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规划与设计

出版时间:2011-5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  作者: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 编  页数:11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旅游规划与设计》由北京大学旅游研究与规划中心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作为中国第一本专业旅游规划类不定期连续出版物,将全面、系统地介绍当今旅游、休闲游憩领域的城市与区域规划、旅游区规划设计、旅游景观设计、旅游建筑设计、旅游景区管理等研究方向的前沿理论研究、实践案例剖析及深度热点话题探讨等,将对旅游行业的发展起到更好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旅游规划与设计(节事·城市·旅游)》主题包括:旅游与交通、度假酒店、历史村镇、湿地与湖泊旅游、影视旅游与实景演乡村旅博物馆旅旅游信息化与智慧旅旅游城市化与旅游城创意旅游综合体等。

书籍目录

卷首语
理论研究
 中国节事旅游:发展·问题·展望
 服务质量感知对参展商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影响分析
大型节事研究
 景观作为生命系统:上海世博后滩公园
 会展业与城市规划
 基于游客认知与体验的北京奥运遗产的旅游和游憩开发研究——以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为例
 节事与城市旅游
 重大节庆活动对打造城市名片的影响——以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规划设计为例
 世界杯与城市
 激情的盛会与城市的命运——2010年广州亚运会案例研究
乡村节事与小型活动研究
 乡村节事及节事旅游的发展态势及影响效用探析——以北京市怀柔区长哨营村为例
 城市日常生活图像:公园自发集体文娱活动对空间利用方式初探
 地方节庆多元化目标实现路径的成功探索——盱眙龙虾节的实践与启示
 地方花卉展会活动模式研究——以无锡园林花卉展会为例
假日制度争鸣
 黄金周多重意义分析
 黄金周长假与带薪休假的利弊分析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三是与基本理论欠缺相一致的实践指导性不强的缺陷。目前,国内节事旅游研究基本停留在宽泛的理论探讨和案例的浅层次研究层面,对节事旅游活动的策划和营销,节事现场的拥挤、容量及其管理与控制等现实问题缺乏针对性的研究成果,对国内旅游节事活动区域特色不鲜明、影响不显著、活动策划主观性强、强调政治功能而忽视经济效用等现实问题没有提供充分的理论解释和对策指导。 根据西方节事及节庆旅游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实际情况,今后我国节事及节庆旅游研究的重点与方向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从知识管理层面,建立中国特色的“节事旅游学科”。从本质上来看,节事旅游是依托于“节事经济”(MICEEconomy)、“节事产业”(Event Industry)和“节事管理”(Event Management)这些应用领域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新趋势才得以产生的应用型学科。从国外旅游研究的趋势看,近年来“知识管理”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为节事理论与实践创立“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KM)框架,对于学术本身的发展和实践应用的有效性而言,同样是非常关键的。这也是节事活动领域最著名学者Getz在他的新书《Event Studies》(Getz,2007:3—4)中所着力论述的内容,也就是说:节事旅游学术研究与教育教学应当包括三个层次——节事理论(EventTheories)、节事管理(Event Management)、节事设计与实际工作(Event Design&Production)。这三个层次也是节事旅游学科内容的基本架构(戴光全,张骁鸣。2009)。 二是借鉴相关学科研究的概念、理论、原理与方法,对节事及节庆旅游研究方法进行创新和完善,实现节事及节庆研究方法的现代化问题。重点是节事及节庆数据搜集技术、资料统计分析技术、综合性和多学科研究方法的探索和应用。 三是加快节事及节庆旅游的基本理论的研究和理论体系建设。也就是研究节事及节庆旅游概念的内涵、外延及其形成、演进规律,建立规范的节事及节庆旅游理论体系,重点研究节事及节庆旅游的实质、节事及节庆旅游者的行为,节事及节庆的吸引力所在等这些方面都急需建设的理论问题,为节事及节庆旅游的策划规划等实际工作提供指导,其中我国节事及节庆旅游与西方国家节事及节庆旅游不同特点的研究也是具有学术贡献和实践指导意义的研究方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旅游规划与设计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旅游规划与设计这种业态的全方位展现
  •   还没读,不过看起来不错哦!
  •   书挺薄的,没有想象的好。
  •   关于旅游的既专业又通俗的书
  •   就是个论文集,可读性一般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