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公路边坡生态恢复与重建技术指南

出版时间:2011-6  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  作者:戴泉玉 编著  页数:132  字数:244000  

内容概要

  本书系统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公路边坡生态恢复各环节特点及工艺流程。在理论分析和工程实践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坡面人工土壤层和植物群落的设计与重建方法,阐述了坡面植被恢复技术的原理、特征、应用状况、设计原则、设备材料、工艺流程和施工验收,并通过工程示范和跟踪调查,对主要植被建植技术的工程效果进行了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公路边坡生态恢复与重建技术指南》在总结内蒙古多处绿化工程施工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公路边坡生态恢复的技术特点。因此,对于边坡植被恢复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不仅可指导内蒙古境内的公路边坡绿化工作,对于国内其他地区的生态恢复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书中内容文字简练、演示图片较多,易被施工一线的工作人员吸收和理解,指导操作性强。
  本书主要适合从事我国北方地区(内蒙古自治区)公路边坡生态恢复的工程技术人员及科研人员参考。

书籍目录

1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环境概述
 1.1 地理位置
 1.2 气候特征
 1.3 地质地貌特征
 1.4 土壤特征
 1.5 植被特征
2 公路边坡概论
 2.1 边坡分类及其特点
 2.2 公路边坡的主要生态问题
 2.3 公路边坡的生态恢复模式
 2.4 常用植被建植技术边坡适用性分析
3 人工土壤层设计与重建方法
 3.1 基础材料
 3.2 添加材料
 3.3 土壤层重建方法
4 植物群落设计与重建方法
 4.1 植物护坡理论
 4.2 植物物种选择
 4.3 植物群落设计
 4.4 植物群落重建方法
5 养护管理
 5.1 施工期养护管理
 5.2 交工后的养护管理
6 施工及交工验收
 6.1 施工期间主要技术环节的验收
 6.2 竣工时主要技术环节的验收
 6.3 验收时质量检查
7 工程案例
 7.1 内蒙卓资土质边坡——有机质喷播
 7.2 内蒙赤峰岩质边坡——双层喷播+灌木移栽
 7.3 内蒙兴和路基边坡——铺设植生带
8 工程效果评价
 8.1 评价指标体系
 8.2 评价方法
 8.3 评价指标权重值确定
 8.4 评价流程
 8.5 评价案例
附件
 附件一 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003-86)
 附件二 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思路(草案)
 附件三 国家和交通运输部关于路域生态建设的政策
 附件四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公路建设的意见
 附件五 其他相关技术简介
 附件六 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2.3.1自然恢复型  该种恢复模式下的边坡应具备以下条件:边坡稳定性较好,不会影响行车安全;当地植被系统良好,具有当地物种向坡面生境入侵的可能;边坡上的植物群落虽然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土壤系统未受到破坏,不会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且土层较厚,宜于周边植物的入侵和物种的发育生长。该类型边坡由于自身条件较好,在没有任何工程措施的帮助下,仅依靠当地物种入侵、土壤种子库自然发育等方式,便能够恢复到原地貌状态。该类型的公路边坡应该说并不多见,一般会出现在坡度较缓、植被生态系统较好的地区,且道路施工时还应采取适当的植被保护措施,即使这样,该类型的边坡也不会大量出现,只会有少数边坡具备上述特征。虽然该类型边坡可进行自然恢复,但我们仍可以通过采取封闭隔离等防止人为干扰的措施来保证其生态恢复进程。  2.3.2人工辅助恢复型  该类型边坡在道路修建时所受到的破坏程度要严重些,不仅边坡上的植被群落受到了较大程度的破坏,土壤系统也受到了部分破坏,产生了边坡表层不稳定现象。这时,就需要通过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来修复土壤系统,并增强边坡表层稳定性,以确保行车安全。该种恢复模式所应具备的另一个条件便是边坡周边的植被系统较好,具有当地物种入侵边坡生境的可能。因此,人工辅助恢复的主要工作是修复土壤系统,即把周围自然环境的表土移到边坡上,并配合以一定的防止水土侵蚀措施,如覆盖防侵蚀网等。随着表土中植物种子的发芽生长,以及周边当地物种的入侵,坡面植被会逐渐自然恢复,并最终形成与当地环境相融合的坡面植被系统。人工辅助恢复重点是给边坡表层创造出一个稳定的环境,促进边坡依靠自然力量恢复成当地自然植物群落,因此,该种恢复模式也属于自然恢复。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内蒙古自治区公路边坡生态恢复与重建技术指南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