奋斗或苟活或死命于“血色不一定浪漫”的“非人间”。2006年9月赴京应聘《英语辅导报》下属的《语文学习报》的编辑岗位,从设在西苑饭店的面试考场出来,失望并轻松着,顺着地图的指示,搭公汽转地铁,抵达位于芍药居附近的“中国现代文学馆”。事实上,“现代文学馆”的网络版因在自己的博客上设了链接而经常登陆,故一直有观瞻之愿未了。参观过程中,与被设计为门把手的巴老手模掌心相对,在文学大师们的“书房”内流连,在过道两旁的文学史壁画前徘徊,还试图攀登被设计为环形双层书架的“作家文库”的短梯……(忽然想到“向死而生”,似乎很不着调,就想巴老去世前始终未能如愿的“文革博物馆”的建设。)《译文选集》中的小狗“木木”,似乎是不久前家里走失的那只“虎虎”。有论者提出,“克鲁泡特金主义/无政府主义”是巴金毕生的信条,或许是吧。三联版《叶雨书衣》选择《随想录》担纲开篇,且配以巴老致范用的亲笔信,意味深长。(打算为三联版《叶雨书衣》开辟专篇来谈谈这本我“喜欢”的书。)
      
  •      不知怎么了,突然想看看描写文革岁月的文学作品。以前读过杨绛的《干校六记》,不过杨绛的文笔向来温婉,再残酷的现实在她的笔下,也总是让人感到温馨和感动,就像她的《我们仨》,无怪乎文学评论都说,《干校六记》具有“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格调。于是想看季羡林的“增之一分则太多,减之一分则太少”的《牛棚杂忆》,可惜一直没借到。那天在图书馆看到了巴金的这本三联出的《随想录选集》,这本书真的好厚,很难啃的样子,但还是下决心把它借回了家。经过近十日的奋战,终于读完了。我承认巴老在这本书里的确有些唠叨,好多话是反复地说。不过这些文章毕竟是八年才写成的,又是在《大公报》上刊登的专栏文章,想想也不可能像写书那样前后衔接的那么好,谁让我们读的是合集呢?
       巴金的文革回忆痛苦而辛酸,他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想写完这本书,对他而言就是做到最大限度的死而无憾吧。以前看过一个电视短片,讲的是一个被诬陷的警察的故事,同事的误解,朋友的落井下石使他极度痛苦,最后当他终于把诬陷他的罪犯绳之于法的时候,他的表情很漠然,他说他再也不想提起发生过的一切了,当时我很震撼。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好多人不愿回忆文革往事的原因吧,除了那回忆是痛苦之外,它也让人看到了自己和他人的人性弱点,以及同样被愚弄的可悲吧,这也许就叫“不堪回首”吧。而巴金却自揭疮疤,并在文革刚过的1979年就开始写这样的文章,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也许文革不会再发生了,不过巴金告诫我们的是,我们要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这对当今这个浮华的社会,也许尤为重要!
      
      书摘:
      
      我写小说是为了安静自己的心。
      
      我只要做一个“善良些、纯洁些、对别人有用些”的人。
      
      要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别人实在困难,结果不是给扔在垃圾箱里,就是完全走了样。
      
      在那个时期我不曾登台批判别人,只是因为我没有得到机会,倘使我能够上台亮相,我会看做莫大的幸运。我常常这样想,也常常这样说,万一在“早请示、晚汇报”搞得最起劲的时期,我得到了解放和重用,那么我也会做出不少的蠢事,甚至不少的坏事。当时大家都以“紧跟”为荣,我因为没有“效忠”的资格,参加运动不久就被勒令靠边站,才容易保持了个人的清白。使我感到可怕的是那个时候自己的精神状态和思想情况,没有掉进深渊,确实是万幸,清夜扪心自问,还有点毛骨悚然。
      
      了解了自己就容易了解别人。要求别人不应当比要求自己更严。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