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高度

出版时间:2008-12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玛雅  页数:384  字数:400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当代中国的急剧转型和迅速崛起,迫切需要理论的创新,也期待着更多具有战略高度的思想和思想家。本书以对谈的形式,讨论了当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领域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涉及改革与发展的方向路径、国家产业战略、中共执政能力、民主政治建设、中国民族主义、地缘环境和外交战略、社会核心价值观等等话题。谈话对象均为思想界的优秀战略理论家、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具备在专业知识基础之上的战略眼光,因此不乏真知灼见。同时,各种观点形成争论,批评性中蕴含建设性,体现出真正的战略开放思维。  作者简介:  玛雅,生于南京,长于北京,籍贯湖南。当过兵,当过国家公务员。1990年赴澳大利亚学习英文。1992年转赴美国留学,获政治学博士学位。2002年10月加盟香港凤凰集团,任《凤凰周刊》副主编至今。近年来存海内外报刊上发表《亲历美利坚》系列等时政、文化类文章百余篇。2003年在美国出版英文论著《中国民主进程中的国家与社会》(State and Society in China's Democratic TransitionRoutledge New York)。

书籍目录

自序  序  从思想的制高点俯瞰改革篇  胡温改革:新共识新走向  胡温五年实征评估报告  改革开放要坚持自主创新的道路  尽最大努力保护中国国家利益  中国三农问题临近历殳拐点  新乡村建设的思考与跋涉  探索“文化本位”的新农村建设  组织贫困农民建大城政体篇  中共执政能力面对挑战  中国民主的三个视角、三种表述  建立一个强仃力的民土同家  民主是国产的好国际篇  中国在21世纪上半期的国际环境与战略选择  地缘政治中的世界变局与中国前景  中国当代民族主义及其外交政策含义  崛起的印度赶超中国?   乌克兰大选的美国攻略及中国思考  从历史上的“美国威胁论”说起 社会篇  重建我们民族“精神的骨架”   中国:文化大国的兴衰与重构  “大路”走向“和-合”时代

章节摘录

  胡温五年实征评估报告  中国发生了世界最大规模的工业化、城市化  玛雅:但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大国,从国际视角来看,应当怎样认识我们的国情?  胡鞍钢:这是我要谈的第三个方面,中国正在发生的巨大社会变迁、流动和迁移。  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本质上是农村人口大国,但是过去几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朱镕基时期和温家宝时期有什么是标志性的?一个很大的标志性是中国到了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1950年农村人口占总人口近90%。1978年农村人口7.9亿,全国人口9.6亿,大约占82%。1995年达到历史最高峰,8.6亿农村人口。1995年开始逐渐下降,过去5年突然大幅下降,每年平均下降1100万人。2005年下降到7.45亿人。这是什么概念?我们突然之间从世界第一农村人口大国变成第二了,印度首次超过我们。  根据世界银行最近一个报告,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将持续上升,到2010-2020年才到最高峰,然后开始下降。而中国提前了20年,这反映了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实质性。由此得出一个结论:我们这个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已经从第一大农村人口国家,变成第一大城市人口国家了。我们看一下相关数据:1978年中国的城镇人口1.72亿,2007年5.93亿,净增4.2亿。这表明,我们在过去几年最成功的可能还不是工业化,可能是城市化。1978年中国的农村人口是印度的1.52倍,1995年是它的1.21倍,2005年已经低于印度了。  中国的农业劳动力也在下降。1952年是1.73亿,持续上升到1991年达到最高峰,3.9亿人,现在下降到3.25亿人,每年平均下降1077万人。  为什么我非常关注这两个点?因为日本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两点,比我们提早实现。当然它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这是相当艰难的。什么意思呢?我们希望农业劳动力再下降1.5亿人,达到1952年的水平。所以,中国现代化的核心问题还是要解决三农问题。而三农现在已经演化为四农,就是农民工。  四农的问题在过去几年加快了非农化的进程。首先农业劳动力转移出去了,第二农村人口转移出去了。根据2006年全国第二次农业普查,现在外出打工的农民1.3亿人。这意味着,他们从低劳动生产率的农业部门,转到相对比较高的劳动生产率的非农产业部门。这也意味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劳动力非农,化、最大规模的人口城镇化,也是最大规模的流动人口。这有助于中国的长期发展和城市化、现代化,但也是巨大的挑战,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经历过这么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迁移和就业。  中国现在不仅发生了世界最大规模的工业化,也发生了世界最大规模的城市化。今天中国所发生的事情,人类历史上即使发生过,也没有这么大的规模。所以从全球视角来看,到底中国走一个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在多大程度上去创造发一展的机会,同时如何去应对发展带来的挑战,就显得格外重要。它的机遇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我们现在要解决这些挑战性的问题,其他国家没有经验可供借鉴,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和创新。  玛雅:过去五年成就显著,也不可避免地留下一些问题,比如近年房价高企,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似乎迄今国家没有相应的有力措施。  胡鞍钢:楼价问题,我做了点研究,也给你说说相关的数据。中国现在在经历世界最大的住宅革命,你都想象不到这个革命会是一个什么结果。根据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的最新报告,到2020年中国住宅面积的存量,可能等于2002年欧盟15国花了上百年时间累积的所有住宅存量。我们做了一个计算,比如说,城镇1978年人均住房6.7平方米,2002年22.8平方米,2005年26.1平方米。人均26.1平方米就是日本的水平。不要说农村,农村比这还大。也就是说,1978年全国城镇总的住宅建筑面积是11.6亿平方米,到2005年已经高达146.7亿平方米。农村更多,220多亿平方米。住宅销售面积2002年2.37亿平方米,已经是日本的2倍。2004年3.38亿平方米。什么概念?美国水平。去年6.9亿平方米,是美国的2倍多,是日本的近7倍。当然,与此同时,房价大幅度上涨。所以我叫三个上涨:总量上涨、人均量上涨、价格上涨。就是说,供给远远赶不上需求。原因就是刚才说的,城镇人口从1978年1.72亿到现在5。93亿,而且还在继续增长。  我们现在的城市化率是日本1955年的水平。1955-1980年日本是加速城市化的过程。我们现在城市化率才44.9%,离70%还差得远呢。凸显什么问题?凸显三个问题:第一个就是房价。第二个问题和日本一样,就是外来人口买不起房。现在刚毕业的大学生买得起房子吗?买不起的。第三个问题,如果到2020年,中国创造欧盟15国的全部住房,以现在保温程度、节能程度之低,得耗费多少能源呀?所以说,住宅这么上去,它就有突出的问题。没有那将近7亿平方米,哪有这些问题?所以我想,这个问题可能还要辩证地看。  总的来看,这是支流,不是主流。主流是我刚才说的那几化,在这个主流过程中充分暴露出矛盾和问题,迫使政府必须做出回应。  危机产生改革契机,推动改革和开放  玛雅:不只是楼市,还有股市、国际热钱和金融开放,使国家金融安全成为各方面关注的焦点。市场经济导致利益多元化,征地、拆迁等问题造成利益纠纷,使民间维权成为突出的社会政治问题。  胡鞍钢:我想能不能用这句话:成也在它,败也在它,或者说问题也在它。中国现在经历的超大规模的转型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第一规模大,第二速度快,第三我们称之为“压缩饼干式”的——把其他国家二百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发展压缩在这个进程之中,第四就是各类矛盾凸显。所以,你谈到的这些问题,我们都不意外,事实上也是我们研究和关注的重点,只不过我们把它放在大规模转型的背景下去讨论。其实领导人心里更清楚,所以怎么看这个问题,可能还是“挑战应战说”。  实际上,“挑战应战”已经成为官方一种语言了。比较早的是1990年代中期,提法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到2003年以后,改为挑战与机遇并存,但是机遇大于挑战。这说明,第一,领导人在识别挑战方面能力提高了;第二,可能会滞后性地应对挑战。从“胡温新政”评价来说,开始SARS危机,后来松花江事件、太湖污染事件,今年这场雪灾,有这些危机我觉得挺好的、挺正常的。有了这些危机,会暴露出国家治理、社会治理方面的问题。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产生出一些产品来,就是new ideas(新思想),最重要的就是科学发展观。没有这些危机,就不会有科学发展观。所以,不在于有没有挑战,各国都有挑战。能不能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需要危机。危机才能产生改革的契机,推动改革和开放。 另一个方面,危机是由全球化放大的。比如我们过去每年的传染病远比3ARS多,死亡率还高,狂犬病达到90%多。但是SARS危机因为什么?因为中国全球化了,每年入境旅游上亿人次,包括深圳罗湖口岸都是上亿人。这就使得广东地区性的公共卫生危机,变成了全国性的危机;全国性的公共卫生危饥,变成了全球性的危机。危机一放大,包括国际媒体的压力,可能会成为催化剂,就使得我们的领导人提前学习了。所以,危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坏事变好事。  另外我觉得,这一届政府更加明确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界定为解决民生问题。而且我们现在解决的民生问题,已经不是典型意义的发展中国家的问题,都是发达国家的问题:就业问题、健康问题、教育问题、住宅问题、社保问题。发展中国家的问题主要是吃饭问题、贫困问题。所以说,现在政府所受到的压力,其实是来自城市居民的压力,5.9亿人了。突然之间我们发现,我们讨论的所有问题,和我们到美国、瑞典、日本,包括香港讨论的问题实际上是一样的。你说香港解决了这些问题吗?我的判断,中国越来越不像一个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像发达国家了,而且是这么大规模的问题。是不是应该这么去讨论这些问题?腐败是中国当前最大的政治挑战  玛雅:据报道,国内每天新增1万名基督徒,美国学者预测,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将成为最大的基督教国家,这种情况与执政党和政府自身的腐败问题有很大关系。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胡鞍钢:每年的人大会议,“两院”报告得票是比较低的。这反映了什么问题?我认为反映了民心,是个晴雨表,说明人民群众对现在反腐败的进展不满意。数据表明,腐败一直是社会各界最关注的问题之一。近几年在中央党校学习的领导干部做出的评估:2000年腐败排在第一位,2002年也是第一位,2003年是第二位,2004年也是第二位,2005年排在前三位之外。城镇居民的评估:2000年腐败是第二位,2001年升到第一位,2003年回到第二位。这说明,腐败问题是影响我国持续发展、稳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最不满意之处。  腐败是中国社会最大的社会污染。我称它“社会污染”,是定义它为“负外部性”,就是对党没有好处,对社会也有很大的危害性。腐败扭曲收入分配,扩大收入差距,特别是恶化贫困人口的状况,主要是公共服务的状态。如果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或者是约束条件下,一个机构的“掠夺之手”增加,那么“公共服务之手”一定减少。如果从一个普通的公民或者是老百姓的角度来看,腐败会危及党和政府的政治合法性。  腐败是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政治账户”中的负债。就是说,政治资产是流失的,而且是无法计算的。比如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出了陈希同事件,就等于是个负债。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又出现了陈良宇事件,又是一个负债。  腐败不仅在中国社会内部造成极大的负外部性,而且在全世界也造成极大的负外部性。国际社会一直十分关注中国的廉政和反腐败工作,透明国际发布的清廉指数,中国3分左右,属于世界上腐败比较严重的国家。特别是出现高层腐败或撤职事件,从陈希同到陈良宇,对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声望是严重的损伤。  玛雅:应当如何应对这个挑战?  胡鞍钢:我在2007年4月的《国情报告》中提出,构建中国特色的国家廉政体系。为什么要建设国家廉政制度?我们可以看看美国。二百年前一片荒芜的地带,就是因为一部《宪法》,很快成为世界最发达、最强大的国家。美国历届领导人,都是按照《宪法》的制度安排不断演替下来的。所以说,制度对于一个国家是带有长治久安的根本性的基础设施。我们称之为“无形基础设施”。  我想进一步讨论一个重要的政治经济学问题,就是“国家悖论”。我们知道,国家或者党政干部有两只“手”。哪两只手呢?一个是“服务之手”,就是利用所掌握的国家资源和权力,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服务人民。另一个是“掠夺之手”,就是利用这些公共资源、公共权力为自己和小集体谋取私利,实际上是剥削人民、压迫人民。  ……

编辑推荐

  《名家30年访谈书系》是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伟大时刻,重点推出的系列丛书之一。这套书,针对改革开放30年来表现相当活跃、成就非常突出的思想、经济、科学、文学、音乐、美术等六个领域,分别遴选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名家,进行一对一采访,力图通过他们的感性亲历和理性提炼,呈现“改革开放”这个大主题在宏观和微观、文化与生活方面的运演轨迹,再现“改革开放”这一洪流对社会与个人、命运与细节的滋润熨帖。同时,访谈也是一种美的形式,访者、谈者与读者,沉浸于共有的记忆,亲切而和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战略高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9条)

 
 

  •   物有所值
    不会过时的一本资政书
  •   很有高度,通过访谈形式给读者呈现了这30年来我国的经济进程
  •   站得够高,主要探讨了一些很大的问题,比如民主,比如政府,但是在访谈中实证不多,有点空洞。书皮要是厚点就好了,总体不错啊、
  •   本书集中了一批名人,但是各说各话,都没有在讨论战略问题。只有思想的火花,但是没有战略,更谈不上战略高度。讨论战略问题,至少要讨论战略目标和实现战略目标的现实环境。可惜的是书中完全没有展开任何讨论。文不对题啊!难道真没有战略问题要讨论吗?做研究是实实在在的事情。很多人没有机会做研究。有的人有了机会却不能好好把握。真让人伤心。
  •   提问的人不了解被问的人研究方向,答问着就常常敷衍了事。所以这是一本烂书啊。
  •     不论是左愤还是右愤,我觉得都应该读读这本书。
      
      书中采访的人都是不少都是实干家,不是理论家。所以,很多观点既切中要点,而且也切实可行,而不是一味的批评与表演。
      
      从温铁军到何慧丽,从杨鹏到胡鞍钢,从贺雪峰王绍光,从左到右,从法制到经济,从农村到城市,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实干的学者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于一些问题的思考以及解决之道。
      
      比如,关于中国的政治,康晓光说,我反对的是民主政治,而不是民主社会。
      
      我非常同样这样务实又简单的观点。
      
      谈到改革,房宁说:民主不是摆设,民主是为了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具体问题。。。。这种制度能否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能否实现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促进社会的不断进步。
      
      从这个标准来看中国社会的发展,改革本身就是民主的表现;当然我知道中国的民主进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至少我看到了希望。
      
      
      再比如,王绍光说预算改革是中国政治改革的突破口也是一语中的。
      
      此外,温铁军与何慧丽关于中国农村的发展思考也值得我们思考:我们在考虑中国的建设时,如何更好地把'三农问题"包括进去,并妥善解决。
      
      从我个人这些年的工作与经历来说,这本书很多学者的观点非常务实,我看得出,都是有基层经验的人;而不是像有的人拿着国外的东西来中国贩卖,根本不了解中国的实情,特别是农村,就大放阙词,盲目按西方的标准来要求和设计中国的改革方向。
      
  •     一系列的访谈, 精彩!
      有人评论此书,讽刺战略高度. 大谬.
      遗憾的是,右派代表人物观点很少,只有两个人出现一次在一篇访谈中.
      我喜欢一边读右派的观点,一边来批驳.
  •   王绍光说预算改革是中国政治改革的突破口
    一语中的又如何?权贵们何尝看不出这点小动作,早就把这条路封死了。
  •   嘻嘻,话说房宁、王绍光和秦晖、徐友渔的那一篇对谈就是一个论战式的讨论诶。不过我觉得这种论战不是很精彩,用俺家那口子的话说,一进入这种论战的情境,好像双方的观点都不由自主地呈现出某种片面性。秦晖和徐友渔所表达的观点在我听来大多很不顺耳,但是不得不承认在某些地方,他们是有一定程度合理性的。如果只是单纯地批驳,爽是固然爽了,但好像没有多大意义。中国思想界分裂为“左”、“右”彼此互相打架已经二十年了,现在应该干点更有意义的事情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