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瓷收藏鉴赏(上)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作者:姚江波  页数:232  
Tag标签:无  

前言

打开浩瀚的历史长卷,可以看到早在六朝时期就有烧造白瓷的记载,但工艺一直不够理想,直到隋代白瓷烧制才逐步成熟,而且雪白的釉色令人心醉,人们对它的热捧达到了狂热的程度。随即而来的唐代盛世更使白瓷制造迅猛发展,并且与传统的青瓷相媲美,在唐代形成了“南青北白的瓷业格局,产生了釉色纯正,胎体略厚,釉质细腻、滋润,异常精致的邢窑白瓷。但随着唐代文化的衰退,邢窑也失去了固有的支撑,在五代之后迅速消失。不过白瓷并没有因此而淡出人们的生活,进入宋代后,定窑在继承邢窑白瓷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定窑白瓷一改邢窑白瓷胎釉较厚等特点,形体变得轻薄,以隽永的造型、纯正的釉色取胜,在成本控制上取得了很大成功,价格变得更为低廉。定窑白瓷的改变使得其制品“通销天下”,很多窑场纷纷仿效定窑白瓷,使得定窑白瓷在宋代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窑系,也为定窑赢得了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美誉。中国古代白瓷在唐宋时期已经达到鼎盛,至元代虽然定窑还有生产,但过于延续传统,很少有创新,明清时期亦是这样。明代青花瓷的广泛使用将传统的白瓷市场进一步压缩,在明代中后期白瓷基本退出了主流市场,但白瓷制品一直在延续,直到今日依然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或许有一天它将会重返辉煌。白瓷的产生和发展与人们的生活需要紧密相连,日用餐具如碗、盘、碟的制品一直是白瓷的主流产品,而实用性和多样性也造就了白瓷灿若星辰的造型世界,如白瓷碗常见的造型就有敞口、侈口、敛口、花口、直口、不规则口,圆唇、尖唇、尖圆唇,鼓腹、弧腹、球形腹,大平底、小平底、圜底,圈足、饼足、玉璧足等,可见碗的造型之丰。罐、壶、盒等其他器皿亦是如此,甚至比碗的造型更丰富、更生动。

内容概要

白瓷纯净典雅,是土与火的艺术,是中华文明的象征,具有极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    本书所讲述的白瓷收藏鉴赏其内容具体而形象,从白瓷的釉质、纹饰、口唇、腹部、胎质、底足等细部特征入手指导收藏爱好者拨云见日学会鉴赏。    本书所展示的器物活动鲜活,且绝大部分是存世珍品,在拍摄过程中通过1:1微距还原其真色彩,有效控制瓷器偏色,可以使读者领略千百年来中国瓷器艺术的绝妙韵味和非凡成就。

作者简介

姚江波 男1977年生,1999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文博系,1999年开始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博物馆及虢国墓地从事文物研究工作,主要从事青花瓷以及西周晚期玉器和青铜器的研究。先后出版个人专著2部,发表论文20余篇,同时在各级报刊发表收藏及专业文章50余篇。如《人民日报》、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综述  第一节  白瓷的数量  第二节  白瓷的时代特征  第三节  白瓷的胎色  第四节  白瓷的光泽特征  第五节  白瓷的釉色  第六节  白瓷的器形  第七节  白瓷的功能特征  第八节  白瓷的价值  第九节  白瓷的典型器第二章  釉色鉴赏  第一节  白釉  第二节  雪白釉  第三节  纯白釉  第四节  灰白釉  第五节  鸡骨白釉  第六节  乳浊白釉  第七节  象牙白釉  第八节  猪油白釉第三章  釉质鉴赏  第一节  开片  第二节  厚薄  第三节  均匀  第四节  流釉  第五节  杂质  第六节  化妆土  第七节  稀稠第四章  施釉部位鉴赏  第一节  通体施釉  第二节  局部施釉第五章  纹饰鉴赏  第一节  时代  第二节  饰纹方法  第三节  构图  第四节  线条  第五节  题材  第六节  饰纹部位第六章  口部鉴赏  第一节  敞口赏析  第二节  侈口赏析  第三节  敛口赏析  第四节  花口赏析  第五节  直口赏析  第六节  子母口赏析  第七节  大口赏析  第八节  小口赏析  第丸节  撇口赏析  第十节  盘口赏析  第十一节  “芒口”赏析  第十二节  喇叭口赏析  第十三节  不规则口赏析  第十四节  细部赏析第七章  唇部鉴赏  第一节  圆唇赏析  第二节  方唇赏析  第三节  尖唇赏析  第四节  尖圆唇赏析  第五节  卷唇赏析  第六节  折唇赏析  第七节  平唇赏析  第八节  厚唇赏析  第九节  薄唇赏析  第十节  敛唇赏析  第十一节  撇唇赏析  第十二节  细部赏析第八章  沿部鉴赏  第一节  平沿赏析  第二节  折沿赏析  第三节  敞沿赏析  第四节  卷沿赏析  第五节  敛沿赏析  第六节  厚沿赏析  第七节  撇沿赏析  第八节  花口沿赏析  第九节  细部赏析

章节摘录

插图:精致瓷器、普通瓷器、粗糙瓷器都有见。从共生特征上看,细开片白瓷同样也不明显,但精致瓷器伴随的是其应该出现的特征,如没有衍生色彩等;而粗糙瓷器伴随的是其应该出现的一些特征,如串色、偏色等诸多情况。一旦器物在共生特征上出现混乱,我们就要慎重了,要看其是否为伪器。细碎开片细碎开片实际上是细开片的一种延伸,首先是细条的开片,但同时伴随着的还有开片的形状,细碎状态的开片,顾名思义称之为细碎开片(见图159)。从数量上看,这样的开片非常多,而且比较稳定,显然是具备了独立开片种类的性质,所以我们将其独立出来。从时代上看,细碎开片不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时代特征较为模糊,基本上各个历史时期都有细碎开片的瓷器,而且规模比较大,实际上通过众多的实物观测,有很多细开片的具体形状就是细碎开片(见图1600。如果从总量上相互比较,那么还是鼎盛期的白瓷上细碎开片多一些,特别是宋代白瓷上细碎开片的数量比较丰富,其他时代就略逊一些。从精致程度上看,细碎开片比较复杂,精致、普通、粗糙的情况都有,这一点与细开片的特征有些相似,但区别是数量不一样。细碎开片的白瓷在精致程度上的排序是这样的:精致瓷器第一、普通瓷器次之、粗糙瓷器最少。从器物造型上看,细碎开片的白瓷器皿众多,从理论上同细开片一样可以囊括所有的白瓷造型;从实物观测上来看,碗、盘、瓶、罐(见图161)、壶、瓶、碟、盒等等,诸多器物造型上的确都有细碎开片的身影。

编辑推荐

《白瓷收藏鉴赏:知釉质、辨纹饰、察口唇(上)》是一部生动鲜活汇集大量存世珍品扑面而来的瓷器鉴赏大典,这是一列穿越历史长河承载数千件精品瓷器缓缓而来的时空列车。书中通过一件件实物真品拨云见日,揭开埋藏在瓷器釉质、纹饰、口唇、腹部、胎质、底足中大大小小的谜团,从纷繁复杂的瓷器海洋中打开古瓷器鉴定的法门——断时代、辨真伪、评价值、为收藏。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白瓷收藏鉴赏(上)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白瓷收藏鉴赏:知釉质·辩纹饰·察口唇(上)
  •   这本书对古代白瓷的鉴赏知识可以有帮助,但是对新一代的瓷雕等奢侈品没什么帮助。增加了基础只是吧
  •   近期购买的书籍,对于初学者,看看,大有裨益~~
  •   书是正品,和新华书店的一样,很喜欢!还没来得及细读,我相信一定会给我更多的惊喜!
  •   大而全 内容详实 入门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