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5-01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美国)马克・科尔兰斯基著  页数:285  译者:夏业良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古希腊吟游盲诗人荷马将盐称为“神赐之物”,柏拉图把盐描述为对诸神来说尤为宝贵的东西,而如今,我们对它已经习以为常。然而,在这本跨越古今中外的著作里,盐向我们展示了它那久远而独特的文明史:    ·盐如何被作为货币使用,如何促成了最早的贸易路线。    ·盐如何为人类历史上许多最伟大的公共工程提供资金,包括伊利运河和中国长城。     ·盐在巩固欧亚帝国的同时,如何协助圣雄甘地表达对英国盐政的蔑视。    ·盐如何塑造了世界各地的文明和饮食习惯。    ……    你将看到小小的盐穿梭于中国、埃及、欧洲、美洲、在时空中不断回旋,呈现出万花筒般的世界,记载下诸多令人难忘的传奇故事。

作者简介

马克·科尔兰斯基著有《盐》、《鳕鱼》、《巴斯克人的世界史》、《岛屿组成的大陆:探寻加勒比的命运》、《被选择的少数:欧洲犹太人的复兴》,以及2004年初面市的《1968:撼动世界的一年》。其中,《鳕鱼》获得了詹姆·比尔德食品写作优秀奖。

书籍目录

代序 历史杂谈引言 盐的故事第一部 一篇有关盐、尸体和刺激性调味品的论述 第1章 盐的训令 第2章 鱼、家禽和法老 第3章 如同鳕鱼一般僵硬的盐工 第4章 盐的色拉时光 第5章 在亚得里亚海中腌制 第6章 两个港口和意大利熏火腿第二部 青鱼之光与征服的气味 第7章 礼拜五的盐 第8章 一个北欧人的梦境 第9章 腌制得法的六边形 第10章 哈布斯堡的腌制品 第11章 利物浦的离别 第12章 美国盐战 第13章 盐与独立 第14章 自由、平等与税变 第15章 保卫独立 第16章 盐之间的战争 第17章 红盐第三部 钠的完美婚姻 第18章 钠的恶名 第19章 地质学的神话 第20章 永远消失的土地 第21章 盐与伟大的灵魂 第22章 不要回头看 第23章 自贡盐的最后岁月 第24章 麻辣 第25章 比鱼更多的盐 第26 大盐小盐参考文献译者后记 中国盐业札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甘地腾志所以成为国父,盐使然.袁枚所以有《随园食单》盐使然.烹饪而来的佳肴所以美味盐使然...碘所以风行全国,政使然.
      这本书的缺欠是译者不懂盐,所以在译者序言里,顾左右而言它.遗憾.
      但是,做为活体生物的我们,盐不可不察也^_^用盐亦有道也....
      世界上有N多的专题史,这些专题史带给我们的启迪和领悟要比通史带给我们的受益要多得多....
      俺再说一句体外的话:万恶的帝国主义之颜色革命,其奠基者是伟大的尼赫鲁腾志.
  •     盐是为世界上任何地域的人群都熟悉的食物添加物,寻常到被人忽视的程度。正是为此,了解它在人类活动中推波助澜的痕迹,这样的历史别样有趣。
      
      历史有时候是由阴谋与战争等大事件组成,惊心动魄曲折离奇胜过小说,更加为人口耳相传进而熟知。而有的时候,无数平淡无奇的碎屑聚集成历史洪流,悄无声息地在普通人身上发生,在地球上大面积地慢慢流动。观看这些碎屑洪流,恐怕更有种全景感,好像隔得远远看地球,看地球上的人类永无止息,碌碌而动,场景鲜活无比。
      
      与盐相关的人类活动就是这些碎屑洪流中的微小部分,这些碎屑虽然细小,有时候却又推波助澜,紧密联系着所谓的历史大事件。对于非专业研究历史的闲人来说,容易把历史等同于大事件,并将大事件的惊心动魄感取代历史的感觉。《盐》对于这种闲人来说,正好可以酝酿一种不来自于大事件而是来自于碎屑洪流的历史感。
      
      也就是说,偶尔我们得正视,历史是由所有的人一代接一代地,无意识地去创造的,绝非少数君主、少数政党、少数战争、少数主义就能构成。
      
      读这本书时获得几个与主题无关的印象。包括:
      
      资源——为了产盐,森林以一种吓人的速度被消耗掉。17世纪,英国产盐的柴郡的森林已经荡然无存,虽然它仍然被叫做“柴郡”。
      
      中国人——中国人钻井领先的程度也是吓死人。书中的那段话叫人很乐:“1835年,自贡钻探到一口新井,叫做深海井。在钻到2700英尺时碰到了天然气。在钻到2970英尺时碰到了盐水,可是钻探仍旧进行,直到3300英尺,成为当时世界上钻得最深的井。而24年后,美国人却还在为宾夕法尼亚洲泰特斯维尔69.5英尺的井欢呼。”瞧瞧,3300英尺和69.5英尺,再想想不擅表露感情的中国人默不吭声地挖啊挖,而美国人为了区区69.5英尺就在那里瞎嚷嚷。(和其他中国人一样,我也被教育得非常容易为中国人的成就而自豪。)
      
      甘地——万万没有想到,对他的事迹,是在这本叫《盐》的书里大受感动。尼赫鲁记忆里的甘地是一个手持竹杖领导着众人向丹迪海滩进发的人,想像甘地在黎明的海滩边,捡起盐块公开反搞英国盐法的情景,实在是一个奇特的人物。回头得找找《甘地传》来看。另外,在《盐》里,有提到甘地对艾菲尔铁塔的看法,很合我心意:这塔是一个很好的事实,它说明我们都是被无关紧要的小事所吸引的孩子。
      
      工业革命——老实说,这位作者的行文,又或者翻译的原因,在看前面部分时,读者在大量的泡菜、酸菜、凤尾鱼等制法及完全不了解的地名、人名中浮沉,确然是有点不耐烦。但是,行文至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时,突然就叫人兴奋起来。钻探技术的发展,盐的成分的分析结果,产盐技术的发展,运河的修建,等等,日新月异的景像真是叫人精神大振。我尚且如此,可知工业革命时代的人们肯定是比之前任何一个时代的人都拥有更加振奋的情绪。
      
      死海与犹太人的国家——虽然残酷,仍然充满诗意。
      
  •     盐和水一样,是简单、便宜的东西,但也是支撑人类生命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在英文里,the salt of earth也指那些社会的精英,而soldier也是由盐来衍生出来的,因为古代那时用盐来支付士兵的。
      
      据说美国那个倒霉蛋儿总统布什在新奥尔良大水之前在自己的牧场度假时,带的基本书里就有这个,着实让美国媒体嘲笑了一番,因为他被看作没文化。
      
      作者的选题不错,也是面对大众采取轻松的叙述方式。我看了几章,感觉有些过于散乱了,而且翻译的水准不高,怎么把尼罗河搞到撒哈拉里去了?应该是尼日尔河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