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风云亲历记

出版时间:2011-11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张颖  页数:210  
Tag标签:无  

前言

张颖《文坛风云亲历记》    屠岸    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张颖同志担任中国戏剧家协会书记处书记、《戏剧报》常务编委时,她是我的领导和同事。今年2月24日,当年中国剧协的十六位同事为贺张颖同志“米寿”(八十八岁)而聚集在她家中,祝她健康长寿。事先六十九岁的“小妹”刘莲丽同志嘱我写一首贺诗,我遵嘱写好,在这次集会时用我家乡常州吟诵调(常州吟诵已列入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吟了这首诗。诗如下:    贺张颖同志米寿    延水清波涤紫尘,英灵风骨铸诗魂。    折冲樽俎思喉舌,臧否氍毹论古今。    永忆慈躬抚弱幼,难忘赤手挡乌云。    白头著述留青史,华诞齐祈北斗尊。虽然是受到刘莲丽的鼓动而写成,但这首诗全发自我的内心。我不赞成也不会写“溢美”之词。张颖同志十五岁即从广东奔至革命摇篮延安,沐浴延河水,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和革命斗争。十七岁从延安被派到重庆,做《新华日报》记者、中共南方局文委秘书,在周恩来副主席身边工作,也可称作周恩来秘书。她接触大量文化界的人和事。新中国成立后,从天津市委宣传部调到中国文联下属中国戏剧家协会做戏剧评论和组织领导工作。60年代初调到外交部,任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西欧司副司长,后出使加拿大任大使馆政务参赞,又随章文晋大使到美国,作为大使夫人参与外交活动。她为人正义坚强,身经百战,坚贞灵活,绝不随波逐流、见风使舵,在历次政治运动和外交斗争中,坚持正义,捍卫原则,扶助弱幼,抗击逆流。她对共事的同志们满怀热情,肝胆相照,对年轻的同志们慈祥和蔼,循循善诱。我这首七律第二句称她“英灵”(犹英才,唐王维有句“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本此),并非过誉。诗中颔联写她的外交活动和主持戏剧评论工作。颈联写她对同志们的关爱和在政治运动及外交斗争中的立场和姿态。第七句指她晚年的著述。她有《外交风云亲历记》、《走在西花厅的小路上》等著作问世。现在,这部《文坛风云亲历记》,她的又一部重要著作,又将出版。    在这部著作中,张颖同志记述了她所经历的历史事件,她所接触或长期共事的政治人物及文化艺术界的许多人和事,内容丰硕,富有珍贵的史料价值,而文笔流畅,又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文学鉴赏性。其中涉及的人物有一大批,首先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还有郭沫若、田汉、老舍、夏衍、阳翰笙、胡风、吴祖光、叶以群、陈荒煤、曹禺、陈白尘、张光年、林默涵、葛一虹、金山、孙维世、阿甲、沈西蒙、舒绣文、白杨、秦怡、郑君里、冯乃超、李凌、杨露曦、冯白鲁等等,时间从作者出生到21世纪初叶,跨度越八十多年,可谓风云浩荡,波澜壮阔,读者可以看到一幅历史绘画的斑斓长卷。    这本书中所写的,都是客观真实的记述,但又不是纯粹的客观,其中蕴含着作者的悲和喜,微笑和眼泪,她的分明的爱憎,热烈的好恶。    这本书中的有些纪事,如关于中共南方局文委的工作,带有工作总结的性质,富于历史认知的价值。书中所述雾重庆的文艺斗争,作者对抗战时期国统区戏剧运动的评述,立场鲜明,立论公允,态度客观,也带有总结性质。有些纪事,对若干历史事件说明真相,纠正误传,起到澄明历史的作用。40年代重庆时期对夏衍剧作《芳草天涯》的批评,张颖认为是“左”的、过火的批判,不利于团结革命作家,不符合党的文艺政策。80年代南京一位作家写的《田汉传》,说1957年吴祖光被划为右派,是田汉一手所为。张颖根据事实和她的判断,予以否定,还田汉一个清白。这些都体现了张颖的公正和胆识,体现了她对历史负责的严肃态度。    在张颖笔下,许多历史人物出现时,有不少细节描写。如周恩来同志1941年在重庆,有一次他让张颖写一篇评论夏衍剧作《愁城记》演出的文章。她觉得不好写,动笔两三次都没有写成,决定放弃了。恩来同志不高兴了,说了她几旬,张颖感到委屈,转身要走,此时恩来同志一拍桌子,大怒,说:“怎么这样没规矩?这是领导在给你说话呢!”又说:“你有没有组织纪律?任务可以随便不完成吗?……这是责任,今天晚上就写出来,明天见报。”张颖含泪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反思良久,终于认真写稿。一会儿,她回头见到恩来同志正站在她背后,关心她的情绪,温和地问她写得怎样了。她感动得泪流满面,终于完成了任务。张颖说,事情已经过去六十多年,但她对此事记忆犹新,而且永远不会忘记。这仅是一个细节,但这个细节却透露出伟人周恩来性格的一个方面,既坚持原则,又重视人情;既严格要求,又慰勉有加。这样,伟人周恩来的形象就立体起来。像这样的细节,不是亲身经历、有切身感受的人,是写不出来的。    在张颖笔下,“红岩人”,也就是抗战时期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在周恩来同志领导和关心下的一群普通党员和革命青年,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异常具体生动。卢瑾、丁洪、陈志诚等,这些年轻人,他们的生活、工作、爱情、婚姻,叙述得十分详细,富有人情味。曾有人误解,认为革命阵营内没有人情,这是不对的。革命阵营内,也有革命人的人情味。张颖对这些人的记述,充满人情的描写,但紧密结合着那个环境、那个时代和那个社会。如这些年轻人身上体现的革命纪律性和个人情感的矛盾,是时代所特有的。他们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甚至连打蚊子,患疟疾这些细节,都带有那个时代的印痕。这一类纪事,也都具有历史认知的价值。    张颖的一些纪事,涉及历史大案,总结惨痛教训,令人痛定思痛,得出自己的结论。1955年5月开始的反胡风运动中,张颖由组织指定参加清查工作最底层的小组。她写道,林默涵(中宣部副部长,反胡风运动领导五人小组成员,五人中还有张光年、刘白羽等)交给张颖任务:翻阅从那些所谓“胡风骨干分子”家中抄来的私人信件和笔记本,要她从中找出反动思想和反革命内容。她心中疑惑,却不能不服从。(1954年9月刚公布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明确规定公民有通信自由,这些突然袭击式的抄家,没收个人信件,明显违反宪法!张颖心中疑惑,我想也不排除这一点。)关于绿原这个人,张颖虽未曾见过面,但她知道这位诗人。当年张颖与地下共产党员冯白鲁有单线联系,冯白鲁与绿原是好友,他们一起办《诗垦地》刊物。绿原要求职,注意到“中美合作所”培训班在招生。冯白鲁向张颖反映说,不知“中美合作所”是什么性质的组织,不知能不能去报考或参加。张颖立即告诉冯白鲁:“中美合作所”是个特务组织,千万不能去!她嘱咐冯白鲁,叫他告诉绿原千万不能去!所以绿原根本没有去。张颖在翻阅胡风、绿原的来往信件中,也发现胡风告诫绿原不要去“中美合作所”。但这之后不久,张颖看到上面整理出来的胡风集团第一批材料,其中有一项惊人的内容:说绿原参加过当年国民党办的“中美合作所”培训班,是个美蒋特务!并说绿原是受到胡风的鼓动而去的。张颖大感奇怪,十分激动,立即找到林默涵,说这个结论不符合事实,因为她本人亲历过这件事,可以作证。可是,在听了张颖的陈述几天之后,林默涵对她说:已经把材料送给高层领导,不可能取回来改了,只能如此。张颖哑然。    旋即《人民日报》公布所谓“胡风反革命集团”的三批材料,编者按把绿原定性为“中美合作所”的美蒋特务。白纸黑字,赫然在目!(后来知道这编者按是“御笔”,是“金口玉言”。)    记得1955年肃反运动中,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批示各级干部必须阅读《聊斋志异》中的《胭脂》等篇,以警惕办错案件。1956年浙江的黄源等同志根据毛主席指示精神改编演出昆剧《十五贯》,来京演出,毛主席看了两遍,对况钟刀下留人,平反冤狱,十分赞赏。毛主席曾指示:在肃反工作中,不放过一个敌人,不冤枉一个好人。这真是英明的决策!    但是,主持反胡风运动中的一些领导人已经明明知道绿原不是美蒋特务,却偏说“不可能取回来改了,只能如此”。这是党的作风吗?这是毛主席指示的“实事求是”的精神吗?    诗人绿原入狱七年,蒙冤二十五年!    我曾经以为掌握反胡风运动的领导人事先误解了胡风与绿原的来往信件,是判断错误。现在明白了,不是。(而且,他们把所谓“密信”任意摘录,掐头去尾,断章取义,为“我”所用!)张颖以亲身经历,揭出了这个事实,其分量有千斤之重!    多么沉重的历史,多么深痛的教训!    总的说来,这部《文坛风云亲历记》,是史实,是文学。而且是独一无二的史实,独一无二的文学。为什么说是“独一无二”?因为是“亲历”。“亲历”,无人可替代。也正因此,它就特别珍贵,特别值得一读,特别值得收藏。读者可以从中收获的,不仅是多方的见闻、丰富的知识,而且可以得到多少历史的教训,多少人生的启示!    2010年4月2日

内容概要

《文坛风云亲历记》作者张颖是大家闺秀,十五岁时,国难当头,她断然从广州奔赴延安,开端革命生活。从延安鲁艺毕业后,十七岁到重庆《新华日报》担负记者,又任中共南方局文委秘书,长期在周恩来身边工作。尔后长期从事文化工作,与很多文明人士结下了深沉的友情,尽管风云变幻,她作为党内人士,只管有许多灾言之隐,但对被戴了“帽子”的友人素来没疏远过。周恩来、陈毅、郭沫若、田汉、夏衍、老舍、阳翰笙、胡风、吴祖光、曹禺、叶以群、葛一虹、金山、孙维世、舒绣文、白杨、张瑞芳……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从她的笔底流出,同时也对解放后党内的过错进行了反思,廓清了一些问题,也是不可多得的史料。
在《文坛风云亲历记》这部著作中,张颖同志记述了她所经历的历史事件,她所接触或长期共事的政治人物及文化艺术界的许多人和事,内容丰硕,富有珍贵的史料价值,而文笔流畅,又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文学鉴赏性。其中涉及的人物有一大批,首先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还有郭沫若、田汉、老舍、夏衍、阳翰笙、胡风、吴祖光、叶以群、陈荒煤、曹禺、陈白尘、张光年、林默涵、葛一虹、金山、孙维世、阿甲、沈西蒙、舒绣文、白杨、秦怡、郑君里、冯乃超、李凌、杨露曦、冯白鲁等等,时间从作者出生到21世纪初叶,跨度越八十多年,可谓风云浩荡,波澜壮阔,读者可以看到一幅历史绘画的斑斓长卷。

作者简介

张颖,1922年生于广州,1937年抗战爆发后赴延安,是鲁艺戏剧系第一期毕业生。1939年后,历任中共南方局文委秘书、《新华日报》记者、《群众》杂志编辑、新华社驻南京特派记者。建国初在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工作。1955年调北京,担任过中国戏剧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剧本》主编。1964年调外交部,1970年后,曾任新闻司、西欧司副司长,及驻加拿大大使馆政务参赞。1983年以大使夫人身份随章文晋出使美国。著有《风雨往事——维特克采访江青实录》、《外交风云亲历记》、《走在西花厅的小路上》等。

书籍目录

序  张颖《文坛风云亲历记》
两所老宅——童年追忆
从延安到重庆
雾重庆的文艺斗争——怀念敬爱的周恩来同志
对抗战时期国统区戏剧运动的看法——在重庆雾李艺术节上的发言
在南方局文委工作的日子(上)
在南方局文委工作的日子(下)
南方局文委一文化组初步总结
抗战期间重庆话剧四大名旦之两人
“胡风事件”补遗
吴祖光如何成为右派分子
追忆故友金山和孙维世
难忘的“广州会议”——记周总理、陈毅同志对“广州会议”的领导
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上演前后
怀念夏衍
又忆红岩
再返红岩
红岩生活中的一段插曲
阿甲、样板戏《红灯记》
劳动神圣——“五七千校”散记
周恩来总理与“北京人艺”的情缘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记得那是1942年夏天,一个非常炎热的下午,朋友们一个个来到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他们都是第一次来到这里,大家心情很激动。他们都说,这可是到了解放区啦!我和他们在一间小会客室里一起阅读和议论。在那样的环境下,他们说,能够有这样的地方来学习《新民主主义论》真是莫大的幸福啊!重庆的夏日,酷热非常,太阳刚落,朋友们离开房子,散步到小山谷的尽头,那儿正是八路军办事处挖好的防空山洞,山边一条小溪水,小树林下堆着平整的碎石头。微风拂来些凉意。我们席地而坐,又兴奋地谈起来。突然,周恩来同志沿着山边的小路走过来,朗声大笑着向朋友们伸出手。大家兴高采烈紧紧地握着他的手。周恩来同志和大家一样,捡块石头坐下。他问大家学习得怎样,提出了什么问题,然后和大家亲切交谈。最后,他鼓励大家多阅读鲁迅的著作,从中吸取有用的东西,还要学习鲁迅的革命精神,硬骨头精神。周恩来同志的话使朋友们像在云雾中渐渐看见了阳光,也逐渐鼓起勇气去迎接战斗。那一天直到黄昏,周恩来同志和朋友们一起散步,并把他们送到村边才告别。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周恩来同志特别重视组织当时文艺界朋友们学习。那时候,在曾家岩五十号临着嘉陵江的小屋,在七星岗《新华日报》营业部的小楼上,朋友们常常聚会,学习讨论。周恩来同志不管是偶然遇到或事先知道,他都很关心,哪怕是很繁忙或者是在两次约会之间的几十分钟,周恩来同志都要和大家一起学习,谈一谈,给大家鼓舞。周恩来同志数十年如一日,对于每个同志和朋友都那样关怀备至,对人那样诚恳亲切。和他在一起的时候,大家感到愉快,没有任何顾虑,什么话都可以谈,心中有什么疑难都欲向他倾吐。伟大的领袖人物和凡是跟他接触过的群众都能水乳相融,这真是永远永远使人们怀念啊。“皖南事变”后,国民党顽固派不仅对我们党的公开机关和公开人员进行封锁监视,特务包围跟踪,同时对倾向进步的或与我们有来往接触的朋友也进行种种迫害。在这种情况下,周恩来同志根据毛主席尽量保全力量的指示,具体计划部署把部分受到注意的有被迫害可能的文化界以及其他各界的朋友,作妥善安排和保护。那时候的重庆,乌云压顶,风暴将至,面临着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的严重危险,曾家岩五十号被国民党特务重重封锁,但周恩来同志、董老和邓大姐仍然住在这里,和同志们一起坚持战斗。那时工作人员已不到二十人了。由于情况危急,斗争复杂,国民党特务随时可能进行突然袭击,所以每夜都有同志轮流值班。周恩来同志就住在小天井旁的小屋里,他紧张工作,常常通夜不眠。我永远忘不了那一个深夜,我正在值勤,警惕着四周的敌人,突然周恩来同志走出房门来到我的身边,问道:“环境很恶劣,面临着严峻考验,害怕吗?”我立即回答说:“不怕,有您和领导同志和我们在一起!”周恩来同志用深沉的眼光望着我说:“临危不惧是每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品质。但为什么不怕呢?是有毛主席领导的党,有党领导的几十万军队作为我们的后盾,还有全国进步人民对我们的支持啊!”周恩来同志就是这样时刻教育我们,鼓舞我们。是啊,在那困难的时刻,我们向往着延安,想着党,我们就有无尽的战斗力啊!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发生以后,国民党受到各方面的压力,第二次反共高潮的紧张空气渐渐缓和了,重庆的文艺又逐渐活跃了,特别是话剧演出比较活跃。

后记

这本册子也不是一气写成的,差不多经过将近两年时间不断集成。许多篇文章都是应重庆《红岩春秋》之约,写些我党在抗日战争期间的斗争故事,因为我当时的工作,主要是文艺统战方面的,所以写得比较多一些。我想为了留下那段历史的足迹,也应该写出当时特殊环境下的大背景。同时有不少年轻的读者对当时在那种环境下是如何工作和生活的也很感兴趣,所以我也写了一些当时的生活,包括我们一批从延安调到重庆的青年人的思想和感情生活。“丁洪的故事”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写出来的,这个故事完全真实,看来像是个例,但也相当典型,在进步青年甚至共产党员中也绝非仅有,故事反映了年轻党员的脆弱面、也可以说是落后面,但也反映了我们党在领导方面的一些错误做法。对于后来人了解当时的大背景和党内小环境,都可以留下来作为经验和参考。    参加工作几十年,在半个多世纪这不算短暂的时光里我到底为国家和人民做了些什么?我现在已年近九旬,在我头脑还清醒的日子,应该作些思考。有一个时期,社会的大环境确实比较特殊,尤其是文艺界,总有那么一批人,借着所谓阶级斗争,整垮别人,达到自己夺取领导权的目的,这种现象即使在改革开放的时候仍然存在。这使我感到难以理解:在我毫无过失的情况下,居然可以不承认我是共产党员,这是具体某部门共产党组织的耻辱,而这种经验教训是应该记取的,这是共产党的先进性和严肃性的保证。    我们党中央全会提出了创建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这才使全国人民心中充满阳光和勇气,我们国家必能走上健康发展的康庄大道。    张颖2008年11月于深圳

编辑推荐

《文坛风云亲历记》是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文坛风云亲历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8条)

 
 

  •   透过文坛亲历来了解那个疯狂的时代,相信很难再有一次那样的风暴了!
  •   一本写文坛背后纷繁复杂的往事。
  •   此人为老革命,文艺干部。管文艺往往很难。序文中提到南京的作家,叫董建。
  •   难得。几十年过去了,很多事情并不十分清晰,因为了解内幕的人大多不愿或不敢真话。
  •   作者在回忆金山的那篇文章里很遗憾得范了个错误,金山演的《红色风暴》话剧,也就是后来的电影《风暴》讲的是1923年的京汉铁路二.七大罢工,不是1925年五卅惨案,施洋大律师是在武昌被吴佩孚枪杀的。作者年纪大了,记忆有偏差,这是可以原谅的。可是这本书的责任编辑是干什么的?这点历史知识都没有,还敢做回忆录的责编?要是别家出版社也就算了,居然还是三联出版社的,真是叫人失望!三联也堕落啦!
  •   以前看過張穎女士寫的外交風云親歷記,寫的很不錯,所以看到是張女士的新作品就買了,初初看看,都是親身經歷的事,喜歡的可買來看看.
  •   作者是“老广”,也是老革命,年届米寿,见多识广。书中谈了不少“文革”前后文坛内幕,有些称得上是弥足珍贵。如《霓虹灯下的哨兵》的“死而复生”、吴祖光如何被打成“右派”、绿原为甚未能躲过“胡风分子”之祸等。
  •   披露了文坛上一些鲜为人知的往事,只是字有些小,看着有点费劲。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