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构建与评价研究

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作者:王艳霞  页数:248  

前言

河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萌芽于1956年,当时在农学系设立农业经济教研组。1979年成立农业经济系筹建组,1980正式成立“农业经济系”并招收本科生;“林业经济管理”系于1986年成立并开始招收本科生。1986年,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建设成为河北省首批经济管理类硕士授权点,1995年建设成为河北省省级重点学科,2000年取得了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博士学位授予权,同年建成土地资源管理硕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建成林业经济管理和会计学两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05年建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点。伴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和农林经济管理事业的发展,河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学科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已经形成了从专科生、本科生到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较完整的培养体系。现已经形成的稳定的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农业经营与企业管理、农村财政与金融、农村经济信息管理、农村经济统计与数量经济、会计与资产评估、土地经济与管理、林业工程与管理、林业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等。

内容概要

  《中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构建与评价研究》以经济学基本原理为基础,以系统工程的科学管理思想作引导,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首先按照信息系统运行的“源-流-用”基本原理,构造出农业信息生产子系统、传播子系统和施效子系统;接着探讨了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动力机制和运行模式,通过比较分析得出:“政府主导、联合推动”是适合我国现实的系统建设基本模式;同时还设计出一套评价指标体系,构造了系统综合评价模型,并结合河北省农业信息服务实践,验证了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的有效性。《中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构建与评价研究》对促进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第一部分:背景分析,包括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主要探讨了理论和实践发展。第一章“导论”,对选题依据、研究意义、研究对象、研究目的、研究思路、基本框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点进行了简要概述。第二章“基本概念与本研究的理论基础”,辨析了与本研究相关的几个基本概念。

作者简介

王艳霞,1962年2月出生,河北省南宫市人。1983年在河北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97一1998年在燕山大学管理学院修完硕士研究生课程,2007年6月在河北农业大学商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为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北省秦皇岛市经济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信息经济学和农业信息管理。先后在《中国农村经济》、《经济问题》等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出版著作3部,主持或参加省市级科研课题10余项,获省部级及其他科研奖励6项。

书籍目录

总序摘要Abstract第一章 导论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1.2 研究对象1.3 研究目的1.4 研究方法1.5 研究思路、基本框架与主要内容1.6 研究的创新点1.7 本章小结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研究的理论基础2.1 信息、农业信息与农业信息服务系统2.1.1 信息的概念和信息的一般特性2.1.2 农业信息的概念、特点、内容和功能2.1.3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概念2.2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2.2.1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与农业信息化的关系2.2.2 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2.3 研究的理论基础2.3.1 新经济增长理论2.3.2 信息经济学理论2.3.3 信息管理理论2.4 本章小结第三章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3.1 研究现状3.1.1 21世纪之前有关农业信息化的理论研究3.1.2 目前有关农业信息化的理论研究3.1.3 有关农业信息服务的理论研究3.2 国外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发展概况3.2.1 美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3.2.2 法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3.2.3 日本农业信息服务系统3.2.4 韩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3.2.5 印度农业信息服务系统3.2.6 国外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共同特点与启示3.3 我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管理现状与问题分析3.3.1 我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的建设历程3.3.2 我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现状3.3.3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中的问题与原因分析3.4 本章小结第四章 农业信息生产子系统4.1 农业信息生产的含义与系统目标4.1.1 农业信息生产的含义4.1.2 农业信息生产的特点4.1.3 农业信息生产的指导原则4.1.4 农业信息生产子系统的主要任务4.1.5 农业信息生产子系统的目标4.2 农业信息生产子系统的运行过程4.3 农业信息生产子系统的要素分析4.3.1 农业信息生产主体4.3.2 农业信息资源规则4.3.3 农业信息源4.3.4 信息采集和处理技术手段4.3.5 农业信息采集指标和标准4.3.6 农业信息加工和存储技术4.4 农业信息生产子系统的研发现状与管理措施4.4.1 国家对农业的科技支持有待加强4.4.2 农业信息管理人员急需增加4.4.3 农业信息资源规划是信息生产的先导4.4.4 农业信息源的培养和分类建设4.4.5 根据农民需求组织信息生产4.4.6 提高采集与加工技术水平,确保信息产品质量4.4.7 数据标准化与数据库共建共享4.5 本章小结第五章 农业信息传播子系统5.1 农业信息传播的形式和系统目标5.1.1 农业信息传播的含义5.1.2 农业信息传播的作用5.1.3 农业信息传播的特点5.1.4 农业信息传播形式5.1.5 农业信息传播子系统的目标5.2 农业信息传播与农业技术推广的区别与联系5.2.1 农业技术推广的背景5.2.2 农业技术推广的信息传递机制5.2.3 农业信息传播与农业技术推广的区别5.2.4 农业信息传播与农业技术推广的联系5.3 农业信息传播系统的要素分析5.3.1 信息传播系统的五要素模型5.3.2 传播子系统的五要素及其作用机制5.4 推进农业信息传播的实证分析5.4.1 “最后一公里”问题的含义5.4.2 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案例分析5.4.3 几种成功模式的经验总结5.5 本章小结第六章 农业信息施效子系统6.1 农业信息施效的概念6.1.1 农业信息施效的含义6.1.2 农业信息施效的特性6.1.3 农业信息施效与农业信息效果的区别6.2 农业信息施效子系统的运行过程构成因素与作用机制6.2.1 农业信息施效子系统的运行过程6.2.2 农业信息施效子系统的要素与作用机制6.3 网络入户的信息施效6.3.1 网络入户的条件分析6.3.2 网络入户信息施效的影响因素6.3.3 网络入户信息施效的作用机制6.3.4 网络入户的分析结论6.4 本章小结第七章 系统的动力机制与运行模式7.1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动力的来源……第八章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综合评价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20世纪90年代中国农业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生产规模化、经营专业化、技术现代化和管理信息化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主要特征,特别是面对加入WT0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农业生产迫切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农业信息化已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涵。因此,加速建设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已成为实现新时期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农业经济新发展面临的矛盾可以概括为“两大困境”。第一个困境是经济的快速增长继续对农业产出的巨大需求与有限农业资源过度消耗的矛盾,表现为“资源与环境困境”;第二个困境是滞后的农业生产结构与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结构严重错位形成的矛盾,表现为农业增产不增收,形成农民的“收入困境”。如果不及时解决这两大矛盾,尽快摆脱“两大困境”,就会造成我国农业产业的停顿与萎缩,必然与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极不协调,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将直接危及到社会经济的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后果十分严重。世界第三次技术革命的浪潮把我们带人了崭新的信息经济社会,信息已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决定性要素,也为摆脱“两大困境”带来了新的光明和希望。世界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说过;“历史证明,我们能够通过知识的进步来增加资源”。信息是科学技术知识的载体,信息不仅可以减少和替代物质资源的消耗,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增强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产出。

后记

农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新内容,它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为我国农业提供现代科技和智力支持基础,代表着国家对农业支持的新方向。农业信息服务是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我自2002年对这一领域进行认真研究与探索,今天终于能把研究成果与诸位师长、同仁和读者分享。在本书的选题、写作过程中得到了河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健教授的悉心指导和全力支持,他严谨治学的态度和永不停息的科研精神将持久地影响我对待事业的态度,我在此对他表示深深的感谢。我还要真诚的感谢原河北省农业信息中心郑红维主任,能够得到他学术上的指导并且获得他慷慨地授予我使用他多项研究成果的权利,让我莫大的感动。我还要感谢一位从未谋面却给我寄来他的农业信息服务专著供我参考的沈俊涛先生,他就是“金塔模式”的创始人。正是由于对国家农业信息化建设事业的共同关心和热爱,对我国广大的农村人民高度的同情和牵挂,使我在研究期间结交了众多的朋友,并获得了他们的热情帮助。最后,在此书出版之际,谨向所有在学习、研究期间给予我关心和支持的老师、领导和朋友表示由衷的感谢。短短的篇幅不能一一列举他们的名字,但与他们建立起的深厚友谊将让我永远铭记在心!尽管对该研究付出了多年的心血,但由于水平和精力所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辑推荐

《中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构建与评价研究》是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农业信息服务系统构建与评价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