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灵芽

出版时间:2008-5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作者:叶启桐  页数:140  
Tag标签:无  

前言

前言世间的任何事情都讲一个缘分,人与人,人与事,莫不如此。现在想来,我与武夷岩茶也算有缘,和茶打交道的岁月也已经历了40余年。先父叶先顺于1956年从福安调到崇安茶场工作,到1984年离休,他的一生也随着武夷岩茶的命运起起落落。因此,我也于20世纪50年代随家人来到武夷山。60年代初,我从农校毕业之后,回到崇安茶场当了一名工人,几十年过去了,我从这里起步,开始认识武夷岩茶,直到如今。武夷山素以山水奇秀闻名,山中所产之茶又为茶中奇品。自宋以来,为朝野人士所赏识,历朝列为珍贡,再加上文人雅士的宣传,被人誉为名山之灵芽,驰名天下。识者常常不远万里,一掷千金,收为居家珍品。全盛时期年产可达五六十万斤。武夷茶经历过最初的默默无闻,经历过贵为贡品的辉煌,也经历过一蹶不振的艰难,在她的身上,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不同时代的社会、经济、甚至审美趣味的变迁。中国是茶的故乡。从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而识茶开始,茶就融人了中国人的生活。这种融人,包括实用和精神两个层面。中国人的生活,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可以解渴、可以防病、强身健体,这是茶在实用层面上的意义。另一方面,茶的身上体现的精行俭德,其对情操的陶冶,又代表了我们高雅朴实的民族风范。武夷岩茶生长于碧水丹山之间,默默汲取着大自然赋予的灵气,历经千年的风雨,奉献给世人神奇的岩韵,对她的欣赏,体现了我们中国人对“琴棋书画诗酒茶”的诗意人生的追求。就我而言,从少年而至老年,与武夷岩茶相伴一生,因为喜爱,所以关注她的方方面面,久而久之,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所以想把这些记录下来,与更多喜欢武夷山、喜欢茶的朋友分享。这本小册子想要介绍给大家的,包括武夷茶的历史与变迁、武夷岩茶特殊的岩韵及其形成的原因、武夷岩茶独特的采制技术、武夷岩茶的品饮艺术、武夷岩茶与健康之关系、武夷岩茶的包装贮运及选购事宜等。另外,正山小种红茶作为武夷茶叶发展史和贸易史的重要一环,我也觉得很有必要为大家做个介绍。最后,作为一个具有一千多年发展历史的事物,围绕武夷岩茶衍生出纷繁的文化景观,本书收录了与武夷岩茶相关的传说、茶区风光、古老的制茶习俗、古老的茶市、茶具等遗迹,还包括历代文人歌咏武夷茶的诗文等等,力图呈现给读者一个全方位的武夷岩茶,想让读者在读过之后,想亲身到武夷山来品饮一下这神奇的岩韵,甚至想到书中提到的那些地方去走走、看看。武夷岩茶一头与自然相接,一头与文化相连,是很有文化、很有内涵的,而武夷岩茶也只有保持与这两个源头的血肉联系,才能获得永不枯竭的生命。近日读到连横先生的《茗谈》一文,文中写到:“余性嗜茶而远酒,以茶可养神而酒能乱性。饭后睡余,非此不怡,大有上奏天帝庭,摘去酒星换茶星之概。瓶花欲放,炉篆未消,卧听瓶笙,悠然幽远。自非雅人,谁能领此?”看来,不论世事如何变迁,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欣赏总是不变的。希望能有越来越多的人喜爱武夷岩茶。

内容概要

  《名山灵芽:武夷岩茶》由各茶叶研究机构专家、各名茶之书的主编、副主编及学者共同编著,既详细介绍了有关该茶的生长条件、加工技术、品质特征、品饮方法等技术内容,也有其发展历史、人文环境、典故传说等传统文化知识。

作者简介

叶启桐,男,农艺师,高级评茶师。1945年出生于福建省周宁县。长期从事武夷岩茶的生产、制作及研究。曾任武夷市茶场场长、市岩茶总公司副总经理等职。

书籍目录

总序前言第一章  武夷岩茶的起源和变迁一、武夷山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武夷茶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的背景二、“武夷茶”与“武夷岩茶”三、武夷茶的起源和变迁(一) 唐及唐以前的武夷茶(二) 宋代的大发展(三) 元代御茶园的设立(四) 衰弱与转型(五) 清末至1949年:由盛而衰(六) 新中国成立后:跨越式的新发展第二章  岩骨花香话岩韵一、听古人说“岩韵”二、“岩韵”形成的条件(一) 独特的立地条件(二) 品种:形成岩韵的先天条件(三) 独特的栽培管理(四) 独特的采制工艺三、人人心中有“岩韵”第三章  武夷岩茶的分类一、名种与名丛相得益彰二、历代对武夷岩茶的不同划分三、武夷岩茶主要名丛(一) 大红袍(二) 白鸡冠(三) 半天腰(四) 水金龟(五) 武夷水仙(六) 武夷肉桂第四章  武夷岩茶茶质的鉴评一、武夷岩茶的总体品质特征二、武夷岩茶的茶质鉴评(一) 环境(二) 步骤(三) 国家质量标准的感官指标第五章  品出岩骨花香——品饮的艺术一、环境、心境、茶具、水质、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一) 环境(二) 心境(三) 茶具(四) 水质(五) 冲泡技巧(六) 品饮艺术二、武夷山的茶与禅(一) 僧道对武夷茶的贡献(二) 禅茶茶艺丰富了武夷茶艺的内涵第六章  武夷岩茶的包装贮存及选购一、武夷岩茶的包装二、武夷岩茶的贮存三、武夷岩茶的选购第七章  武夷岩茶与健康一、武夷岩茶的保健功能(一) 降脂减肥(二) 防癌(三) 保健二、武夷岩茶与精神健康第八章  大山深处的明珠——正山小种红茶一、发源地——桐木关二、特殊的采制工艺三、东方文明的使者第九章  岩茶文化大观园一、古老的传说(一) 制茶祖师杨太白(二) 茶洞(三) 大红袍(四) 白鸡冠(五) 水金龟(六) 铁罗汉(七) 庞公吃茶(八) 不知春(九) 白瑞香(十) 蛇和茶的故事(十一) 仙女散花(十二) 朱熹遇仙姑二、御茶园与喊山三、宋代的斗茶与分茶四、寂寞遇林亭五、下梅村里古风存六、几种特色茶(一) 白毫莲心(二) 龙须(三) 花茶七、历代歌咏武夷茶之诗文集粹

章节摘录

第二章 岩骨花香话岩韵武夷岩茶是乌龙茶中的上品,茶叶专家张天福说过:“凡茶香种种,有品种香、土壤香、气候香、加工香,武夷岩茶四香俱备。”武夷岩茶名丛、名种甚多,具有品种本身特有的香气,又得益于特殊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然后辅之以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先进制作技术,自然具有不同凡响的品质。一、听古人说“岩韵”武夷岩茶味甘泽而气馥郁,去绿茶之苦,无红茶之涩,香久益清,味久益醇,茶汤金黄或橙黄,浓艳清澈,叶缘朱红,叶底软亮,绿叶红镶边。具有岩骨花香的“岩韵"是其最重要的品质特征。关于岩韵,清代梁章钜(1775—1849)在《归田琐记》中的一段记载可为其做注解:“余尝再游武夷,信宿天游观中,每与静参羽±夜谈茶事。静参谓茶名有四等,茶品有四等。……至茶品之四等,一日香,花香小种之类皆有之,今之品茶者,以此为无上妙谛矣。不知等而上之,则日清,香而不清,尤凡品也。再等而上,则日甘。香而不甘,则苦茗也。再等而上之,则日活,甘而不活,亦不过好茶而已。活之一字,须从舌本辨之,微乎微乎!然亦必沦以山中之水,方能悟此消息。”这位静参羽士的确是参透了武夷岩茶的精髓,他归纳的“香”—“清”—“甘”—“活”这4个层次,由低到高,自外而内,道出了武夷岩茶品质的4个不同境界。而“活”的境界,不仅要靠舌头,更是要靠心灵的感悟才能达到。所以,梁章钜接下来这样写到:“此等语,余屡为人述之,则皆闻所未闻者,且恐陆鸿渐《茶经》未曾梦及此矣。”认为连茶圣陆羽都未必有如此高明的见解。现在我们对这4个层次的理解是:“香”指香幽而清无异味;“清”指滋味醇厚无苦涩;“甘”指舌本回甘;“活”指鲜爽润滑。二、“岩韵"形成的条件(一)独特的立地条件武夷岩茶特殊的品质特征“岩韵”的形成,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其中立地条件对岩茶品质的影响十分重大。按《茶经》的说法,茶树“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武夷山的土壤条件介于烂石和砾壤之间,具有植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国民党财政部贸易委员会茶叶研究所于1944年刊印的《茶叶研究所两年来工作概述》的《武夷茶岩土壤调查》中谈到:武夷岩茶品质之优秀向来认为是山川灵秀所钟,但其受地理因素的影响,却素无明确概念。为探求土壤之外界情况与内在因子对于岩茶品质的关系,并比较各岩土壤特质于民国31年(1944)着手调查武夷茶岩土壤,情况如下:本区所见土壤,有红壤、灰化红壤、灰棕壤、准黄壤、黄壤、残积土、紫色土、冲积土等,红壤之分布,大多在丘陵顶部及向阳之区,受当地温湿气候之强烈之影响。惟山区地质为第三纪紫红色岩层,未受火山岩侵入之影响,岩层平缓,经水流悠久之下切作用,造成外围之内向崖及中心之锥峦。内向崖及锥峦间,因岩层坚弱相叠,愈下硬度愈弱,水流之下切,造成狭窄幽深之溪谷,并于岩页稍厚处,造成大小山洞,至山内地形复杂,呈喀斯特之外貌,此种拟喀斯特复杂之地形,令山中微域气候变异多端,于是随地形与气候之不同,而有残积土、黄壤、准黄壤、灰化红壤等之分布。此外更因水系发达,在水源便利之区,开辟水田,生成湿土。山中溪流汇集之交点,地势旷坦每有冲积土之分布。九曲溪南及山之西北角,锥峦之间,土壤阴湿,且山顶多马尾松栎、槠、栲、朴等林木及芒箕骨、石松、蕨、薇等杂草,其残败遗体,落人谷中,致土壤受中庸之灰壤化作用而为灰棕壤。山之东南一隅,曾发现紫色土,为石灰性紫色页岩之生成物,其理化性尚未脱离母岩本质。这一调查结果较好地揭示了武夷茶岩土壤与岩茶品质的相关性。一般说来,依栽培生长的地域划分,武夷岩茶分为正岩茶、中岩茶、半岩茶、洲茶和外山茶。正岩茶产于武夷山慧苑坑、牛栏坑、大坑口、流香涧、悟源涧等地,号称“三坑两涧”。中岩茶产于三坑两涧以外和九曲溪一带的岩山中。半岩茶产于丘陵地区。洲茶产于崇阳溪和九曲溪侧的沙洲地。外山茶产于不属于上述范围的周边地区。(二)品种:形成岩韵的先天条件武夷山菜茶是有性生殖群体,称“武夷种”。武夷种茶树变化万千,武夷山因此有“茶树品种王国”之称。武夷岩茶区的劳动人民,从武夷菜茶的原始品种的有性群体中,经过反复单株选育,积累了名目繁多的优秀单株,单株选择,分别采制,最后以成品茶质量是否优异作为选育的标准。这是武夷岩茶区选育技术的独到之处。如发现某些单株具有优秀品质,经反复评比,依据品质、形状、地点等不同的特点命以“花名"。所以林文治曾说过:“唯武夷地非常奇特,同一山岩,同一茶园,近在咫尺之茶树,韵味可能各异。”正因如此,才会有单株名丛的独负盛名。(三)独特的栽培管理武夷山到处是峭峰深壑,高山幽泉,烂石砾壤,迷雾沛雨,因为气候与地形的错综复杂,武夷岩茶的栽植也有其独特之处。当地的茶农大多利用幽谷、深坑、岩隙、山凹和部分缓坡山地以石砌梯填土建园。或者利用险峻的石隙,砌筑石座,运填客土,以蓄名丛。还有利用天然石缝寄植茶树的。这种特殊的盆栽式茶园是其他茶区所没有的。武夷岩茶的耕作采取深耕法、深耕吊土法、代替施肥的客土法等等,虽有某些不足之处,但有利于灭草除虫、土壤熟化,对岩茶的品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编辑推荐

《名山灵芽:武夷岩茶》如同所介绍的名茶一样,都散发着缕缕幽香,沁人心脾。

名人推荐

《中国名茶丛书》是一套深入研究名茶渊源,发展名茶生产,提高名茶品质的文献,它也为国内外消费者提供了一册名茶科学知识的好书。——骆少君(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杭州茶叶研究院原院长、全国茶叶质量检测中心主任、研究员)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名山灵芽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此书对于初识岩茶的人来说还不错,如果想深入了解还欠缺些。
  •   书中讲的较详细,适合初事茶道的人阅读,了解一些传说和侍茶的常识。书中所配插图也很好,最主要的品种都有图示。
  •   建议爱茶的同道读此书
  •   增长了一些武夷岩茶知识。
  •   《名山灵芽——武夷山岩茶》是茶艺大师叶启桐先生主编的经典著作,书中涉及武夷山岩茶的历史、工艺、分类、文化等,值得我们了解阅读。
  •   很好的书,都是从事某一茶叶工作几十年的老茶师,编写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