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河畔随想

出版时间:2007-4  出版社:三联书店  作者:张信刚  页数:307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心怀今古  古人所谓的“寂然疑虑,思接千载”,在作者的文章里其实有最好的体现。这一部分所收的文史散文,往往立足于一个人历史的维度、将横跨古今、中西乃至文理的事物荟萃一炉,熔冶出一番令人动容的幽怀。  目及八荒  古人又谓“悄焉动容,视通万里”,但这其实往往是种“秀才不出门”的观望、所以不能涵盖作者遍行寰宇的匆匆步履,然而这一部分的旅行随笔也并非只是舟车叙往的行云流水,而是厚存了检讨文明得失的深意。  长铗有识  “长铗归来兮”的佳话千古以继,感人肺腑。海外求学执教,数十载以归,作者可谓身携长铗,至于投身故国,献力文化教育,则绵绵有识见,而挥毫作论,点评文化时事,发所卓见,固小端矣。  短笛无腔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讲坛上的作者便常常以此自诩,兴之所之,可谓随心所欲,然而却并非没有大“矩”存焉,纵使“短笛无腔”,但那殷殷厚望,又何尝不是“末成曲调先有情”呢?

作者简介

  张信刚,1940年生于辽宁省沈阳市。台湾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后赴美进修,获斯坦福大学结构工程硕士及西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在美国、加拿大著名大学执教二十余年,曾任美国匹兹堡大学工程学院院长,美国南加州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主任及加拿大麦基尔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及生理学教授。1996年至2007年,任香港城市大学校长。  作者是世界知名的生物医学工程专家,著有超过一百篇学术论文,主编两册研究专论及拥有一项加拿大政府专利;曾任美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会长,并为英国皇家工程学院外籍院士。  作者在个人修养及工作中充分践行“融和科技与文化”的信念。他通晓中、英、法文,对中西文化以及中西方社会发展史均有深入的认识。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经常以中英文撰写有关对社会、教育、科技、文化及人生的观察与见解。由于他对中法文化交流的推动以及本身专业的成就.获法国政府颁发法国国家荣誉军团勋章。他亦获香港特区政府颁发金紫荆星章。  张信刚,1940年生于辽宁省沈阳市。台湾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后赴美进修,获斯坦福大学结构工程硕士及西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在美国、加拿大著名大学执教二十余年,曾任美国匹兹堡大学工程学院院长,美国南加州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主任及加拿大麦基尔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及生理学教授。1996年至2007年,任香港城市大学校长。  作者是世界知名的生物医学工程专家,著有超过一百篇学术论文,主编两册研究专论及拥有一项加拿大政府专利;曾任美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会长,并为英国皇家工程学院外籍院士。  作者在个人修养及工作中充分践行“融和科技与文化”的信念。他通晓中、英、法文,对中西文化以及中西方社会发展史均有深入的认识。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经常以中英文撰写有关对社会、教育、科技、文化及人生的观察与见解。由于他对中法文化交流的推动以及本身专业的成就.获法国政府颁发法国国家荣誉军团勋章。他亦获香港特区政府颁发金紫荆星章。

书籍目录

心怀今古九八随想历史与文化之旅从活字版到万维网千禧年、千年虫与文化交流新世纪随想《英雄》、“天下”与“天下为公”从张骞通西域到“世界工厂”四时读书乐日及八荒塞纳河畔随想恒河流域随想尼罗河畔随想博斯普鲁斯海峡随想与法国有缘埃及的“稀客”长铗有识论郑和下西洋时期的世界态势我的心灵之旅——由《哈吉巴巴历险记》到《我的名字叫红》了解伊斯兰教及社会发展从SARS看人生与社会翡冷翠、光电子与神经网络襄阳向洛阳香港学生的文化认同短笛无腔风华正茂时,悠然见南山求知的“美好新世界”文化素质与创意工业从利玛窦到北京申奥如此古老,如此现代快乐与成就让昨天与明天相遇在今天八千里路云和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章节摘录

  中国社会的“超稳定结构”  1498年,达·芬奇(da Vinci)刚在米兰完成他的名画《最后的晚餐》;年轻的米开朗琪罗(Michelarlgelo)于此年开始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雕塑《圣母的哀怜》(Pieta)。这一年,二十九岁的马基雅弗利(Madfiavelli)参加佛罗伦萨城邦政府工作,开始为他日后的名著《君主论》(The Prince)累积材料。英国的培根(Bacon)、荷兰的伊拉斯谟(Erasmus)和波兰的哥白尼(Copernicus)在科学与哲学领域中各树一帜。  对全人类最具影响的,当推欧洲人的“地理大发现”。1498这一年,达·伽马(da Gama)首次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穿过印度洋,到达印度西岸。同一年,哥伦布(Cokunbus)第三次扬帆驶往美洲。如果说今天的世界已是一个地球村,那么全人类从1498年起,就只有一部共同的历史。  1598年,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刊行八年之后,利玛窦(MatteoRicci,1552-1610)离开他居住了十五年的广东,前往北京。三年后,他得以觐谒神宗万历皇帝,呈上了一张《坤舆万国全图》,并献自鸣钟、钢琴等物。万历对这些礼品有什么反应,我们不知道。可以肯定的是,中西文化开始了历时四百年的相互冲击与影响,至今未止。  利玛窦出发赴北京时,文艺复兴之风已经吹遍欧洲。英国的莎士比亚(Shakespeare,1564-1616),到这一年已经写了二十种剧本。  再过一百年,即1698年,清圣祖康熙三征准噶尔,大体定下今日中国的版图。他以满族入主中原,倡儒教,重科举,因而赢得了汉族地主官绅阶级的拥护。此时,中国的农业与商业都较前大有进步;工艺技术也日新月异。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尼罗河畔随想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条)

 
 

  •   张信刚的文章值得阅读!
  •   张老师的书非常值得一读,强烈推荐。
  •   都是作者的一些时评与随笔,读起来惬意轻松,消磨时间不错
  •   以时间、语言文字和宗教为维度为我们描述了历史和地理,是整体不是片段。
  •   作者的另一本还没货,着急啊!
  •   作者深爱中国文化,有学贯东西,非常值得推荐一读
  •   张先生的书,我可是等了好久才等到啊。这书是三联2008年版本,虽稍显陈旧,却不影响阅读的愉悦。
  •   人类的文明的中心在不断的变迁,有繁华,有落寞。而个人的际遇深深的依赖于社会的变迁。那些繁华与辉煌,那些湮灭与冷寂带给人的是无尽的思索。个人乃至国家,都如此。何去何从,历史里能寻找到答案吗?一切都将成为过去,一切终将成为历史。看看这样的书,便不会自大;走过这样的路,会更加宽容。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