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耘书屋问学记

出版时间:2006-11-01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陈智超  页数:239  字数:20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陈垣(1880-1971),字援庵,广东新会人。自幼自学,曾习西医。参与创办广州《时事画报》及《震旦日报》。民国成立,当选为众议院议员,定居北京,后专意治史。曾自题书斋名“励耘书屋”。其著述宏富,先后在辅仁、燕大、北大、师大教学数十年,学生遍布海内外。他的学术著作成为中国现代史学的经典,其博学专深的治学道路和朴素、严谨的学术风格,为年青的后来人树立了楷模。     1982年《励耘书屋问学记》出版,辑入援庵先生的学生、助手或同事撰写的回忆文章。此次增补修订,新补郑天挺、单士元、史念海、周祖谟、杨志玖等陈氏门下弟子的问学记,讲述当年受业聆教的情景,娓娓叙来,历历在目,颇为感人。

书籍目录

谈谈我的一些读书经验  ——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应届毕业生谈话纪要谈谈文风和资料工作家书(摘录)深切怀念陈援庵先生陈垣同志的史学研究陈垣先生的学术贡献回忆陈援庵师励耘书屋问学回忆  ——陈援庵先生诞生百年纪念感言忆吾师援庵先生陈垣先生的学识要继承这份遗产  ——纪念陈援庵先生诞生一百周年回忆我的老师援庵先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励耘书屋问学忆记回忆陈援庵老师的治学和教学夫子循循然善诱人  ——陈垣先生诞生百年纪念忆先师陈援庵先生怀念一代宗师援庵先生励耘书屋私淑记“书屋而今号励耘”  ——学习陈援庵老师的刻苦治学精神援庵先生治史的方向回忆听援庵先生讲课励耘书屋问学札记为“智者不为”的智者  ——记陈培师励耘书屋受业偶记陈垣先生主要著作目录增订本编者后记

章节摘录

书摘  我们研究历史科学,需要知道的知识幅度很大,要了解古今中外,还要有自己较专门的学问。如果样样都去深钻,势必由于时间、精力有限,反使得样样都不能深,不能透。但是也不能只有专精,孤立地去钻研自己的专业,连一般的基础知识都不去注意,没有广泛丰富的知识,专业的钻研也将受到影响。学习历史也是如此,中国不是孤立于世界之外的,不了解世界历史,学中国史就必然受到限制,就不能很好地懂得中国。研究宋史,不知道整个中国历史发展过程,则宋史也学不通。研究任何朝代的断代史,都不能没有通史的知识作基础,也不能没有其他必要的各方面的知识。  不管学什么专业,不博就不能全面,对这个专业阅读的范围不广,就很像以管窥天,往往会造成孤陋寡闻,得出片面褊狭的结论。只有得到了宽广的专业知识,才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全面解决问题。不专则样样不深,不能得到学问的精华,就很难攀登到这门科学的顶峰,更不要说超过前人了。博和专是辩证的统一,是相辅相成的,二者要很好地结合,在广博的基础上才能求得专精,在专精的钻研中又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中国历史资料丰富,浩如烟海,研究的人,不可能也不必要把所有的书都看完,但不能不知道书的概况。有些书只知道书名和作者就可以了,有些书要知道简单的内容,有些书则要认真钻研,有些书甚至要背诵,这就是有的要涉猎,有的要专精。世界上的书多得很,不能都求甚解,但是要在某一专业上有所成就,也一定要有“必求甚解”的书。  同学们毕业之后,当然首先要把书教好,这是你们主要的任务;另外,在自修的时候,可以翻阅一下过去的目录书,如《书目答问》、《四库总目》等。这些书都是前人所作,不尽合于现在使用,但如果要对中国历史作进一步的研究,看一看也还是有好处的。  懂得目录学,则对中国历史书籍,大体上能心中有数。目录学就是历史书籍的介绍,它使我们大概知道有什么书,也就是使我们知道究竟都有什么文化遗产,看看祖遗的历史著述仓库里有什么存货,要调查研究一下。如果连遗产都有什么全不知道,怎能批判?怎能继承呢?萧何入关,先收秦图籍,为的是可以了解其关梁阨塞、户口钱粮等,我们作学问也应如此,也要先知道这门学问的概况。目录学就好像一个账本,打开账本,前人留给我们的历史著作概况,可以了然,古人都有什么研究成果,要先摸摸底,到深入钻研时才能有门径,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料,也就可以较容易地找到了。经常翻翻目录书,一来在历史书籍的领域中,可以扩大视野,二来因为书目熟,用起来得心应手,非常方便,并可以较充分地掌握前人研究成果,对自己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都会有帮助。   现在青年,有很好的机会,就是有参加实际锻炼的机会。四年来,你们在党的教育下和实际锻炼里,坚定了社会主义方向,提高了政治觉悟,有了比较明确的观点,善于分析问题,可以更好地明辨是非,又得到书本上得不到的活的知识,这都是最重要不过的。  有人说,有些青年基础知识差,这当然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你们在校四年虽已经打下一些基础,但我们要更高地要求自己,今后还要在这方面多多注意。基础知识好比盖房时的地基,地基不打结实,房子就会倒塌。我国各行各业都有注意基本训练的优良传统,拳术、武术,初学时要花很多时间练好一招一式;戏剧科班,先学唱做念打,先练基本功。读书更是如此,古人读书,先背诵一些基本书籍,写字先学会拿笔和写字姿势,讲究横平竖直,作诗先学作联句对句,学习诗韵。研究一门科学,基本知识更是起码条件,不打好基础,就好像树没有根。当然前人对基本知识的要求与我们现在不同,但尽管有不同,而基本知识总是应当注意的。如学习历史,就必须学会阅读古文,要至少学会一种外语,而且要有一定的写作能力,这都是必不可少的。大家在哪些方面还没学好,今后还要在这方面多多努力。  要想获得丰富的知识,必须经过自己钻研和努力,没有现成的。只要踏踏实实地念书,就会有成绩,不要以为学问高不可攀,望而生畏,但也不能有不劳而获的侥幸思想。  不管别人介绍多少念书经验,指出多少门径,但别人总不能替你念,别人念了你还不会,别人介绍了好的经验,你自己不钻研、不下工夫,还是得不到什么。而且别人的经验也不见得就适用于自己,过去的经验,也不一定就适用于今天,只能作为参考,主要还是靠自己的刻苦努力。  读书的时候,要作到脑勤、手勤、笔勤,多想、多翻、多写,遇见有心得或查找到什么资料时,就写下来,多动笔可以免得忘记,时间长了,就可以积累不少东西,有时把平日零碎心得和感想联系起来,就逐渐形成对某一问题的较系统的看法。收集的资料,到用的时候,就可以左右逢源,非常方便。  学习是不能间断的,更是不能停止的,要注意学习政治,学习经典著作、毛主席著作,并要经常学习党的政策。要不怕艰难困苦,作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要谦虚,不要以为自己是北京师大毕业就看不起人;不要以为自己已经大学毕业,学习得就已经够了。毕业只是在学校学习阶段的结束,更长期的新的学习阶段,还是刚刚开始。我已八十二岁,越学习越觉得自己不够,你们连二十八岁还不到,应该学的东西还多得很呢!要趁着年富力强的时候,刻苦钻研,努力读书,时不待人,到了八十二岁再学,总是太晚了。古人传说梁灏八十二岁中状元,这毕竟是极个别的事情,你们不要等待、观望,要趁着年轻,脑力、体力都好的时候,抓紧时机。机不可失,时不待人。  P3-5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陈垣先生是我国著名史学家,他的学术著作成为中国现代史学的经典,其博学专深的治学道路和朴素、严谨的学术风格,为年青的后来人树立了楷模。本书收有他有学生、助手在他百年诞辰纪念前后写的回忆文章,共12篇。这些文章介绍了他的治学经验、治学态度、治学方法、学术成就和品德、作风。

编辑推荐

  陈垣先生是我国著名史学家,他的学术著作成为中国现代史学的经典,其博学专深的治学道路和朴素、严谨的学术风格,为年青的后来人树立了楷模。本书收有他有学生、助手在他百年诞辰纪念前后写的回忆文章,共12篇。这些文章介绍了他的治学经验、治学态度、治学方法、学术成就和品德、作风。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励耘书屋问学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1条)

 
 

  •   老一辈学人是中华文化的集大成者,如陈垣,陈寅恪。其学风、学品、学识,都是后来人值得追忆的永恒记忆!
  •   这本书对于了解陈垣的生平与学术很有帮助,可以知人论世
  •   本书从陈先生治学的切身体验有感而发,给当代有志于治学的青年提供了很好的入门门径,值得一读。
  •   从中可以看到陈垣先生是如何做学问的,如何教学生的。陈垣先生做学问,有学问救国的目的,令人印象深刻。
  •   应该还要加几个才对,可是就太无聊了。我的老师为题的几篇回忆文章。看完之后,就有放弃自己老师,直追始祖的愿望。据说二十年前就有了,可是二十年并没有什么大师嘛!
  •   很好 有涵养
  •   名家名作,文學愛好者的必備。
  •   陈先生为人为学系统钩沉,楬橥真学者、伪学者,好。
  •   陈援老桃李天下,门生中名家极多。只可惜他弟子们的回忆文章多写在上世纪80年代。如果这些文章放到今天来写,或许更好。
  •   大家之作应为不错,就是学术性浓的书不建议一般读者购买。
  •   内容基本上看了三分之一就已足够。不过陈先生《二十史朔闰表》真是好书,看《资治通鉴》时候摆在手边,随时可以参考,不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