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塵歲月

出版时间:2008年11月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作者:裘小龍,胡承偉譯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紅塵坊和其他上海弄堂一樣,都是石庫門房子建築。傍晚時分,街坊鄰里喜歡聚攏在弄堂口聊天說故事,說的都是尋常百姓、小人物的生活點滴。《紅塵歲月》的二十一個故事由此而來,反映了中國城市半個多世紀來的巨大社會歷史變遷。故事以時間順序作編排,小中見大,風趣含蓄,意在言外,令人掩卷低徊,既為中國近數十年來的變遷振奮,也為民眾生活所面對的衝擊而思索。
自 序 ix
楔子:歡迎光臨紅塵坊 1
紅塵坊黑板報的來歷(1949年) 9
懷上我的那個夜晚(1952年) 19
戰俘歸來(一)(1954年) 26
豆腐工人詩人包宏(一)(1958年) 32
中國象棋(1964年) 41
文化大革命的破鞋(1966年) 49
鬥蟋蟀(1969年) 52
尼克松總統訪華(1972年) 59
藥片和照片(1976年) 70
晉朝皇帝的山羊(1979年) 75
軍裝(1980年) 81
大碗和炮仗(1984年) 92
安全帽(1987年) 104
分房記(1988年) 111
鐵飯碗(1990年) 123
戰俘歸來(二)(1992年) 130
駝背老方(1995年) 138
豆腐工人詩人包宏(二)(1996年) 151
捏腳師傅(1998年) 159
父與子(2000年) 169
彩票(2005年) 180

作者简介

作者
裘教授生於1953年,以英文創作的著名華裔小說家。80年代曾以中文創作詩歌、撰寫評論及從事翻譯。1988年獲福特基金會資助赴美深造,開始以英文創作,並得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學位。裘教授以陳超探長為主人公撰寫了一系列偵探小說,他的首部《紅英之死》先後入圍愛倫坡小說獎和巴里小說獎,並在2001年榮獲安東尼小說獎,為世界首位奪得推理小說最高榮譽的華人。
譯者
胡承偉,原籍廣東南海,上海出生,先後畢業於北京大學西語系法語專業與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外國文學系,現定居巴黎。
多年從事編輯、翻譯與新聞工作,主要譯作爲《世界電影史》。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紅塵歲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從詩歌到偵探小說再到社會小說的生命軌跡
      
      文:唐睿
      
       上海,紅塵之城。在這由傳統巷弄和石庫門房子組成的城市裡,人們總喜歡在晚上聚到巷弄裡去展開他們的聊天故事會,而在這些芸芸的故事會當中,則要數紅塵坊的最有意思。
      
       紅塵坊的故事由1949年的一個晚上講起,有錢人當夜都急著離開上海,為了從中取利,紅塵坊的耿老根向人借了一輛車接載焦急的人們,不料竟在路上遇上了正急於趕往機場的京劇演員筱。耿老根自發送筱到機場去,作為答禮,筱將寫著自己首次登台節目單的黑板送了給老根。就在那一夜,上海在「蟋蟀的哀鳴」中解放了,而那塊黑板,就在往後的歲月為紅塵坊轉載了一篇又一篇的黑板報。
      
        《紅塵歲月》共由二十三個故事和一篇楔子組成,當中的故事都是由紅塵坊裡的夜間絮語交織而成。每篇故事的敘事者都不盡相同,他們來自社會的不同階層,故事中的敘事語調亦隨之而變易。每個故事雖然能獨立成篇,但其內容又相互指涉,令整部小說有一個統一完整的面貌。
      
       這二十四個故事串連起來共涵蓋了上海五十年間變遷,從1949年新中國成立,一直講述到海峽兩岸建立直通航班的今天,期間當然包括了毛澤東時代的社會革命和建設、翻天覆地的文化大革命,以及鄧小平的經濟改革政策等等。每個故事的起首都有一段紅塵坊黑板報作為引子,黑板報記錄了當時的社政大事,而接緊黑板報的故事,則訴說了上海市民在時代洪流下的生滅消長。
      
       大部分讀者都會將裘小龍歸類為偵探小說作家,是的,從《紅英之死》入圍「愛倫˙坡推理小說獎」、「白瑞推理小說獎」以及第二十三屆世界推理小說大獎「安東尼小說獎」起,裘小龍一直都是以偵探小說作家的身份活躍文壇,而他稍後完成的《外灘花園》以及《石庫門驪歌》亦運用了偵探小說的佈局。然而讀者們或許沒有想到,這位小說家在晉身國際文壇之前,竟是一位多產的詩人。
      
       裘小龍生於1953的上海,少年時代因文革的影響被迫停學。患有支氣管炎的他因被豁免插隊農村而得以留在上海。為了強身健體,裘小龍經常到公園打太極拳,後來在機緣巧合下認識了一位退休校長,在這位老先生的指點下,裘小龍開始自學英語,並對英美文學,特別是英美詩歌產生濃厚興趣。大學時代,裘小龍只讀了半年便破格考上了中國社科院外國文學研究所,更獲詩人卞之琳挑選為關門弟子。
      
       現時在美國聖路易華盛頓大學擔任文學教授的裘小龍雖然藉著他的小說而享負盛名,但他卻不忘在小說創作中應用上詩歌技巧。《紅塵歲月》第七篇的蟋蟀故事,就以鬥蟋蟀暗喻文革的武鬥,而故事裡最終被咬破肚皮的「大將軍」,實際就是敘事者在武鬥中被打得肚破腸流的表哥的象徵。
      
       至於偵探小說亦一樣,裘小龍寫偵探小說的目的,實際是借偵探小說的懸疑詭異格局來側寫中國社會。在一般的偵探小說裡,社會不過是懸念的裝飾佈景,然而在裘小龍的偵探小說裡,有時卻有將這種賓主關係對易的情況,難怪部分論者沒有單純地將裘小龍的小說歸類為偵探小說,而將之視為社會小說來作研究討論。
      
       《紅塵歲月》亦因為繼承了這種圓熟的技巧,以及豐厚的內涵,所以法國《世界報》才一連六周,不辭勞苦地爭先翻譯連載這部原文以英文書寫的中國近代編年紀事小說。
      
      (原載香港文匯報副刊讀書版)
      
      
      
      
  •   《紅塵歲月》第七篇的蟋蟀故事,就以鬥蟋蟀暗喻文革的武鬥,而故事裡最終被咬破肚皮的「大將軍」,實際就是敘事者在武鬥中被打得肚破腸流的表哥的象徵。
    这段很像流沙河。
  •   又怎么像流沙河去了呢?就是因为流沙河写过“蟋蟀”吗?
  •   流沙河散文中就用蟋蟀隐喻文革中武斗的人
  •   哦,领教了啊,谢谢Eric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