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国而设计

出版时间:2012-10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设计艺术委员会,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 编  页数:389  字数:764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为中国而设计:第五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优秀论文集》论文内容涉及空间环境、景观规划、室内设计和家具设计的各方面,有比较深入的理论探讨,也有来自专业教师们的教学经验和交流、学生们的理论学习和心得……几乎所有征集到的论文都表现出对环境艺术学科发展的关注和重视,这些研究成果对于环境艺术设计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的深化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书籍目录

前言
生土住宅及环境艺术设计
为西部农民生土窑洞改造设计——关于四校联合公益设计活动的报告
注重民居测绘实践挖掘建筑本原文化
浅谈人居文化在生土窑洞中的可持续性传承
我对生土建筑的研究
生土关怀下的地坑式窑洞住居环境再生——以陕西地坑窑洞居住环境改造设计为例
探索与环境共生的类型学建构——以喀什博物馆建筑设计为例
喀什噶尔老城区旱厕文化探究
传统民居节能空间的被动式设计对策研究——以窑洞民居的节能改造为例
喀什恰萨传统历史街区街巷肌理探析
喀什老城历史文化街区公共设施设计探析
“合璧”的门饰——新疆吐鲁番回族民居门饰探析
浅析新疆吐鲁番地区生土民居的建筑特色
土生建筑元素的多元化设计与拓展——以云南地方建筑元素中的“瓦猫”为例
关于生态农村建设中环境绿化营造的研究
经济建设与乡土景观在生态与和谐中共生
交互中的东西方设计概念——发现现代设计中可用民居形式与元素
中国当代创新突破家具设计
幼儿安全的家居设计研究——城市居民楼的幼儿家庭意外防护室内设计
网络商城现代家居设计研究——以创意家居产品的设计为主
低碳家居用品的设计策略和实践研究
家居装饰设计的人机关系探究
中国本土家具设计的创新与突破
特属中国的窗——对中国传统窗形式的探索与思考
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
景观趋同化形势下非物质文化景观的重要性
中国传统居住区域的景观空间分析——以北京旧城四合院居住区域为例
城市坊间产业遗存的机能转换与艺术化再生——北京胡同敬老院环境设计与老城区煤厂的改造
拱北圣地VS工业遗存——陕西西乡鹿龄寺多元文化景观重构
论景观设计对地域文化的理性表达
公共艺术中的体验
文化园区发展的社会文化因素——以北京市为例
三里屯village——北京城传统文化下的新时代商业大院
植根于土——重庆地域文化演绎于建筑设计之尝试
“桥都”伴随的思考——重庆市跨江大桥未来设计、改造理念研究
发掘城市中的亮点——后工业化城市形象设计的价值体现
从“艺术”概念的演变看景观设计的艺术属性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像素化视觉表现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北京案例
灵动空间的魅力——简谈现代景观的空间组合
光型空间艺术伴侣
文化情感价值与商业价值——当代长沙历史景观保护与生存策略
日本公共环境艺术发展特点的调查研究
北海市珠海路骑楼立面形态特征
发扬中华传统建筑文化之精髓——创造属于中国人的居住环境
从千禧公园看公共艺术的精神
城市湿地景观的社会经济价值——长沙洋湖垸湿地公园景观设计解读
城市环境设计的生态美
中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下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广场设计
从生态文明新理念看现代城市公共景观建设
太仓私家园林研究概说
历史城市建筑的保护与更新——由武汉民国民居研究探寻历史城市建筑保护之道
环保低碳与室内设计
中国经典建筑彩画继承与设计实践
新乡土建筑的创作表达——以云南九乡风景区大门及游客中心设计为例
符号游戏7——当代室内设计的文化乱像
营造四维——社区主题性会所的策划、设计
小议人性化医疗空间室内设计
为草原而设计——旅游用蒙古包改良设计
绿色建筑生命周期中的生态性——以现代乡土建筑为例
低碳住宅简析
生态酒店的低碳景观设计研究
秸秆建筑历史发展解读
纪念馆展示设计中的传统美学——以遂昌汤显祖纪念馆为例
藏式传统建筑的形式与色彩
低碳经济时代的工业厂区景观设计
浅谈如何在现代商业空间中体现中式意境
商业空间照明设计的形式美
室内设计与天然采光
城市空巢老人居室设计浅谈
“蚁族”室内生存空间研究
生活·箱子
室内创作中新旧共生的设计方法
体验展示中的通感运用——当代展示的体验设计方法浅析
侗寨传统民居装饰特色探析——高椅侗寨民居雕饰的个性化特征
城市规划展示馆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受众体验刍议
当代岭南特色的室内设计方法探析
谈商业展示设计的形式美要素
浅谈建筑室内空间中的弹性设计
从传播学的视野故事性叙述的角度看展示设计
环境艺术设计教育
中国传统家具与儒家文化思想研究——关于“家具设计”专业教学的思维培养
智态:”大教育观”视野下的环境艺术设计教育
创意生活之工艺回归
对环境艺术设计MFA培养模式的思考
“经世致用”——室内设计教育应引向民生及社会现实问题的创作导向
深圳设计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之路径思考
设计的“至善至美”——关于设计价值内涵随感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环境艺术创新设计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
跨界视野下的景观设计教学途径研究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2.1 旱厕的起源 在中国早期,古代汉语只有一个:“厕”字,而厕所一词由后期衍生而成。中国文明历史悠久,但早期考古却未能发现厕所遗迹,只因那一时期的古人有不使用同一厕所的习惯,亦有人死埋填厕所的习俗,这在《礼仪•既夕礼》中早有记载,即:“隶人涅厕。” 据考古发掘证明,我国发现最早的厕所遗址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出土于西安半坡村一个氏族部落,而我国厕所从西周以后使用就比较普遍,但早期的厕所大都为早厕。 2.2喀什噶尔老城区旱厕现状 喀什噶尔老城区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百年老宅遍布大街小巷,且多数为土木结构,其建筑面积占老城区总建筑面积的67.5%。经过百年的大自然侵蚀和人为的破坏,又缺乏妥善的管理与维护,其土木结构的房屋有一部分已经倒塌,一部分已面临倒塌,而另外的一大部分也已破败不堪,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保存良好,且这大量的土木建筑大都为早厕,置于屋顶的一侧(图3)。因如厕需攀爬楼梯,但又因年久未修而变得岌岌可危,从楼梯上摔下来的例子常有发生,也因此如厕变成了老人和小孩的噩梦。同时,喀什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收入已从2007年的4.88亿元涨至2011年的11.5亿元,旅游人数也已达到260万,这对本身厕所就很少的喀什噶尔老城区,造成更大的压力,所以对老城区旱厕的建设与改造迫在眉睫。 值得欣慰的是,为了全面提升喀什景区旅游厕所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地区旅游局针对各县市旅游局、各景区景点在厕所管理这一问题上,已提出了明确的标准和要求,即:要求做到“六个统一”和“六个无”。同时为了改变喀什旅游景区厕所少,旱厕多、如厕难、条件差的问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自治区旅游局已在2008年下拨政府补贴资金325.6万元,安排9座旅游厕所建设项目;在2009年下拨政府补贴资金达420万元,安排15座旅游厕所建设项目。同时在《老城区抗震加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及部分基础设施改造》项目中,就厕所问题其第五项内容也作了阐释,即:“老域区部分基础设施改造项目拓宽道路及新建疏散广场31.18万平方米,改造供水管网15.95公里,排水管网23.14公里,新建公厕63座,垃圾转运站2座,垃圾收集点63个,以及相关的亮化、绿化、消防、通讯等设施。” 2.3维吾尔族对厕所的禁忌 喀什噶尔老城区内的早厕文化间接可以说是维吾尔族对厕所的禁忌。维吾尔族几乎全部信仰伊斯兰教,信奉《古兰经》。伊斯兰教的先知穆圣就曾教导人们:”你们谨防两种被诅咒的事,在大路上或在乘凉处大小便。“因此维吾尔族的穆斯林禁止在公共场、果树下、葡萄架下大小便,同时维吾尔族的穆斯林还禁止在墓地、清真寺、水渠旁、净水中大小便,亦不能朝着太阳、月亮大小便。除此之外,圣训对穆斯林还有这样的规定,即:”大小净、穿衣、穿鞋、吃饭、喝水、付出或接受东西时,也就是处理不污秽的事务时用右手;反之,如大小便、脱鞋等处理污秽的事务时均用左手。”亦因此,维吾尔族的穆斯林禁止用右手处理污秽事物。 3喀什旱厕文化形成原因 3.1气候的影响 喀什地区位于新疆的西南部,西倚帕米尔高原,东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昆仑山与天山雄峙于平原南北。全区海拔高度平均4000米以上,平原地区海拔高度在1000~1500米,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1℃以上,年降水量40~60毫米,夏季热资源充足,水土条件好,无霜期长,昼夜温差大,蒸发强,炎热酷暑期短,冬无严寒低温期长,春夏多风浮尘天气,光热资源充足。正是由于喀什地区夏季蒸发量大,冬季气温低,因此厕所内的粪便不易生蛆、变臭,于是喀什的人们便发明了适宜本地使用的旱厕,即:大小便就便在临时搭建在木架下放的桶或盆内,快盛不下时就倒在公厕或垃圾箱里。冬天粪便结冰扒在桶壁盆壁,只要碰匀就整个掉下来。这样既节省了空间,又生态环保。

编辑推荐

《为中国而设计:第五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大展优秀论文集》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设计艺术委员会,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为中国而设计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