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近的瘟疫

出版时间:2008-6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美]劳里·加勒特  页数:509  译者:杨岐鸣,杨宁  
Tag标签:无  

前言

你手里拿的这本书终于有了中文版。若是几年前就能译成中文该有多好,因为本书的内容必能引起中国读者深深的共鸣。本书的英文版问世至今已经10年有余,但是时间只是更加证明了书中所言不差。回忆1988年,一批病毒学家聚集在华盛顿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共同讨论一个当时还有争议的命题:奇怪的病毒正在世界各地出现。两天之间,实地工作的专家们提出了关于他们关注的病毒的各种信息:各式各样的微小病毒显示出,它们发生了奇异的变化,并有卷土重来之势。科学家们异常震惊,因为没有几位病毒学家密切跟踪过具体关注各类微生物的专家们的发现。会议结束时得出了一致的结论,科学家们明显地感到焦虑不安。此前20年,西方的科学家曾经踌躇满志,深信自己有能力找出传染性致病微生物的弱点,并且制造出药物和疫苗来击败它们,结果竟使传染性疾病的研究拨款逐渐断绝。在西方世界看来,对人类健康的真正威胁仿佛只剩下癌症和心血管疾病了:没有其他生物还会威胁人类。但是,1988年到美国首都聚会的病毒学家明白,往日的这种乐观轻说是可叹可悲,重说则是头脑不清,十分危险。外界很少有人注意到病毒学家披露的情况。那一周,美国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电视报道的一桩政治丑闻,就是人们常说的伊朗门事件上。一个名叫奥利弗•诺思的上校军官到国会作证,交代如何利用从伊朗和其他国际金融机构筹集到的资金,为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非法购买军火的问题。病毒会议间休息的时候,我曾和几位同事走上饭店的楼顶,那里阳光明媚,可以俯视白宫。饭店里面,每一个人都在轻轻议论着伊朗门丑闻;心里琢磨,不知哪些政治领导人会在未来的日子里失势倒霉。我转身对我的同事们说:“等到历史的尘埃落定的时候,这个伊朗门事件最多不过是个小小的插曲,而病毒学家的这次会议将会震惊全球。”我的同事只是半心半意地表示同意我的看法。连我也觉得自己口无遮拦,乱下断语,有些忐忑不安,担心对于国家科学院会议的重要性言过其实。当时我已经动手撰写此书,对于暗暗藏在心中的一种忧虑也不敢明说:我是否夸大了正在出现的疾病的威胁?今天,我怀疑你能否在100名美国人中找出一个可以准确地说出伊朗门丑闻原委的人来,但是几乎每一个美国人都会告诉你,他担心奇怪的流行病和具有耐药性的、突变形式的旧病卷土重来。虽然他们并不能把他们的担心追溯到那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国家科学院病毒学家会议,或者本书的出版,但是往日对传染性疾病的那种盲目乐观,美国人已经自感动摇。对传染性疾病的危害,人们越来越担心,甚至引起了美国白宫、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欧盟领导层、俄罗斯杜马和联合国安理会的关注。关于最新出现和卷土重来的疾病可以列出一个很长的单子。这个单子里包括大部分致病性病菌,但都具有了耐药能力。其中最为危险的要属XDR-TB,这是一种新的结核病,2006年春首先在南非发现,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抗生素都具有耐药能力。具备强大耐药能力的普通病菌,如链球菌、葡萄球菌和梭菌等菌属,也都充斥着全世界各地的医院。危险的新病毒单子上最可怕的当属人类免疫系统缺陷病毒(HIV),这是引起艾滋病的病因。人类免疫系统缺陷病毒于1981年首先在美国发现,现已传遍世界,成了当代分布最广的传染病。人类免疫系统缺陷病毒出现以后,世界上又从可怕的埃博拉病毒到SARS,暴发了多种疾病。在2002年秋SARS在中国南方出现以前,大多数国家的政府都把传染病视为内部事务,详情对外部世界都讳莫如深。尽管世界卫生组织几十年来一直呼吁各国迅速、准确地报告疫病的暴发情况,但各国响应者寥寥无几。对于那些急于发展经济、追赶富裕的西方的国家来说,传染病失控被视为落后的实例,是丢脸的事。前苏联对于传染病和公共卫生总是编造各种虚假数据,其领导人急于要宣布,在疾病控制方面已取得重大成就,可以与资本主义的欧洲和北美抗衡。不管其政治信仰和文化背景如何,2003年的SARS流行对全世界的领导人都是一次震撼。有的领导人曾经错误地对待凶猛的人类免疫系统缺陷病毒的流行,认为它只是一些毒品注射不当和性行为不端的人造成的恶果。正是因为政治领导人忽视了人类免疫系统缺陷病毒和艾滋病带给人们的真正信息,一味地指责患病的人,说他们由于“缺德的”或“违法的”行为而自己招来疾病,是自作自受,这才失去了应对微生物世界新变化的宝贵时间。但是,SARS到来,政治领导人再也无法轻易找到对问题置之不理或指责患病者自作自受的理由了。SARS显示出一个新时期——全球流行时期的到来。实际上,正如本书所说,通过征服者、战争、商人、运输中的动物和食品,疾病早已形成全球流行之势。不过SARS更代表着一种神秘的流行病在一个新世界的出现,这个新世界利用20世纪难以想象的方式,通过经济和空中交通,彼此紧紧地连成一个整体。今天,中国已经是世界上的一个制造大国,而美国、欧洲、日本和加拿大则是消费大国。大家紧密相连,全球如同近邻,而且一日紧似一日,因为国际互联网和全球化经济意味着,洛杉矶的一个少年可以用深圳制造的电脑,向开罗和巴黎的小朋友发送电子邮件;他还可以一边吃着三明治:里面夹的肉来自智利,生菜产自墨西哥,一边用广州造的手机同纽约的表弟聊天。边界越来越难隔断人们的交往了。当然,从微生物的角度来看,人类的政治边界从来就没有挡住它们流行,尽管大多数公共卫生官员都曾采用监测、隔离、接种及其他各种方法,企图将微生物“阻挡”在国门之外。当人和物在地球上还只是缓慢移动,冷战将地球分割成若干禁止出入的区域的时候,通过严厉的公共卫生政策,还有可能减缓微生物越界进入他国的速度。但是现在已经不可能了。我们现在已经知道,所谓SARS乃是一种蝙蝠病毒,携带它的是以水果为食的动物,通常出没于亚洲雨林的尽头。人类原先同这些动物并无接触,更不曾接触这些动物的血液里流淌的病毒。通过一系列至今尚未完全查明的环节,那种蝙蝠病毒进入了广东的鲜活动物市场,靠着全球化的力量,又迅速传播到香港、新加坡、越南、加拿大、德国以及其他十数个国家。SARS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几十亿美元。对于政治领导人而言,SARS促使了他们的惊醒。中国领导人看清了对流行病秘而不宣的代价,因为整个世界都不满于否认这种新疾病的存在。加拿大领导人和中国香港特区政府官员发现自己竟忽略了医院的传染控制措施,终使医院成了sARs的传播中心,真是令人痛惜。美国的领导人原本感到高枕无忧,深信本国的疾病控制中心确有能力保护美国民众不受微生物的威胁,如今也忽然关心起万一SARS暴发,对国家安全会有何种影响了。就人类同环境中存在的病毒、细菌以及寄生虫的关系而言,我们如今正处在历史性的十字路口。人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移动着,亿万经济难民奔走于全世界,寻求新的未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对供水、排水、食品和新鲜空气的需求也会增加。人类行为的这一切变化都使微生物的生存条件有所变更,往往给人类、农业和牲畜带来危险。2006年,中国领导人发生了180度的大转弯,原先对sARS是秘而不宣,如今对中国境内的所有传染病几乎完全公开透明。另外,中国的陈冯富珍博士已经担任世界卫生组织的领导,北京还同华盛顿磋商,草拟一些协议,供各国采纳,以便在发生流行病威胁时,采取完全透明的态度。随着禽流感。H5N1在亚洲、欧洲和非洲的传播,对这种公开透明的要求显得更加紧迫。日复一日,科学家和政治领导人都在研究如何互通信息,迅速采取公共卫生措施,使世界免受不折不扣的毁灭性流行病的劫难。但愿他们的研究早见成效,措施准确得当。劳里·加勒特2006年12月,纽约

内容概要

美国著名女记者劳里·加勒特获得普利策奖的作品。  在这本像惊悚小说一般让人紧张的纪实作品中,作者以令人信服的口吻告诉人们:人类在与瘟疫的战争中打了败仗。  全书以文学的笔法记录了20世纪后半期世界各地瘟疫爆发以及研究的过程,冷静地分析了瘟疫产生的根源。

作者简介

劳里·加勒特(Laurie Garrett),美国著名女记者,获得皮博迪奖(The Peabody Award)、乔治·伯克奖(George Polk Award)和普利策奖(Pulitzer Award)这三大著名新闻奖项的第一人。曾就读于加州大学,攻读公共卫生,以优异成绩毕业后,又先后到斯坦福大学和哈佛大学进修。在校期间即对新闻事业产生浓厚兴趣,后来成为专业记者,在美全国公共广播电台、《新闻日报》等新闻单位就职。现为美对外关系委员会全球卫生高级研究员。著述颇多,除本书外,另有《失信:全球公共卫生事业之瘫痪》、《流行天下!传染病的世界》等,并且经常为各大报刊及通讯社撰稿。文字细腻生动,颇受好评。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序言作者自序第一章 马丘波——玻利维亚出血热第二章 健康的转折期——乐观的时代:着手根除疾病第三章 猴肾与落潮——马尔堡病毒、黄热病与巴西脑膜炎第四章 进入密林——拉沙热第五章 延布库——埃博拉第六章 美国建国200周年——猪流感与军团症第七章 恩扎拉——拉沙、埃博拉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与社会政策第八章 革命——基因工程与癌基因的发现第九章 微生物的汇聚之处——城市疾病第十章 远方的雷声——性传染疾病与注射毒品者第十一章 危险:极其微小之物——艾滋病溯源第十二章 寻找出路——准备、监测和重新认识后记鸣谢译者的话

章节摘录

第一章 马丘波:玻利维亚出血热卡尔•约翰逊强烈希望,如果这场疾病不能马上夺去他的性命,什么人最好开枪打死他,结束他的痛苦。其实“痛苦”一词已经不足以描摹他的情状。他简直是身在地狱。他的皮肤的每一个神经末梢都处于极度的紧张状态。他甚至受不了一条被单的压力。当巴拿马的戈加斯医院的护士和医生触到他,或给他抽取血样时,他都会暗叫一声或呼喊不止。他发着高烧,浑身是汗。他身体无力,近于瘫痪,而且周身疼痛,在他的想象中,运动员训练过度就该是这个样子。Q病房的护士们刚刚看到约翰逊躺在他的两个同事身边的时候,他那双红灿灿的充血的眼睛叫她们不禁倒退了两步。静脉管像是血液的大河,微血管犹如支流,在约翰逊的全身,通连静脉血管的微血管都在渗血。已经出现了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的小孔,孔里渗着水和血蛋白。他的喉咙红肿,几乎不能说话或喝水,因为食管内膜发炎、出血。医院里传说这3个人害的是一种奇怪的传染性新瘟疫,他们是在玻利维亚病倒的。在约翰逊短暂的清醒时刻,他会问他躺了多少天了。当护士告诉他这是第5天时,他呻吟了一声。“如果我的免疫系统不马上发挥作用,我就没命了,”他暗想。他在圣华金曾多次看到这种情形。一些人在4天内就死了,多数人经受这种折磨多达一周。他一遍又一遍地回想他在玻利维亚东部边境那个孤立的村庄里看到的情形。他希望能想到什么事情帮助他治愈疾病,解开圣华金的谜团。事情发生在整整一年以前,即1962年7月。那时,约翰逊刚刚来到巴拿马运河区的中美研究单位,他曾在美国政府设在马里兰州的贝塞斯达国家卫生研究所收集了一堆关于呼吸道病毒的资料。1956年,他刚完成医科学业成为一名年轻的医生,便开始不遗余力地研究引起普通感冒、支气管炎和肺炎的病毒。他的工作受到人们交口称赞。但约翰逊是个耐不住性子的人,他感到厌烦了。当他听说国家卫生研究所正在物色一名病毒学家到中美研究单位的实验室工作时,他便抓住这个机会不放。约翰逊到达巴拿马不久,他在中美研究单位的新同事罗恩·麦肯齐也自愿帮助美国国防部的一个小组前往玻利维亚进行营养调查。“营养调查?”约翰逊嘲讽地说。“哦,我的经验用得着,再说我还从来没有到过玻利维亚呢。干嘛不去。”麦肯齐说。当麦肯齐和国防部的小组在拉巴斯见到玻利维亚卫生部长的时候,部长说只要他们首先去处置几百英里以外一个更加急迫的问题,批准他们的研究计划没有问题。“我需要一个精通疑难病症的专家,到本国东部去调查一场流行病。”所有的眼睛都转向麦肯齐,他是个儿科医生,又是受过专门训练的流行病学家,最符合要求。他在座位上不自然地扭动身体,嘟囔着说不会讲西班牙语,心想玻利维亚东部会是个什么样子?部长接着说明神秘流行病的流行范围相当广,拉巴斯的两位医生暂且称之为ElTypho Negro,即黑色斑疹伤寒。次日早晨,个子高高又有些笨手笨脚的麦肯齐身着黑色礼服,内穿浆洗整洁的白衬衣,打着领结,站在拉巴斯机场的跑道上,脚下放着个手提箱。他向玻利维亚的医生雨果·加隆,微生物学家路易斯·瓦尔韦德·希尼尔和一位当地的官员打过招呼,4人便登上一架老式B-24轰炸机,开往玻利维亚东部的马格达莱纳。麦肯齐四面看看,想找一个座位,机上没有。为了运肉,机内物件都已拆掉。通常机上的乘客只有块块牛肉。所以,麦肯齐只好站在驾驶员的后面,在石子跑道上漫长的加速过程中,紧贴机舱来保命。由于拉巴斯的海拔在1.3万英尺,飞机必须达到高速才能有足够的升力,离地起飞。过了一段感觉极长的时间,蹲在驾驶员和副驾驶之间的玻利维亚印第安人机械师才从驾驶舱的地板上拉起一根杆子,收回起落架,他们这才算飞离地面。像一只疲倦的老鹰,轰炸机绕着拉巴斯慢慢地飞了几圈,旋转升到1.6万英尺,达到高度,可以穿越耸立在拉巴斯周围的安第斯山峰间狭窄的山口。麦肯齐瞪眼瞧着附近山峰上倒悬的冰川不断崩裂,不禁吓得目瞪口呆。飞机逃脱万般惊险的山口以后,又被包围在一团浓雾中,驾驶员被迫单靠仪器飞行,即一个罗盘、一个秒表、一张地图和一叠记录纸。麦肯齐暗想这可真够冒险的。就在3年以前,他还在旧金山以北一个田园式的小镇为人接骨,为儿童打防疫针。这次冒险比他离开个人行医,服务公共卫生事业时想象的任何困难都更加危险一些。飞机下降进入雾气中,麦肯齐开始感到气温和湿气增高,浆洗得挺硬的衬衫下流起汗水。穿过地面雾气后,他看到机下闪过仿佛是无穷无尽的无树大草原,只是被低矮的、绿树成荫的山丘所打断,河流弯曲、绵长,两岸长满片片雨林。“真像佛罗里达,”麦肯齐暗想。“和埃弗格莱兹有些相似。”又过了长长的两个小时,飞机降落在马格达莱纳小镇。麦肯齐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天哪,”他喊道,“足足有200人,围着飞机站着。”人群里的妇女全都穿着丧服,男人戴着黑色袖带。失去了亲人的马格达莱纳民众聚集在一起来欢迎“专家”,专家是来结束他们的流行病的。“专家?”麦肯齐自言自语,不自然地看了瓦尔韦德和加隆一眼。“哎,我算上当了。”愁眉苦脸的人群围着他们,4个人躲着摇摇晃晃的牛车,一路经过一些散落的茅顶土墙房屋,奔向镇子的集市。那是一个大院子,周围是一条圆形拱道和马格达莱纳的住家及商店。一种悲哀、滞呆的气氛笼罩着一切。在马格达莱纳小小的门诊所里,麦肯齐发现有十几个病人在痛苦、挣扎。“天呀!”他看着一个又一个的病人吐血时喊了出来。他打了个寒颤,感觉到他所处地位的责任重大,也暗骂自己竟胡里胡涂地来到这个尴尬位置上。他在索萨利托一个诊所里向儿童发抗生素,孩子们喉咙发炎,一时停止了玩耍,这仿佛都还是昨天的事。麦肯齐在病房里看到的情形迫使他丢开儿科的知识,一时间使用起在二次大战的战斗中学到的鼓足勇气和胆大无畏的经验。有人告诉他大部分病人是从奥罗巴亚亚来的。一提起这个偏远的村庄的名子,马格达莱纳镇上的人就不寒而栗,他们说起这个村庄都带着明显的恐惧。麦肯齐比玻利维亚人高出一头,不久,这个大高个儿就蹲在一个独木舟里,乘着月光,往上游朝着小镇划去。他们一路划,麦肯齐不断看到极大的“原木”比他们的独木舟还大:从岸边朝他们滑过来。等他弄清这“原木”竟是鳄鱼时,头发都竖了起来。次日,4人骑马40公里,前往奥罗巴亚亚。村子里空无一人。村里的600个居民几天前已惊慌逃离,把村子留给胡奔乱跑着觅食的猪和鸡。麦肯齐回到马格达雷那,从当地病人身上采集到一些血样,返回巴拿马,设法说服中美研究单位的主任亨利·贝和贝塞斯达的国家卫生研究所的领导们,玻利维亚的形势值得进一步调查。“很可能只是一场流感。”国家卫生研究所的官员们一致认定。“是一种奇怪而危险的东西。”麦肯齐坚持说。麦肯齐和约翰逊都认为玻利维亚村民的症状与最近发现的一种拉美病毒引起的症状相似,这种病毒是1953年在阿根廷的胡宁河附近发现的。胡宁病毒是塔卡里伯病毒的近亲。塔卡里伯病毒曾在特立尼达引起蝙蝠和啮齿动物患病,也是最近发现的。虽然没有迹象表明塔卡里伯病毒会感染人类,但是胡宁病毒在很多情况下却显然是致死人命的。在阿根廷大草原上人烟稀少的农业区,胡宁病毒仿佛是来无影踪地降落在收麦子的人身上。这也是一种伤害微血管使人流血致死的人类杀手。无人知晓阿根廷人是如可染上胡宁病毒的,有人猜测这种病毒可能飘浮在空中。约翰逊暗想,不能傻乎乎地冒险。虽然国家卫生研究所还没有批准中美研究单位对流行病进行调查,他还是飞到了美国陆军在马里兰州的迪特里克堡,去找艾尔·威登。威登是实验室安全的先行者,他把迪特里克堡建成全世界最重要的致命性微生物研究中心。约翰逊想要一种人们未曾听说过的东西:某种可移动的箱子,使他可以在发病原地安全地研究胡宁病毒,或者其他任何灭绝圣华金村民的东西。迪特里克堡正在对“无菌白鼠”进行各种研究。白鼠的免疫系统极弱,几乎任何微生物对这种突变型啮齿动物都是致命性的。为了保持白鼠活命,科学家将它们放进密封的箱子内,箱子时刻处于正压之下,将空气压过特制的滤管,通向白鼠,然后再朝着科学家们放出来。通过这种办法,白鼠只呼吸消过毒的空气。压力箱的两边安有密封的橡胶手套,科学家们把手伸进橡胶手套,对白鼠进行研究。这种钢制的稀奇玩意儿称做“手套箱”,其尺寸相当于一个大棺材,重数百磅。约翰逊的想法是把一件这样的玩意儿由正压改成负压,使空气朝着可能有危险的动物或微生物的标本往里面吹。这样,他就可以在一个能搬运的实验室里比较安全地工作了。这种可搬运的实验室还从来没有人用过,威登也不清楚该怎样临时改装正压箱子。但是为了抢时间,约翰逊和威登造出了一种新的重量更轻的手套箱,在周围安了一大排铝条,以防止在压力从由内向外变成由外向内时外壳向里瘪。这个办法可行,两人十分高兴。这期间,麦肯齐仍然面对着贝塞斯达以及亚特兰大的疾病控制中心的强烈反对。尽管他是个医生,而且受过公共卫生的专门训练,身居高位的人们还是直言不讳地质疑37岁的麦肯齐是否有足够的热带工作经验,来辨识一种新的流行病。他们坚持,如果派一个小组去调查,到头来很可能不过是流感之类的普通小病,这将是一种时间和人力、物力的浪费。1962年秋,麦肯齐向比尔·里夫斯求援。里夫斯是他在伯克利的加州大学研读公共卫生课程的导师。他向里夫斯描述了马格达雷那的情况。里夫斯坚持让麦肯齐“顶住贝塞斯达的官僚主义压力”。“放手干吧。你在那里发现了重要情况。别让他们消磨了你的勇气。”里夫斯鼓励他。1963年1月9日,国家卫生研究所传染病处的领导在贝塞斯达开会,麦肯齐很有说服力地陈述了他的理由。会上决定,他和中美研究单位的一个名叫默尔·孔斯的生态学家首先执行一项侦察任务,去估量流行病的范围,收集血样,确定当地的生态状况。两人3月起程,一周后返回,更加坚定地相信正在发生一场严重的流行病。孔斯是威斯康星大学毕业的生态学家,他看到成千上万的蝙蝠住在马格达雷那等小镇的茅舍里,夜间成群结队地出来觅食,简直目瞪口呆。这是一种小型蝙蝠,相当于美洲蝴蝶的大小。但是它们结成大群,会一下子遮住村庄的天空。在流行病学家麦肯齐看来,在马格达雷那其实并没有人受到感染,真正的流行病是在50英里以外一个叫圣华金的小镇上。两人回到巴拿马,带着不容置疑的证据,足以获准进行深一步的调查。新的实验室设备装箱后,约翰逊于1963年5月前往玻利维亚,同行的有麦肯齐和孔斯。到达首都后,他们租了一架美国空军的老式B-17轰炸机,飞往安第斯山的东麓,然后沿安第斯东麓的山丘到达伊特内兹河,从那里再到该河的支流马丘波河,最终在圣华金外的一个机场降落。他们用骡子驮着,把1万磅的设备运到小小的镇子里。圣华金位于一个山坡上,刚刚高出马丘波的洪水线。目瞪口果的约翰逊暗想,这定是“新世界的最后边疆”了。他从事科学事业半生,还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原始的条件:没有道路,没有真正的卫生设施,没有围栏,没有电力,没有电话,没有自来水。牛比人多,大约多出一半,在镇里随便乱跑。圣华金杂居着纯西班牙人、纯印第安人和两种人的混血后代,三种人人数相当。他们的祖先在17世纪建起了这座小镇。比较富裕的居民住在瓦顶白墙的土坯房子里,其他人住在泥墙茅顶的屋里。6条沼泽地上的小径构成了圣华金的“道路”,小径都集中通向一个不大的中心市场。圣华金的西班牙人是牛崽的后代,他们几代人为一家控制着一支亚马孙河空调船队的巴西富豪放牧很大的牛群。轮船把牛肉运出圣华金,沿河流北行1400英里,到达西北部直通亚马孙的人海处。从那里,牛肉再运到欧洲或北美,巴西人获得厚利。但是在小小的圣华金,牛崽、他们的家属以及当地的印第安人,却完全靠着巴西农场主的“恩典”和回程的轮船给这个偏远的小镇运回的粮食和物品过活。1952年发生革命,玻利维亚民族主义革命者上台执政。土改队剥夺了玻利维亚和巴西的旧寡头集团的大片土地,圣华金的民众一下子发现自己成了有产者。巴西人不愿出钱从当地人手中买回原本属于自己所有的牛群,便开着他们的轮船离去,再也没有回来。村民们发现自己孤立、贫穷,面临着严重的营养不良,除非他们播种粮食,来补充处处堆放的牛肉。约翰逊、麦肯齐和孔斯到达圣华金时,他们见到的是一个小小的镇子,两千来口人靠着牛肉和家庭菜地及散落在大草原上的小片稻田、麦地的出产,勉强度日。不断有大批的旅客乘着轮船,从草原上更加偏远的地区,经过小镇,前往玻利维亚较大的城市,偶尔会有轮船停泊在圣华金码头。到达以后,约翰逊立即架起他的轻便实验室设备,几个人开始估量神秘的流行病暴发的规模。那时,流行病已经暴发了14个月,每天都有人出殡,教堂为新死的人敲响丧钟,墓地添满了新坟。在村民的急切帮助下,他们画出了当地的地图,并且在所有土房子上都画了号码。他们对每个家庭都进行了详细的询问,提出了一些对他们十分重要的问题:这一家有多少人患过这种疾病?有多少人亡故,多少人康复?患病前几日他们都做过什么事?家里的一个病人有无可能传给了另一个人?是否有牲畜害病?情况马上明朗起来:近一半的人受过感染,其中近一半死于这种疾病。这是一个可怕的数字,因为没有什么微生物会致死近50%的感染者。1963年,有一个家庭的11个人中竟死去9个。“这几乎就是罗马流行病大死亡。”约翰逊对他的同事说。他指的是古罗马共和时期的大流行病,当时,至少有四分之一的人口被一种现在估计是天花的疾病所感染。最重要的任务是找出到底是哪一种微生物在杀害圣华金的民众:细菌、病毒还是寄生虫。从情况看是病毒,可能由昆虫传播。于是他们便设立了两个实验室,相距70米。第一个是一所瓦顶土坯房,里面放着约翰逊的手套箱设备和各种其他装备,以及用于从血样和活检标本中分离微小组织的研究用动物。

后记

1993年夏天,罗恩-麦肯齐正在收看电视上的晚间新闻。此时他已经退休,在南加州一个沙漠中的社区过着舒适、悠闲的生活。一条简短的消息吸引了他的注意。消息提到拉美许多地区将农田改种古柯树,为可卡因的制作提供原料。麦肯齐认出了电视里的画面。那正是他魂牵梦绕的地方:玻利维亚的圣华金。看到电视里那个古老的养牛小镇,这位退休医生不禁想起往事,想到他在加州的索萨利托的日月,那时他还是一个体格健壮、性格单纯的医生;也想到1962年在拉巴斯那一天的情景:玻利维亚卫生部部长说玻内地发生了一种怪病:黑斑疹伤寒,问他是否愿意去看一看疫情。麦肯齐在起居室里坐了好一阵儿,回想起当那场奇怪的出血热横扫玻利维亚的马丘波河地区时,百姓是何等的惊慌失措。他心里暗想,现在已经时隔三十余年,不知那里的百姓近况如何?他伸手拿起电话,打向蒙大拿。接电话的是卡尔•约翰逊。他也已退休很久,如今的生活心满意足:住处是个幽僻的牛崽区,环绕着几条弯弯的小溪,闲时可以垂钓鲑鱼。两位昔日的同事商定故地重游,再访圣华金。麦肯齐想起了60年代前往这个偏远的地区所经历的种种困难,便给拉巴斯的一位同事打电话,征求他对行程的建议,最后安排在9月份动身。麦肯齐告诉那位同事,过了这么多年,他和约翰逊想再到那里随便看看。几个月来,玻利维亚出血热又在圣华金附近地区重新暴发,疾病控制中心派出的调查人员帮助该国政府查明,马丘波病毒已经卷土重来。事过三十余年,如今玻利维亚政府又在这个地区展开了大规模的灭鼠活动。这件事也引起了约翰逊和麦肯齐的关注。两位美国人到达拉巴斯时,受到了热情的接待,其规格之高让他们受宠若惊。30年是一段不短的时间,他们两人都没有料到,还会有谁记得这么多年以前,他们在那块偏远的草原上做过的事。可是在首都那几天,竟然是不断的庆功摆宴,授勋发奖,简直让这两位科学家目瞪口呆,也让他们前往圣华金的行程耽误了将近48个小时。最后,政府安排了一架飞机,送他们两人前去这个偏远的地区。于是飞机从那个海拔1英里高的城市爬升,穿越安第斯山脉,在亚马孙河头笼罩着腾腾热浪的陆地上降落,这一整套令人头晕目眩的经历,让麦肯齐又重新领略了一番。飞机接近圣华金时,约翰逊和麦肯齐心里暗想,下面出了什么事?好像是有一大群人围在简易的机场四周。落地以后,麦肯齐问道:是不是什么要人或高官碰巧也在这里降落?他们刚一走出机舱,当地的一个鼓号乐队就奏起了欢快的乐曲,三百多名农民、牛崽、儿童、牧民,一起向这两个美国人欢呼。面对着这些热情洋溢、兴高采烈的人群,又是拥抱,又是握手,还有许多鲜花和礼物,麦肯齐和约翰逊感慨万千。他们无法相信,圣华金的百姓还认得他们,还记得他们在很久以前寻找玻利维亚病原时的情形。“他们大多数人当时还没有出生。”麦肯齐对约翰逊说。约翰逊和他一样,也感到惊喜万分。可是对圣华金的百姓来说,麦肯齐、孔斯、约翰逊、韦伯这些名字,早已永远铭刻在他们的文化和记忆中了。圣华金的有些街道如今也成了柏油路,大都是以这些神话般的北美英雄命名的,是这些英雄使圣华金免遭厄运。连学童也都知道这些白发的“疾病牛崽”的事迹。他们就是那些治住瘟疫的人。这也就是为什么圣华金的民众会在断断续续的细雨中耐心地等待了48个小时,站在机场的跑道上,满怀期待地注视着西方的天空。

编辑推荐

《逼近的瘟疫》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逼近的瘟疫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5条)

 
 

  •   当我拿到这本黑色的书时,便感到一种油然而生的恐惧,一只硕大的蚊子吸食着五大洲,一旁是一个瘦弱的人,浑身裹满了绷带,活脱脱一个木乃伊,眼里露出恐惧。
    打开后,内容着实让我吓了一跳。原来我们从未听说过这些疾病,这些传染性极强、杀伤力极大的瘟疫。有拉沙热、埃博拉、疟疾、猪流感、艾滋病……以及它们无数的变异,原来千千万万的微生物就存在与我们的身旁,原来我们也可能在无意中就染上不治之症。
    自打人类发明了抗菌素(如青霉素)以后,有些病毒仿佛一下销声匿迹了,有些绝症也可以几针治愈了。人们忽而觉得无论是那种病,只要不是癌症,就一定能在医生那儿得到药,就一定没事。事实正好相反。虽然有那么一段时间疾病可以很容易被治愈,但几十年后,无数的疾病却又卷土重来,比如肺结核。
    其实这不是微生物有什么魔力,而是自然本身就是这样。达尔文早在十九世纪中期就已经用《物种起源》告诉了我们,生物是会进化的,微生物更是如此。正如过度的农药会激发害虫的潜能一样,过度使用抗菌素也会有这样的结果。
    这本书中不仅有要命的流行病,更有无数令人感动的无畏的医护人员、科学家。那些人冒着生命危险救死扶伤,在恶劣的环境中寻找威胁生命的祸根。印象最深的是那所在非洲大草原上的教会医院。当有人来访拉铃时,几个修女会冲出来将来访的人赶走,一位瘟疫就在医院里,他们不愿让更多的人承受这种痛苦了。
    不过,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从艾滋病那一章开始。这种疾病忽然到来,打得世界措手不及,因为它攻击的不是脑部、心脏和血管,它破坏的是淋巴系统,是人体最后一道防线。一旦有了这种病,今后哪怕是普通的卡氏肺囊虫也能致人于死地。
    可怕的还不仅仅是病毒本身,而是人类的生活方式与自由追求。人类将世界建成地球村,便为微生物搭建了全球传播、全球互动的平台。而从六七十年代开始的性解放,也为艾滋病买下来祸根。
    在很多人看来,同性恋、过多的性伙伴没有什么问题,或者只是觉得这样做只是应受到道德上的谴责而不需要法律上的约束。结果是什么?是艾滋病的疯狂传播。
    这里就涉及到了这么一个问题,道德到底是什么。其实通过艾滋病这件事就能很清楚的认识到,道德并不是像古人所说如同天上的繁星在我们出世前就已存于我们的内心,而是千百万年来人类为了生存而养成的规定,规定了人类的某些行为。有一些规定,是为了保护个人利益,如:人不能随意杀人。一个人不随意杀人,就意味着其他人也不能随意杀他。另一些规定,则是为了保会人类种群的利益而制定的,同时也保护了个人利益,如从古至今都不能被很好遵守的一夫一妻制,不仅确保了人类种族的多样性,限制了人口数量,也避免了个人得上梅毒等病。
    虽然从古至今,道德的规范有很多,但是有的消亡,有的保存。可是这些规范的保存和消亡,并不完全是按照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求。比如同性恋问题,许多人为这类人辩护,有些地区甚至认为同性恋是合法的。但是,从遗传学、流行病学的角度来看,这恰恰为某些传染病的传播制造了条件。于是这就不仅仅是道德上的问题,而是关乎人类种族延续的问题。
    就这一点意义上,道德与法律是等同的,都应是为了个人利益与人类种族利益而定的规则。而且有趣的是,此时个人利益与人类种族利益大约也是等同的,因为保护了一个人,就是保护了整个种族。
    有人会问:一个人为什么能和整个种族有同等的地位?原因就是,无论是道德还是法律,都有这么一个前提,道德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那么,保护了一个人,岂不就应是保护了每一个人,那么不久等同于保护了整个种族。
    从这个角度再来看看道德的遗留物,就会发现,男女渐渐平等了,而近亲结婚却几近消失。虽然并没有达到,但是世界的确有意向想这两个方向发展。也就是说,道德中有近些年才添加的,也有不断在剔除的,根本上看,还是为了人类种族的繁衍。(性解放这件事除外,这件事是非
  •   早在我们的祖先还在树林间奔跑跳跃的时候,瘟疫的利剑就已经在头上高悬。后来,我们的祖先学会了直立行走,学会了使用火,学会了冶炼金属,学会了使用电,学会的航空航天,学会了不计其数的科学技术,并且创造出了现在这样伟大的文明。但是,瘟疫的利剑却始终还在大自然手中牢牢掌握,不知何时何地就会给我们来上那么一下,让我们感受到毁灭的力量。这种力量,我们只能远远的躲避,但是它依然在悄悄的逼近....也许我们之中的很多人开始因为对历史的遗忘,慢慢的丧失了对瘟疫的警醒;也许我们之中的很多人已经认为人类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而失去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然而,在大众的蒙昧沉睡中,有人会给我们敲响警钟,提醒我们,面对自然的毁灭力量,我们依然很脆弱。对于大自然而言,我们和当初在树林间奔跑跳跃的祖先们其实是一样的弱小。《逼近的瘟疫》就是这样一本书,给予我们应有的警醒和敬畏。值得一看。

    瘟疫给人类留下了太多的痛苦回忆,刚工作的时候,我们医院胸外科的刘主任告诉我一句话:医学生教材里的每一句话都是用鲜血写成的。任何关于疾病的书又何尝不是如此。“隔离”这个词就是从拉丁文“40”这个词衍生来的,是说当初意大利爆发瘟疫的时候,在港口把刚下船的人全部关40天,如果40后能活着出来的人自然是没被瘟疫困扰,但是,大部分人没有走出来。这些人类历史上痛苦的回忆是不应该被我们遗忘的,幸亏有这个富于人文主义精神的医学史作者,把这些记录下来不断提醒我们应该对我们的敌人--瘟疫长存敬畏之心。

    逼近的瘟疫这本书就是这样一本讲述瘟疫故事的书,分章节描述了不同的传染病在人类历史上留下的痕迹,笔法扎实,饶有趣味,不但回顾了瘟疫的历史,而且还很一直延伸到现代社会的现实生活里,比如在讲甲型流感的章节里,南希司考克的观点在去年闹甲流时就得以体现,WHO的预警通告不就与此暗合么:)

    本书唯一的遗憾就是译者年纪大了,最后几章没翻译完。。。

    相关阅读:《瘟疫的故事》、《瘟疫的文化史》、《剑桥医学史》、《细菌的传记》
  •   如果你感觉“24小时反恐”节奏太慢如果你你对“极度恐慌”里的“莫塔巴”病毒还有记忆如果你有时还会想起“SARS”的那段日子这就是一本你需要的书惊叹于作者的笔法,一场场瘟疫的调查写得像悬疑连续剧,而且各案例之间还有蛛丝马迹的联系,医生/科学家从生到死穿插其间,让我读到欲罢不能惊叹于作者的角度,从传染病的病源体细菌病毒写起,直到经济制度政治取向对卫生事业的影响,细微处见功力,宏大处见眼光她有本事让你跟着书中的人物一起欢笑哭泣,有本事让你合上书之后发呆发愣,有本事让你成为传染病的八卦专家可以随便侃倒几个MM引我入胜,回味无穷意见:1医学专业词汇的翻译有时欠妥,英语复句的翻译顺序有时欠妥,但一般不影响阅读和理解2强烈对出版社提出抗议,竟然声称篇幅问题,将最后5章删去。当然也许是另有苦衷,可是在这个年代,真的有这个必要吗?
  •   一部十分有趣的书,能够充分的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是一部对“疫症牛崽”(书中用)们的赞歌,有那麽多的医护人员在与微生物进行着长期不懈的斗争,看过书后不仅感慨不已,虽然书中对目前人类对于瘟疫蔓延的危机所采取的漠视态度发出了警告(希望当权者能够重视起来),但我们老百姓看到的确实人性的光辉、人间的苦难以及不太美好但还不致绝望的未来,知道那麽多人在惦记着我们的健康,感觉真好。书中对大家耳熟能祥的超级病毒的故事做了详细而生动的介绍,看起来就像在欣赏一出好莱巫的灾难剧,知道是曾经真实发生过的更增添了戏剧效果!让我想起了另一本该系列的书《血液的故事》,一样的精彩分成!
  •   少年时学习历史,浅浅知道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人类经受过无数次的灾难。这是文明发展的代价。但是地球与人类的自愈力实在惊人。当阳光再次照耀在这片土地上时,一切仿佛都没有发生过。不过,疾病不会随着人类肉体的消亡而消失。病毒的生命力和“进化力”往往超越人类的想象。随着人类的科技的进步,那些“超级细菌”也同样应运而生。并且呈现一个可怕的趋势,即人类发明的药物越有杀伤力,细菌的致命率反而越来越高。“生命”存活下去的韧劲实在令人叹为观止,而细菌更是其中的佼佼者。我相信科学的进步是没有错的。一切的根源很可能就是药物的滥用。进入新世纪以来,抗生素的滥用一直是讨论的焦点。这一点在中国也相当突出。为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人们往往忽视副作用的存在。总是使用超越必要的剂量,或是在根本无需使用的情况下使用。而整个社会,为了追求最高的经济利益,失去了社会监督,医者们从不会挺身而出,告知大众这种做法的危险性。这一点的发展中国家是尤为突出的。我们相信恐龙发生过灭绝,以为是自然环境变化的原因。而我们人类的呢?面对必然要走到的终点,这条自我毁灭的道路,推进器却似乎是我们人类本身。
  •   深刻了解对于威胁我们的瘟疫!
  •   书中对近年来主要流行病发现、传播等进行了比较详尽的介绍,特别探讨了行政机关对流行病控制的效果。揭示了一些我们往往忽略或者不为所知的事实:我们远没有真正控制流行病,现代医学对流行病的了解仍然是不够的;第三世界国家在流行病防治上存在巨大的漏洞,而西方国家做得远远不够;行政机关针对流行病所制定的公共政策往往存在巨大的技术隐患。
    对比SAS和2009年的甲流,作者的预言可谓一针见血。
  •   能将传染病和社会现象描述得如此深刻的书,仅此一本吧。
  •   各种变异的疾病、新型疾病对人类的威胁越来越大,攻克顽疾越来越困难,人类真正的挑战到来了!
  •   值得一看,感谢作者、译者和出版社。
  •   资料翔实,有理有据,值得一读
  •   很厚的书,慢慢读。
  •   不是快餐书,要细细读
  •   知识性很好,值得一读。
  •   文字很不错
  •   我是通过洞穴奇案了解新知文库的,也通过新知文库了解新知识和新观念,很棒的系列,包括其中的每一本。
  •   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么,疾病真的可以灭绝么,新的疾病新的征程
  •   买贵了,后来这本书做特价,后悔了,不过书内容非常好!
  •   好,同学说很好看,极力推荐
  •   系列小书,本系列以科普为主,内容简单,通熟易懂,受益匪浅
  •   很好,还没有看完
  •   是本资料性挺强的书,但是感觉有点处理不当,一些细节过于详细,影响了一点,但是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在瘟疫面前,不知道人类的前途会是怎样……
  •   看来美国人做了不少是
  •   整套新知文庫都屬於普及常識和新知識的系列,此書自然也是如此,因此自然受益良多,對於傳染病、病毒等有了更多的瞭解,還是蠻好看的,就是如題,有些篇目太長了,有些還感覺有些啰嗦(特別是艾滋病那章)。
  •   好。问题是人会有点神经质,一会觉得这里不能去,一会又觉得那里也不能去了。人吓人哪。
  •   这本是老书了,买回来才发现它也是新知文库的系列,真巧。
  •   知识文笔俱佳,值得一读。
  •   把当前流行的主要的传染性疾病做了介绍,普及知识很不错
  •   这套书都很不错的,增长见识
  •   看完了,感觉作者文字功底不是很好
  •   一直对三联的书很喜欢,但是这类长篇的科学文章不太感冒,一是长篇大论像医学论文,枯燥难读。二是厚厚的一本携带不便。
  •   可以。有参考价值
  •   书很好 内容也很棒
  •   了解更多知识开拓眼界
  •   买书是因为内容吸引我,可是实在没法读,连序言都是错,作者对医学一窍不通,犯了很多基本的错误。HTLV翻译成“人类T细胞白血球过多病毒”,我都无语了,不懂就别翻译了。还说,因为自己年纪大,删减了三章。翻不动就找别人翻,您别随便删减呀。
    这就是三联的水平?但现在都没看完,郁闷。
  •   原文的内容应该非常好,该低分是给翻译,很多地方不符合医学表达和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很像google出来的翻译作品。三联的牌子可不要砸了
  •   书很好,因为自己就是学病毒,所以看起来非常亲切;尤其是课本上讲述的那些可怕的病毒,书中都讲述了它们被发现分离的过程。不过有一点不好的是,因为出版社出于篇幅的考虑,最后五章被删掉了,没有译,所以只能给四分了!原书第12章:女性卫生——中毒性休克综合症;第13章:细菌的报复与新药的研制——抗药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第14章:第三世界化——生活贫苦、住房拥挤、社会灾难与疾病的关系;第15章:事态紧急——美国汉坦病毒;第16章:自然与人——海豹症、霍乱、全球变暖、生物多样化和微生物泛滥。
  •   去年写了一篇《猖獗狂犬病》的报道,让我不能忘怀的不是死去的小女孩的家人的哭诉,也不是在村子里跑来跑去可能感染病毒的大狗,而是当地市级卫生领导的默然和村医生的无奈。中国是幸运的,毕竟,在改革开放之后,只有一场SARS是真正流行起来并最终被遏制。无论是按照流感病毒的进化模型抑或其他病毒的进化模型,都应该发生两场大的疫情。这种幸运并没有换来卫生机构迅速改善农村医疗体系的热情和时间。今年年初的时候,参加了人禽流感疾病的调查。写了另一篇稿件《人禽流感频袭》。从狂犬病到人禽流感,我又一次对中国的医疗体制感到震惊。自从SARS之后,中国建立了三套预警体系,这三套体系就像保险扣一样,只要其中之一发挥作用,就能在人禽流感、SARS等大规模疫情(已经了解其病毒传播途径的疫情)有所反应。卫生部、中国CDC一直对这三套体系充满信心。但是,人禽流感病例的第一例就发生在北京郊区。当时,我第一时间采访了患者临死前曾经就诊的三家医院,很惊愕地了解到,发热门诊的医生竟然不知道人禽流感的症状。在卫生部的新闻发布会上,我向卫生部发言人毛群安提问,对于一个患者,经过9天3家医院的诊治才确诊其感染禽流感的效率有何评价,他说了很多官话。还有一件不可理喻的事情,山东省卫生厅的厅长竟然组织患者赴京就诊,这一决定最终延缓了患者的就医时间,不知这个厅...长最后是否有被处分。杂志出来之后,给中国cdc和卫生部的有关人员都寄去了一份。之后又听闻中国cdc有了一些改进。我喜欢说慢慢来,但有些事情慢不得。 阅读更多 ›
  •   很多网友都在评论中提到了,中文版有删节,尽管如此这仍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作者是医学专业出身但一直从事着是新闻工作,那由作者撰写一本以公共卫生为题材面对大众的书籍就再合适不过了。作者专业基本功扎实,更难得的是语言叙述严密准确,故事情节安排张弛有度,贯穿全书的一些人物刻画处理地也非常丰满到位。本书大抵按照“瘟疫”的爆发顺序将2战后新出现的或顽疾般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反复出现的”致命微生物“以纪实的形式向读者一一道来。本书以位于服务于美国亚特兰大的“疾病控制中心”的科学家为主视角,记录了他们和其它各国学者不顾个人安危以铲除危害人类生命安全的病毒为使命的沁人心扉的一幕幕事迹。地球的大陆被人为地盘根错杂地划分为贫富不等的国度,但微生物对人类划分的国界从来不加理会它们寻找的是最适合自己繁衍生殖的生存环境,最利于他们传播的宿主。所以即使像美国这种医疗体系完善,经济科技发达的国度也难免不遭受"致命微生物“的袭击,但在一些相对贫瘠的国度和地区,战乱饥荒,卫生条件恶劣,医疗器械、专业人员的紧缺,生态环境的改变等等使这些国家或地区的民众暴漏在更大的危害之中。但最让人感到心寒的是,几乎贯穿所有流行疾病的爆发,政治总是扮演了异常显眼的角色,美苏2大势力明争暗夺,科学界为抢先报告研究成果互不通气,统治集团各怀私心……一系列的政治因素每每让活...跃在第一线参与抗争瘟疫的科学家们有心无力,受益的永远只是致命病菌。新病菌和一些不停卷土重来的”老牌病菌“的爆发基本都伴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变,大坝的修筑成为传染多种病菌的蚊子的栖息地,热带雨林的砍伐使人接触到了一些携带致命病菌的野生动物,这就是为什么一些致命瘟疫多爆发于贫穷的热带国度。除此之外人类一些引以为豪的科学创造也是”生态环境改变“的一种特殊形式,空调的发明造成了大量密闭的空间,冷却塔水箱包括龙头花洒都成为病菌舒适的栖息地,排风系统源源不断的”免费的“把它们送到密闭空间的人类体中,这就是几十年前爆发在美国的”军团症“的原因之一。微生物看来是防不胜防的,人类应该对自己负起责任,无休止的破坏改变生态环境带来的只能是无限的未知,这无限的未知中隐藏着处处杀机。站在人类的角度上如果说有什么可以”欣慰“的是,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致死率100%的病菌,也没出现传染度100%的病菌,换句话说总会有一些”幸存者“会九死一生免于瘟疫的致命折磨。但病毒的特殊遗传机制,使得什么事都可能发生。以前在学校图书馆看到一本某医科大学老校友们回忆录编集,其中有这么一句话”一朝得志,杀尽此辈“,此辈指的就是致命病毒,我不是想揶揄老前辈。但”杀尽“对人类对病菌都不是好办法,人类需要并学会与自然界共同生存,找到一个稳定模式,借用本书中的一句话”我们不是学着一起生存,就是一起死亡。“此书的故事衔接,逻辑性非常好,当最后读到后记时难免让人眼眶湿润…… 阅读更多 ›
  •   我想对译者和出版商表示感谢,能把这么一本好书译成中文让广大中国民众了解传染病理学知识。但是当我看完后记才发现原书的后五章并未译出,既然如此是否应在封面上就注明该书是选译版呢?虽然选译并不能贬低这本书的价值或否定译者和出版者的辛勤劳动,但相当多的读者肯定是想要看到完整的原书译本,从个人角度而言也一直不喜欢译本对原书进行删减,所以只能给4星了。
  •   我看了这书,觉得了解埃博拉、玻利维亚出血症等等病毒什么的都是次要的,真正让我看了后感到震撼是那些为了理想为了那些奄奄一息人们而义无反顾深入瘟疫区的科学家们,真的很佩服那样富有冒险精神的人!!
  •   社会学老师推荐的读物。把近几十年来人类遇到的几场大灾难的起源交代的一清二楚。唤起读者的社会责任感。
  •   如果流通的书券能买就好了
  •   瘟疫,很遥远了吧?非其然也。在药物效力越来越强大的情况下,令人可悲的事实也在不断地发生,致病细菌的抗药性也在增强并且积蓄了足够的反扑之势,科学家甚至担心哪怕只是一场细微的“起于青萍之末”的传染疾病也会在瞬时刮遍全球成为人类丧钟敲响的前奏。这是危言耸听吗?非其然也。除了要应对致病细菌不断增强的抗药性外病理学家还要面对随时出现的新病例,但在病例出现的初期,往往被归入已知病例的特殊情形,直到多年以后有足够多的病例材料可供研究的时候才会以新病例的名称确定下来并往溯第一例病例发生时的情形。SARS,H5N1,EV71,……这样的序列还会排列下去,直到人类或病毒只存留一个的时候。人类,请保重。
  •   但是这本书太脏了也太旧了,不像新书。
  •   对我们、对世界是很好的警示!
  •   这本书找了很久,内容很有意义
  •   写的非常不错,强烈推荐
  •   中文版引进太晚。。。但也很及时。。。对现正的传染病疾控很有启发作用。。。
  •   不错……别人推荐看的
  •   让我了解了很多疾病的由来、一翻开书、目录的内容就很吸引人、值得一读!
  •   其中虽讲历史,但对于中国的现实很有警醒作用,如果大家都读,就会知道我们的许多生活习惯和做法有多愚昧,没有接受历史教训。
  •   逼近的瘟疫
  •   一次买的书太多了还没来得及评价
  •   新知文库很不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