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研究

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作者:陈浩  页数:247  

内容概要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研究:从人力资本视角分析》是一本比较优秀的学术专著,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其结论对于研究新时期中国农民非农就业发展问题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陈浩同志在攻读博士期间,勤奋刻苦,阅读了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积累了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很强的研究能力,先后在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数篇学术论文,其钻研精神令人欣慰。

作者简介

  陈浩,1975年7月生,江苏仪征人。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博士毕业,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为江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学术研究方向涉及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人力资本理论、农村公共发展管理、企业管理等领域。陆续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中国人口资源环境》、《江苏社会科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近20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软科学等科研项目多项;先后获省、市哲社奖2项。

书籍目录

序摘要第1章 导论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1.2 研究目标、研究假说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1.4 研究范围与相关概念界定1.5 研究结构框架1.6 可能性的创新和不足第2章 相关理论回顾与综述2.1 一般就业经济理论2.2 非农就业理论2.3 人力资本理论2.4 国内对人力资本与农民非农就业问题研究的简要综述第3章 人力资本影响非农就业发展的理论机制研究3.1 人力资本影响非农就业的宏观机理分析3.2 人力资本影响非农就业的微观机理分析3.3 基于人力资本因素的非农就业模型发展研究3.4 内因与外因:关于非农就业发展因素研究的一个分析框架3.5 本章小结第4章 中国农村非农就业的发展状况与人力资本特征4.1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发展历程的考察4.2 当前非农就业发展的基本特征4.3 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现状分析4.4 当前农村非农劳动力的一般人力资本特征4.5 本章小节第5章 基于宏观视角下人力资本影响非农就业发展的实证研究5.1 人力资本存量测度方法的探讨5.2 人力资本对农村非农就业规模影响的实证分析5.3 人力资本对非农就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5.4 本章小结第6章 基于微观视角下人力资本影响非农就业行为的实证研究6.1 农村劳动力初次非农就业流动特征及其中的人力资本相关性考察6.2 农村劳动力再流动行为特征及人力资本因素的相关性分析6.3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中的人力资本收益率研究6.4 本章小结第7章 影响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中人力资本效应的制度因素分析……第8章 构筑内生人力资本驱动型非农就业发展战略转型的制度安排第9章 结论与后续研究问题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人力资本对提高农民非农就业收益能力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其一,人力资本影响农民非农就业决策和岗位筛选能力,进而能提高其预期收益能力。考虑到人力资本对决策能力的影响,因而农民在进行迁移决策时,将把人力资本因素纳入其预期函数,从人力资本投资收益角度评估迁移预期收益和迁移成本,特别是在预期收益能力上。一般而言,拥有较高人力资本水平的迁移者比较低人力资本水平的往往更具有较高收入预期定位,因而在非农就业形式和岗位选择上将体现这种预期差异。在下文中我们将论及,正是源于农民迁移决策中的人力资本因素差异,将对现有非农就业模型提出理论创新的要求。 其二,人力资本也能帮助农民获取到相对高收益的非农就业岗位。近年来,随着面向农民工的劳动用工制度、相关就业市场体制建设和劳动法规管理政策等外部制度环境条件日臻改善,农民工就业市场正逐步转向正规。在此背景下,拥有高水平人力资本的农民将更具有就业竞争力,更有能力搜寻、获取到与其自身能力相适应的非农就业岗位,获取趋于“人力资本定价”的工资水平。其三,人力资本也能提高农民非农就业中的主动流动能力。一般而言,劳动者的就业流动按其性质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被动流动,指劳动者主体因自身劳动能力差、竞争力不够而被用人单位解雇和淘汰,而被迫实施就业流动;另一种是主动流动,指劳动者主体为了追求更高的目标收益而主动放弃原有的工作机会,如主动辞职、跳槽等现象。劳动者的被动流动与主动流动之分,实质上折射了其主体蕴涵的人力资本水平差异及由此带来的在劳动力市场竞争能力的差异。一般而言,人力资本水平越高,劳动者竞争能力越强,越倾向追求较高的预期收益而主动流动,而反之,人力资本水平越低,个人劳动生产率也越低,相应就业竞争能力也较弱,则越易被市场淘汰而偏向于被动流动。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