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转型论

出版时间:2008年11月  出版社:三联书店  作者:刘诗白  页数:593  
Tag标签:无  

前言

一、由计划向市场的体制转型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发展进入了新时期——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实行市场取向的改革是一场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依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正确决策,通过广大干部、群众在实践中的逐步摸索,通过理论家的努力,特别是依靠改革总设计师——邓小平的睿智、政治魄力与正确的指引,中国走出一条成功的体制转型之路。30年来中国的改革始终把握住发展商品经济和引进市场机制这一大方向,通过大胆地试,勇敢地撞,冲破了传统的计划体制,目前业已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体制创新不断增强了经济的活力,激发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带来了经济快速、持续发展,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保持了社会政治稳定。许多苏联、东欧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都出现过转型期经济衰退和政治、社会危机,而中国的体制转型则带来生产力奇迹式大跃升。30年来GDP增长了二十多倍,2007年达24,6万亿人民币,在世界排名跃居第4位。1979年迄至当前,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创始期。

内容概要

  《体制转型论》记录了作者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全部思考。其中大多已经发表,现整理结集,可供研究经济理论和经济思想史的学者们参考。 全书共收入论文41篇,内容涉及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问题,所有制的问题和产权改革的问题三个方面。作者在80年代就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产权制度的改革问题,这在当时很具有前瞻性,其论述和分析现在看也不过时。 记录了作者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全部思考。共收入论文41篇,内容涉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问题、所有制的问题和产权改革的问题三个方面。其中大多已经发表,先整理结集,供研究经济理论和经济思想史的学者们参考。

作者简介

刘诗白,我国著名经济学家。194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现任西南财经大学名誉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省社科联合会主席,《经济学家》杂志主编。著有:《原子能利用上的两条路线》(1957)重庆人民《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及其危机》(1957)上海人民《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若干问题研究》(1983)四川人民《社会主义所有制研究》(1985)上海人民《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探索》(1987)西南财大《论社会主义所有制》(1988)陕西人民《社会主义经济理论新探》(1988)四川人民《产权新论》(1993)西南财大《论体制创新》(1995)西南财大《刘诗白文集》(八卷本)(1996)西南财大《我国转轨期经济过程运行研究》(2000)西南财大《现代财富论》(2005)三联书店。

书籍目录

序言:改变中国命运的伟大战略决策一、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论中国渐进性体制转型及其矛盾论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利用市场试论社会主义计划管理与利用市场机制社会主义市场与市场调节机制我的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我见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思考有关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若干问题国民收入分配中的V扩张试论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积极推进资金商品化、利率市场化的改革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职能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创新二、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经济的特征有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个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论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和物质富裕三、论社会主义所有制试论经济改革与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的完善论社会主义公有制内部的多层次性论社会主义所有制具体形式的多样性论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的自负盈亏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新探试论社会主义股份制再论社会主义股份制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新发展试论农业家庭生产方式四、论产权改革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企业产权试论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论产权构建论产权自主转让论现代股份公司与企业产权简论产权定义论产权制度及其功能法人财产权辨义大力推进产权改革,实现全面制度创新市场经济与主体产权机制转换与产权改革

章节摘录

全民所有制具体形式的多样性,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正常运行必然要出现的经济联合化的产物。我国传统的经济体制,是按照社会主义产品经济的理论而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体制。这是一种对企业实行由中央行政部门和地方管理的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归同一部门、同一地区管的企业又由不同的职能单位(局、厅)分工管理。但管理上的分工却变成了条块分割,形成了不可逾越的行政壁垒和地区壁垒,从而限制、阻碍了生产力发展所要求的生产的改组和经济联合化。另外,由于不适当地强调全民所有制是高级形式的所有制,集体所有制是低级形式的所有制,将二者的经济性质的差别视为是某种社会等级,不允许它们混同,要求各自对号入座,不允许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之间进行资金联合。特别是由于强调社会主义社会是单一的和纯粹的公有制,否认社会主义阶段个体所有制的作用和存在的必要性,从而排斥任何形式的对个人资金的利用。上述原因就使我国传统的体制带有封闭的性质,各种所有制互相割裂,画地为牢,缺乏横向联系和相互结合,成为几个彼此割裂的泾渭分明的纵向体系和绝缘式的结构。所有制的绝缘性,使企业的经济联合得不到发展,这种情况下全民所有制的再生产,表现为原有的占有关系的简单再现,再生产出来的全民所有制的具体形式不存在变化和发展。这种占有具体形式的“硬化”,抑阻了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所要求的生产力诸要素在社会范围内的再结合,造成了企业组织形式与经营形式长期凝固不变的静止状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由于赋予企业以责、权、利,企业逐步成为了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它们在自身利益的推动下,在竞争压力的强使下,采取多样形式进行联合,在我国出现了经济联合化的热潮。经济联合不仅要冲破原来的“地区所有制”和“部门所有制”的界限,而且要冲破传统的不可逾越的所有制界限;它必然要改变传统的企业单一所有制模式,形成复合所有制模式;它必然要改变传统的单一的全民所有制企业和单一的集体所有制企业,出现全民所有制与集体所有制相结合的复合占有企业;它必然要改变传统的纯粹全民所有制和纯粹的集体所有制,出现带有其他占有因素的不纯粹、不完全的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可见,联合化必然要引起公有制关系的再编整和重新结合,导致全民所有制具体形式的变化。过去人们囿于传统的所有制观念,对这种全民所有制具体形式的变化表示出疑虑,担心全民与集体的联合,会不会削弱与瓦解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而事实证明并不是这样。经济联合发展了生产社会化,产生了一种新的合力——社会结合劳动的生产力,它使联合体的生产迅速发展,积累大大增长,其结果是进一步加强了全民所有制。可见,全民所有制具体形式的变化,乃是企业独立自主地进行和生气勃勃的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中公有制的再整编和再结合的表现,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具体的表现形式。如果把全民所有制桎梏于僵硬不变的模式之中,全民所有制经济就会失去其生机。全民所有制具体形式的多样性,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顺利运行中企业资金运行的必然结果。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生产资料所有制表现为对资金(资产的货币形式)的占有。在全民所有制的场合,资金归国家所有、企业经营(支配与使用)。资金本身具有流动性,它应当在运动中不断地增殖,资金的闲置与流动的呆滞,意味着资金使用效益的降低,国家积累的减少和社会生产资源的浪费。在以全民所有制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扩大再生产具有双重形式:一种形式是国家直接组织的扩大再生产。这种自上而下来规划和组织的扩大再生产形式决定资金的纵向流动。例如一部分企业资金(剩余产品价值的税金部分)通过预算上缴财政,这是资金的向上流动形式;集中于国家手头的资金又由财政下拨用于建立新企业,这是资金的向下流动形式。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扩大再生产还采取另一种形式,即企业自主的再生产形式,这是由企业依靠自有资金独立地进行的扩大再生产,这种形式决定了资金的横向流动。这就是:①企业将闲置自有资金(包括其他资金)存入银行。②银行向企业提供贷款用于企业的扩大再生产。⑧企业将闲置的自有资金用于其他企业投资,或者是根据市场需要和经过管理部门的平衡后,由企业再建立新企业或者是组织和参加联合企业。此外,银行也可以向企业投资,或者是与企业共同组成新的联合企业。

编辑推荐

《体制转型论》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体制转型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