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

出版时间:2009-7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北岛,李陀 主编  页数:585  字数:49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学毕业即到工厂做工,1980年调到北京市作家协会做驻会作家。1982年前后停止小说写作并转向文学和电影批评。1986年至1989年任《北京文学》副主编。1989年赴美,在芝加哥大学、柏克利大学、杜克大学、密歇根大学等做访问学者。1988年至1991年主编《中国寻根小说选》、《中国实验小说选》、《中国新写实小说选》分别在香港和台湾出版。1999年至2005年主编“大众文化研究译丛”及“当代大众文化批评丛书”。2000年至2004年与陈燕谷共同主编理论刊物《视界》。现为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客座研究员。这是一本收录了三十篇记忆文字的集子,内容很集中,都是对“七十年代”的追忆和回顾。对很多人来说,那一段岁月虽然不过是三四十年前的事,时间不算很长,可是感觉上,已经是属于上个世纪的一个非常遥远的年代了。在那些年代里究竟发生了些什么事,有如影像早已漫漶不清的老照片,只留下了一点依稀的影子,难以辨认,也难以追寻。但是,我们相信,凡是读过此书的读者都会发现,原来那一段生活和历史并没有在忘却的深渊里淹没,它们竟然在本书的一篇篇的文字里复活,栩栩如生,鲜活如昨。我们相信,这是一本会让很多人不但为其中的回忆文字感动,而且多半会受到震动的书。

内容概要

听敌台的阿城、“偷书”的朱正琳,画《西藏记忆》的陈丹青、创办《今天》的北岛,“太阳总队”的张郎郎、地下读书沙龙的徐浩渊,工人蔡翔、农民高默波和阎连科……本书讲述了三十个历史夹缝中的青春故事,这些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在七十年代长大,虽然年龄上有些差异,但正是这一代人在走出七十年代之后,逐渐成为二十世纪末以来中国社会中最有活力、最有能量、也是至今还引起很多争议、为人所特别关注的知识群体。本书通过一次集体性的大型历史回顾,演绎他们的成长经验,呈现当时的历史环境,从而借此强调历史记忆的重要。

作者简介

北岛,赵振开,1949年生于北京,现居香港。1978年与朋友创办《今天》文学杂志并任主编至今,作品被译为三十余种文字出版。

书籍目录

李陀  序言徐冰  愚昧作为一种养料北岛  断章徐浩渊  诗样年华陈丹青  幸亏年轻——回想七十年代朱伟  下乡第一年高默波  起程——一个农村孩子关于七十年代的记忆张郎郎  宁静的地平线阿城  听敌台王安忆  魏庄朱正琳  让思想冲破牢笼——我的七十年代三段论鲍昆  黎明前的跃动——我看到的七十年代阿坚  我在“四五事件”前后李零  七十年代:我心中的碎片唐晓峰  难忘的1971赵越胜  骊歌清酒忆旧时——记七十年代我的一个朋友严力  阳光与暴风雨的回忆黄子平  七十年代日常语言学蔡翔  七十年代:末代回忆范迁  “黑画”风波邓刚  我曾经是山狼海贼阎连科  我的那年代许成钢  探讨、整肃与命运陈建华  梦想与回忆王小妮  七十年代记忆片断唐晓渡  1976:初恋败絮宝嘉  鹪鹩巢于这一枝翟永明  青春无奈柏桦  始于1979——比冰和铁更刺人心肠的欢乐李大兴  明暗交错的时光韩少功  漫长的假期

章节摘录

愚昧作为一种养料徐冰1955年生于重庆,长在北京。1977年入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1981年毕业留校任教。1990年移居美国。2007年回国就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作品曾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伦敦大英博物馆、法国卢浮宫博物馆、纽约现代美术馆等艺术机构展出。1999年获得美国文化界最高奖——麦克阿瑟天才奖。2003年获得第十四届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奖。2004年获得首届威尔士国际视觉艺术奖(Artes-Mundi)。2006年获全美版画家协会“版画艺术终身成就奖”。被《美国艺术》杂志评为15名国际艺术界年度最受瞩目人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七十年代,谈我的七十年代,只能谈我愚昧的历史。比起“无名”、《今天》和“星星”这帮人,我真是觉悟得太晚了。事实上,我在心里对这些人一直带着一种很深的敬意。因为一谈到学画的历史,我总习惯把那时期的我与这些人做比较,越发不明白,自己当时怎么就那么不开窍。北岛、克平他们在“西单民主墙”、在美术馆外搞革命时,我完全沉浸在美院教室画石膏的兴奋中。现在想来,不可思议的是,我那时只是一个行为上关注新事件的人;从北大三角地、西单民主墙、北海公园的“星星美展”和文化宫的“四月影会”,到高行健的人艺小剧场,我都亲历过,但只是一个观看者。“四五运动”,别人在天安门广场抄诗、宣讲,我却在人堆里画速写,我以为这是艺术家应该做的事。比如黄镇注:老红军,长征途中画了大量写生,成为中国革命史料珍贵文献,曾任中国驻法大使、文化部长)参加长征,我没觉得有什么特别,可他在长征途中画了大量写生,记录了事情的过程,我就觉得这人了不起,他活得比别人多了一个角色。我对这些事件的旁观身份的“在场”,就像我对待那时美院的讲座一样,每个都不漏掉。记得有一次我去“观看”《今天》在八一湖搞的诗歌朗诵会。我挤在讨论的人群中,我离被围堵的“青年领袖”越来越近。由于当时不认识他们,记不清到底是谁了,好像长得有点像黄锐。他看到我,眼光停在我身上,戛然停止宏论。我尴尬,低头看自己,原来自己戴着中央美院的校徽。入美院不久,教务处不知从哪找到了一堆校徽,绿底白字,景泰蓝磨制,在那时真是一件稀罕的宝物。我们在校内戴一戴,大部分人出校门就摘掉。我意识到那天出门时忘了摘,我马上退出去,摘掉校徽,又去看其他人堆里在谈什么。这个对视的瞬间,可以说是那时两类学画青年——有机会获得正统训练的与在野画家之间的默许。我既得意于自己成为美院的学生,在崇高的画室里研习欧洲经典石膏,又羡慕那些《青春之歌》式的青年领袖。但我也相信,他们一定也会在革命之余,找来石膏画一画,也曾试着获得学院的机会。应该说这两条路线(觉悟和愚昧)在当时都具有积极的内容。现在看来,我走的基本是一条愚昧路线,这与我的环境有关。和我从小一起长大的同学个个都如此。他们还不如我,一定没有去过民主墙。这是一个北大子弟的圈子,这些孩子老实本分情有可原,因为我们没有一个是家里没问题的;不是走资派,就是反动学术权威,要不就是父母家人在反右时就“自绝于人民”的,有些人上辈是地主、资本家什么的,或者就是有海外关系的特务。所以,我的同学中不是缺爹的就是缺妈的,或者就是姐姐成了神经病的(在那个年代,家里老大是姐姐的,成神经病的特别多,真怪了!也许是姐姐懂事早压力大的原因)。这些同学后来出国的多,我在异国街头遇到过四个老同学;纽约三个,曼彻斯特一个。这四人中,有两个是爸爸自杀的,另两个的大姐至今还在精神病院。(谢天谢地,我家人的神经基因比较健全,挺过来了。)我们这些家庭有问题的孩子,笼罩在天生给革命事业造成麻烦的愧疚中。家里是这样只能认了,偏偏我们的老师也属这一类。北大附中的老师,不少是反右时差点被划成右派的年轻教员,犯了错误,被贬到附中教书。这些老师的共性是:高智商,有学问,爱思索,认真较劲儿。聪明加上教训,使得他们潜意识中,总有要向正确路线靠拢的警觉与习惯。这一点,很容易被我们这些“可教育好的子女”吸取。结果是,老师和同学比着看谁更正确。血缘的污点谁也没办法,能做的就是比别人更努力,更有奉献精神,以证明自己是个有用的人。打死你也不敢有“红五类”或当时还没有被打倒的干部子弟的那种潇洒,我们之中没有一个玩世不恭的,这成了我们的性格。插队1972年邓小平复职,一小部分人恢复上高中。由于北大附中需要一个会美工的人,就把我留下上高中。邓小平的路线是想恢复前北大校长陆平搞的三级火箭——北大附小→北大附中→北大附中高中→北大。但没过多久,说邓搞复辟,又被打下去。高中毕业时,北大附中、清华附中、123中的红卫兵给团中央写信,要求与工农画等号,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此信发在光明日报》上(后来才知道这是团中央某人授意的),形成了最后一个上山下乡的小高潮。我们选择了北京最穷的县、最穷的公社去插队。由于感激学校留我上高中,我比初中时更加倍为学校工作,长期熬夜,身体已经很差了——失眠、头疼、低烧。只好把战友们送走了,自己在家养病。半年后似乎没事了,办了手续,去找那些同学。我被分到收粮沟村,两男三女,算是村里的知青户。这地方是塞北山区,很穷。那年村里没收成,就把国家给知青的安家费分了,把猪场的房子给我们住。房子被猪圈包围着,两个大锅烧饭和熬猪食共用。这房子很旧,到处都是老鼠洞,外面一刮风,土就从洞中吹起来。深山高寒,取暖就靠烧饭后的一点儿炭灰,取出来放在一个泥盆里。每次取水需要先费力气在水缸里破冰;至少有一寸厚。冬天出工晚,有时我出工前还临一页《曹全碑》,毛笔和纸会冻在一起。我是3月份到的,冬天还没过,这房子冷得没法住,我和另一个男知青小任搬到孙书记家。他家只有一个大炕,所有人都睡在上面。我是客人被安排在炕头,小任挨着我,接下去依次是老孙、老孙媳妇、大儿子、二儿子、大闺女、二闺女,炕尾是个弱智的哑巴。这地方穷,很少有外面的姑娘愿意来这里;近亲繁殖,有先天智障的人就多。这地方要我看,有点像母系社会,家庭以女性为主轴,一家需要两个男人来维持,不是为别的,就是因为穷的关系。再偏僻也是共产党的天下,一夫一妻制,但实际上有些家庭是:一个女人除了一个丈夫外,还有另一个男人。女人管着两个男劳力的工本,这是公开的。如果哪位好心人要给光棍介绍对象,女主人就会在村里骂上一天:“哪个没良心的,我死了还有我女儿呐……”好心人被骂得实在觉得冤枉,就会出来对骂一阵。如果谁家自留地丢了个瓜什么的,也会用这招把偷瓜的找出来。村里有大奶奶、二奶奶、三奶奶、四奶奶,我好长时间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后来在一个光棍家住了一个冬天,才知道了村里好多事。收粮沟村虽然穷,但从名字上能看出,总比“沙梁子”、“耗眼梁”这些村子还强点儿。收粮沟过去有个地主,土改时被民兵弄到山沟用石头砸死了,土地、房子和女人就被贫下中农给分了,四个奶奶分给四个光棍。搞不懂的是,这几个奶奶和贫下中农过得也挺好,很难想象他们曾是地主的老婆。那年头,电影队一年才出现一次,可在那禁欲的年代,这山沟里在性上倒是有些随意:一个孩子越长越像邻居家二叔了,大家心照不宣,反正都是亲戚。我后来跟朋友提起这些事,会被追问:“那你们知青呢?”我说:“我们是先进知青点,正常得很。”一般人都不信。现在想想,先进知青点反倒有点不正常,几个十八九岁的人,在深山,完全像一家人过日子。中间是堂屋,左右两间用两个布帘隔开,我和小任在一边,三个女生在另一边。有时有人出门或回家探亲,常有只留下一男一女各睡一边的时候。早起,各自从门帘里出来,共用一盆水洗脸,再商量今天吃什么。看上去完全是小夫妻,但绝无生理上的夫妻关系。我十八九岁那阵子,最浪漫的事可借此交代一二。穷山出美女,这村里最穷的一户是周家。老周是个二流子。老周媳妇是个谦卑的女人;个子有点高,脸上皱纹比得上皱纹纸,但能看出年轻时是个美女。整天就看周家忙乎,拆墙改院门,因为他家的猪从来就没养大过,所以家穷。按当地的说法,猪死是院门开得不对。老周的大女儿二勤子是整个公社出了名的美女。我们三个女生中,有一个在县文工团拉手风琴,她每次回来都说:“整个文工团也没有一个比得上二勤子的。”二勤子确实好看,要我说,这好看是因为她完全不知道自己有多好看。二勤子说话爱笑,又有点憨,从不给人不舒服的感觉,干活又特麻利,后面拖一根齐腰的辫子,这算是她的一个装饰。一年四季,这姑娘都穿同一件衣服,杏黄底带碎花。天热了,把里面棉花取出来,就成了一件夹衣,内外衣一体。天冷了,再把棉花放回去。

编辑推荐

《七十年代》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七十年代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17条)

 
 

  •   我就知道这本书一定好看,不仅好看而且极其珍贵、难得,因为那个时代的情愫已经不见了,理想主义和为理想献身的青年人在中国已属濒临灭绝的物种。
    李陀、北岛、陈丹青、阿城、王安忆、李零、韩少功……这些名字就足以让人震撼。中国改革开放30年,成就伟大,80年代开花、90年代成长、21世纪结果,但种子却是在70年代种下的。
    生活在大城市的知识青年,更像是盗火的普罗米修斯,给黑暗的中国点燃了一支火把。当时的他们,在全国各地的草棚农居油灯下,饿着肚子,却满脑子理想和追求。
    我很惊讶的是徐浩渊,这样一个弱不禁风的女中学生,却成为那个时代就赫赫有名的沙龙主人,几乎经历了那个特殊时代的所有敏感事件,后赴美国读完医学博士后,现为国家计生委专家,仍然在体制内滋润。真是不可思议。
    深陷牢狱的张朗朗,真不知哪里来的大智大勇,居然在监狱里玩开了精神恋爱!
    居然有人像我一样疯狂地热爱巴乌斯托夫斯基的《雨蒙蒙的黎明》。
    几乎有一半的人谈到了郭路生。这个人是应该被中国文化史记录的人物。可惜当代中国没有人能写出关于它的文学剧本。许多年后,患了精神病的郭路生说,他仍然相信未来。
    我一直奉为英雄的张木生,现在居然官拜《税务杂志社》社长?!不伦不类。
    张育海。虽然早就知道义无反顾奔赴缅甸的知青战友的故事,但第一次知道了一个这样具体的姓名。1969年夏,他曾从缅甸的丛林中写来两封信。不幸在一次大战中英勇牺牲。
    对遇罗克和他的《出身论》褒贬各半。
    读到后半部分发现,作者并不都是胸怀理想、立志报国的精英人士,也有生活在底层的、或者偏居一隅对文革没有感觉的普通百姓,从他们的生活中依然可以清晰地读出那个时代的痕迹,而且还很生动。但这些山狼海贼的普通人们,固然善良、可爱,但仅此而已。永远是历史的被动轮,不会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生力军。
    精英自有精英的理想,令人向往、百姓自有百姓的惆怅,让人动情。
    收官之作韩少功,他对一个学文学的当代大学生的话看起来更像是谶言——“从你所处的康乐时代来说,从你眼下远离灾难、战争、贫困、屈辱的基本事实来看,你的确没有太多的理由热爱文学,那么累心和伤人的东西。”
    《五七一工程纪要》是中国近代史值得研究的文献,它是第一个提出现代化的文献,第一个打破领袖神秘、个人崇拜的文献。“可能性、必要性、必然性、基本条件、时机……”从头到尾你听到的是,历史理性如此冷静的计算的声音。它的文本语言,影响至今。
    那一代人,年轻单纯如一张白纸。那是一种只有毛泽东时代才有的年轻人,以后不会再有这样纯净理想的青年,不再会有千千万万青年经受这样的从身体到精神的磨练。
    文革“并未中断”。一具病体并非尸体,仍有不绝的生力。文革不过是一场大病来袭,它并不曾冷却民众的精神之血,无法遏制新文化的萌发、繁殖、积聚、壮大以及爆发。斯大林都能和肖洛霍夫、爱森斯坦、肖斯塔科维奇共存,为什么独独要给文革随便贴一枚“中断”的标签?
    正是这些人,正是这些能量的积蓄,才让1976年伟大的四五运动在广场上悲壮地演出,才导致八十年代思想启蒙运动井喷式地爆发,
    七十年代,这批人长大。正是这批人在走出七十年代后,不但长大成人,而且成为二十世纪末以来中国社会最有活力、最有能量、也是至今还引起很多争议,其走向和“命运”一直为人特别关注的“知识”群体。
    忠实记录历史的就是好书。
  •   从当当购得《七十年代》,李陀、北岛主编,厚厚的一本,有49万字,收有徐冰、陈丹青、阿城、张郎郎、黄子平、北岛等数十人回忆七十年代的文章,光看名字,就晓得这是中国知识精英的回忆录,这些人,在八十年代可谓叱咤风云。
    从年龄、经历上讲,他们是我的同代人,他们讲述的往事,像文革、插队、家庭变故,遭逢的社会跌宕,大环境是相同的,所以读来非常投入,四个字:感同身受。对我震撼最烈的,是张郎郎那篇关于死囚牢的文章。生于延安、毕业于中央美院的张郎郎,因为“散布攻击伟大旗手(江青)的‘谣言’”,被判处死刑。死刑判决后,通知张郎郎的母亲,这位母亲回答:我从小就知道车尔尼雪夫斯基,他是因写了一本书被处死的,今天我的儿子也成了这样的人,我为他骄傲。天!那是红色恐怖最烈的1970年!与张郎郎同批被投入死牢的,除了思想犯,还有到江湖初试水的“练家子”、刚成年的小“佛爷”(小偷),思想犯中,比如那个张郎郎喜欢的柔美女子,仅仅是被爱情烧昏了头代情人往苏联大使馆的车子投了几封信,对政治毫无所知。这些人,后来都难逃一死。牢中,还有一个早呆在那里的死囚遇罗克,他写了那篇著名的《出身论》,也因此领了死罪。张郎郎可能是如今还健在的、听到遇罗克最后声音的唯一的人了(杀害遇罗克的刽子手不算人)。
    张郎郎的描述死囚牢的文字让人不寒而慄。尤其是等待死亡的历程!那对自己心理活动的记载也是唯一的吧!因为其他死囚最终都被“执行”了。难友在一个早上被逐个叫出单人囚室,被无声捆翻,被押赴“公判大会”……,偌大的死囚牢只剩下张郎郎一人,那是什么滋味!张郎郎和他的同案幸免一死,是因为周恩来批了四个字:留下活口。两个字一条命!张郎郎从死囚牢转往普通牢房,居然是由当时的公安部长李震亲自找他谈话!可见,“攻击伟大旗手”是多大的事情!
    看了张郎郎的文字,我老睡不着,勉强睡着了,又被噩梦惊醒。在寒冷的冬夜,尘封了数十年的恐惧,突然从心底浮起,记起了那个年代的狰狞,睁着眼睛,中心惨恻,为遇罗克,为那些千千万万的冤魂。
    《七十年代》的回忆,觉得那既是我们的七十年代,又不是我们的七十年代。文章的作者,基本是如今功成名就的精英,而且大部分是北京人,其他地方的、普通人的,少之又少,如果面广一些,会更丰富。精英们戏剧性的经历,离普通人似乎远了些。书中也有迥异的表述,如那位来自农村的工农兵学员,他的七十年代记忆,就是阳光灿烂的,对样板戏,他也有正面的感受。还有阎连科的那篇文字,对知青的描述,充满一种嫌恶,我不知别的地方是否有这样的知青,农民把他们当大爷一样供着,吃派饭揩农民的油、强奸农村女孩、不下地干活、偷鸡摸狗,活像二流无赖,起码,以我切身的经历、在我所知的范围内,没有这样离谱的知青,农民也不会这样娇惯知青。当然,这也是生活的一种实录,不排除有这样的情况,就不知道河南的知青是否认同有这样的同类。阎连科的心态其实很真实,数十年来,城市的发展正是以剥夺农村为代价的,从阎连科的文本,可以真切感受到城乡之间深深的鸿沟。在这部书中,这样视野不同的记述,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多一些,起码,可以多侧面记载那个复杂的时代。
    虽然如此,我还是爱读那些北京人写的篇章,那些北京的孩子的精神生活,令人羡慕,是我们这些外地人向往而又无法企及的。没办法,条件摆在那儿,生活圈子摆在那儿。当年的北京孩子,是痴迷宏大叙事的,是以中南海的姿态来思考中国“向何处去”的,许多人有精神贵族的气质。而我们这些小地方的人,精神状态是不一样的。1976年9月9日,陈丹青在西藏听到哀乐响起,第一个念头是“催眠结束了”,我呢,是在悲伤地流泪。北岛开始写《波动》的时候,我刚从插队的农村被招工到农村小镇的供销社,夜里独居,铺开稿纸,开始写我的《十年》,没有什么大事件,没有什么曲折的情节,那几乎就是实录,文革、武斗、游街、插队、村里一个个农民的生存状态……,桩桩件件,而且是“省尾国角”的事儿。当然,我也不是毫无写作的自觉,一来我认为,只有这样的实录,才能保留那个独特时代的原生态;二来,我想着重记述农民的生存状态,而不是知青们的自恋自怜(我在七十年代确实就反感某些知青的情感自恋,你还多多少少有点盼头,农村的青年呢,基本就是注定了一辈子的轨道)。我始终认为,没有深入中国社会的底层、不认识中国的农村,奢谈什么中国的命运,全是扯淡。所以,对如今中国某些指天画地的专家,我是颇怀警惕的。我很羡慕当年北京青年的交友形式,小地方的人,生活圈子、朋友圈子、圈子的氛围和活动,与书中那些北京的年轻人,是完全不同的,像我,在小镇上只有一个人能带着欣赏的态度听我朗读《西去列车的窗口》,这个人还是一个比我小几岁的炊事员!他也是知青,也是爱阅读的人。人是被自己的社会存在所限定的。
    七十年代!时代与人,俱已老去。问如今的年轻人北岛是谁?多半会愕然。在今日之中国,北岛的名气,远不如凤姐和犀利哥。眼下的传媒,游走奉迎于威权管控、民粹情绪和钱眼算计之间,鲜有独立的品格,社会风气如何,就可想而知了。
  •     北岛和李陀主编的《七十年代》是华山论剑的阵容,徐冰北岛阿城陈丹青王安忆张朗朗,蔡翔李零邓刚阎连科翟永明韩少功,严力柏桦范迁黄子平王小妮赵越胜。这书,用不着封面设计,三十个作者名头搁那儿,不战而屈人之兵。近六百页的书,一天一夜看完,用的是我以前披星戴月看金庸时的激情和速度。不过,看完后,说实话,感觉郁闷。三十个作者,除了蔡翔阎连科等少数几个,皆出身高眉,当然,所有作者拿起笔的时候都高高眉了。
        也许,多少抱着烈士暮年的心态吧,北岛以孤注一掷的姿势,集合起当年的《今天》和“星星”和地下沙龙的龙主,要向今天再次反戈。而令人郁闷的正是其反戈的姿势,当年他的壮志有多么崇高,今天的复仇就显得多么苍白,这个“我”,已经无力吹响集结号。
  •   《旧影一代孤高百世师》都是前辈人之间的抚怀之思,我跟家兄戏言:“就是高档人写高档人的。”是的。好像自己也到了人的苍境,摸捻不离身的都是漫漶的记忆。熟悉的温暖和旧梦都是从前,越发喜欢那些老期之年的疏松和从容。那些忆人的情绪不如壮年时那样汹涌,都是曾一起生活的琐屑。最迷人真是君子之间淡如水的交结。看那些不再捏紧拳头,心思奔涌地娓娓道来,点上一支烟,啜上一口茶,写一段过去的好时光,不枉彼此那些的朝夕。昨夜看《七十年代》看到夜里三点,心潮还是不能平复。叙述者里的李零、严力、北岛、张朗朗等等个个神勇,文字也非常出彩。让我觉得真是生不逢时,他们或是考古学家、画家、诗人等等,却在那个岁月一起怀揣文学梦想。真动荡呀。我也初次接洽李零,一见就深深的爱慕上了。早上翻了一篇阎连科的,作为小说家的他实在不怎么地。我曾喜欢过陈丹青的字,北岛的字,阿城的字,最近又有了李零这个新欢。我扪心为何这么着迷他,因为他的不事雕琢的文字有巨大的张力,我想到老舍先生说的结实的文字。像个前凸后翘的黑里俏姑娘,浑身散发着迷人的女性之欲美,让人抓狂的。其实《七十年代》所选的字大体都在一个层次上(跟他们正经职业全无关联),但还是有些不带劲(曾让我差点不想读下去,好在继续了。),比如蔡先生的文字。总体上总觉得描述七十年代还是北京那帮吊儿郎当的文艺男青年生猛。三联出书也不装13,该什么事什么,叙述者虽然当下都奔爷爷辈了,但提到当年勇的时候还是英雄一个,顶天立地。还有那些跟动荡年代一起动荡的青春的欲望也表现的非常好。现在的一拨文化人,几个有他们那些表现文字的功力呢?都是回忆,所以插个七十年代的回忆对比着看,有意思。柯灵、台静农那一拨回忆起人来肯定不是七十年代叙述者那样狂浪了,窃以为柯灵对张爱玲的遥寄还是有点晒不干的潮湿的(就是梅雨天一直晾着的中衣),无奈是情怀潮湿。说实在的,读《七十年代》我有点激动,好像人也加入了四五运动的天安门的人潮里被人往前推,你要知道你一旦溶入这样的状态,肯定不是你的功劳而是叙述者的超凡的能量。当然《七十年代》的叙事者选择的是集体乘坐逆时光地铁在青春的站口下,所以难免看得人眼红心跳,如吃了辣子心红耳跳。以上买的三本书,却当在闲暇的秋余踱到那些老派斯文人的PARTY里,偷听几句他们的体己话。要不就在心里重新树立起精神的膜拜,对此照见自己得已不断修正和向上吧。接:夜里啃尽了《七十年代》的最后一页,路过冰箱上的时间,看看已是夜里两点多。这时候已不敢揽镜自怜两窝黑眼圈了。折回床上,捻灭台灯,思息不能平静。老在想那些七十年代的叙述者,个个牛*,想到自己错过了那么多好写手。不禁想到今天一定要重新回溯,记下名字留作记号。比如韩少功、李零等等,都是我平时漏掉的。人在小说或在散文里是要把“我”淡化处理的,但要回到生活记录里,文字的泼辣放任真切浑熟还真让人定睛摩挲。
  •   冲着北岛和七十年代的题目就买了,北岛写的或是编的书从来没有叫我失望过,这本书的价值也是很高的,就是挺多文章都在今天上看过了,不过买了还是好。更好的认识历史才能更好的直视未来吧,现在社会的核心基本就是七十年代的这一代人,他们的遭遇和成就都是我们这些后辈应该给予充分重视和尊敬的
  •   一本厚厚的《七十年代》,今天终于看完了。个人在时代面前的纠结、宿命;连政治高压也抵挡不了的青春、激情;那个时代给经历的人以及现如今留下的烙印、反思等等。蛮有意思。印象最深的,应该是北岛和陈丹青吧。

    读这本书之前,正巧看了《南方人物周刊》对北岛的专访。“我认为知识分子最起码要做到永远保持批判立场,不取悦任何一方,无论权贵还是大众。”北岛的这句话让我的心一下子被触动。也许是因为北岛常年处于漂泊的状态中,是所谓体制外的人吧,他的身上丝毫没有米兰·昆德拉所谓的“媚俗”。不禁感慨,这才是知识分子应有的立场啊,现在却弥足珍贵。

    那么,陈丹青呢?在定居美国18年后,他于2000年就职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可因为不能适应当前“学术行政化”的教育体制,不想被不知不觉地异化,他纠结了6年后选择离开,回归自由人身份。也许正是因为如此,陈丹青看问题的角度理性而深邃,颇有点“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风骨。看了他的《幸亏年轻——回想七十年代》后,对他更有兴趣了,接下来会读他的《退步集》和《退步集续编》。
  •   七十年的出版,标志着一石文化从一个工作室,到一个出版机构的转变。眼光和目标也提高并放远。一石文化的书,我每本都很喜欢,无论是选题的策划,还是装帧设计。但是之前的书籍虽然选题很独特,但是小资气息重,可以说是给读书人中的读书人做的书,对于今日的中国的意义是比较小的。我们的国家未能超前到一个民主的时代,所以我们的书籍可能愈多的要叙述意识的转变,而不是意识转变之后的各种观念。所以,看完一石的《七十年代》,就感觉一石是非常具有开拓精神的,愿意朝前走,并且知道我们可爱的中国是个什么样子,需要哪一类的转变和思想的纸面。
    《七十年代》这个选题是比较宏大的,里面有相当多的名人,这些人都写出了一个个深刻思考后的文字,也许在2010年的时候出版该书,给那些愿意书写过去的人一个关于70年代的回忆平台,我们会看到的更多更远,更透彻。我们再回头看哪个1970,我们会现一个清晰地脉络,不张狂,宽容和些许的愤怒。主编北岛是赫赫有名的人物,这点决定了这本书,出版后就能受到许多的关注。徐冰的封面绘画,和陆老师的设计,这两位在国内是顶级的。书挂三联的牌子,就是品质的保障。综合说来《七十年代》是一本好书。
    他不属于洋务派,也不属于维新派,是属于民主派的。
    我们期待一石的更多好书。
  •   从小到大经常看到知青的回忆文章,他们的回忆内容跟我父母口中的知青生活完全是两极。我记事后,我们村子里面和知青有关的只有远离村子的两栋最大最好的房子了,我们一直称之谓“下放户”家。据父母偶尔的片言只语,他们名以上来学习生活,实质上吃用着村里最好的,却傲慢自大,不可一世。

    可是,我父辈的回忆没有人听到到,直到我在《读书》上看到了《七十年代》的书评,里面有阎连科的记忆。至少这代表了在70年代里面,一个一直沉默的群体的某一类声音。

    当然这本书中不仅仅是这一篇文章,也不仅仅这一个声音。所以,我推荐这本书的理由就是你可以从中看到对相同年代,甚至相同事件不同人的记忆,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记忆。我以为这就是历史,这才是历史。
  •   和 八十年代访谈录 一起买的,北岛和李陀 选取了经历了七十年代的一批知识分子,他们在文革年代的遭遇各不相同,观点也不尽一样,但是正是这本书极大地包容性,才让我们更好的了解那段历史。
  •   可以说,这是近年来出版的最有价值的人文读物之一,也最值得一读,震撼人心的力道足可以与《夹边沟记事》、《定西孤儿院纪实》相比。作为一个走过七十年代的人,我觉得此书为那个鸡巴裆灭绝种族,灭绝人性的“德政”留下了一份真实的写照。其中的许多故事都是我经历过的,或听说过的。当代统治者想让全国人民忘掉那段不堪回道的历史,以证明其统治的历史合法性(现实合法性早已荡然无存了),这只能是痴心妄想,人民的记忆是抹不掉的。七十年代的历史,是用压迫,饥饿,恐怖,暴力写成的,笔写的谎言决掩盖不掉血写的事实,本书就是一个证明。60年来,中国人民哪一天离开过暴力,离开过专制,离开过镇压,离开过贪官污吏的统治,没有,一天也没有!近60年,鸡巴裆建立了人类历史上最反动,最黑暗,最严酷的等级制,而且越演越烈!试看今日之中国,人民有什么权力?有什么自由?宪法所赋予的权利,都是一纸空文!看看《七十年代》吧,你一定会对当代中国社会和政治有一个新的理解。
  •   书已经读完好久了,有很多感触,却不愿落笔,担心会遗憾,无论怎么写,好像都不能表达自己澎湃的内心。仔细想,读后感不写,也是一种遗憾,毕竟是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之一呀:)七十年代是我出生的年代。可我对她几乎没有认识过。今天,读了书,我终于可以腼腆地跟亲爱的她——我的出生年代,打一声招呼:嗨!你好,七十年代。原来您是这样的。因为,毕竟我有了一些了解,也许不一定全面。我再说一次:我觉得这真是一本很棒的书。喜欢这样的编排方式。主编把每个参与写作的人独立成文,让他们自己说话,即使这位和那位叙述的同一件事说法都有不同,没关系,读者,你自己去体会。同样的大气候,不同的生活经历,不同的身份,截然不同的观点。书中撼动我灵魂的经历真多呀。但自己基于个人喜好,其中《宁静的地平线》和《我曾经是山狼海贼》最让我佩服,经不住喜欢上了两位作者的强大的内心和无敌文笔。一个经历了死囚生涯,又莫名被释放;一个天天为解决自己终身大事而绞尽脑汁。他们的性格和文风相去甚远,一个克制,儒雅,暗流在平静中翻涌;一个粗砺、原始,狂野中透着细腻。文章中闪烁的人性光芒对我的震撼,是一样的。一切都不同,却都是那个非常的时代造就。书中收录的主要是当代的精英的体验,很多书友觉得不能表达真实的历史。可是,往往是精英愿意主动记录这些历史的瞬间,大多数老百姓忙于生计无心于历史。这也算悖论吧。不过主编说了:希望再出系列,能够改变这种状况。但愿吧
  •   那些对这个世界仍旧贼心不死的人们,最好不要错过这本书。
    我庆幸我出生在八十年代。八十年代的血液里还混杂着一些可称之为良知、责任、道德、信仰、追求的东西,我幻想着这些星星之火可成燎原之势。
    我遗憾我未出生在七十年代。七十年代我或许可以在彻底的绝望之中与某些幻象绝缘,以大彻大悟,去放手追求,在黑暗之中举起真正的叛逆之火!这样的生活或许来得更真实一些,就像他们一样。
    我羞于直面现处的年代。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转眼之间一切都已成了骗局,自欺、欺人。
    《七十年代》,一群历史夹缝中的懵懵懂懂的知识分子,一群在历史的沉重挤压力倔强成长的和成熟的人,一群热血沸腾的人。在《七十年代》中,有人为诗歌断头,有人因画画入狱,有人为真理祭旗,有人为正义洒血……一切都如同发生世外,乐观、豁达、远离名利,有的甚至是一种玩世不恭之态,玩得又何其认真,玩得完全忽略了那特殊的年干!
    八十年代,一切都在悄然地变化。
    九十年代以后,什么鸟都出来。货币打碎了世界原有的秩序,人们认识到了其作为交换媒介的普遍性所在。
    七十年代,已成了一种情结,萦绕在心头。
    历史只不是时间,更不仅仅是以公元纪年的数轴。道理虽然简单,知之者甚少,通之者凤毛麟角。后世必胜前代的逻辑,太荒谬了,太自欺了。
  •   有人说要建立一个文革博物馆,读了《七十年代》,觉得很有必要,否则历史之于来者永远都是混沌一片。一本《七十年代》不可能还原时代全貌,但却填补了我对文革认识的空白。文革越是压抑禁锢,越孕育着爆发;越是虚无空白,渴求也愈发强烈。一如坟墓边开出的花儿,虽然孤立娇弱,却也格外鲜艳突兀。那个时期人们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比起今人而言,似乎更纯粹和执着。读《七十年代》突然发现原来中国人原来是这样幽默。“四五事件”这样一桩万人悲恸、神圣肃穆的纪念活动,才发现并非如此,阿坚称自己为“正义感、虚荣心和泄春火”的综合发作;邓刚这个“黑五类分子”找了一个根正苗红的姑娘做媳妇儿,费尽心机历尽艰辛;许成钢为了读书,争取到深夜看守尸体的机会而兴奋不已......这是用血和泪写成的黑色幽默,读来让人心酸地笑,伤心地哭。看到有人评论说毛泽东去世时,广大农村老百姓是真的悲恸痛哭的,很多人真情实意地怀念伟人。这我不怀疑,但我认为这只是表象。老百姓为什么真实地哭?是因为毛泽东的丰功伟绩么?是因为毛泽东的存在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么?我认为并非如此。那个年代所有人的最深切的记忆就是饥饿,不要说农村,就是城市里的人也一天三餐难以维系;许多农村的长工甚至怀念解放前给地主扛活,虽然辛苦,但一天三餐不说顿顿有肉,米饭小米是可劲儿地造的。毛泽东把自己塑造成了神,让人们顶礼膜拜,代替了宗教的作用,实际上是一种迷信代替了其他迷信。不同的是佛和上帝是永恒的,毛泽东却是肉身的神,终有百年,老百姓没想到信仰这么快就坍塌了,当然会真实地哭。任何人的精神支柱倒了都会面临着死亡和重生的选择的。不管怎么说,那个年代,停滞就是停滞,倒退就是倒退。
  •   几十位知识分子对于七十年代的记忆和反思,回顾了他们当时对于所面临严重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应对。他们是承上启下的一代人,在社会动荡的关键时刻,知识分子始终是代表社会良知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进取精神和积极态度是令人感动的,这是一个灿烂的思想宝库,当我们面对自己的问题时,这将为我们带来无穷力量。
  •   逝去的美好时光-这是我看完后的感受。“七十年代”对于我来说是个充满童年欢乐的字眼,书中的北岛是我的师哥辈,那段时间对于他们来说是沉重的,但那个时代确实一个积累的时代,文化的积累,人们的思想烧了现在的铜臭,所以才出了八十年代的一批文化精英,才有了八十年代的文化繁荣,向七十年代致敬!
  •   书架上有一本《我们这一代》,图文并茂、质量上乘到奢侈的人物摄影集。如今再加上这本《七十年代》,寒舍蓬荜生辉啊!

    “七十年代”的“我们这一代”,按时下的分法应该就是“50后”,很多时候被描述或自述成最不幸的一代:

    长身体的时候赶上三年自然灾害
    念书的时候赶上不上学闹文革
    花样年华时赶上上山下乡、插队落户
    人到中年赶上下岗

    现在,将近暮年时赶上最不尊老敬老的轮回时代。——经济镀金时代的社会人们,就像草原战争中的游牧民族一样,壮年骑士心安理得地吃肉,“不幸”错过阵亡的老人“本分”地苟活。

    生不逢时,老无所依。

    而正是这足以毁掉一整代人的炼狱,造就了如舍利般稀少而优秀的少数精英。当下以及日后十年,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都将由这一代人的翘楚统驭。

    而正因他们的不世出,我更有理由相信未来!那会是最辉煌的十年!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   
    一定会给予热情、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   2009年的某一平常夜晚,十点,在例行通话中,和小朋友聊到了历史的问题。他说他不读历史,并且认为那些所谓爱好历史的人不过在谋取一些谈资。我并不反驳。我素来尊重他的想法,即便这想法偏激了些也并不妨事。同样的,这并不影响我义无反顾地继续痴迷历史。其实现在,我们很容易收到一个足以令人欣慰的信号,那就是,历史已经越来越倾向于多数人,倾向于那些百姓家的柴米油盐,或是一代人的成长日记。这本书中的七十年代,是我们出生前的十年。它的愚昧、压抑、阴霾,以及与此同时的诗意与豪迈,都在为我们这一代人做着准备。黎明前的暗涌,带着让人嘶吼的亮光。关于那个时代的阵痛不应该只停留在当年,因而当我们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也应捂着心口想想,我们自己正在用每天的无所事事和伤春悲秋,烙下怎样的历史之殇。总有一天,我们也要接受他人的回望。
  •   之前买了查建英《八十年代访谈录》,还不急细看,现如今《七十年代》已经拿在手上了,并花了一个晚上狠狠看了其中多篇。首先表明态度:值得向大家推荐此书。尽管有读者反映此三联版非全本,但亦值得本人在此浓重推荐。其次谈点读后感。其一,赵越胜写的《骊歌清酒忆旧时——记七十年代我的一个朋友》写得很感人,一股淡淡的哀愁跃然纸上,记不得和当初在《读库》上读到的一篇什么文章有同样的功效了。人生起起落落,朋友分分离离,再见时,过往种种仿佛昨日。“唐克,老兄弟,你如今在哪?那把老吉他是否已常悬壁上,久不作声?摘下它吧,请抚弦再歌一曲,在呜咽的歌声中有我想说的话:“晚风轻轻送来,想念你的那一首歌”。”(p304)再见亦是朋友。其二,读韩少功《漫长的假期》,篇末几个段落一是让我想起前段时间《读库》上讲到的一个那个时代的人在昏暗的路灯下如饥似渴地阅读的情景,二是想起之前下载的于丹写的那篇文章《读书有什么用》。韩少功在篇末写道:“一代失学者的漫长假期早已结束了。“文革”远退到三十多年前。文明似乎日益尊贵、强盛、优雅、丰饶、金光灿烂。但对于很多人来说,读书其实是越来越难——如果这些书同文凭和实利无关。一颗颗灵魂在舒适而惬意地入睡,不需刺耳声音的惊扰。”
  •   一本好书。隔了几十年回首,七十年代的荒谬,愚昧,专政原来那么的触目惊心,人性之恶被居心叵测地无限放大了,但在这本回忆之书里,悲惨的灰暗是未渲染的背景,大多数篇章都充溢着熊熊燃烧的青春激情,夺人耳目。昨晚失眠,看了邓刚的回忆录,和写唐克的那篇。我尤喜欢写唐克的,北京老巷里槐树下的英俊青年,在那个年代也敢长发喇叭裤怀抱古典老吉他深情款款地唱地下情歌,透过一点点未点明的浮浅,是一个青年追逐自由和艺术梦想的辗转轨迹,从那个森严年代的坚硬石壁缝隙中迂回探出,终于被迫远走。只为了友谊的长篇通信,认真地写下抄录旅途感悟和古迹铭文对联,寄给朋友,那时的友情真实深沉,带着理想和光辉,令人感动。七十年代《在路上》的青年,多年后故友重逢也“与时俱进”了,却带着一丝变形与滑稽,引人深思。很多篇都很耐看好看,还没看完。
  •   看了央视近期看得出的《知青》,重新温暖了七十年代的记忆。虽然没有知青的经历,但作为七十年代的人,依然对那个年代有一些至深至纯的感受。从青春走过的人,无论从哪个年代来回味青春,其实它都是最美好的,不仅仅因为它象征着热血、激情、梦想还有爱情,还有更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青春已逝,无法再来。人们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往往都会放下曾经的得失与苦难,甚至认为苦难都是丰满的,因为真实,以及还有真实的自己。我想《七十年代》这本书一定非常的精彩,这么多名人大家经历过的人生精华全部浓缩在里面,我想它能带给我们的不止是文学艺术的享受,还有一种未曾经历但几乎能切肤感受的活的画面,能对人生有深刻的体悟。不管从什么角度看,我们都应当尊重那个年代以及从那个年代走过的人们。
  •   由于家庭背景和经历的不同,每个人眼中的“七十年代”读来大相径庭,书中部分作者对发生在1976年9月9日巨星陨落的记忆,读来令人震撼。
    唯一的缺憾正如编者所讲,记述者均为当代的“精英”,且年龄相仿,从而使得文集的视角收到一定影响。希望能看到本文集的下一卷尽快出版。
  •   读这本书,回忆着我同龄人的七十年代,万分感慨。这个特殊的年代对我们的成长有着特殊的意义。感谢用文字留下记忆的人们!
  •   是七十年代回忆性作品,是关于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的叙述,从中能读到一些很有意思的东西,也进一步对于历史的本质有一些想法了。
  •   一直以来很向往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想象中那是一个中国思想界的启蒙时期,神圣而纯真。然而八九十年代的青年们,都是在七十年代成长的。所以这本书我很喜欢~
  •   七十年代,是我出生的那个年代,黑色、灰色交织的年代,如果我们只记得现在,忘记了过去,我们可能没办法给孩子们以交代。记住那段历史,以利于我们保持清醒和理智。
  •   有了之前的八十年代,自然向上追溯总要说道七十年代,这十年就如一块跳板,前面是疯狂亢奋,后面是如火如荼,在这间隙的十年间,历史在此起承转合,承前启后,我们不免惊诧,这暗涌的十年可能才是最最真实的自我
  •   前一代人的经历和历史,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文化心理结构的基础。那些在我们出生前和婴儿时期发生的事,那些在我们学生时期历史文本后面遮盖的故事,终有一天将会冲破虚饰,成为大众的集体意识。感谢书中的回忆者,感谢北岛和李佗!文字的好坏反倒不要紧了。
  •   我是出生在这年代。而《七十年代》这本书中的人在这个年代已经是粪土当年万户侯的青年了。他们在荒芜的年代里开始了思考,心怀理想。这里面的人的故事一个个皆像传奇。 现在也到了时不时喜欢回忆的年纪,却乏善可陈。没有赶上用才情理想来衡量一个人的那个时代,而这个年代所考量的钱权房等指标,也样样不及格。 所以再看《七十年代》,真羡慕他们有过富饶的岁月。
  •   生于七十年代的孩子穿越于传统与现代,过去与未来之间,在保有一部分传统的同时,也学会了在新经济的浪潮中搏击前行.他们已经成为这个世界的中坚力量,成为沟通上代和80后的桥梁
  •   七十年代对于八十年代的人来说,印象是比较单一的,除了红卫兵,除了打砸抢,好像没有什么其它过多的感觉。这本书的不同作者通过他们的故事让我体会,生活永远都不是单一的。。。。
  •   为什么写这个标题?虽然我出生在70年代,但是我对那个时代了解得确实太少太少,听父母、长辈讲得也是他们那时候怎么饿啊(我父母原来是农民,后来也是回复高考后出来的),当时的梦想就是想一辈子怎么能吃饱饭是最好的理想和最实际的理想,根本没有从政治等等方面去看过和了解过那时候的一些东西,看了这本书后,我真的很佩服这些生活在北京的这些年轻人,他们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而且也确实努力过、奋斗过,而且这些努力对他们个人来讲是一种知识沉淀,是一种精神沉淀,我想想自己,虽然有时候也是有不顺心的时候,但是和他们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巨巫,开心的去面对这个世界吧,而且还可以努力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比如如果喜欢读书,就多读点书吧;喜欢画画,任何时候都不会晚,自学成才的例子在这本书里太多太多,被抱怨环境,别抱怨条件,你现在的条件我相信比他们那时候应该好很多很多~~~
  •   我生在八十年代
    但是看到写七十年代的书
    还是很欣喜
    之后我又看完了反映知青的电视
    全面的了解了那么一个年代
  •   当一个人对现实有些不满时,不是去怀念,就是去憧憬!七十年代,我们不仅要看到宣传的七十年代,也要看看当时每个个体的七十年代。如果说有遗憾,那就是文章多为追记。写此文的作者已不再是七十年代的作者,是在是求全责备,呵呵。的确是本好书!
  •   我是78年出生的,对于70年代的了解除了父母很少的描述之外基本上都来源于书本了。看过不少那个年代为背景的小说,但多未留下太多。读《七十年代》,让我看到了一些我以前从不知道的东西。每个时代总有每个时代的特点,2009年夏,这本书能够出版多少算得上是一件让人欣慰的事情吧~
  •   很喜欢书中的人物经历,即使是受到禁锢的七十年代生活原来也有这么多层面
  •   关于七十年代真正留下来的文字。
  •   整个七十年代的回忆,文字很有震撼力!在那个人们集体癔症的年代,好在还有一些人保持着清晰的头脑,他们是那个时代的中流砥柱。
  •   一群经过那个年代的人,回忆属于他们的七十年代,所感所思,尽在文字所刻画的图案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与感受,是我们了解那个年代的年青人的生活的一本不可缺少的书本。我们都有青少年时期,每个人的青年时代都尽相同,都有属于自己的“七十年代”!
  •   这是几十个知识分子对于历史的集体回忆。价值在于真实性,和个性化。通过不同角度的集合,达到对历史的纵横记录。不要忘记历史,因为历史没有结束,需要进步。写得特别好的并不是那些名家的文字。反而是不太出名的作者的故事。张朗朗、徐冰、赵越胜的文字很好看。写人物,讲故事,有细节。张朗朗的一些细节令人悲痛无以,一些使人凉到骨头,毛骨悚然。翟永明的也好,有独特的角度和故事。这些人的文字自然流畅,不作态,不刻意。相反一些名家的东西令人倒胃口。居高临下,谈理念,没有故事和细节,文字刻意,文笔断断续续。此书名为70年代,但作者多是文学青年,思想精英,多数出生于掌权者或者知识精英家庭。草民太少,成功者居多,而且不乏意气洋洋者,没有落魄失意的。地位决定视角和立场,成败影响观念和心态。处于高位的成功者(至少中产),与失败的屁民,即使对于相近的经历,也会有不同的选择和表达。因此成了文学青年与知识精英的70年代。此为此书大遗憾,同时也是所有知识精英难免的通病。虽然如此,还是不失为一本难得好书,一本书里,有几篇让你感动和思考的文章,就算是成功了,何况——忘记历史的民族是没有未来的。
  •   图书馆借到了但是还是想有一本在读过以后。。。我喜欢七十年代想成为一分子
  •   七十年代。
    躺在床上翻阅,成为了每天的必然节目。
    那个年代,不是1970-1979每个人的七十年代都只是自己的七十年代。
  •   我也有我的七十年代,但均与这书中人有共鸣。那是怎样的时代啊!
  •   如果对七十年代感兴趣的话,个人认为这本书值得一看
  •   再回七十年代,感谢这本书
  •   七十年代,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年代呢?我们的父母经历的年代,我愿意一点一点走进父母的童年……
  •   有人看风妖婆与大恶梦,有人看七十年代,不同视角,不同表达方式,同样营造出如梦如幻的感觉。
  •   各名家对七十年代的感觉,值得一读!
  •   冲着书名买的,因为我是七十年代的人,还没有看
  •   一批人七十年代的人生,让人感叹惆怅!
  •   一直以为文革就是不停的造反、革命、打砸和破坏,青年人被困在乡野里无奈的修地球,从来没有想过会有这样一群人,这样度过那段艰难岁月。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八十年代的风华其实早在七十年代便已铸成。
  •   七十年代,一个离我们并不遥远但似乎已被我们以往的年代。那些人,那些事是那么得值得我们怀念。
  •   一些经过七十年代的人写的文章,耐看
  •   七十年代一个世代引以为鉴的时代,一个沉痛的教训。作为一个中国人不可不知,不可忘记。
  •   通过过来人对七十年代的解读,让我们更加近距离地走进那个年代,各人有保人的精彩。
  •   七十年代,多么遥远的岁月,但通过一篇篇的访谈,让我们可以看到有多少变革是在那个时候开始酝酿和发端的。七十年代,一个承上启下的时刻。
  •   七十年代离我们已经远去了。
  •   我就是七十年代的人,读了此书,非常感慨。文章选的好,写的也棒。
  •   看着这些过来人回忆他们的七十年代,本身就是一种享受,您说呢?
  •   知名和成功人士比较多,值得一看。我那七十年代啊,太平淡了,只记得毛老头的死这一件事,全校师生停课痛哭。
  •   唏嘘再三,慨叹再三,为那个行去尚不甚远的年代!只是想问一句,没有记忆的历史算不算历史?没有记忆的文化算个什么文化!
  •   留下历史的那一瞬,让人的心灵为之震颤。命运悲剧、时代悲剧比起在小说里看得更加惊心动魄。感谢北岛与李陀。
  •   书中文章的作者都是当今的名家,他们的回忆风格各异,却能给生于70年代、80年代的我们这一代人以与我们想象中完全不同的70年代的面貌。很受感触。另外,三联的书的装帧一向令人赞叹,这本也不例外。
  •   买了两本,送了好朋友一本,在当下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看看这样书,可以说也是对自己重新的一次整合,看看那个年代的人都在追求什么、思考什么,让自己能慢下来不要被眼前的这个世界老拖着跑。
  •   历史的真像逐渐浮出水面。没有直接记忆,听家里人谈过。
  •   虽然我是“80后”,但对于这本书里面的人和他们的故事一点都不陌生。在我高中的时候,读过一本关于遇罗克的书,当时感觉很震撼,至今记忆犹新。这本书让我更多地去了解父辈一代在那个时代正值我们现在的年华,是怎样去生活,有着什么样的精神信仰,他们的身边都发生了些什么事儿。不过据说这个简体中文版本是有删减的,原版在香港有卖,不过贵很多,好像是港币一百多块钱。
  •   曾经无法释杯的青春,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那些美好的回忆啊。向北岛致敬
  •   这是我们那个年代的历史
  •   别人推荐的一本书,但是还没空看呢,但基本也能明白是讲年代的那些记忆的~
  •   最动荡的年代,最不安分的青春,有准备的人,机遇降临的时刻,人生的际遇得以飞升。
  •   网上下载了电子书。感觉不错,就下单了。慢慢读吧,感受一下那个年代的人的心情故事。有些事情会被遗忘,而有些东西却会感动你,特别是在这个虚假繁荣的时代。
  •   看到那个年代中的自知者,也看到了那个年代中青春飞扬的日子。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文革中不一样的青葱岁月。
  •   这是读完这本书后的第一感觉。我建议这本书最好和安东尼奥尼拍的那部纪录片《中国》合起来看,《中国》更多的是普通百姓的脸,背景是样板戏、绿蓝灰褐的服装,灰蒙蒙的城市和永远的乡村。30个人的回忆,但这些人中的绝大部分都是出身城市,只有阎连科一个出身农村,所以当别人是以插队者的身份回忆时,只有他一个人以被插者的身份去回忆知情,但正由于这一个人的回忆,精英主义的知情回忆也被翘了起来。从地域分布上似乎也有考虑,当然是以大城市为主,但东北、西北、西南、南方也都有了。从他们成长的故事中去了解我们出生的背景。
  •   六十年代的反思、八十年代的先声,有理想有抱负有激情懂思想的一代人。推荐!
  •   这个书读下来,无言的感动。既是对那段历史回望又是从现在的生活回顾过去。只觉得在那种紧张的背景下,依旧会有很纯的东西生根发芽,并且坚强的成长起来。那种信念却是无比珍贵,再看现在的世界和社会,更多的不真实赫然在目,让认不得不开始怀疑了,不敢说这个时代是彻底的虚无时代,但人心里的物质化确是与日俱增的。啥也不说了,好书,多读,书里一句话“相信未来”.......
  •   虽然都是个人的记忆碎片,组合成一个小小的历史角落。总好过一片空白。相信之后的角落能慢慢组合成片段,片段组合成剧集……
  •   生于70年代的人看到这本书非常有感触,让人一下回到那个年代。
  •   回顾70年代是复杂的情感,但每个人回首的时候总有感动,这是本好书
  •   这本书是我去年读的,现在才写评论,可能有些感觉淡了,但是,这本书的确不错,是很不错。很多真实的没有写入教科书的历史,从这些亲历历史的人的或淡或浓的记忆中隐隐浮现,让我们这些不了解的人,也可以略见一斑,想了解那段历史的人,建议读读。
  •   读出了我们的贫瘠,他们的幸是我们的不幸,我们的不幸却又是他们的幸。那是个物质很匮乏的年代,然而他们却能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很丰富。而如今的我们,早已忘却了读书。
  •   这本书老公非常满意,读这本书让老公想起来好多他们那个年代的很多有趣,有意义的事情,作为80后的我也值得阅读一下,了解一下70年代的生活,背景。
  •   最近比较迷这个,看了很多相关的书。夹边沟、杨小凯的牛鬼蛇神录、牛棚杂忆……70年代还是还原了一个真实的中国,给了另外一个视野。在自己的小天地外面,还有很多人做很不一样的事情放开自己的想象吧,这是一个广阔的天地!P.s.推荐给了上一辈的人看,不是太感兴趣。不知道是否是一种下意识的逃避……
  •   1:要是了解了很多当时的历史背景,应该说看着还是蛮有感觉。个人是对立面部分文字,也觉只有四分之一的文字是可以读的,n多有凑字数的嫌疑了。实话。但也是个人之见。


    2:最后一篇,韩少功的文字。我真的是无语了,此书就是到处找些文字变到一起发表一下。因为最后一篇我好像在《读者》还是《青年文摘》上看到过。绝对没错的。


    3;个人比较喜欢老韩的文字,也是决定买这本书的一个原因,没想到买来一看,文字只是换了一个标题。也不知道此之行为老韩知道否。所以就有些后悔了。
  •   这本书犹豫了很久,今天终于收到了,书的表面有点破损,但是书的里面很好。调整好心态,不要影响购书的心情和读书中的收获,加油。了解一个时代的杰出青年们。
  •   远去的年代不当被遗忘,能有这样的书真是太好了
  •   印刷有些不清楚,书的内容是值得一读的,对那个年代有很多重新的认识。
  •   书不错,因为我是70年代成熟的。网购也很好,基本是足不出户就可以看到书了,谢谢。
  •   没什么好评价的年代,了解中。。。。。。
  •   了解那个年代,不能不看这本书。
  •   很喜欢70&80年代这两本书!
  •   这本书太棒了,我为自己活着感觉悲哀。我被张朗朗震撼了,在那样的年代!我为所有不应该死而被剥夺了生命的人默哀!
    什么时候可以看到牛津版的?
  •   非常好的一本书,集许多人的思想和经历于一体,看着真是过瘾!那个年代,留下了多少困惑多少痛苦,也造就了一代精英。
  •   买给老爸的,他很喜欢,看的很仔细。
    历史总是大于想象,我们在书中回忆,在文字中凝视,在思考中叹息。
  •   回望那个年代,感慨那个年代!
  •   那时一个不真实的年代,却造就了一批真实的人。
  •   回味那个年代,可以看看
  •   让我从不同是视觉去感受70年代的生活!改变了之前看到的一面之词!
  •   让我们看到不一样70年代。
  •   那个年代,是难忘的。
  •   我们的年代
  •   那个年代我们不熟悉。。但又那么想去了解。。。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