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的美国

出版时间:2007-09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资中筠  页数:32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20世纪以来,美国何以兴。苏联何以衰?  作为近代文明的发源地,欧洲向何处去?  《冷眼向洋》书系从19世纪留给人类社会的问题谈起讲述百年问美国、欧洲、俄罗斯走过的不同道路。这三块地区的经验,都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时期对全世界产生重大影响,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  书系没有拘泥于历史事件和国际关系的单纯叙述,而是从社会发展的既成事实人手。透过沉浮兴衰的现象。深入探讨对20世纪历史走向起重大影响的精神、思想体系和发展模式。增补修订版添加了许多重要内容,既有对历史的进一步追溯。又有当代新的发展,但初版的基本取向不变。  “全球化”在20世纪浮出了水面,但它绝不是一片芳草蓝天:在这看不到尽头的进程中,到处都是荆棘丛生——人类还远没有达到有能力“自治”的境界。“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眼看世界,心想中国,作者没有须臾离开对中国命运的关注,让历史告诉当代,让世界映照中国,作为参照,引人深思。

作者简介

资中筠,195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国文学系。国际政治及美国研究专家、翻译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美国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参与创办《美国研究》杂志与中华美国学会,曾任杂志主编与学会常务理事。创办中美关系史研究会并任第一、二届会长。
主要学术著作:

书籍目录

修订版序初版前言《冷眼向洋——百年风云启示录》书系总绪论20世纪:美国世纪?  第Ⅰ章 概论    一 19世纪留给美国的问题    二 悠长而丰富的精神遗产    三 持续渐进的改良    四  中介势力:基金会及其他私人公益事业    五 言论自由和批判精神    六 最大的人才优势和创新机制    七 美国与世界 第Ⅱ章 在自由竞争与追求平等的悖论中摆动    一 简短的历史回顾    二 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沃土    三 改良主义的挑战    四 杜威和实用主义 第Ⅲ章 进步主义运动    一 改革的推动力    二 全国性改革    三 州市改革、反腐与民主化    四 进步主义与种族主义、帝国主义 第Ⅳ章 小罗斯福“新政”及其后    一 小罗斯福“新政”    二 约翰逊的“伟大社会”计划    三 福利制度的困境  第Ⅴ章 60年代的反抗运动及其他    一 60年代“新左派”和“反文化”(COUnter-CULTURE)运动    二 60年代运动与“进步主义”的比较    三 “后60年代”    四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与反共主义 第Ⅵ章 公益基金会:独特的中介力量    一 巨大的财富流向何处    二 与传统慈善的区别    三 对内推动社会改良    四 面向全世界    五 与中国的关系    六 基金会的作用和所体现的思想    七 基金会与政府的关系 第Ⅶ章 美国良心的负担:黑人问题    一 以种族主义起家    二 20世纪的民权斗争    三 变化与问题  四 几点思考 第Ⅷ章 移民、教育与人口素质 第Ⅸ章 福兮?祸兮? 第Ⅹ章 “九一一”之后参考书目名词及重要主题索引译名对照表

编辑推荐

  《冷眼向洋》书系从19世纪留给人类社会的问题谈起,讲述百年间美国、欧洲、俄罗斯走过的不同道路,这三块地区的经验,都各自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时期对全世界产生重大影响,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本书为书系之一,论述了二十世纪的美国。本书内容丰富,论述透彻,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20世纪的美国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7条)

 
 

  •   只要是资中筠的书文,我会一揽子收纳。因为她是一个治学非常严谨的人,从她的文章可知:无废话,无华丽之词,通篇都是最质朴的语言,但是,说理却透彻,而且,行文间反映出来的是一个大学者难有的镇定。她的作品应该是研究国际关系的学人必须篇目吧。这本书是我们了解美国崛起的很好的参考书。对搞社会科学的人来说,都应该看看。因为我们今天很多学科无法回避美国的影响,而美国自身的演进就变得相当耐人寻味,毕竟,它不是一天就这么强大的。
  •   这本书是冷眼向洋系列的美国部分,由资先生主笔(我自己猜的)。
    资先生是研究美国的大家。
    客观公正地了解美国,而不是妖魔化美国,对于我们发展自己很有益处。这本书极好地提供了一个这样的视角。
  •   资中筠先生的20世纪的美国,是我看过关于美国的书里最精彩的一本,观点精彩,文笔简练,读了之后忍不住买了一套资先生的散文集。强烈推荐!
  •   资中筠,美国问题研究专家,对美国的深入而全面的剖析,值得一读。
  •   冷眼向洋系列书的作者都是该领域内的著名专家学者,功底深,见解独到,值得一看!
  •   资先生思想既有为广大人民计的思想,又有现代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客观认识。
    如能年轻些,必能为中国自由民主思想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   对美国的分析透彻到位
  •   客观、系统地多方位介绍了美国,是作者厚积薄发之作。值得!
  •   对美国的评价介绍独到,值得一看
  •   资先生是美国史的大家
  •   资中筠先生的作品我很喜欢.她那平实的文风令人享受阅读.不知不觉中增长了很多知识.
  •   资中筠是清华外文系的,很喜欢这本书!
  •   资中筠先生的这一套都可以收藏~
  •   资中筠的书非常好,很有见地
  •   值得深读,对一些问题见解很深刻
  •   活动中收入,版本,内容,印刷俱佳。
  •   非常好的一个系类。涨知识。
  •   限时抢买的,书的装帧、纸张质量都很好,内容也不用说了,总之性价比相当高,建议购买
  •   刚开始看,从目录上看很详细,作者的文笔很冷静。。。。。
  •   就冲作者也应该买
  •   作者文笔老练,思路清晰,见解深刻
  •   资先生的大作,这本书看一遍是不够的。
  •   此书终于入手,此本书买了不会后悔的
  •   她的书值得好好一读
  •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资中筠的书很好
  •   看了一下目录,喜欢但还没看。
  •   比较林达的书,又是一番风味。
  •   书不错 印刷质量很好
  •   参加活动买的书 超值!希望以后多做活动!!
  •   09年11月第二次印刷,书好品相好
  •   买了还没看,相信不会差!
  •   就是看作者的名气去的 看完之后感觉很潦草
  •   而且挺厚的呢
  •   物流很快,书也很好。
  •   很开心的
  •   深刻,好书
  •   休闲读书,很好。
  •   细细地读了一遍,定得很有深度
  •   还好不是特别枯燥
  •   与林达的角度的不同,风格也不一样,不可以这样比较,我觉得很好,很有嚼头
  •   这一套都是经典
  •   一部力作
  •   作者对美国近现代政治思潮有着深刻理解,这本书通俗易读条理清晰的向读者介绍19世纪以来美国政治思潮的演变。对当代的中国也有启蒙意义。
  •   但是 这就是原来上下册的《冷眼向洋》拆成的 如果事先说明一下就更好了
  •   以前读过资中筠先生的一篇关于中国现代化的论述文章,深受感动,这次就是冲着她的名字买的
  •   清晰明了地勾勒了美国的发展变化。
  •   了解美国的窗口
  •   百年历史不单只剩痛苦,轻松更应该看到挣扎与努力。只是历史的玩笑太过于沉重,机会我们一再错失。
  •   之前已经看过,在图书馆借的,很喜欢资中筠先生的书籍,这次买来是用来收藏的,但是拿到书的时候就发现有一点瑕疵,所以给了个四星
  •   我第一次买这位女学者的书。实在不像女性的文笔,干净俐落、逻辑紧密,完全没有多于的废话。读多了文学作品,对这种干枯的文字实在有点读不下去。不过,历史著作可能就应该是这样,不能掺杂太多的情感和润色。我觉得写的很好。
  •   我听过资老师的演讲,之前也听过她的名字。又从网络了解到资老师的学识和人品。我也一把年纪了,但面对资老师,我仍然是个小学生。
    由于网络,我们才能如此方便地读到像资老师这样的思考者的书;言论自由理应包括传布思想者的思想自由。中国传媒大学崔卫平教授用了个邓氏句式,叫作“让一部分人的思想先自由起来”。多读像资老师这样的人写的书,以便让我们的思想早点自由起来!
  •   对中国的问题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   书中内容比较丰富,送来的书封面也比较新,感觉不错
  •   有所启示。内容丰富
  •   这本书不错,这本书是资先生的代表作
  •   买这本书,我很喜欢
  •   还未看,希望能不错
  •   读了一半,还是有些收获的。
  •   史学名著
  •   文字不错。很好的借鉴作用
  •   希望送货更快!
  •   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案例生动
  •   这一类的文章多了,没新意。作者仅局限于自身经验来谈,感觉泛在上面
  •   分析的不深入,比不上林达的作品。
  •   没有想象的那么好。还是老的方法论,有点老一套。
  •   我没有读过美国史,对美国的了解更多是通过最初的英语学习、好莱坞电影和生活网络上看到的美国人而得。很早就知道发达国家的国民素养和某国相比,差了几个层次。论坛上常常会看到这些细节对比,对比的饭后果上的是对某国国民作出强有力的抨击。这让我看的时候十分不爽,先让我对发达国家心驰神往、做起白日梦来,紧接着声色俱厉的告诉我:醒醒吧,赶上他们的日子?兴许下辈子投胎会有机会。就这样,无情的把我扔在黑暗的现实里。美利坚,三个拼成了一个美好的意象。建国前对印第安土著烧杀屠掠,建国时从成人阶段开始,新大陆上都是野心勃勃渴望自由和改变命运的青年。直到现在,他仍然是各行各界尖端人才的集中地和梦想有为的青少年的目的地。这样一个赢在起跑线上的国家,又巧合的避开了两次世界大战。这由不得你怀疑他的得天独厚。无论是科技创新诺贝尔奖、政府纷争联合国会议,还是全球经济金融衍生物,他都是无懈可击的一哥。他咳嗽了、患上小感冒,全世界的人都前赴后继的给他送药,就是把自己的药箱掏空也是无可奈何别无选择的事,谁让他是自己的大佬呢?《20世纪的美国》最后客观的指出了美国自身的问题。在奥巴马当选总统后,我又一次感觉到美国自我诊断能力的提升,很多问题都在慢慢消融、化解。我们应该感到高兴,比如说一个人的世界观改变了,他的方法论也会有相应的调整,或者说是一个大的变动。当然作为中国,我们自然不能守株待兔,期冀“冬天后的春”。我们应该选择相信自己的强大,然后再变强大。
  •   资先生到底是中国社科院的人,立场和当代统治者立场基本一致。并没有开阔的视野和眼界。比如联合国问题,霸权问题。说美国对联合国必须为其所需,否则把联合国放在一边。我们看待问题要换位思考,同时要从现实主义考量。美国欲实现其民主自由价值观,领导世界,这个无可厚非。因为中国强大了,也要担负国际责任,在世界上主持公道,为世界进步作出自己贡献。现实是,美国为实现其目的,在联合国有中国和俄罗斯“捣蛋”,只有抛开联合国。同时,美国也有成本收益、先后考虑。我们要看主流,并非一切要绝对正确。
  •   上当代政治与经济的时候老师推荐的,我是工科的,读起来有点难度诶。不过老师说这是国内研究20世纪美国的最好的书籍之一,所以识美必读吧。
  •   作者的文笔很好,读过这本书,其他的文章写得也是针砭时弊,很有魄力。
  •   态度比较中肯,信息量较全,视野也算全面,不错的一本读物,能引发你思考。
  •   书的印刷不错,触感很好。重点是作为冷眼向洋系列之一,对于20世纪美国的论述十分冷静从容,是20世纪美国研究不容错过的专业书籍。
  •   只是翻了翻,觉得还是很适合自己读,书看起来很不错,就是发货太慢。。。。
  •   我不敢评论资先生的书。因为我没有先生的深度和阅历。但是,我读罢此书,收益非浅。尤其是在当前看不清前方的方向的时候;老先生还是给你很好的指引
  •   书的纸质较好,发货与送货速度很快,很满意,书目前还未来得及看,看完后再作评论。
  •   了解美国历史的入门读物。真正具备国际视野的专家精心撰写。难得的藏传典籍。作者的扛鼎之作
  •   对于美国宗教的源流、变迁,对其文化、政策的诸般影响几乎没有论述。
  •   我买来送给爸爸,爸爸在看说还不错!
  •   资中筠先生是我国研究美国的资深专家,她在美国历史与社会文化方面的研究成果丰硕,见解独到,受到广泛好评。本书是她对2000年出版的《冷眼相洋》的修订,将其中关于美国的部分单独成册,本书在原书的基础上略微调整了结构,补充了内容,保留了精华。本书既从宏观上对美国在二十世纪的整个发展过程作了高屋建瓴地概述,也对一些影响美国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作者对于“... 阅读更多
  •   是好书啊(非得四个字。。)
  •   启迪之作
  •   帮别人买的,自己是看不懂的
  •      陈寅恪先生曾说过:“我认为研究学术最重要的是具有自由的意志和独立的精神。独立精神和自由意志是必须争的,且须以生死力争。我们不能先存马列主义的见解,再研究学术。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既不是我的学生。”读完《20世纪的美国》一书,首先给我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就是当你去接触一个你不了解或者你自认为很了解的事物时,但另一方面这个事物和你生长坏境和所受教育、思想又大相径庭时,一定要注意你认识和看待这个事物的态度,你应该抛弃之前对这个事物的偏见,无论厌恶或喜爱,在认识这个事物时,自由意志和独立精神始终是不可或缺的。¬这也正是资老先生以“冷眼”取名的意思,他在书中写到冷眼就是“冷静地、理性地观察外部客观世界,摆脱恩怨情结和先入为主的价值判断,以及各种非学术因素的影响,把20世纪已经发生的既成事实作为科学研究的课题,作冷静的观察和剖析。”抱定“冷眼向洋”看世界的态度,书中因而并未专门讨论中国问题。
      我认同资老先生“冷”的认识方法或态度,读完本书改变和增加了之前对于美国历史的一些认识,而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冷”的认识态度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无论是在文章后面的论述中还是在今后的学习之中,冷的态度都是受用无穷的。像刘瑜在《民主的细节》中阐述的那样,她所要做的就是一些很笨重的活,用讲故事的方式把这些事实展现出来,让你对事物的看法不受偏见的蒙蔽。
      《20世纪的美国》全书都在回答一个问题——20世纪美国何以兴。该书一反常态,并未过多的阐述国家发展必不可少的硬件,即科技、经济、政治、军事和外交,而选取了精神、思想、历史传统、价值观念等比较内在抽象的软件层面来论述20世纪美国得以发展的原因。贯穿全书的一条线索就是美国持续渐进的改革。正是这种渐进式的改革,美国并未发生政权更替、思想上也未经历和传统决裂,较之任何一个主要国家都稳定,20世纪结束后成为全方位的超级大国。而这种渐进式的改良过程中存在两条思想的抗争制衡,一条就是社会达尔文主义,主张自由竞争,适者生存;另一条是批判现实主义和社会改良,倡导天赋人权,社会公正。在这两种思想的背后,实际上是不同力量的斗争与制衡。这些力量和思想的不断斗争、制衡使得美国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发展为超级大国。
      19世纪美国已经遗留了贫富差距悬殊,种族歧视,城市问题和政治腐败等一系列问题。面临激化的矛盾,20世纪初美国经历了一场运动,而正是这场进步主义运动开启了美国渐进改革的模式,对以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进步主义宽泛的说,就是19世纪最后二十年到20世纪初二十年间,实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完成了一次基本上和平转型。”
      几股不同的力量推动了这次20世纪初的改革,包括劳工运动,平民主义运动、公众舆论的监督和批判,基督福音教派及其他教会改革派和学者、政党、政治家等。这场进步运动遏制了垄断财团,建立起劳工福利和社会保障,同时还促进了州市腐败问题的解决,种族问题也得到一定的缓解。社会达尔文主义和改良主义在20世纪初期汇合,形成了美国20世纪第一次大规模的改良运动,它奠定了整个20世纪的基调,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资老强调了进步主义运动对20世纪美国的重要性,即便是在后来经济危机社会危机爆发的情况下,美国也没有发生政权更替或者思想断裂等情况,进步运动对于20世纪美国历史的其他改革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本书在探讨美国20世纪得以发展的过程中还分析了一些其他因素,包括不同时期的政治制度政治政策,60年代的反抗运动、公益基金会、移民和教育因素等。
      笔者认为20世纪美国得以兴起最重要的影响还是来源于20世纪初的进步主义运动。在其他各种因素中或多或少都能够看到进步主义运动的影子。或者更为准确的说是进步主义运动汇合了社会达尔文主义与改良主义的不同思想,这样一种解决问题的模式思维对之后美国发展产生影响。笔者尝试在本文中简单的梳理一下进步主义运动对不同时期美国发展产生的影响,即20世纪美国发展的不同时期自由主义框架下两大思想的碰撞。
      
      (一)“政治斗争”中的思想斗争
      19世纪末到30世纪初美国遭遇了一次空前的经济大危机,贫富悬殊,劳资问题等矛盾尖锐不可调和。达尔文社会主义主张自由放任,适者生存,如果是极端的自由主义,那么经济危机中失业的工人,破产的企业注定只能是垂死挣扎;另一方面,改良主义认为政府应该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救助广大劳动者。恰逢经济危机,政府中的不同的决策思想本身就体现了社会达尔文主义和改良主义之间的碰撞。罗斯福新政的实施也是两种思想的妥协。新政缓和了劳资双方之间的矛盾,第一次大规模的建立起美国的福利制度,失业工人得到救助,劳资之间谈判也被合法化,工人有了最低工资、最高工时的保护。新政看似是一场改良主义的胜利,但是根本上还是没有脱离自由主义框架。“他明确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等各种类型的集体主义划清界限,把自己的学说定位在维护民主制度上,只是提出既能保持经济自由,又能保持经济繁荣的方案。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劳动者的工资福利等各种措施的最终目的是扩大消费,增加资本家的利润,从而增加扩大再生产的能力,最终有助于巩固和稳定现有的以私有财产为基础的制度。罗斯福自称,他的最终目的是要‘给私人企业加油’。”
      林登约翰逊提出的“伟大社会”构想提出了许多消灭贫穷和不平等的主张,推动了黑人民权问题、国家医疗问题的解决,福利制度不断健全。但随之而来福利制度问题成为一直困扰美国两党的问题,福利制度一旦建立,就很难再削减其额度,这也是两党争论的一个核心问题。当然笔者这里所称的政治斗争显然不是阶级之争,而是指两党在总统大选中的政策观点之争,更宽泛的来说是每一项改革背后立法之争,在总统大选和每一项改革立法争论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两种思想的斗争。这与我们经常认识的资本主义有着重要区别,资本主义制度虽然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沃土,但是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倡导平等,天赋人权的改良主义为社会平等做出的努力。美国建国历史虽然不长,但是其代议制民主历史是最古老的,这一点常常被人们遗忘,如此悠久的代议制民主中,一直都不缺少进步主义思想的制衡与抗争。
      
      (二)自由与平等在外交中的延伸
      20世纪60年代以反越战为核心,美国经历了一次社会文化危机。这次反战运动主要以大学生为主体,不同地区的大学生联合起来成立了一些以反越战和反帝国主义为宗旨的组织。例如柏克莱加州大学学生联合校外力量成立了“湾区越南日委员会”,“发起静坐示威活动,一些名流如乔姆斯基、马库斯、古德曼等都在会上发表演讲,把这一运动推向理论高度。全国各大学生纷纷响应,越是名牌的大学如哥伦比亚、哈佛、耶鲁、康奈尔等越活跃,当然社会影响也就越大。其活动特点是学术思想辩论和群众运动并行,在反种族歧视和反越战两个问题和社会其他阶层相结合,造成极大声势。根据文献估计,到最高潮时直接参加者达15万,而经常支持者有数百万之众。” 反越的火焰越烧越旺,后来出现了学生争取民主社会,关心亚州学者委员会等影响之大的组织,“我们最初走到一起来的是为反对美国对越南的野蛮侵略,并反对本专业对这一政策采取沉默为帮凶的态度。”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组织并不是简简单单反对越战,另一方面他们反对学术界在亚洲问题上的沉默。麦卡锡主义之后美国人在共党的问题上畏首畏尾,深怕被扣上“亲共”的帽子,但是此次反抗运动终于走出了麦卡锡主义的阴影,一些学者们对亚洲问题上的沉默表示担忧和耻辱,而美国人也开始改变了对亚洲的态度,敢于用“帝国主义”的词语来评价美国的外交政策,对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也开始做出客观正面的分析。
      进步主义运动主要针对的是美国国内的制度和政策,当时并未涉及到外交政策。但在这次反战运动中,自由和平等的思想已经延伸到了外交政策上。战后的新的一代成为反战运动的主体,他们在反战运动中倡导的自由和平等深刻了反应了美国改良主义中对世界种族平等的追求。
      
      (三)基金会——渐进改良的前沿
      书中写到,提到美国就不得不提美国公益基金会,它们是由私人捐赠的,是进步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20世纪美国发展所起的作用无法估量。书中主要介绍了卡内基、洛克菲勒和福特三大基金会。基金会在推动社会改良上发挥了重要作用:1)推动了教育、文化、科学的发展2)促进社会改良和社会科学的发展,对美国反战运动思想兴盛提供了物质保障3)密切关注美国所面临的国内外重大问题,组织了大规模的科学研究为政府出谋划策4)推动了种族问题的解决,利用教育增加了不同种族之间的平等。另外,美国基金会一开始就是面向世界的,它在推动其他国家教育发展,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基金会兴起背后是有一定原因的,一方面源于WASP文化传统,这些资本家们都遵守着美国传统的伦理和价值观,例如洛克菲勒人生信条之一就是“尽其所能索取,尽其所有给予”,WASP文化中伦理让这一群人有捐赠的信仰;捐赠者的信条反映出了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一些影子,同时也显示出进步主义的对平等的主张,这与处于社会达尔文主义与进步主义交汇时期也是密不可分的,这部分资本家们受到了来自进步主义带来的平等思想的熏陶。书中对基金会评价颇高,“基金会对内是美国制度的支柱之一,对外是美国政府外交政策‘沉默的伙伴’。如果说社会批判运动和舆论的揭丑是对美国制度的疾病和检查和诊断,那么掌握雄厚财力的基金会活动就是医治社会病的一种手段,是抹平尖锐的矛盾,推动健康的发展,因此基本上站在渐进改良的最前沿。在国际上,当然维护美国利益,不过始终忠于和平和人道的途径,以文化教育为主业。” 基金会这种对于平等的追求也一直延续下来,当前美国的一些富豪们都捐巨资建立起基金会,这种捐赠文化,促成财富的良性循环,意义不可估量。
      (四)种族问题下的平等追求
      种族问题是美国非常严重的一个问题,WASP文化下,无论是黑人还是其他种族都有受到歧视的情况。黑人问题是最为严重的,美国唯一的一次内战就是围绕黑奴解放打的。就种族问题的争论中也是最能直接体现出平等思想的。
      种族不平等从建国伊始就伴随着美国,经过几百年不断的抗争,黑人获得了选举权,平等的教育权,平等就业权,甚至今天“黑人”当上了美国总统。这追求种族平等的过程中黑人群体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但是,另一方面我们需要看到无数的白人也为种族的平等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从思想上说,反对种族歧视的原则根植于启蒙运动的自由主义、人道主义和天赋人权之中,也符合美国《独立宣言》的精神。”“从一开始争取种族平等的斗争主力中就有白人。这不仅是出于同情心,而是出自他们本身的信仰和理想。自以为信仰自由主义的白人,特别是知识分子,越来越感到在号称自由之邦的美国存在这种公然的种族不平等是一种耻辱。”
      另一方面,美国种族构成除了黑人白人之外,还有来自其他地区族裔的人群。美国先天就是一个移民国家,只不过最早移民到美国是持WASP文化的白人。之后,美国又迎来了一批批其他族裔的移民。移民虽然带来了一些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外来移民为美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和智力资源。无论是犹太人,亚洲人,拉丁美洲人等等都为美国创造了巨大的价值。但这部分人移民到美国之后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美国化的问题,也就是向先来的欧洲白人同化。而在这个融合的过程中后来的移民不免就会受到不同程度不公的待遇。同样的为了不同种族争取平等权利的人不仅仅只是这个种族本身,信仰自由主义的白人也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当然这和教育是分不开的,一方面教育带来了学术思想自由,另一方面教育也使得自由主义的价值观延续下来,让不同时期的美国人不仅仅只受到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影响。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无论是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各个方面,20世纪初进步主义运动中体现的对社会公正的追求,对平等、天赋人权的渴望一直都深刻的影响20世纪的美国。整个世纪的不同时期都延续了进步主义核心的追求,而正是改良主义中体现出来的平等、公正的精神,推动着美国种族歧视,贫富差距悬殊,对外扩张等问题的解决,从而使得20世纪结束之后美国成为世界唯一一个超级大国。当然不可否认美国国内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最重要的是能够客观的评价这些问题,看到里面体现出的两种思想的对抗和制衡,冷眼看待这段历史,学会和保持这样一种自由、独立的精神。
      
  •      读毕,我对美国的认识不只停留在盲目崇拜,而是深刻的了解了超级大国走到今天的历史原因。其中让我尤为触动的有几点。首先是教育。为什么美国能仅有短短几百年的历史,就能使教育在世界独树一帜。这和当时美国人的信仰有极大的关系。那时社会达尔文主义占上风,主张自由竞争,适者生存,而人天生的优劣可以通过教育来改变。然美国的教育同英国一些欧式教育不同,它更注重实用,特别是通才教育。这跟美国的历史有关。美国刚开始还只是个反宗教人士和其他对本国环境不满或遭迫害的人的拓荒地,他们来此寻求自己的乌托邦。他们没有固定的职业,在一个未知的世界生活,这就迫使他们要具备各种生存的技能。但随着美国经济的进一步繁荣,资本的不断积累,人们追求财富的野心也逐渐膨胀,人们开始倾向于社会实用需要的人才,对学术理论的研究也淡化了。教育开始变得功利化了,沦为培养各色市场所需要的专家的场所。我想中国的教育也需要好好反思,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教育是最好改变这种社会风气的场所,如果教育也与市场经济的走向同化,那么我们渴求的信仰就无处可寻了。可笑的是,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大学教育出现了很多“官员博导”,用学术换取学历,可悲!
       其二是捐赠。一个民族的精神信仰该是多么重要,这与权财无关,虽然其中也有个人私利存在,这里说的是精神私利,但毕竟它把人看的平等了,把自己看清了,认为别人的处境好坏与自己也是休戚相关的。“富人进天堂比骆驼进针眼还难”,“拥巨资而死者,死于耻辱”,如果认为他们的捐赠也是为自己来世考虑的话,也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进步。在捐赠方面,这不同与我国,随便一捐就了事了,他们对自己捐出去的钱有着很完善的科学规划,他们真正把钱用到了国民需要的地方,如教育,如医疗。我想中国人应该把古人“乐善好施”的精神重拾回来,在每个人汲汲于功利的时候,多留点时间好好思考该怎么合理来花,形成一种“捐赠文化”。信仰真的可以杀死人,可以升华人。
       该书涉及的内容很多,n种思想贯穿其间,对美国社会的种种问题加以思考,尽管各有利弊,但这种主张言论自由的结果,就是美国一步步在困难中成长,在成长中思考走向繁荣。
       如果今天中国的官员也能专心于国家治理的基本层面,少一些浮躁,多一些思考,我想这告诉发展的经济势头能放缓些,让匆匆于路途的人们多一些发现美的时间,这才是“幸福中国”吧。
  •      本书写作的出发点是美国何以兴,而作者得出的结论是美国在自由主义框架下,各个利益集团、各种社会势力都能通过言论自由等形式传达出自己的诉求,从而社会矛盾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众所周知,美国的阶级矛盾相较其他国家是很轻的,因为它有一个庞大的中产阶级,同时,他的社会流动性很强,而最主要的是,我从这本书读出来的,资本家在最大限度获取利益时,也主动让予部分权益,平民积极诉求,而政府从中公平协调,从而使各方保持一个平衡。
       当然,美国的崛起还有其他因素,比如崇尚实用主义,比如政府职能的转变等,但是,美国的持续不断发展的原动力应该是自由。
  •     美国作为全球霸主的地位也就20世纪后半程的事,作为一个建国仅233年的国家,其速度不可谓不快,成绩不可谓不丰,作者详尽分析了背后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动力,当然也有特殊机遇。
      
      总的来说,美国强大并不因为其鼓吹的所谓民主制度,而是深深植根于民间的自由主义传统。虽然建国时间很短,但背后却有来自欧洲大陆几千年的思想、文化和宗教做后盾,又得以在一片新大陆上进行没有负担的试验。
      
      对内行民主,对外立霸权。这是美国化解国内矛盾赢得民心屡试不爽的方法。但根据社会达尔文主义理论,一种制度总是要进行结构调整来适应时代不断变化的中心价值观,否则就会发生动乱。
      
      美国历史上危机不可谓不多,但总能在关键时刻由所谓的“民主”选举出的新政府来力挽狂澜。这也可能是专制政府无法在外表上和民主政府媲美所在,虽然现代社会,两种政府的政策实质都是权衡左右比较中庸,已不可能走向某种极权。
      
      书里的美国不是白岩松眼中的美国那么光鲜,也不是CCTV所呈现的只有枪击案之类的不幸,读完此书,会对美国这个国家有更全面客观的了解,不因其强大而盲目追随,也不因其霸道而无谓谴责。
      
      按列宁的说法,20世纪是美国挽救了资本主义,21世纪,中国这个社会主义仅存的硕果却要和资本主义的旗手联手拯救世界,这是个冷笑话么?
  •   这个是冷笑话么?求内幕帝暴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