庵上坊

出版时间:2008年6月  出版社:三联书店  作者:郑岩,汪悦进  页数:183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以山东安丘一座清代石坊“庵上坊”为考察对象,从追溯它的建造缘由入手,讲解它的建筑式样和装饰题材;由欣赏它的艺术之美,既而分析它的表面与实际功能;以这座牌坊为例,揭示了清代流行起来的建筑样式“贞节牌坊”的隐匿意义:虽然建造的名义是为纪念那些籍籍无名的妇女,但这些牌坊并没有提供表彰对象的真实生平,其真实功用乃是作为地方富豪彰显和增强一己势力的载体。在富贵吉祥的装饰图像和庄正醒目的匾额题词背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意旨和不曾言说的故事……     作者对这一典型题材进行过多年的深入探查,亦参考和援引了多方的研究成果,在历史语境下清晰勾画出石坊所衍生的各种形式的话语及其彼此间复杂的关系;在精心铺叙的种种故事之间,巧妙地穿插着对于许多理论问题新颖的思考。其精到的述说呈现了丰富灵动的历史文化景观,堪称见微知著。

作者简介

郑岩,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安丘董家庄汉画像石墓》、《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中国表情》《山东佛教史迹》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王氏第二章 石匠的绝活儿第三章 谁的牌坊第四章 家谱第五章 载入史册第六章 石算肋、石鸟笼第七章 后跟——后跟第八章 故事新编第九章 庵上年表术语图解引用文献目录插图来源鸣谢

章节摘录

插图:第二章 石匠的绝活儿讲述者完全可以借助王氏的美貌,来鼓动听众的好奇心。但实际上,在谈到王氏的时候,人们却相当有节制,并不刻意去描述她的容颜。面对一位节妇,似乎任何窥视的欲望,都不那么理直气壮,人们只是在说到马若愚和王氏仅有的一次见面时,才借着马若愚的眼睛,让我们隐约看到了女主人公美丽的面庞。与王氏的故事相比,石匠的传说更加令人着迷。故事中有一个细节说,扬州石匠李克勤、李克俭兄弟为了赢得马家的信赖,亮出了自己的两件绝活儿:一件用整块石头雕刻的算盘,算珠可以拨得嘎嘎作响;一个石鸟笼,里面一只石雕的画眉鸟能迎风啾啾鸣唱。有人还提到第三件作品,那是用一块石头雕成的一套石环,环环相扣,拿在手里叮咚作响。一般说来,石匠们所使用的工具大多比较简单,无非是斧子、锤子、凿子、錾子、剁子之类(图4)。他们制作出种种精妙绝伦的作品,所凭借的不是工具中的秘密武器,而是师徒口授心传,并经过多年磨练而获得的高超技艺。还有人说,在建造庵上坊之前,李氏兄弟已在庵上东南相距3公里的楼子村建过一座牌坊。传说楼子牌坊虽然比庵上的小,但雕刻工艺也非常好。马家看中了楼子牌坊,才请了李氏兄弟来建他们家的牌坊。但楼子牌坊今已不存。据说,修建牌坊的石材采自村西二十里外的杏岭子,又说取自庵上的后山或村西孝仁泉岭。人们说,从山上开出来的石头全部砌到了牌坊上,一块不多,一块不少。石匠在雕刻石头时,分别加工,这里一块,那里一块,但最后垛起来的时候,各块之间榫卯相对,毫厘不爽。

编辑推荐

《庵上坊:口述、文字和图像》作者对这一典型题材进行过多年的深入探查,亦参考和援引了多方的研究成果,在历史语境下清晰勾画出石坊所衍生的各种形式的话语及其彼此间复杂的关系;在精心铺叙的种种故事之间,巧妙地穿插着对于许多理论问题新颖的思考。其精到的述说呈现了丰富灵动的历史文化景观,堪称见微知著。婚礼那天,忽然下起了雨,用一块石头雕出一只鸟笼,里的石鸟迎风鸣啭,就在那门神脚下,埋藏着石匠的咒语,为什么贞节牌坊上所有的图画都与贞妇无关,为什么不同地方流传着相似的故事,为什么诗中的牌坊难以用画笔来描绘,这些故事和问题重重叠叠,构成一种历史,一种不止呈现在文字上的历史。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庵上坊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3条)

 
 

  •   算是美术史论研究的专业书,不过十分好读,对贞节牌坊文化感兴趣的行外人也可以读读。推荐!
  •   如果想了解中国古代为妇女立的贞洁牌坊里的文化内涵 你必读此书
  •   勾起了我儿时的回忆……现在才发现小小的一座牌坊居然有这么多的学问在里面,不错!值得一读!
  •   可以说这是一本新型的书。运用人类学深描和考古学方法结合艺术史研究方法,为我们勾勒出一段段美丽而曲折的故事,故事的背后,人们依然在寻找……
  •   很久没有这么让我觉得越看越想看的书啦!!本来是为了写作业才买的,结果读着令人欲罢不能。感谢作者的用心,给我们呈现了那么好的一本书~~~很值得一看。
  •   在我们这个浮躁的时代,有人能够写出这样优秀的一本书,非常难得。好的书籍一定要图文并茂,即使是理论书也一样。向本书的作者致敬!
  •   多么好的书以一个全新的方式与角度,来阐释学术问题我的老师的书,确实不错
  •   这本书收集了许多材料
  •   学术上,可读性上,都很好的一本书,学问做得很立体,很丰富。
  •   拿到书以后,我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把午休的时间全部给了这本书了!书的可读性很强,并且分析精道,作为学术著作,做到这一点很难得!
  •   很好的学术书籍,但是阅读也很轻松!
  •   很有趣的一本艺术史著作。
    视点比较独特。
  •   一本语言轻松地考古专注!
  •   书的装帧和内容都很好
  •   纸张还可以,没有什么破损,以后还会在当当上买书
  •   这本书买来一段时间了,最近刚开始看。整体而言用平淡的语调,以及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有细节感觉到历史娓娓道来,似乎回到了那个山东的小村庄,和村子里面的人一起品味立在那里的那座牌坊以及牌坊涉及到的那些人的生活、情感。
  •   在这本书里我了解到了我想知道的东西,我真正的知道了牌坊上不同图案的意义,以及在牌坊后面鲜为人知的事情。
  •   一本字很少的书。不过题材很新颖,当闲书看看无妨
  •   壮观的外饰,精美的雕工,,历史悠久
  •   书是正版,学术性的书,里面文字深入浅出,很容易理解,附加的照片也很清晰,不错
  •   技术分析到位,如果精心安排照相和印刷,不失做成高档书。非常好的内容。
  •   这本书写的很扎实,借用的是巫鸿的研究方法,还是挺不错的。
  •   还不错,挺喜欢三联最近出版的这类书,文字精致,图文并茂。
  •   民间艺术
  •   当作休闲读物的,作者是业内一线,应该值得一看。
  •   美术史?人文?博物学?这该是一部跨界的书,我喜欢这样的交叉结合~~~
  •   可能是因为我没有美学基础,读起来有些吃力
  •   大爱郑岩~~他在课上提到过这本书~其研究方法极有启发性~推荐推荐没得说~~
  •   中央美术学院薛永年先生以之作为美术研究方法论必读书目郑重推荐此书。看后亦觉确实好书,当为综合而有效地运用多种研究方法对个案进行研究的典范之作。
  •   很不错,一直觉得郑岩的书具有很强的可读性,现在读的还不多,很有兴趣
  •   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一本书。
  •   可惜皮子是能去掉的。但这个价钱,很值啊~
  •   本书以山东安丘一座清代石坊“庵上坊”为考察对象,从追溯它的建造缘由入手,讲解它的建筑式样和装饰题材;由欣赏它的艺术之美,既而分析它的表面与实际功能;以这座牌坊为例,揭示了清代流行起来的建筑样式“贞节牌坊”的隐匿意义:虽然建造的名义是为纪念那些籍籍无名的妇女,但这些牌坊并没有提供表彰对象的真实生平,其真实功用乃是作为地方富豪彰显和增强一己势力的载体。在富贵吉祥的装饰图像和庄正醒目的匾额题词背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意旨和不曾言说的故事……作者对这一典型题材进行过多年的深入探查,亦参考和援引了多方的研究成果,在历史语境下清晰勾画出石坊所衍生的各种形式的话语及其彼此间复杂的关系;在精心铺叙的种种故事之间,巧妙地穿插着对于许多理论问题新颖的思考。其精到的述说呈现了丰富灵动的历史文化景观,堪称见微知著。作为艺术史、建筑史的个案分析,本书将历史、建筑、雕刻、民间文学/民俗文化等诸多领域融于一炉,篇幅精短然而颇见功力;配有插图106帧,以亲自测绘和访查拍摄为主。这使本书同时成为一本具有亲切感的图文艺术书和文化旅游读物。
  •   三联出品,不管是内容还是纸张印刷,那是没话说的,而且还是一版一印,买的又是最后一本,买完,亚马逊即无货,庆幸!对于传统的东西,不管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一直都很喜欢,就如此书给我的感觉,了解的很多原先不知道的
  •   郑老师在北大为考古系做过讲座,我听后受益良多!!这本书也是之后买来读的,阐述和研究手法很独特,有人文关怀在其中。本来郑老师也曾给巫鸿的很多英文著作进行翻译,所以写作也很具有前沿性,多学科交叉。
  •   艺术史当中的文化史研究风气始终弥漫着……
  •   作者视角独到,思辨清晰又发人深省,深刻挖掘了庵上坊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学术风格严谨
  •   郑岩先生要是多长点儿头发,应该是个可爱的老帅哥。讲话的声音也很好听。书看到第二章的时候,有点看不下去,读完第三章我却完全被迷住了。某些术语不是很懂,我没学过建筑史也没学过美术史,可是我很喜欢作者的抒情,太有意思了。一座牌坊引出那么多故事和文化,太厉害了。
  •   三联的编辑有眼力,更有胆力.这样的题材,别的出版社不敢出,敢出也必死无疑.盖市场无人问津呀.
  •   列位有兴趣可以参读李军发表在《文艺研究》第9期的书评文章《<庵上坊>与“另一种形式的艺术史”》。
  •   庵上坊,一本小书
  •   不错的书 存起来慢慢看
  •   立体的历史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