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

出版时间:2009-5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作者:约瑟夫·马纪樵  页数:275  字数:241000  译者:许峻峰  
Tag标签:无  

前言

约瑟夫·马纪樵先生撰写的《中国铁路:金融与外交(1860-1914)》一书在中国出版,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首先,我热烈祝贺马纪樵先生,他的大作终于与中国读者见面了,这也是马纪樵先生多年的夙愿。这本书的出版可以帮助中国读者全面了解中国铁路史,特别是1860年-1914年英法列强争夺在中国铁路权的一段历史。重温这段历史,我们会更加珍惜今天中国所面临的发展的大好机遇。我愿意向中国读者推荐这本书,首先是因为这本书有着独特的视角。独特的视角是与作者的经历密切相关的。马纪樵和他的夫人伊莲娜于1959年-1965年在外交学院教法语。马纪樵先生是法中友协的领导人之一,他们夫妇二人到外交学院教法语是受法中友协的委托。1959年-1965年,中国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经济上十分困难。马纪樵夫妇本来被安排居住在生活条件相对较好的友谊宾馆,但是他们非常热爱中国,认为友谊宾馆离外交学院太远,作为老师,他们希望靠学校近一点。为此,他们给周恩来总理写了信,要求搬到外交学院来居住。信写得情真意切、十分感人,周总理被感动了,同意了他们的要求。他们搬到外交学院来居住后,与学生更接近了,经常辅导学生的学习。中国外交战线上有相当一批讲法语的外交官都是马纪樵夫妇的学生。在中国经历的困难时期,他们没有嫌弃中国,而是选择了与中国人同甘共苦,这反映了他们对中国的热爱,对外交学院学生的热爱,对中国前途的关心。

内容概要

  本书来自于法、英、美、德、俄等国的外交史料,系统完整地整理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期间中国铁路的发展史,以及与铁路相关的外交史。《中国铁路:金融与外交(1860-1914)》适用于中国近代铁路史和外交史的研究者,相关专业师生,以及对此领域感兴趣的读者。

作者简介

作者:(法国)约瑟夫·马纪樵 译者:许峻峰

书籍目录

上篇 英国人时期(1863-1885)  第1章 未果的计划(1863-1875)  1.1 上海~苏州铁路计划(1863)  1.2 斯蒂文生计划(1864)  1.3 中国铁路公司(1864-1867)  1.4 英国领事计划(1867-1875)  1.5 关于修建缅中铁路的英国计划(1858-1874) 第2章 中国统治者与铁路问题(1863-1884)  2.1 至1868年中国的官方态度  2.2 蒲安臣(Burlingame)使团及其影响(1868-1878)  2.3 关于铁路问题的奏章 第3章 首批建成的铁路(1865-1884.)  3.1 外国修建的第一条铁路的失败:上海一吴淞线(1865-1877)  3.2 中国的第一次成功:开平铁路(1877-1884) 第4章 受质疑的英国霸权(1863-1884)  4.1 英国的舆论与英国外交官的立场  4.2 利奥波德二世的计划(1866-1876)  4.3 对云南的垂涎中篇 列强角逐(1885-1905) 第5章 中法战争的影响(1885-1895)  5.1 列强间的首轮争夺  5.2 关于铁路问题的第二次大争论(1884-1894)  5.3 中国铁路网的诞生 第6章 从甲午战争到义和团运动(1895-1900)  6.1 列强增加施压  6.2 卢汉铁路谈判  6.3 1898年的瓜分狂潮  6.4 风暴间的暂时平静  6.5 外国修建的铁路  6.6 中国的抵抗 第7章 从义和团运动到日俄战争(1900-1905)  7.1 义和团运动及其影响  7.2 比利时的野心  7.3 法国的迟缓  7.4 英国的捉摸不定  7.5 德国的效率  7.6 俄国的不慎重举动下篇 中国与国际金融(1905-1914)  第8章 日俄战争的影响(1905-1908)    8.1 东北的复杂局面    8.2 由中国修建和赎回的铁路  8.3 东部地区问题  8.4 南方的铁路建设  8.5 法国的例外  8.6 起自汉口的铁路 第9章 世界主义还是国有化(1909-1911)  9.1 四国银团  9.2 东北的新乱局:东北诸铁路中立案  9.3 长江以北的铁路建设  9.4 长江以南的风潮和革命  9.5 三个月的不确定时期 第10章 民国与铁路(1912-1914)  10.1 孙中山的宏伟计划  10.2 二次革命及其影响  10.3 1913-1914年的掠夺狂潮  10.4 中国的成就  10.5 日本的扩张外一章 总结1914年的中国铁路网附录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至于克拉兰顿声明,那是蒲安臣和英国外交大臣克拉兰顿谈话纪要。在回顾了蒲安臣使团的使命后,克拉兰顿阐述了英国的对华政策:“女王陛下政府无意实施对中国不友好的压迫,以迫其前进,但中国应忠实地遵守各种条约义务,充分保护英国臣民①”。蒲安臣使团的上述两项成果激起了在华欧洲人及其报纸②的愤怒,并促使他们放弃了原来的计划:“美国公使毫不掩饰自己的失望之情,并称他将离开北京。白郎吾先生(Mr Bmwn)唯一的梦想就是到中国来开矿、建造铁路和开设电报,作为一个真正的美国佬,他把自己的父母和朋友都带了过来,以期得到意外之财⑧。然而对于清朝统治者来说,蒲安臣使团的成果却使他们感到暂时宽慰,并推动一些官员依靠本国资源,考虑乃至着手研究经济方面的新发明。这就是1860年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后兴起的洋务运动,原来仅限于军事工业的洋务运动,此时开始兴办民用工业了。那么,主张洋务运动的官吏到底想干些什么呢?“一方面,他们畏惧使之屈服的外国铁舰枪炮,另一方面他们也认识到可以借助同样的外国武器来巩固其统治。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利用公款建立了近代军事工业和某些工业企业④”。

编辑推荐

《中国铁路:金融与外交(1860-1914)》为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发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铁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好评!!!!
  •   这方面的书比较少,不可多得
  •   不够深入,但可作为线索,有索引之用。
  •   毕竟是外国人写的,在资料的使用上肯定会有局限,也不容易。书价贵点。
  •   首先是书的定价远远与这本书的价格不相称。书中出现的错别字和错误的史实错误表明,大使吴建民的推荐写的非常轻易,翻译者的工作做得实在不好。

    其次,我不是学史学出身,但是因为按图索骥,查阅作者后面附的参考文献,真是大吃一惊,很多英文原著和博士论文的信息都错的十分离谱。还有中文资料汇编,出版地、出版社的信息错的更是随处可见,以至于我很怀疑这是否是一本严肃的著作。

    第三,排除这些错误不说,书最大的亮点是用了多国有关中国铁路事项的档案资料,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没精力也没能力运用各种语言并且接近这些档案。但总的来说,这本书的研究框架没有跳出中国国内流行的帝国主义侵略史的叙述模式,作者作为法国人站在中国受害者的立场上难能可贵,但档案资料也向读者呈现了,当初铁路相关的西方国家,各自对待中国的立场与态度并不一致。总的来说,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更注重投资与尊重中国的权益,但日俄这样的新兴国家,更重抢城掠地,把中国变成其附属领土。
  •   一个外国人,写的内容有些单薄,背景性的东西本来可以更多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