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艺术与仪式

出版时间:2008-9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英] 简·艾伦·哈里森  页数:171  译者:刘宗迪  
Tag标签:无  

前言

  简·艾伦·哈里森(Jane Ellen Harrison,1850-1928)是西方古典学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坛女杰之一,西方大学学术圈中第一位女学者,布卢姆兹伯里文人圈中的活跃人物,意识流写作的创始人、才女伍尔夫对她充满景仰之情,是她晚年亲近的年轻友人之一。  19、20世纪之交的西方古典学界,正与其研究的对象一样,古板、沉闷而繁琐,而哈里森的出现,则为这个暮气沉沉的学术殿堂吹进了一股新风。她率先运用现代考古学的发现结合古典文献解释古希腊宗教、艺术和神话,开辟了古典学研究的全新范式,这种“双重证据法”如今早已成为古典学术界的常规做法,但在当时,哈里森的研究却引起了一班一味钻故纸堆的保守学者尤其是她的一些剑桥男同事的剧烈反应,更加之她的女权主义倾向和终生未嫁、不拘小节的生活风格甚至同性恋的嫌疑而授人以柄,因此,她尽管在英国的上流文化圈中名动一时,但终其一生,在她赖以安身立命的古典学术圈中,却一直郁郁不得志,深受剑桥男性同事的排挤和构陷。

内容概要

哈里森是西方神话学史上剑桥学派的代表人物,她提出的“神话一仪式”学说主要关注对于古希腊艺术和神话的宗教与民俗渊源的探索,认为所有神话部源于对民俗仪式的叙述和解释;而原始仪式在褪却了巫术的魔力和宗教的庄严之后,就演变为戏剧,古希腊悲剧就是由旨在促进农作物增殖的春天庆典仪式(即所谓酒神节祭典)演变而来的。

作者简介

简·艾伦·哈里森(Jane Ellen Harrison,1850-1928),西方古典学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剑桥学派“神话一仪式”学说的创立者;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坛女杰,同时也是现代女权主义的学术奠基人之。她广涉古典学、考古学、人类学、语言学、美学、神话学、历史学等诸多学科,掌握了包括德语、拉丁语、希腊语、希伯来语、波斯语、俄语等在内的十六种语言。著述宏富,已翻译成中文的有:《希腊宗教研究导论》(Prolegomena to the Study of Greek Religion,1903)、《古希腊宗教的社会起源》(Themis:A Study of the Social Origins of the Greek Religion,1912)等。

书籍目录

译序前言第一章 艺术和仪式第二章 原始仪式:哑剧舞蹈第三章 岁时仪式:春天的庆典第四章 希腊的春天庆典第五章 从仪式到艺术:行事与戏剧第六章 希腊雕塑:帕特农神庙浮雕和贝尔福德的阿波罗第七章 仪式、艺术和生活附录 希腊神话一(周作人)

章节摘录

  第三章 岁时仪式:春天的庆典  在前面一章中,我们看到,对于原始人来说,只要是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只要是能够让他们感到自己变得更强大的事情,他们都会乐于再现。在他们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不管是狩猎、战斗,还是后来的耕耘、播种,只要这些事情至关重要并且利害攸关,就会成为dromenon或日仪式的素材。我们已经看到,由于人类作为个体是渺小而脆弱的,因此能够转变为仪式的并非是个人的和私己的情感,而是公共情感,即由整个部族或社区所共同体验并公开表现的情感。还有一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这就是,那些原始舞蹈,一旦演变为仪式,就会在固定的时间和日期表演。现在,我们感兴趣的问题是,这些仪式是在什么时候表演?为了什么而表演?仪式的周而复始的重复性特点,无论如何强调都不会过分,这一点对于仪式来说至关重要,是从仪式发展到艺术、从dromenon发展到drama的关键。  对于原始人来说,顶重要的两件事是食物和后代,正像弗雷泽先生指出的那样,假如一个人作为个体想活下去,他必须有食物糊口,假如一个族群想延续下去,就必须生育后代。“生存并且延续生存,觅食并且生儿育女,这两者在过去一直是人类的最基本的需要,而且,只要这个世界继续存在下去,它们就仍将是人类的最基本需要。”其它的事情可能让生活变得更为多姿多彩,但是,除非这两个需要首先得到满足,否则人类本身就会消亡。人类在不同的季节周期性地举行巫术仪式,其目的也正是为了促使吃饭和生育这两方面需要的实现。它们是所有仪式赖以存在的基石,也是所有艺术由之诞生的源泉。从对食物的追求,产生了季节性、周期性的节日庆典。节日周而复始地再现、年复一年地重复、世世代代地延续,这一特点,导致了那些促使仪式诞生的原初激情的形式化和抽象化。  人类先民之所以对季节特别关切,仅仅是因为季节和他们的食物供应休戚相关,这一点是他们不难发现的。至于季节的美学意蕴,比如说春天的明媚、秋日的零落,对于他们来说,并无多大意义。季节现象中首先引起他们注意的是,那些作为他们食物来源的动物和植物,在特定的时候出现,又在特定的时候消失,正是这些特定的时候引起他们的密切关注,成为他们时间意识的焦点,也成为他们举行宗教节日的日子。当然,在不同地区、不同的气候条件下,这样的日期是各各不同的,因此,如果不了解一个民族所处的气候和环境情况,而想研究其仪式,无异于痴人说梦。比如说,埃及的食物供应依赖于尼罗河的潮讯,有关俄西里斯的祭祀仪式和历日也依赖于尼罗河的潮讯。然而,我们看到,论述埃及宗教的著述无一不是从叙述俄西里斯的崇拜仪式和神话开始,似乎这就是埃及宗教的根源。这些文章在结束时或者不忘捎带提一笔这些仪式和宗教历法与俄西里斯崇拜之间的关系,或者更糟,干脆就断言这些仪式和历法是俄西里斯信仰的产物。在埃及,食物供应取决于尼罗河的涨落,犹如在南太平洋诸岛,食物供应取决于季候风的周期,因此,埃及的历法依赖于尼罗河的潮讯,犹如南太平洋诸岛的历法依赖于季候风的消息。  最近,怀特海在其《数学导论》一书中指出:“整个大自然的生命都取决于周期性事件的存在。”①地球环绕轴心的自转形成一天的昼夜交替,地球环绕太阳的公转形成四季的寒暑往来,月亮围绕地球的旋转形成月相的晦朔圆缺,尽管由于人造光源的使用,月相的变化越来越不受人们的关注,但是,在某些地区,在晴朗的夜空下,人类生活仍在很大程度上追随着月轮圆缺弦望的变化。就连我们的肉体生命,也因为心律和呼吸的有规律跳动,而具有周期性②。因此,周期性对于我们理解生命现象确实是一个最基本的前提,离开周期性,就不可能对时间进行定量化的计量。  周期性是数学科学的某些分支赖以成立的基础,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不过,人们却往往认识不到,周期性对于仪式也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我们下文将证明,周期性也是艺术的一个重要因素。其实,这一点同样是显而易见的。所有的原始历法都是仪式历法,构成这种历法的无非是一连串举行庆典的日期、一系列不断再现的具有特殊属性和意义的日期,周而复始的周期性形成其基本模式。但是,周期性对于节日的影响甚至生成作用,还有另外一个可能是更重要的途径。我们在上文已经指出,在刺激和反应之间的间歇期,观念或者“表象”得以形成。其实,所谓“表象”,归根到底,不过是一个被拖延了并因而被强化了的欲望,这一欲望没能立即得到满足,而是遭到阻碍,因此只有藉“表象”的形式得以宣泄。我们习惯上将一个“被表象”的意象称为观念,实际上它无非是对实际行动的预演。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最初读到哈里森的书是在民国二年,英国的“家庭大学丛书”中出了一本《古代艺术和仪式》(1913年),觉得它借了希腊戏曲说明艺术从仪式转变过来的情形非常有意思 ……能够在沉闷的希腊神话及宗教学界上放进若干新鲜的空气,引起一般读者的兴趣,这是我们非专门家所不得不感谢她的地方了。  ——周作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古代艺术与仪式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4条)

 
 

  •   读一本小书,《古代艺术与仪式》,非常来劲。
      作者简·艾伦哈里森(Jane Ellen Harrison, 1850-1928),据译者刘宗迪介绍,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坛女杰;在我读来,作者真的是博学多才,每每让人豁然开朗,自是喜爱有加。关于酒神颂的辨析,真是让人有会心之感。当然,最重要的是对于“摹仿说”理论的批驳,好来劲啊。她说:
      “艺术并非源于摹仿,毋庸说摹仿是源于艺术,源于感情表达活动,一直与艺术形影不离,相伴始终。”
      “可以说,整个“摹仿说”理论,都是误入歧途了,因为它对一一种广泛存在的人类活动的动机做出了错误的解释。”
      当然,她也看到了柏拉图的摹仿说的原因:“艺术不是摹仿,但是,艺术,还有仪式,却往往包含着摹仿的要素,在此意义上,柏拉图是正确的。”
      书中讲到“对于野蛮人而言,二度降生与其说是特例,不如说是常规。”也让我想到了荣格的变形理论(默里·斯坦因《变形:自性的显现》),二者真是心有灵犀啊,虽然一个是社会学的,一个是精神学的,前者较直观,后者较微妙,但无论如何,人类对于二次诞生(复活/变形)的渴望是一致的。
      最后,让我来劲的是译者刘宗迪的文笔,让我觉得很来劲。同握译笔,我极想找到这本书的原文,对照一下,应该能够有所获益吧。
  •   感觉和尼采的理论有相承的关系把古希腊悲剧艺术同原始仪式的关系以及二者诞生的机制论述得非常清晰有关艺术的本体论见解也水到渠成地进行了讨论非常值得阅读的一本书!
  •   了解生活,仪式与艺术三者之间的关系
  •   哈里森喜欢先预告下面的内容,而且会告诉读者理解某一个关键点对于理解某一大块内容很重要,这种写作方式很喜欢。
    行文很通畅,里头的例子很有趣。
    翻译得很流畅。
  •   买了这些书,心里觉得踏实,回去慢慢看
  •   很不错的书,值得读,翻译的也很好!
  •   非常值得细读的书
  •   寄来的时候边角有点磨损 不过书不错
  •   很有用的书。 喜欢
  •   是正版图书,图书买当当不会有错!希望增加图书种类!
  •   可以品读
  •   “神话一仪式”学说主要关注对于古希腊艺术和神话的宗教与民俗渊源的探索,认为所有神话部源于对民俗仪式的叙述和解释;而原始仪式在褪却了巫术的魔力和宗教的庄严之后,就演变为戏剧,古希腊悲剧就是由旨在促进农作物增殖的春天庆典仪式(即所谓酒神节祭典)演变而来的。
  •   做艺术人类学方面的研究,可以参考下~
  •   学术价值很高!是舞蹈学中的精品之作。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的方法,来研究舞蹈。
  •   可以和《悲剧的诞生》一起看,当更清晰明白
  •   很小耶很薄,但是确实蕴含经典,在浮躁匆忙的时代,心灵最缺乏的就是救济,阅读可以使自己体验过去的美丽和悠闲。
  •   内容不错,印刷亦可,等待阅读。
  •   网友推荐的,基本上沿着《金枝》的路线走下去。
  •     买这本书,是在去年圣诞节的南方书店。当时正在备原始艺术方面的课,恰巧圣诞节那天也无事,找些书来做伴,就买下了它。
      一放,到最近才开始阅读。
      关于艺术起源,我原本有些浅薄的了解,模仿说、宗教(巫术)说、游戏说、表现说等等,本以为这本书就是冲着“宗教说”一论而作的,甚至读到书的中篇时也这样认为。而渐渐深入,在被哈里森的学识和译者刘宗迪的文笔深深吸引的同时,也体悟到作者本身要表达的内容还要更深层。读到最后一章,我依然没有被哈里森“艺术起源于仪式”的观点所说服,可作者对于艺术与仪式,艺术与生活、包括对于现代艺术的发展方向的见解,不仅丰富我们对于艺术的认知,同时也能给我们其他方面的启迪。
      因而,这是一本好书,不论是要去研究艺术的起源或是借此了解古希腊宗教,或是思考艺术究竟是何物,抑或是聊解在艺术之路上的迷茫,它都一本值得再去看几遍的优秀的著作。
      
      p.s:惭愧读书之前不识哈里森,读书之后去网上搜索,也仅有千篇一律的几个文字的简介。遥想当年的那位女先生,才华横溢,好学博闻,自信前卫,我有感司马迁之言:“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
      
      
  •     
      这是一本从“神话——仪式”学派角度、以古希腊材料为凭据来讨论艺术发生的书。作者认为,艺术和仪式具有同一个源头,但这个源头并非是对现实生活的模仿,“仪式当然涉及了模仿,但是并非源于模仿,仪式旨在重构一种情景,而非再现一个十五。……(仪式)是实际的实践活动的再现或预期。”(P13)艺术和仪式的目的都是展现激情和渴望,达成情感的自然宣泄。
      
      为了表现情感,人们不仅在内心想象,还要用动作表现出来,这就是最初的仪式:哑剧舞蹈。作者运用了当时心理学的研究,指出知识、情感和行为是紧密融合在一起的,而从知识到行为之间,有一个间隙,在这个间隙中人们的感情在起作用,使得人们可以在各种行动中进行选择,而所有的精神生活才建立起来。仪式性的模仿不完全是实用,也是为了创造、重温情感。当然,个人的短暂感情是很难固定下来成为仪式的。能够转变成为仪式的是公共情感。而转变成仪式,就需要固定的时间和日期,这是为什么呢?作者认为,对于原始人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是吃饭和生育,而这二者都是顺应季节的,“周期性是我们理解生命现象的一个必要前提”。因为仪式有了周期,所以情感得到了延宕,并因为这种延宕郁结为观念。仪式中的领舞人,也为观念的人格化提供了雏形。于是:舞蹈的重复形成了仪式,仪式的参加者/道具(比如五月节的神木)就通过人格化形成了神明、精灵之类的存在。
      
      在讨论了仪式之后,作者将关注点转回希腊的春天庆典,通过分析希腊古老的酒神宗教提供了从仪式到艺术的演变痕迹。亚里士多德在陈述中指出,“戏剧的起源是酒神颂带头人的即兴表演”。作者分析了酒神颂的三个因素,即1、春天庆典,用哑剧舞蹈表现春天复苏、用仪式促进农事丰收;2、以牛为致福的圣牲,并逐渐演变成神明的概念;3、狄奥尼索斯和再度降生仪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仪式的情感因素渐渐淡漠了,而原来大家一起参与的群舞逐渐演变成在圆形场地里表演的合唱队(希腊戏剧),参与者开始演变为观众。渐渐地,具有实际目的的仪式转变为了价值在于自身的戏剧(艺术)。由于对其具有有效性的信念消失,人们将仪式的效能转变为神明/魔鬼一己的责任,仪式演变成了神明/圣餐/祭献;仪式的精神瓦解了,然而仪式本身的行为模式却保留了下来:仪式的框架装进了英雄故事,而变成了艺术。而后,作者又进一步讨论了雕塑艺术和仪式的关系。一部分雕塑的主题是仪式本身,而另一部分神明的雕塑表现了仪式人格化的过程——现实生活(本能的反应)弱化成为生活的仪式再现,而仪式的心像透射又形成神明的观念,最后产生的摹本就是艺术的雕像。
      
      最后一章中,作者主要讨论了艺术和道德、科学、宗教诸领域的关系,并评述了其时的艺术思潮和现象。对作者而言,真正的艺术还是要从生活的激情中产生,而打动大多数人、激起大多数人情感的艺术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艺术。
      
  •     当艺术与仪式“狭路相逢”
      ——我读哈里森的《古代艺术与仪式》有感
      
      在现代社会,仪式与艺术似乎是格格不入的两回事。在我看来,仪式的实践者,往往是些墨守成规的人,循规蹈矩地重复着前人的遗训和规矩,不敢越雷池一步,这都与自由奔放的艺术家形成极大的反差。提及艺术家,我们首先想到的应该是他们激进的思想和放荡不羁的作风,他们总是可以为所欲为,百无忌惮。这样说来,绝对是无法将两者合为一说的,但是在这本《古代艺术与仪式》中,作者试图证明的却是艺术和仪式在最初是同根连理,一脉相承的。从形式上来看,她以古希腊戏剧作为典型例证,并谈及了古希腊的绘画以及雕塑等古代艺术形式。从内容上划分,她通过对例证的论述总结了艺术与仪式的概念、关系、特点等等。让我记忆非常深刻的是她所描述的一些古代的仪式、戏剧、酒神颂,还有诸如棕熊、公牛、五月女王、树精,也谈到了荷马笔下的英雄,十分有趣,让我大开眼界,也使我对古代的艺术与仪式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在我们谈及艺术与仪式的真实关系之前,首先要了解艺术和仪式分别是什么。哈里森首先引用了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观点:“艺术就是摹仿”,但很明显,在今天来说这种观点是荒谬的,至少照相术的产生和广泛应用已经足以令这种艺术观寿终正寝。而仪式也同样涉及摹仿,但是并非源于摹仿,它旨在重构一种情境,而非再现一个事物。惠乔尔印第安人(Huichol Indians)是生活在马德雷山脉的半游牧民族,在他们的日常生产活动当中,“如果担心烈日的酷热引起旱魃肆虐,就会把一个陶盘供放在神庙的祭坛上。盘子的一面画着太阳圣父的‘面孔’,即一个圆圆的日轮,四周放射出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光线,他们称之为太阳之‘箭’,在惠乔尔印第安人看来,太阳就像光彩夺目的太阳神阿波罗一样,也持有光线作的箭矢。盘子另一面的画面,则表现了太阳在天空的四个方位运行的历程。太阳的整个行程用一个大十字架形的图形表示,十字中央是一个圈圈,表示中午。环绕在周围的是一些蜂窝状的乳突,它们象征大地上的群山,山丘上的十字象征财富和金钱。有些盘子上还画着鸟雀和蝎子,还有一个画着弯曲的线条,表示雨水。”⑴在我们看来,这些图形似乎不知所云,但是在惠乔尔人眼中却一目了然,他们同时表达了其对于太阳的思想、激情及其与太阳的关系。我们因此可以发现,蕴藏在艺术的内涵当中那些使艺术油然而生的动力和根源,源于一种为艺术和仪式所共有的冲动,即通过表演、造型、行为、装饰等手段,展现那些真切的激情和渴望,在一开始,大家所见到的都或多或少地涉及一种行为的再现,但实际上并非为了再现而再现,只有当激情渐渐冷却并被人们淡忘,再现本身才变成目的,艺术才变成了单纯的摹仿。
      在我看来,这似乎也适用于中国,就比如说最近的端午节,端午节的来历众说纷纭,但是我相信其中流传最普遍的应该是“纪念屈原”,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南朝宗懔《荆楚岁时记》。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唐代文秀《端午》诗中也说到:“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由此看来,最初的最初是同一种冲动使得人们赛龙舟、吃粽子的——寄托哀思、免除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想象一下,当时人们在龙舟上以及吃粽子时的心情跟我们现在过节的心情应该是决然不同的,他们应该是悲痛的并且怀着对屈原的无限哀思,但是今天大家只能听着屈原的故事,甚至有些人并不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只知道端午节要赛龙舟、吃粽子。再现在此时,也许更早,已经变成了目的,当初的艺术也变成了单纯的摹仿。也就是在这种不断蜕化的过程,这种创造向摹仿的蜕变,使仪式在今天人们眼中变成了一种习惯。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尽管仪式不再被人真诚地信仰了,但却没有妨碍人们继续例行公事,我们仍一成不变地重复着最初的行动,我们所摹仿的,其实正是我们自己。
      在思考了艺术与仪式的概念以及联系之后,它们的区别也应该是非常明显的。艺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非必需之物,甚至只是无用的奢侈。而“岁月逐流水,艺术万古存”这样老生常谈,无意识地道出了一种观念,艺术绝非仅仅是生活多余的点缀,而是深深植根于生活。但是,尽管如此,艺术从创造和欣赏两方面来看,都不是实用性的。大多数人认为在人的诸多感官中,只有两种感觉与艺术有关,即视觉和听觉,只有这两种感官能提供我们艺术的质料,所有艺术,举凡雕塑、绘画、戏剧、音乐,都是诉诸视觉和听觉的,这是因为视觉和听觉的间离性的感觉,我试着理解这里的间离性。举个例子:如果在一个小孩的面前,有一个看上去很好玩的玩具,当他发现那个玩具时,玩具可爱的模样、鲜艳的颜色立刻就会刺激他,诱惑他,让他不由自主地拿起玩具开始玩,方才心满意足,这就是实际行为,因此他不是艺术家,也不能称为艺术的爱好者。假如另外一个人也看到了同样一个玩具,玩具的模样和颜色同样诱惑着他的欲望,但是他没有玩,他强烈的感觉没有转化成实际行动,因此他对玩具的观看,就改变了意义也摆脱了欲望,成为一种单纯的感觉。如果他是一位艺术家,他也许会动手作画,他画的不是玩具本身,而是他对玩具的视觉印象。在实际的生活中,原始先民狩猎、捕鱼、耕种、收获,为的完全是实际目的,即获取食物。在古代希腊的春天庆典的仪式上,他们唱歌、跳舞、演戏,尽管这些行为不像狩猎、捕鱼等等那样实际与现实,但他的目的仍是指向现实的,是为了召唤丰衣足食的季节的回归。所以我们可以一目了然,艺术与仪式一样,也是生活或激情的再现,但是艺术远离直接行动,而是实际行动的再现,这是仪式与艺术的区别。
      亚里士多德对艺术与仪式的起源也做过一些描述,他在《诗学》中指出,像希腊悲剧这样一种结构复杂完美的艺术形式,必定是从一种简单的形式发展而来的。他其实已经感觉到艺术源于仪式。他说“悲剧,还有喜剧,最初只是简单的即兴表演,前者是源于酒神颂中的带头人。”所谓酒神颂,最初是指一个与前文谈及的春天庆典非常类似的节日活动,在活动中人们会表演一种神灵附体加之蹦蹦跳跳的舞蹈动作。诗人品达(品达)曾为雅典城的酒神节写过一首酒神颂,他在诗中呼唤所有的神灵莅临雅典,头戴花冠,婆娑而舞,节选如下:“奥林匹亚的众神啊,来吧,请降临我们的舞场,让娴雅的胜利女神护佑我们,让她降临我们城市的中心广场,那里香氛氤氲,舞蹈正酣,圣洁的华表石巍然耸立。来吧,请戴上这三色紫罗兰编结的花冠,请馨享我们奉上的美酒,那由春日繁花的精华酝酿而成的美酒……”哈里森猜测这首诗可能是在“迎请夏月”的仪式上唱的乐歌。在这种仪式上,“一队妙龄少女打扮成时序女神荷赖的模样,把夏天的象征亦即五月女王迎请回城,她们把大地母亲从沉睡的泥土下唤醒,她将会头戴花冠花枝招展地来到人间。为了唤回生机盎然的春天,人们可以用一棵树为她招魂,让一个少女扮演归来的春神,或者直接向春神呼唤,把她从沉寂的大地下唤醒。”在这个仪式中,人们用哑剧舞蹈的形式表演。还有另外有一个与复活有关的节日,哈里森认为它“在形式上更为原始,也更具启发意义”,这是因为这种仪式鲜明的体现了此类仪式活动与食物供应之间的联系。这种节庆活动每隔九年在德尔斐神庙举行一次,节日上使用的偶像被称为“凯里拉”(Charila),因此这个节日也被称为凯里拉节。关于凯里拉仪式是这样记载的:“国王驾临,躬行其祀。其始也,布德施惠,开仓散谷,遍及黎庶。神像迓至,有司告备,王亲莅神前,群巫毕从。王践神像,群巫若狂,持神至山崖,束缚其颈而薶之。”我们可以发现在这个仪式中,象征春天之王的神像也会遭到人们的践踏和辱骂,然后被投进洞穴中。
      在这些仪式上,总有一个重要的角色,通常是一个被埋葬的凯里拉神偶,即所谓春天女郎,有时则是一个真正的妇女,被从地下唤醒,并借用巫术的魔力令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如果独立的纠缠于这些仪式的诗篇本身,或许产生许多困惑,而我们应该明确的实际上是这些仪式的根本目的旨在促进食物的供应。我们应该理解对于农民们而言,一旦农田开耕,作物下种,就必须马上举行旨在促进农作物生长繁育、祈求庄稼丰收的巫术仪式,因为他们认为种子下地就等于死亡,播种就等于下葬,死亡与葬礼过后,人们就会对复活和新生翘首以盼,这也使得旨在促进复活和新生的巫术仪式就随之举行。迄今为止,我们所要说明的是仪式植根于人类的欲望——主要是对于食物的欲望的宣泄和表现,而为何春天的酒神节是古代雅典最重要的节日庆典的原因也迎刃而解。对于古希腊人来说,最重要的两件事情就是食物与后代,“假如一个人作为个体想活下去,他必须有食物糊口,假如一个族群想延续下去,他必须有食物糊口”。人类先民之所以对季节特别关切,仅仅是因为季节和他们的食物供应休戚相关,而季节现象中首先引起他们注意的是,那些作为他们食物来源地动物和植物,在特定的时候出现,又在特定的时候消失,正是这些特定的时候引起他们的密切关注,成为他们时间意识的焦点,也成为他们举行特定仪式的日子。
      最后,哈里森的论述从戏剧过渡到了雕塑,以她的话来说,就是“我们从生动之物,从有血有肉的人们表演的舞蹈和游戏,从人们的行事,不管是仪式行事和戏剧搬演,转向被制作之物,即以物态的凝固形式持存之物。”他举了雅典帕特农神庙中楣的泛雅典娜节浮雕和阿波罗神庙的“贝尔福德的阿波罗”雕像两个例子,最后落脚在这些奥利匹斯诸神的形象源于人类迫切的需要和欲望,在严肃的实用性仪式中凝结成形,在我看来,她的意思应该是说即使是雕塑,他的起源其实跟戏剧的起源也是殊途同归的。
      对古代艺术与仪式的探索,到此便告了一段落。她对古希腊艺术和神话的宗教与民俗渊源的探索,以及认为所有神话都源于对民俗仪式的叙述和解释都深入人心。从小处说,本书介绍的古希腊文化背景,尤其是她所刻意再现的古希腊春天庆典和酒神祭典的狂欢光景,更令人情不自禁地流连低回、心向神往。当中,我特别喜欢的是节日庆典中的植物崇拜:古希腊人用顶端带有绿叶、满缀装饰物的橄榄树枝等做成“花柱”,颂神祈福,以求为村庄带来葱茏的春意生机;他们戴桂冠、秉桂枝亦然,“不是为了附庸风雅,也不是为了卖弄风情”,而是借此呼唤新的生活。这种植物化的生活,确实令人流连神往。在大处,本书的主旨是:原始宗教仪式是从现实生活中演变来的,而艺术并非直接源于生活,乃是源于仪式。这一发现的“现实意义”在于:“仪式是人类的一个永远的需要”,我们大多数人是凡夫俗子,不可能生活在高贵的超凡脱俗的艺术和学术中,只有在平庸的集体性仪式中自得其乐——明白这一点,就可以理解我们经常要无奈陷入的集体性活动,其于人类本质的必然性。它不仅是一本讲艺术的书,还是一本启发生活的书。
      
  •      读一本小书,《古代艺术与仪式》,非常来劲。
      作者简·艾伦哈里森(Jane Ellen Harrison, 1850-1928),据译者刘宗迪介绍,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坛女杰;在我读来,作者真的是博学多才,每每让人豁然开朗,自是喜爱有加。关于酒神颂的辨析,真是让人有会心之感。当然,最重要的是对于“摹仿说”理论的批驳,好来劲啊。她说:
      “艺术并非源于摹仿,毋庸说摹仿是源于艺术,源于感情表达活动,一直与艺术形影不离,相伴始终。”
      “可以说,整个“摹仿说”理论,都是误入歧途了,因为它对一一种广泛存在的人类活动的动机做出了错误的解释。”
      当然,她也看到了柏拉图的摹仿说的原因:“艺术不是摹仿,但是,艺术,还有仪式,却往往包含着摹仿的要素,在此意义上,柏拉图是正确的。”
      书中讲到“对于野蛮人而言,二度降生与其说是特例,不如说是常规。”也让我想到了荣格的变形理论(默里·斯坦因《变形:自性的显现》),二者真是心有灵犀啊,虽然一个是社会学的,一个是精神学的,前者较直观,后者较微妙,但无论如何,人类对于二次诞生(复活/变形)的渴望是一致的。
      最后,让我来劲的是译者刘宗迪的文笔,让我觉得很来劲。同握译笔,我极想找到这本书的原文,对照一下,应该能够有所获益吧。
      
  •     书写得太好了,翻译也很好,只是有几处小错误,把毋宁翻译为毋庸了。毋庸是不必的意思,而毋宁是让步关系的后半部分。
  •      在这个“标题党”抢夺眼球的时代,近期有一本好书,却因为书名过于朴实、安静,乃至有点学院气与专业化,如果我不是在书店里随手翻开,不会知道原来那么合心:英国女学者简·艾伦·哈里森的《古代艺术与仪式》(刘宗迪译。三联书店,“文化生活译丛”,2008年9月一版)。
      
       首先,它虽然是神话——仪式学说的入门性和概论性读物,但大部分内容是关于我心仪的古希腊,追本溯源地探究了古希腊的庆典、神话和美术,同时,也“展现了古希腊多姿多彩、风情万种的宗教和风俗文化”。
      
       其次,更令我惊喜的是,原来作者和此书是早经周作人推许介绍并亲自翻译过的。《译序》特别指出这一点,书后还附录了周作人《希腊神话一》一文。诚如译者所言,他翻译本书,是在“重续文脉”;而介绍前贤的译介情况和附录文章,这样的细节处理也是一种学术史的接续,这样的“希腊重现”,见出译者、责任编辑和出版社的一份诚意,值得赞许。
      
       周作人早在本书出版的1913年就已读到原著,赞赏它带来“新鲜的空气”。此后,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他多次翻译过哈里森(周译哈利孙、哈理孙)的《希腊神话》等著作有关章节,又多次撰文(《希腊神话一》、《希腊之馀光》和《我的杂学》等)推荐、介绍。他反复向国人推介哈里森的一个重要观点:古希腊人的爱美、其艺术之美,是因为美术家与诗人清除了宗教中的恐怖元素,净化了野蛮、愚昧和丑恶,使“宗教不但无力为恶,而且还有积极的为善的能力”。从而,“希腊精神避开了恐怖与愤怒而转向和平与友爱”——我感到,这是与周作人的思想相通,于其心有戚戚焉的。他推许哈里森乃至推崇古希腊,并不仅仅是出于神话研究等学术和文学的考量,而是大有针对国民性的入世意义。
      
       回到这本《古代艺术与仪式》,周作人和今译者刘宗迪没有夸大,写得实在很好。
      
       从小处说,本书介绍的古希腊文化背景,“尤其是她所刻意再现的古希腊春天庆典和酒神祭典的狂欢光景,更令人情不自禁地流连低回、心向神往。”当中,我特别喜欢的是节日庆典中的植物崇拜:古希腊人用顶端带有绿叶、满缀装饰物的橄榄树枝等做成“花柱”,颂神祈福,以求为村庄带来葱茏的春意生机;他们戴桂冠、秉桂枝亦然,“不是为了附庸风雅,也不是为了卖弄风情”,而是借此呼唤新的生活。这种植物化的生活,确实令人流连神往。
      
       在大处,本书的主旨是:原始宗教仪式是从现实生活中演变来的,而艺术并非直接源于生活,乃是源于仪式。这一发现的“现实意义”在于:“仪式是人类的一个永远的需要”,我们大多数人是凡夫俗子,不可能生活在高贵的超凡脱俗的艺术和学术中,只有在平庸的集体性仪式中自得其乐——明白这一点,就可以理解我们经常要无奈陷入的集体性活动,其于人类本质的必然性。这是本书给我等俗人带来的清醒认识。
      
       在总论性质的最后一章中,作者还以其缜密紧扣的逻辑思维、娓娓动人的平易口吻、典雅流丽的清新文笔,很好地阐述了艺术与科学、宗教、道德、哲学等等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关于如何处理艺术与生活,关于生活的真义,关于人成熟后应以科学态度化解伪艺术化带来的自我中心,关于不应一味眷恋过去等等,都很有启发意义——它不仅是一本讲艺术的书,还是一本谈生活的书。
      
       正如它不仅是泛论艺术与仪式,还是古希腊文化的上佳读物。这是一本书名并未涵盖所有内容、我们容易忽略的好书,值得在“标题党”泛滥的浮躁时日中细心品读,就像呼吸同样朴实、安静的新鲜空气。(北京晚报 2008-12-15)
      
      
  •   亚里士多德说“艺术模仿自然”是人们误解的,后面128页也给出正确理解,“艺术模仿自然”的意思是“艺术,向大自然一样,创造万物”或者“艺术模仿造化万物的自然”。我也觉得这样理解比较好。
  •   对了你看过霜花店没?一个BL电影,我看了感觉好喜欢哈。
  •   你感的是个屁
  •   你就爱闻屁,闻完还得感叹:“原来丫的屁是臭的”
  •   写得很好呀,不知你是否关注今天的艺术(所谓当代艺术),我看到你文章第四段最后的观点“所以我们可以一目了然,艺术与仪式一样,也是生活或激情的再现,但是艺术远离直接行动,而是实际行动的再现,这是仪式与艺术的区别。”
    建议去看看约瑟夫.博伊斯的“社会雕塑”概念,他的思想尽管不是从仪式出发,但是他说明了艺术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可能对理解今天的艺术与仪式的关系有补益。我在考虑:今天这么多艺术了,是否可以把艺术也纳入到仪式的视野与框架中去理解今天的生活?或者说仪式、生活、艺术这三者之间本来三位一体?我是学艺术的,对于人类学的东西知道的很少,希望向你学习:留下我的QQ317288492如果你有万分之一的机会看到留言。
  •   对,译者在翻译那些诗篇时都化用了《诗经》的风格。
  •   我猜估计是译者毋庸毋宁没搞清,以为毋庸就是表让步了:)
  •   深表同意
  •   伊西斯神庙绘画中的题名翻译成“俄西里斯,生自春水,斯神变化,奥赜莫名”,用古汉语文风翻译古希腊题铭,用心良苦
  •   书评太烂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