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论坛论文集

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作者:夏学禹 著  页数:487  

前言

  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形成最早的文化,它持续时间最久,内容也最丰富。农耕文化是我国从未间断的一种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生产生活的实践,并以不同形式延续下来的精华浓缩,反映了传统农业的思想理念、生产技术、耕作制度和中华文明的内涵。长期以来人们为了适应生产和发展的需要,创造的多样性农业生产和丰富的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生产生活的结晶,在它形成发展的过程中,浸透着历代先贤的血汗,凝聚着我们民族的伟大智慧,它集中升华了亿万民众的实践经验、教训和成功,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传承和利用好这些丰富的人文精神与和谐理念,不仅对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而且对发展现代农业,以及弘扬民俗文化、传统文化,保持传统手工制作工艺,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促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国既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同时也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近万年的农耕生产活动是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也是几千年农耕文化产生和发展取之不尽的源泉。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的根基,它贯穿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始终。时至今日,农耕文化中的许多哲理、理念、思想和对自然规律的认知(如夏历、二十四节气)在现代的今日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值得当代人传承和发扬。农耕文化在普通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在现代农业的发展中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内容概要

  我国既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同时也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近万年的农耕生产活动是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和发展的社会基础,也是几千年农耕文化产生和发展取之不尽的源泉。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的根基,它贯穿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始终。时至今日,农耕文化中的许多哲理、理念、思想和对自然规律的认知(如夏历、二十四节气)在现代的今日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值得当代人传承和发扬。农耕文化在普通农民的日常生活中,在现代农业的发展中仍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书籍目录

前言(一)综合篇传承农耕文明改善生态环境论华夏农耕文化发展过程及其重农思想的演替我国的农业问题:现状与前景中国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挖掘传统农业的价值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大力弘扬农耕文化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对现代农业之意义应当重视先周农业历史研究承恩先祖惠泽后世弘扬农耕文化的现代意义周人“劝课农桑”的历史影响及其传承意义传承农耕文明保持生产生态生活的和谐中国农业的优良传统(二)专业篇中国古代农耕文化的内在结构中国古代的有机农业中外植物交流史初论《齐民要术》中的农业经营管理思想古农耕文化研究弘扬农耕文化发展现代农业农耕文化传承创新的初步探索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农耕文化与阴阳生克简论周祖农耕文化思想三杨庄村落遗址折射出的汉代农耕文化我国热区耕作性生态农业工程浅析传统农业中可持续发展的经验值得继承和发扬建设现代农业问题分析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农史研究任重道远稻田养鱼:一种传统农耕文化发展的现实意义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浅说蚕文化在农耕文化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由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和精细化农业大力发展农业科技科学弘扬农耕文化论家族文化与农耕文化对新农村建设的积极影响浅谈乡村旅游中农耕文化的利用《沈氏农书》中的桑树施肥技术研究从农耕文化到创意农业农耕文化的经济解读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农耕文化与有机农业的复兴(三)地方篇鱼文化在广西的积淀从改变习惯人手培育农民生态文明意识论观光农业中的农耕文化展示功能浅谈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融合绿色食品生产与可持续农业北京地区历史上稻作的演变及其诗歌饮食文化科技对水稻生产的贡献作物“四类一体”配方施肥技术独龙江农耕文明与生态和谐农耕文化与新农村建设屯垦六十年发展胜千载关于鞍山市发展现代农业的研究农耕文化对现代农业的影响与启示西藏农耕文明起源的新发现弘扬农耕文化发展现代农业农作物种植结构的变迁与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透过《诗经》看农耕文化的内涵耕作制度改革探索农耕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庆阳是我国农耕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乾隆三十一年《新安县志》所载“农神四祭编后记董志塬上好风光——2009’中国(庆阳)农耕文化节节歌

章节摘录

  (六)脆弱性农耕文化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比较大,作物生长过程需要抗拒许多自然灾害,如旱灾、水灾、雪灾、虫灾、雹灾等等,系列的灾害,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往往导致农耕文明灭亡。现代保险业最不愿意涉足的行业中,农业居首。此外,定居的农耕民族居住地变化不大,和平生活往往难以抵御游牧文明的流动骚扰和侵袭。世界历史上很多农耕文化最后以衰败告终,重要原因往往是外族入侵。古罗马帝国的灭亡,也是因为日耳曼人人侵的结果。  (七)空间有限性耕地是农耕民族的根本,没有土地就意味着没有收成。但是相对于游牧民族,农耕依赖于自然物生长的同时,更加依靠的是劳动付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而畜牧民族主要依靠自然再生产。然而,一个劳动力所耕种的土地是有限的,而畜牧民族则需要占有较多的土地,放牧牛羊所需要的土地比农耕民族要大很多。农耕民族对土地的占有欲望没有游牧民族大,这也许是历史上我们不是外向侵略的民族的原因之一。上述稳定性与脆弱性,看似矛盾,实则是一个很自然的现象,稳定性主要取决于自身的特点,即内部性;脆弱性则主要是针对外部环境而言的,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是也。  就中国而言,中国有山地、有平原、有沙漠,国土跨三个气候带,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形成了不同的农耕文明。中国众多的农耕民族,有的创立了曾经在世界上领先一千多年的传统农业科技;有的直到新中国成立还仍然处在刀耕火种阶段;有的在世界上最早驯化了栽培稻;有的在世界上最早驯化了粟;中国各个农耕民族都有自己的农耕文明。同为汉族,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岭南地区、台湾与海南农业区中的汉族,农耕文明又有区别。这给中国的农耕文明带来了民族性和多样性。  农耕文化在具有稳定性的同时,却是十分的脆弱,即历史上难以抵挡来自于游牧民族的入侵,北方民族多次发动南侵,例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宋代、明末,对中原地区的农耕民族造成强大的冲击,元朝和清朝都是由非农耕民族建立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论坛论文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