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

出版时间:2011-8  出版社:机械工业  作者:罗伯特 A.巴隆(Robert A.Baron),唐 R.伯恩(Donn R.Byrne),尼拉 R.布兰斯科姆(Nyla R.Bransconmbe)  页数:364  译者:邹智敏,张玉玲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这本由罗伯特 A.巴隆、尼拉 R.布兰斯科姆、唐
R.伯恩共同著的《社会心理学(原书第12版)》的主要内容是:社会心理学已经从曾经的边缘地位进入现代心理学的核心,因为它揭示个体机能的心理,丰富我们社会的灵魂。社会心理学证明,要全面了解行为就必须认识到环境、内容和文化的重要性。证实了环境变量在改变行为方面的力量,说明只是了解个体的因素,比如,通过遗传和学习而来的性格倾向等,是不足以预测行为的。社会环境不是激进行为主义者的外在刺激变量,但同样可以解释我们创造和传承给别人的现实和抽象意义。不象心理学其它领域那样只强调个体作为分析的单位,而是在社会背景中。
这本《社会心理学(原书第12版)》适合于心理学专业本科学生及研究生。

作者简介

罗伯特 A.巴隆 (Robert A. baron)
Rensselaer工艺学院的心理学教授和惠灵顿管理学教授。他于1968年在爱荷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Baron教授曾任教于普渡大学、明厄尼苏达大学、得克萨斯大学、南卡罗来纳大学和普林斯顿大学。1982年他曾任牛津大学访问学者。1979至1981年他就任位于首都华盛顿的国家科学基金主任。他是美国心理协会会员,也是美国心理学会的会员。2001年,
他被法国政府任命为特邀资深研究员,在法国Tolouse的des sciences osciales大学担任此职。 尼拉 R.布兰斯科姆
(Nyla R.Branscombe)
美国堪萨斯大学心理学教授,普渡大学心理学博士,曾荣获美国心理学会社会与人格分会年度最佳出版奖,现为《社会与人格心理学》杂志副主编。 唐
R.伯恩 (Donn R. Byrlle)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教授,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博士。他曾任教于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得克萨斯大学、普渡大学和夏威夷大学。他发表了150多篇论文,出版了14部书。

书籍目录

推荐序
前言
第1章 社会心理学:社会生活中的科学
1.1 社会心理学:什么是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做什么的
1.2 社会心理学的前沿
1.3 社会心理学家如何解答问题:通过研究增长知识
1.4 理论在社会心理学上的地位
1.5 对知识与个人权利的渴求:寻找一个恰当的平筏点
第2章 社会认知:我们怎么看社会
2.1 图式:使用和组织社会信息的心理框架
2.2 启发式:怎么减少社会认知中使用的资源
2.3 自动加工和控制加工:社会思维的两种基本模式
2.4 社会认知中潜在的错误来源:为什么绝对理性比你想的要少
2.5 情感和认知:情绪怎么影响思维,思维如何影响感觉
第3章 社会知觉:感知并理解他人
3.1 非言语交流:表情、目光和手势中的不言之语
3.2 归因:理解他人行为的原因
3.3 印象形成和印象管理:整合他人的一切信息
第4章 自我:理解“我是谁”
4.1 自我呈现:管理不同社会情境下的自我
4.2 对自我的思考:个体与社会认同
4.3 自尊:对自己的态度
4.4 社会比较:我们如何评估自己
4.5 当自己成为偏见的对象
第5章 态度:对社会的评估与反馈
5.1 态度形成:态度是如何发展的
5.2 态度何时以及为什么会影响行为
5.3 态度如何引导行为
5.4 说服的艺术:态度是如何被改变的
5.5 抗拒说服
5.6 认知失调:认知失调是什么以及我们如何控制
第6章 刻板印象、偏见和歧视:起因、影响和消除方法
6.1 不同群体的成员如何知觉不公平
6.2 刻板印象的本质和起源
6.3 偏见和歧视:对社会群体的情感和行为
6.4 为什么说偏见可以避免:应对偏见的技巧
第7章 人际吸引和亲密关系
7.1 人际吸引的内在决定因素:归属的需要和爱的基本角色
7.2 吸引的外部决定因素:时空接近性和可见的性格特征
7.3 人际互动的因素:相似性和互相喜欢
7.4 亲密关系:家庭、朋友、爱人、配偶
7.5 人际关系:家庭和朋友
7.6 浪漫关系和爱情
7.7 婚姻:从此将会幸福——或并非如此
第8章 社会影响:改变他人的行为
8.1 从众:群体对行为的影响
8.2 依从:有求必应
8.3 象征性社会影响:我们是如何受他人影响的,即使他们不在场
8.4 对权威的服从:如果命令你去伤害一个无辜的陌生人,你会这么做吗
第9章 亲社会行为
9.1 亲社会行为的基本动机
9.2 应对突发事件:旁观者会帮忙吗
9.3 影响助人行为的内部和外部因素
9.4 长期献身于亲社会行为
第10章 攻击:本质、原因和控制
10.1 攻击理论:寻找暴力的根源
10.2 人类攻击的决定因素:社会、文化、个人和情境
10.3 长期关系中的攻击:欺侮和工作场所中的攻击
10.4 工作场所的攻击:工作中伤害他人
10.5 攻击的预防和控制:一些有用的技巧
第11章 群体与个体:归属的结果
11.1 群体:我们何时加入,何时离开
11.2 加入群体的好处——群体能为我们做的
11.3 他人在场的影响:从任务表现到身处人群中的行为
11.4 社会懈怠:让其他人来做这份工作
11.5 群体协作:合作还是冲突
11.6 群体中的公平:其特点和影响
11.7 群体决策:如何发生及所面临的陷阱
第12章 社会心理学:原理在法律、健康和商业领域中的应用
12.1 社会心理学与司法系统
12.2 社会心理学与健康
12.3 社会心理学与工作领域
译者后记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社会心理学认同上述的这些价值观,并将它们应用到理解社会行为与社会思维的过程中。因此,将社会心理学称为科学是有道理的。相反,那些不科学的领域,对于这个世界或者人的断言,则缺乏上面所列价值观所要求的谨慎检验与分析。这些领域,像星相学或者芳香疗法,是靠着直觉、信仰或者看不到的力量来下结论的(见图1-2)。“但是为什么一定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呢?社会心理学就不可以仅仅是常识性知识吗?”教书多年,我们经常听到学生会问起这样的问题,我们也能理解为什么你们会有这种感受。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几乎都用在了与他人交往,或者思考他人上面,因此,我们都是业余的社会心理学家。为什么不能依靠我们自己的经验与直觉,甚至依靠“年龄的智慧”来理解社会生活呢?我们的回答很直接:因为这样做所提供的指导不一致并且不可靠。例如,想一想下面的这个说法,它便是一种普通常识:“离别让心变得更加温柔。”你同不同意?它说的是不是真的?当人们与心爱的人分开时,是不是会格外想念对方?许多人或许会同意。他们说:“是的,没错。有一次当我离开……”但是再想一想下面的一句话:“放在眼上的才放在心上。”这句话又对不对呢?当人们离开心爱的人之后,是不是很快就会找到另一个恋爱对象(许多流行歌曲都是这么说的,比如Crosby,Stills,Young和Nash的歌《如果你不能和你爱的人在一起,那么就爱你身边的人吧》)?正如你看到的,这两种说法都来自常识,都是流行文化,说的事情却恰恰相反。同样,其他许多对人类行为的非正式观察也同样,看起来貌似有道理,但却有着相反的结论。比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还有“三个和尚没水吃”。一个是说人们一起工作,会做得更好(比如,能做出更好的决策)。而另一句却在说人们一起工作时,可能会彼此干扰因而导致绩效下降。再比如“日久生情”与“日久生厌”。常识上一般认为,当我们逐步了解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会越来越喜欢他。这种观点有一些支持的证据(见第7章)。而另一方面,最近的发现也表明我们了解的越多,就越不喜欢一个人(Norton,Frost,& Ariely,2006)。为什么呢?因为当我们越了解一个人,就越能看出彼此的不同,因而便导致心理上的不喜欢。这类例子还有许多,需要大家明确的是:常识经常会把人类行为描述得前后颠倒逻辑混乱。这就是为什么社会心理学家要信仰科学方法的重要原因:根据科学方法得来的证据更加确实可靠。事实上,科学方法不仅能帮助我们决定我们事先的预测是否正确,还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以及为什么这个或其他说法是有道理的。这个原则很重要,我们也将之贯穿于整本书中,为此我们还特意设计了一个章节来说明社会心理学家是如何确定(有些时候是驳斥)这些常识所得出的结论。这些内容将呈现在“用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解释常识”栏目中,通过它们你将深切体会到为什么社会心理学的科学性如此重要。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最时尚的思潮与久经考验的古老真理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

编辑推荐

《社会心理学(原书第12版)》版次最高的社会心理学教材之一。这部《社会心理学》高达12版,作者认为其经久不衰来自三方面因素:首先是对社会心理学最新发现与理论的不倦追赶;其次是对同行与读者意见的重视;最后也是非常关键的,即三位作者坚持亲身参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实践。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社会心理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不错,外国人写的,就不一样
  •   上课用的教科书,很不错!
  •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这套心理学系列教科书,内容比较少,但是价格却非常高,适合快餐式阅读!建议购买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或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同类心理学丛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