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农政系统(上中下)

出版时间:2006-5  出版社:中国农业  作者:李文学  

内容概要

  关注“三农”问题,与我的成长经历相伴;研究“三农"问题,与我的知识积累和工作历程同行。我最早接触经济学原理,始于毛泽东同志的“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这句至理名言在社会上的传颂。当时,我并不十分明白社会运行中的产业分工问题,只是崇拜毛泽东的朴素感情,让我意识到农业是个了不起的产业。后来,系统地读了书,才得知在18世纪下半叶,马克思就说过:“超越于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如果说初步理解毛泽东的话,使我懵懵懂懂地认识到农业与工业之间存在着一种重要关系,那么,当我读完《资本论》时,才深刻地认识到:农业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物质财富增生的原始产业;工业以及后发展的建筑、运输、金融等行业,都脱胎于农业,都是农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书籍目录

前言时鲜思考篇中国农村五十年迎接十六大历史又跨过一座里程碑矫正对农民的剥夺消除GDP增长拜物教修正“经济循环链”增长与发展的博弈城乡发展的“统”与“筹”均衡发展与“两个趋向”农业科技悖论三驳支农政策的“代数学”“管”与“不管”有辩证法善待我们的衣食父母从温饱到小康历史性的跨越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新农村百姓的期盼京城三月拂新风大好时光都忙些啥发展是健康的基石但愿情长久七月“流火”别“流水”对“粮补”的商榷迎接“三农”的春天漫话粮食安全农业对“和谐”有作为疫情稍息话养殖精确农业经济核算农村能源之忧解读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会诊“民工荒”读公报话农桑给土地“配餐”创造农业与农民的和谐农村建设新思维“以工补农”战略与策略节约与相关经济学原理联想漫话疫情与舆情创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哲学思考永葆先进的楷模“急”中生“智”领袖风范与百姓福祉喝牛奶强健民族强化农业管理守护国人生存“警戒线”从改革中获取建设的动力正确处理影响社会和谐的十大关系……系列时评篇理论升华篇乡村调查篇《第二卷》《第三卷》

章节摘录

  统筹城乡发展,实质涵义是各级政府在制定政策、修定发展规划和指导各项工作时,要立足全局、兼顾各行各业和各方利益群体,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统一筹划,综合安排,以达到城市与乡村、经济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今天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就意味着过去对城乡发展的统筹不够,特别是对弱质产业和弱势群体的照应不够。从现实情况出发,解决在城乡发展支持上的“一手硬、一手软”问题,这是实行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环节。  统筹城乡发展,统什么?一是统一政策。就是要进一步解除在政策上向城市倾斜而忽略农村的历史惯性,坚持以人为本,平等对待公民,适当照顾弱势群体,特别是要矫正对农民群体的剥夺。二是统编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改变过去那种城与乡发展相脱节的设计结构,在资源开发利用、生产力配置、劳动就业等方面对城与乡通盘考虑,特别要突出以城带乡的发展思路。三是统建公共服务设施。在道路、饮水、供电生产设施等方面,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益事业方面,要求城乡一视同仁,并要尽可能照应对农村欠账的补济。四是统揽城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全局。各级政府在制定规划、布置和检验工作时,一定要从和谐发展的要求出发,既要考虑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又要考虑到城乡的协调;既要考虑到物质财富的增长,又要考虑到精神的富足,思考问题、作决策,不可嫌贫爱富,特别应注意“雪中送炭”。  统筹城乡发展,筹什么?一是筹谋具体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在统筹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必然要出台一些新的具有宏观调节意义的政策措施,对其一定要按要求去落实、去执行。特别是对加强“三农”工作的一些新的政策措施,一定要研究落实的具体办法,防止出现涉农政策的“棚架”。二是筹建能够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项目。要有选择地把一些具有经济带动和劳动力就业的重点项目建在县城和基础条件好的建制镇上,在培育县乡主导产业、增强集聚带动作用、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对农村和农业给予适当的关照。三是筹集建设资金。调整国民收人分配格局,纠正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的传统思想,构筑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持和保护体系。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当代中国农政系统(上中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