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经传美学通论

出版时间:2011-8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张锡坤,姜勇,窦可阳  页数:51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周易经传美学通论》的核心立意,乃不满于近百年来易学界形成的《周易》“经传分观”论,两提出“经传贯通”的要求和主张。《周易经传美学通论》以为,易学由《经》到《传》的发展,当视作一个阐释性创造的历程,要真正接近作为易学经典文本的《易经》与《易传》,讨论其中的美学观念,就必须对二者进行整合性的处置和理解,走出“经传分观”的误区。此即《周易经传美学通论》称为“通论”的用意所在——“通”,既是全整、通盘之“通”,也是贯通《经》《传》之“通”,以此打破经传美学研究严重失衡的现状。

作者简介

张锡坤,1945年生。吉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美学学会理事,吉林省美学学会会长,吉林省易经学会副会长,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姜勇,1975年生。文学博士,现任教于吉林大学文学院。窦可阳,1976年生。文学博士,现任教于吉林大学文学院。

书籍目录

自序第一章 引论:《易经》与《易传》的关联第一节 “易与天地准”:问题的缘起“易与天地准”:一个循环论证阐释循环之理论正可以成为经传关系解读的理论参照“经传分观”说打破了易学中阐释的循环由此引发的三层次问题:《易传》解经之合理性,《易经》的历史存在,何种《易经》才是真实的存在第二节 原始卜筮与人的本性对卜筮之《易》的研究应该回到卜筮本身,而不能轻率地称其为“迷信”对“《易经》是迷信之书”、“非理性”的一般回应卜筮的社会理性卜筮程序操控的基本精神龟卜何以被筮占取代结论第三节 作为接受文本的《易经》作为接受文本的易经是一个意向性的接受客体言的层次:卦爻符号与卦爻辞象的层次:象数的超越性与象数的自觉意的层次:潜藏在易经中的生命意识第二章 《易经》美学意蕴的定位第一节 “含章”之美试析易经之含章表现了崇阳抑阴之观念含章解为“克商”辨含章乃地物之美第二节 “含章”之美生成的历史进程周人思想由乾天转向坤地易经之美学意蕴之在于坤地含章之美汉代器物之美充实了地物含章之美学意蕴第三节 “含章”与《易经》的理想人格美坤地含章是地美升华为天美的落脚点坤地含章代表人格美的最高境界第四节 “含章”的礼乐意味与《贲》、《离》之关系汉字之比类联想性进一步印证含章贲离二卦亦为含章之美张目第三章 《易传》美学思想之精髓第一节 “生生之谓易”:美在生命三组范畴之本体化印证了易传对易经生命精神之接受元亨利贞乾坤阴阳第二节 “尽意莫若象”:“象数”之美筮算之数与象位之数卦爻象之阐释意义象数交织第三节 “吉凶存乎辞”:“言”之美言这一阐释层面之不可或缺与独立存在易传之“言”的美学特质……第四章 《周易》“明美”考论第五章 《周易》与中国美学的审美观照第六章 《周易》与中国诗学的“以悲为美”第七章 文的渊源与《周易》之文第八章 《易传》与《文心雕龙》第九章 “易道阴阳”与“气韵”第十章 《周易》与“象思维”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由《易经》到《易传》的玄学进展,基于一种可能的和现实的创造力,但这创造力究竟是凭藉什么发挥出来的,不妨在此做一番语文学的探讨。按照我们的理解,《周易》的“文”的价值,不仅在《易经》的诗性智慧上,还表现在《易经》到《易传》的语文学跃进上。语文和修辞学的问题,在这里成为首要的关注对象。对固有文本进行解释,而不是另辟蹊径,是中国早期文化展开的重要方式,影响深远。尤其传统时代的经学,无外乎围绕着数量有限的经典,进行整理、注疏和阐释。这种文化展开的途径,表达了古人对先祖创造之“文”的珍视和承续,而不是轻易地毁弃或反叛。①中国文化演进的“连续”而非“破裂”形态,就显然与这种阐释模式不无关系。借用《易·系辞》的话,可以说阐释性的文化展开是“成性存存”式的。“成性存存,道义之门”,孔颖达疏:“此明易道既在天地之中,能成其万物之性,使物生不失其性,存其万物之存,使物得其存成也。性,谓禀其始也。存,谓保其终也。”亦即“成性”是既有的文化创造,“存存”则是将“成性”的结果护持下来,继续享有。

编辑推荐

《周易经传美学通论》是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周易经传美学通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条)

 
 

  •   周易是中国人最伟大的哲学。这本书也是对周公周老先生的大作《周易》(暂且这么论之,虽然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周易》是周公那个时代的杰作,大抵类似于现在的毛泽东思想的说法吧,呵呵)的一个非常好的见解。

     《周易经传美学通论》是吉林大学张锡坤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最终成果,40万字,于2011年8月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本书的核心立意,乃不满于近百年来易学界形成的《周易》“经传分观”论,而提出“经传贯通”的要求和主张。作者认为,易学由《经》到《传》的发展,当视作一个解释性创作的历程。要真正接近作为易学经典文本的《易经》与《易传》,讨论其中的美学观念,就必须对二者进行整合性的处置和理解,走出“经传分离”的误区。现代意义上对《周易》美学思想的研究,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部分研究者把功夫下在《易传》上,对《易经》多语焉不详,使《易经》美学意蕴一直没有准确的定位。作者采用“经”、“传”并治的方法,其问题的选取和解决都是具有特色的,超越了以往的研究范式。本书创新之处在于:(1)它攻克了《易经》美学研究的难题,最大限度地对其包含的美学思想作钩沉,推进学界研究由“传”到“经”的延伸和溯源。(2)它找到了“经”、“传”美学思想的差异与联系,纳儒、道、诸子美学于其间,使上古美学思想的研究呈现出以《周易》为枢纽的系统性,对于先秦美学思想研究的内在建构,提供了一种新的学术范式。(3)它打通了《周易》美学与文学理论、书画理论多个领域的关联。以上创新,对学术研究是有重要贡献的。
  •   我喜欢易经,也喜欢这种解读
  •   喜欢易经,更喜欢易经中的美
  •   难得的厚重之作,摆脱了当今学术研究的浮泛之气,研究问题深入,推荐一读。
  •   内容不错,值得读一读,满意
  •   真有点深,慢慢看吧
  •   看易经的人看看还是不错的
  •   在书店看到过,现在还没收到书,应该很不错!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